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民主与法制建设(教案+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民主与法制建设(教案+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华书局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4-27 15:20:04

文档简介

第9课民主与法制建设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③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④“二月逆流”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D、①③②④
2.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下解释不正确的是 ( ) 21·cn·jy·com
A、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要受法律制裁
B、任何公民平等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C、某些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的特权
D、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受到法律保护
3.宪法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建议的权利,可见( )
①、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政治权利②、反映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
③、反映了人民关心国家大事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④、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同人民群众之间的新型关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4.从2001年起,我国将每年12月4日确定为全国法制宣传日,宪法是法制宣传的重要内容。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时间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1954年 B.1956年
C.1982年 D.2004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区域自治
B.人民民主专政
C.民主集中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下列宪法中,属于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是( )
①1787 年美国宪法②1936 年苏联新宪法
③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④198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的表现,较完整的叙述是 ( )
①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 ② 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
③颁布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④实行县以下人民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的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我国保证人民行使权力的国家机关是 ( )
A.各级政治协商会议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C.各级政府和各级法院 D.各级检察院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9.“村官”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体现了( )
A.官民平等 B.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C.村务公开 D.民主管理
10.199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哪部法规,标志着我国农村和城镇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5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1.我国基本形成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核心( )
A.刑法 B.宪法 C.民法 D.经济法
12.从法律上保障了企业自主用工、个人自主择业的权利的是:( )
A.养老保险 B.《劳动法》 C.医疗保险 D.社会救济
13.以下人物中因贪污受贿而受到法律严惩的是( )
①江青 ②张春桥 ③陈希同 ④成克杰 ⑤胡长清
A.③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⑤
14.建国以来,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下列哪个属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法律文献( )2·1·c·n·j·y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15.(2015年四川宜宾市中考)下表是1978年宪法与1982年宪法部分内容比较表。从比较可知,1982年宪法2-1-c-n-j-y
1978年宪法 规定“……生产资料所有制现阶段主要有两种: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把“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列入总任务。
1982年宪法 增加:“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把“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等内容删除。
从比较可知,1982年宪法( )
①注意纠正“左倾”思想错误 ②促进公有制向私有制的全面转化
③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④适应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是我国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于人民,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有改动)
材料二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法律制度遭到严重的破坏,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冤假错案。当时的国家主席也遭到非法迫害,含冤去世。这是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有改动)21cnjy.com
材料三 在我国对违法者无论是官是民,也无论职位高低,一律绳之以法。原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克杰等,均因贪污受贿受到法律的严惩。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有改动)www.21-cn-jy.com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它”是什么 (它诞生于哪一年?
材料二中的“国家主席”是谁
(3)材料三告诉我们,不管谁触犯法律,都会受到法律严惩,是因为司法部门必须坚持什么原则?
17. (2015·长沙)民主法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21教育网
材料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以人为本核心理念贯穿于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十八大特稿
请回答:
(1)启蒙思想传播到中国后,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分别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推动了中的民主进程?(4分)21·世纪*教育网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民治”,新中国成立后在制度建设和完善法律体系方面做了哪一些努力?请各列举一项。(4分)www-2-1-cnjy-com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法治的认识。(2分)
第9课练习答案
1-5.DCAAD 6-10.CAABA 11——15. BBADC
16.(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2)刘少奇(3)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21*cnjy*com
17.(1)维新派:领导戊戌变法,裁减冗员,制定宪法等;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来源:21cnj*y.co*m】
(2)制度建设:1956年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完美法律体系:自1979年开始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从当家作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和重要保证(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第9课民主与法制建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1982年宪法 内容和意义;列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知道依法治国方针确立的背景和内容。使学生掌握基本法律知识的能力,形成初步的法制观念。21教育网
过程与方法
以身边的事例,以小见大来分析一些问题,如认识到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比较宪法、刑法、民法等有关法律的地位和作用。21cnjy.com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多媒体展示改革开放后深圳、上海浦东开发区迅速崛起的图文资料,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作用。2·1·c·n·j·y
【教学重点】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
【教学难点】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与法制建设加强的作用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进展令人振奋。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努力让人民当家做主;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力求体现依法治国方略。中国人民正满怀豪情走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新时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一、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教师:1、民主是什么?
