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7-04-27 15:4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音乐欣赏《梁祝》中国人的交响乐 这是个古老而优美的民间传说,魏晋南北朝时期,上虞祝家庄的祝员外之女祝英台,冲破封建传统束缚,女扮男装去杭州求学。在那里,与善良、淳朴但家境贫寒的梁山伯一见如故,意气相投,引为知己,同窗三载,建立了真挚的友情。
三年后,梁山伯要继续前往余杭游学,祝英台相送十八里,并用各种美妙的比喻向梁山伯吐说内心蕴藏已久的爱情,诚笃的梁山伯却不解其意,临别时,英台又假言做媒以家中九妹许于梁山伯,并约定时日,请山伯来祝家相访求婚。
祝英台学成归家后,岂料父母已将她许配给马太守之子马文才,英台誓死抗婚。山伯从余杭游学回来,到祝家造访,英台红妆翠袖,罗扇遮面,前来相见,山伯方知其为女子。当得知英台已聘马氏后,柔肠寸断,悲痛至极。两人临别立下誓言:“生不能成婚,死也要成双。”
梁祝泪别后,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英台闻讯悲痛欲绝,决意以身殉情。出阁当日,坚持要到坟前祭奠。轿至山伯墓时,英台上前祭吊,恸哭撞碑,突然狂风大作,天空混沌,飞沙走石,地忽裂丈余,英台堕入其中。风停雨过后,彩虹高悬,有二只硕大的蝴蝶,蹁跹起舞,传为梁祝两人之精灵所化,比翼双飞于天地之间。


梁祝何占豪(1933·8—),浙江诸暨人,中国杰出音乐家,世界著名作曲家,现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是一位把“民族”放于创作首位的作曲家,1958年与同学陈钢合作创作,中国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首作品不仅是何占豪本人音乐生涯的最高峰,也是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完美结合的典范。主要代表作有:弦乐四重奏《烈士日记》、弦乐与合唱《决不忘记过去》以及民族管弦乐《伊犁河畔》、《节日赛马》、古筝协奏曲《孔雀东南飞》等。陈钢(1935—),上海人,中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之一,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协理事、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早在求学期间,他即以其与何占豪合作之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蜚声中外乐坛。主要作品有《苗岭的早晨》《清江水恋歌》,另著有散文集《黑色浪漫曲》,《三只耳朵听音乐》等。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写成并首演。当时作曲家还只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
《梁祝》描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和鞭挞,反映了大众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最后化蝶的描写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反映了人们的愿望与理想。创作背景 协奏曲起源于17世纪,协奏是两种因素既竞争又协作的意思,协奏曲就是一种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的大型器乐套曲体裁,在协奏曲中,有时由独奏乐器主奏,有时则由乐队独当一面,两者好象是在互相竞争,所以协奏曲又称竞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就是指由小提琴担当独奏乐器的协奏曲。什么是小提琴协奏曲? 这部作品以浙江的越剧唱腔为素材,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按照剧情构思布局,综合采用交响乐与中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深入细腻地描绘了梁祝相爱、抗婚、化蝶的情感与意境。作品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现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很好的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整部作品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梁祝西洋管弦乐器弦乐组: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低音提琴、竖 琴
木管组: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
铜管组:小号 、圆号 、长号 、大号
打击乐组:定音鼓 、大鼓 、小军鼓 、木琴
名曲赏析呈现部: ①引子呈现部: ②主部主题呈现部: ③草桥结拜此处与小提琴对答的乐器是什么?呈现部: ④三载同窗、共读共玩呈现部: ⑤十八相送、长亭惜别与主部主题在情绪、节奏、速度上有何区别?谢谢观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