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光的来源和传播
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实例理解光源概念,并能对不同光源进行分类。能在自主探究和老师的引导中,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这一科学认识。
2.过程与方法
在猜想和实验的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描述的方法进行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探究学习,体会实验在进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乐于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2学情分析
人类生存和发展从来都离不开对“光”的利用和开发,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利用和开发“光资源”的历史。学生生活在光的世界里,许多同学对一些因光而产生的现象产生过无限遐。学生对身边的光现象很熟悉,经常见到阳光,各种灯光等,但是对,可以光是怎么传播的 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这些问题还是非常陌生的,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了解光与生活的关系。通过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总结出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这条规律,对光有个定性的认识。
3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描述、猜测、动手探究,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这一结论。
难点:能根据自己的猜测假设,尝试动手探究并作出解释。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光的来源与传播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美丽的大自然风景吗(喜欢),那我们就先来欣赏美丽的风景,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
师:你们刚才看到的风景漂亮吗 白天我们为什么能看清各种风景呢(白天有光)
如果是晚上会怎样呢 (一片漆黑看不清物体)晚上怎样才能看清物体呢
生讨论……
小结:要想看清物体,必须有光,所以光和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联的,没有光,我们的生活将一片黑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光的知识。
二、活动一:“什么是光源”
师:在自然界中,很多物体可以发光,白天我们能看清物体是什么在发光 (太阳)
晚上,又有哪些物体可以发光呢
(电灯、蜡烛……)
小结:同学们刚才举出了很多发光的例子,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各种美丽的光,请看屏幕,(课件展示发光的图片),像你们刚才看到的各种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
三、活动二:光的传播
师:你们看到了很多物体都能发光,那么光源的光是怎样传播的呢 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实验:
实验一:用管子看光
师: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根蜡烛和一包火柴,一会你们将蜡烛点燃,将桌子上同颜色的塑料管拿起来放在眼前观察烛光,观察时要闭上一只眼睛,有的塑料管可以弯曲,请看老师做(教师演示),观察以后,同学们相互交流一下结果,然后由小组长把你们交流的结果填在实验报告单上,现在开始做。(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请大家停止实验,现在请每个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一下实验结果,请举手:
师:刚才大家都看到了只有直管可以看到烛光,这个现象说明光在塑料管中是怎样传播的呢 (沿直线传播)
第二课时
实验二:激光打靶
师:刚才大家观察得非常他细,那你们他细观察过别人打靶吗 你们想打靶吗 现在大家有机会打靶了,我们现在来练习激光打靶,每个小组桌上都有一个打靶装置,请大家拿着激光灯对住A、B、C三个小孔打靶,打靶时光必须通过中间挡板上的小孔,看看能打到几号靶上,打靶任务完成后,请大家把看到的结果汇报给小组长,由小组长填好实验报告单,现在,同学们相互配合,看哪个组打得又快又准。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实验结束了,请每组的代表汇报一下实验结果(课件演示)
师:请看屏幕,画面上打靶的结果和你们的结果是一样的吗 (是的)
提问:通过实验,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呢 (光沿直线传播的)
师:接下来,请你们利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
问:光从A孔能直接射到1号靶上吗 (不能)
师:请你们想想办法,怎样让光从A孔射入照到1号靶上,大家先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动手做做。
问:你们是怎么做的呢 请举手回答。
师:现在,请一个同学上来演示给大家看一看。
小结:刚才这个同学表现得非常好,既肯动脑,又会动手,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问:刚才你们打靶,只能看到红点射到靶位上,能看到红色的光线吗(不能)
师:那怎样才能看到红色的光线呢 请看老师做
(演示)将激光灯对着装有大烟雾的试管一条红色的直线从烟雾中穿过。
提问:通过刚才的几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光是怎样传播的呢
学生回答后,补充板书:光是沿直线传播。
第三课时
实验三:小孔成像
师:在生活中,人们很多地方应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比如我们照相时要用的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现在老师就来教大家做一个简易照相机,你们想学吗 (想)请看老师做(演示):拿一个一次性纸杯,用铅笔在纸杯底部中间铅一个小孔,然后用橡皮筋把薄纸缠在杯口,照相机就做好了,小孔就是镜头,让光进入,薄纸就是底片,现在老师点燃蜡烛,放在镜头前,在后面的纸屏上会看到什么呢 你们想知道吗(想),那请你们像老师这样,用桌上的材料来自己动手做一个照像相机,做好后,再点燃蜡烛,放在相机前看看你看到了什么 最后由小组长填好实验报告单。
(学生分组制作,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好,实验做完了,下面请每组代表汇报一下实验结果,(在纸屏上看到了倒立的烛光像)
师:刚才每组同学都看到了倒立的烛光像,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是倒像吗 请大家讨论一下,然后把成倒像的简图画出来,先看老师画:
(学生画图时,教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都画好了,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
小结: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作小孔成像。
板书:小孔成像
四、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大家通过积极思考来动手实验,知道了哪些知识呢 (知道了发光的物体是光源,知道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并且明白了小孔成像的原理)
师:光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没有光,我们将无法看书、学习,没有光我们无法看清这个美丽的世界,我们的生活将失去色彩,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你们肯定还
想知道更多关于光的知识,那请大家看屏幕(课件布置作业)
五、拓展:
1、请大家课后查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光沿直线传播
2、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形成的
师:希望你们像这节课一样,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找出答案。你们的生活将丰富多彩。
【教学反思】:
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接触到的东西,但学生基本上是没有去进行过探究和认识,所以本课教材内容既贴近学生生活也激发学生兴趣。在第一课时中,认识光的传播。一开始学生猜想无从下手,毕竟光不是一种实在的实物,只能靠生活经验去猜测,那么经过试验光线打靶,学生亲手制作,探究,大部分都能正确说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对于本课的重难点:小孔成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他们不相信通过小孔、照相机看到的像是完全相反的,甚至连我们的眼睛看到的像呈现出来也是相反的,只是大脑对其结果做出修正而已,单纯的讲学生无法理解。于是我通过视频展示,利用锥形瓶装满水,透过锥形瓶,看到物体确实是反的。这下学生相信了,再结合光线传播画图,探究结果就一目了然了。
本课“光线打靶”活动我尝试着让学生自己按照学具的说明和图例制作“标靶和打靶”,不再由老师做样板。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学生能自主完成,但有一些学生看不懂步骤说明,动手能力有待提高。
本节课能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轻松地收获知识,总体上已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