学生:民主并不等于就是选举,选举仅仅是实行民主的一种形式。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管理国家、社会的权力。21·世纪*教育网
教师:2、了解近代民主的发展历程
学生:(1)民主产生阶段: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戊戌变法时期 。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发展和成熟阶段:戊戌变法至辛亥革命时期
(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转变阶段: 新文化运动至五四运动时期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师:3、看书P51-53页说一说我国民主建设的发展历程分哪几个阶段?
学生: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经历了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历程。
1949——1957年(人民当家作主);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颁布宪法。
1957——1978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及践踏);
197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掀开了我国民主建设的新篇章。
教师:4、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及践踏的表现
学生:①1957年反右派斗争使民主法制建设受到严重干扰。
②文化大革命使民主法制又遭到巨大的破坏。
教师:5、说说“文革”的深刻教训
学生:(1)必须保护人民民主
(2)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教师:6、议一议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取得哪些巨大的成就?
学生: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
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
(3)基层民主发展和不断完善。
教师:7、思考与讨论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对发扬民主有什么重要作用?
学生:这是我国政治体制中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民主是人民政协工作的主题,人民政协是发扬民主的重要载体和渠道。人民政协能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为执政党推进民主政治提供了一条听取不同意见的民主渠道。通过人民政协集中上来的意见和建议,代表了相当广泛的人群,采纳其良策,有利于促进决策的民主和科学化。www-2-1-cnjy-com
二、法制建设的新局面
教师:1、说一说法制建设取得哪些成就?
学生:(1)1982年新宪法的颁布 ,规定了实行 发革开放的总方针,其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1-c-n-j-y
(2)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颁布 。规定了民事活动中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和诚实信用的原则。21*cnjy*com
(3)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颁布与修订 。有效地保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教师:2、我国颁布的宪法知多少?
学生: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第一部宪法,共4章106条。
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第二部宪法,共4章30条。
1978年3月5日, 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第三部宪法,共4章60条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第四部宪法,共4章138条。
教师:2、议一议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学生: 民主与法制相辅相成,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民主是核心,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
教师:4、说说我国普法教育展开的情况
学生:(1)表现:a、从1985年起,我国还在全体公民中开展了三个五年的普及法律常识教育。
b、绝大多数中小学开设了法制课,90%以上的大学通过不同形式进行了法制教育。
(2)作用:普法教育增强了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为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奠定了基础。
教师:5、坚持依法治国,什么是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实行依法治国,必须要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行政执法制度和司法制度,加强法制教育。21·cn·jy·com
教师:说说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
学生: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板书设计
拓展提高
1.我国基本形成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核心是( )
 A.民法  B.刑法  C.宪法   D.经济法
2.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是在哪一年( )
 A.1981年  B.1982年  C.1983年 D.1984年
3.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  )
 A.各级政协 B.各级政府 C.党代表会议D.人民群众
4.“村官”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体现了(  )
 A.官民平等 B.人民当家作主C.村务公开D.民主管理
5.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的表现,较完整的叙述是 ( )
①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 ② 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③颁布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④实行县以下人民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的制度 www.21-cn-jy.com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我国保证人民行使权力的国家机关是 ( )
A.各级政治协商会议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C.各级政府和各级法院
D.各级检察院
答案
1-6.CBABA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6张PPT)
第9课
民主与法制建设
中华书局版(八下)
导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进展令人振奋。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努力让人民当家做主;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力求体现依法治国方略。中国人民正满怀豪情走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新时代。
民主是什么?
