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 第9单元 数学广角——推理 教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 第9单元 数学广角——推理 教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4-27 15:26:07

文档简介

9
数学广角——推理(二)
教案
教学内容:课本第110页例2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
了解简单的逻辑推理问题。
②会用排除法来解答简单的逻辑推理问题。
③通过引导学生自信阅读已知条件来找出解题的突破口,培养学生认真读题,仔细分析和合理判断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及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直观思维发展到逻辑思维,让学生能清晰地、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柯南图片
①认识他吗?那喜欢他吗?为什么喜欢他?
②名侦探柯南就是靠他敏锐的观察力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解决了一个个扑朔迷离的案件。你想成为名侦探吗?今天先当当数学小侦探,有信心当好吗?
(2)出示:A、B、C代表爷爷、爸爸、孙子三人,你能确定A、B、C分别代表谁吗?
①如果C是7岁,现在能确定吗?为什么?
②A的年龄更接近C的年龄,现在可以确定了吗?说说理由
(3)引出课题。
像这样,借助有力的信息或依据,一步一步地做出判断,推迟正确的结论,这种方法在数学上称之为“推理”,这类判断推理问题叫作“逻辑推理”问题,有根有据的推理过程就是逻辑推理的过程。今天就一起研究稍复杂一点的逻辑推理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①学生读题
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你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回答。
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
②分组讨论
想一想:先填哪个空格里的数?
③交流
先考虑哪个空格所在的行和列出现了三个不同的数,这样就能确定这个空格里应该填几。
A所在的行和列已经出现了1、2、3,所以A只能是4.
A是4,所以B所在的行和列已经出现了2、3、4,所以B只能是1.
(2)试一试
你能填出其他方格里的数吗?
学生独立思考,练习。
集体交流。
(3)小结:
当碰到一些复杂的推理问题时,可以先找出关键句,然后根据条件排除一些情况,使问题变得简单。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思考:先填哪个空格里的数?为什么?
A所在的行和列已经出现了2、3、4,所以A只能是1
A是1,所以B左边的空格是4。B所在的行和列已经出现了1、2、4、所以B只能是3.
(2)思考题
甲、乙、丙分别是什么老师?
问:先能确定谁?
因为甲和乙经常找体育老师学打羽毛球,所以丙是体育老师。
又因为乙带学生去找数学老师辅导数学,所以甲是数学老师,乙就是语文老师。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指导丛书练习
板书设计:数学广角(二)



在右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B应该是几?
教学反思:9
数学广角——推理(一)
教案
教学内容:课本第109页例1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
①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推理知识,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能进行含有三个条件的简单推理。
②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体验逻辑推理的思想与方法,体会逻辑推理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③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推理的过程
教学难点:推理依据的叙述
教学准备:黑、白珠子,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玩一个猜弹珠的游戏。
(1)师拿出一颗黑珠子,一颗白珠子,两只手各藏一颗。
①现在你能猜出我左手拿的是白珠子还是黑珠子吗?
生猜。
②你确定吗?你是怎么知道?
生可能会说:“猜的”
③其他人是猜的吗?不能确定,是吗?
(2)现在老师给你们一个提示:左手拿的不是白珠子。
①现在能猜出左手拿的是什么?
可能有学生会说:“黑珠子。”
②确定吗?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学生回答。
③那现在你能猜出右手拿的是白珠子还是黑珠子呢?确定吗?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回答。
小结:像这样根据一些提示,得出一些结论,这样的方法叫推理。
板书:简单的推理。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①他们分别拿的是什么书?
出示: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三本书。
小红:我拿的是语文书。
小丽:我拿的不是数学书。
小刚拿的是什么书?
②你看懂了什么?
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小丽拿的是品德与生活书,小刚拿的是数学书。
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因为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一定是品德与生活书,那小刚
拿的就是数学书。
④你们听明白了吗?有问题要问吗?
⑤问: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为什么一定是品德与生活书,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一定是品德书,最后小刚拿的只能是数学书了。
⑥谁能完整地说一下过程?
因为小红说自己拿的是语文书,剩下的就只有数学书和品德与生活书。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一定是品德与生活书,所以小刚拿的是数学书。
(2)小结
原来想的时候可以从最容易推理的“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入手,再想剩下的两本书,这样有根有据地推理就不会错了。
(3)刚才是用语言来说的,你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表示推理的过程吗?
学生思考,
把人名和书名写出两行,再连线。
三、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1)做一做第1题
先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2)做一做第2题
先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3)帮助小朋友分水果
有三个小朋友在分水果,有苹果、梨、桃三种水果。小丽说:“我吃什么都行。”小红说:“我不喜欢吃苹果,也不喜欢吃桃。”小云说:“我不喜欢吃桃。”想一想,怎样分合适呢?
(4)拓展练习。
三人游戏,三顶不同颜色的帽子,闭眼,每人分别戴上一顶,根据同伴帽子的颜色,猜自己帽子的颜色。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一)
有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小刚拿的是什么书?小丽呢?
小红:我拿的是语文书。
小丽:我拿的不是数学书。
小刚拿的是什么书?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