民主并不等于就是选举,选举仅仅是实行民主的一种形式。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管理国家、社会的权力。
1、民主的含义
一、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2、了解近代民主的发展历程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1)民主产生阶段: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戊戌变法时期 。
(2)发展和成熟阶段:戊戌变法至辛亥革命时期(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陈独秀
民主
(3)转变阶段 新文化运动至五四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
3、看书P51-53页说一说我国民主建设的发展历程分哪几个阶段?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经历了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历程。
(1)社会主义民主产生发展阶段: 1949——1957年(人民当家作主)
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颁布宪法
(2)社会主义民主停滞及倒退阶段:1957——1978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及践踏)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掀开了我国民主建设的新篇章。
反右运动中,北大共划“右派”分子716名
王书瑶,王国乡昂首走向校友联谊会主席台
①1957年反右派斗争使民主法制建设受到严重干扰。
4、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及践踏的表现
党的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
刘少奇的火葬单上写着化名“刘卫黄”,职业为无业。
1969年11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主席刘少奇遭受政治迫害和人身摧残在河南省开封市病逝,终年71岁。
②文化大革命使民主法制又遭到巨大的破坏。
5、说说“文革”的深刻教训(共识)
必须保护人民民主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实行民主的前提和保证。我国普遍实行了县和县以下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的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有力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
(2)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
1982年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3)基层民主发展和不断完善。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1998.11.4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999.1.1正式施行
到2004初全国已建73.2万余个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1989.12.26
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通过
1990.1.1正式施行
全国已建9万余个居民委员会
基层民主表现形式
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建立
思考与讨论: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对发扬民主有什么重要作用?
这是我国政治体制中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民主是人民政协工作的主题,人民政协是发扬民主的重要载体和渠道。人民政协能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为执政党推进民主政治提供了一条听取不同意见的民主渠道。通过人民政协集中上来的意见和建议,代表了相当广泛的人群,采纳其良策,有利于促进决策的民主和科学化。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终极目标
“人民当家作主”
重新恢复的国家最高人民法院
二、法制建设的新局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新时期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说一说法制建设取得哪些成就?
(1) 1982年新宪法的颁布 ,规定了实行 发革开放的总方针,其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颁布 。规定了民事活动中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3)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颁布与修订 。有效地保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
过第一部宪法,共4章106条
2、我国颁布的宪法知多少?
1954年9月20日
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
过第二部宪法,共4章30条
1975年1月17日
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
过第三部宪法,共4章60条
1978年3月5日
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
过第四部宪法,共4章138条
1982年12月4日
3、议一议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民主与法制相辅相成,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民主是核心,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
4、说说我国普法教育展开的情况
(1)表现:a、从1985年起,我国还在全体公民中开展了三个五年的普及法律常识教育。
b、绝大多数中小学开设了法制课,90%以上的大学通过不同形式进行了法制教育。
(2)作用:普法教育增强了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为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奠定了基础。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实行依法治国,必须要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行政执法制度和司法制度,加强法制教育。
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什么是依法治国?说说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
坚持依法治国
原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因贪污受贿受审
原公安部副部长李纪周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示意图
(1)以宪法为核心和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框架基本形成。
总结:新时期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基本法律
行政
法规、规章
地方性法规、
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宪法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法 律 体 系
《民法》
《商法》
《行政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婚姻法》
《刑法》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四五”普法规划明确规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即12月4日,作为每年一次的全国法制宣传日”。
(2)全民普法教育成效显著,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明显提高。
板书设计
社会主义民主
建设
法制建设新局面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
 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不断完善
2.农村、城镇基层民主的进一步扩大
1.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修订的宪法
2.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基本形成
3.坚持推进依法治国
拓展提高
1.我国基本形成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核心是( )
 A.民法  B.刑法  C.宪法   D.经济法
2.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是在哪一年( )
 A.1981年  B.1982年  C.1983年 D.1984年
3.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  )
 A.各级政协 B.各级政府 C.党代表会议D.人民群众
4.“村官”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体现了(  )
 A.官民平等 B.人民当家作主C.村务公开D.民主管理
C
B
A
B
5.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的表现,较完整的叙述是 ( )
①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 ② 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③颁布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④实行县以下人民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的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A
6.我国保证人民行使权力的国家机关是 ( )
A.各级政治协商会议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C.各级政府和各级法院 D.各级检察院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