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年级下冀教版第六课时 100以内的数的比较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一年级下冀教版第六课时 100以内的数的比较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4-28 19:0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课时
100以内的数的比较(第1课时)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5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由生活经验提升为数学思考并用数学符号表示的过程。
2.会用>、=、<表示两个数的大小。
3.通过充满情趣的故事,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由学生喜欢吃什么水果的谈话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把最喜欢吃的水果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可能说出不同的水果。如果有人说到爱吃桃子,教师就跟着对话引出课题,说不到,教师就直接说明。
师:小猴子特别喜欢吃桃子,有一天,猴爸爸带他到桃园里摘桃子,我们一起去看看在桃园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自主学习。
1.看情境图,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事情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题,再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和理由,鼓励学生充分发表不同意见。最后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数一数有多少个。
师:从动画和图中你都了解到什么事情
师:他们两个到底谁摘的桃子多呢?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学生举手发言。
师:看来光靠直观看,谁也不会服气,那大家帮他们出个主意,怎样就知道谁摘的多呢?
生:可以数一数小猴子摘了多少个桃子,再数一数猴爸爸摘了多少个桃子,就知道谁摘的桃子多了。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猴子和“猴爸爸”摘桃的过程。得出结论:“猴爸爸摘的桃子多”。
师:我们用数学的方法,一下就帮小猴和“猴爸爸”解决了问题。想一想猴爸爸摘的多这件事,还可以怎样说?学生思考后回答。
3.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启发学生回想一下以前认识的>、<符号,再让学生试着比较。
师:我们以前学习20以内的数的时候,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谁还记得是什么符号?
生:大于号,小于号。
师:还记得大于号、小于号怎么写吗?
学生说,教师板书:>、<
师:记得很清楚,你能用>或<表示34和28的大小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
指名不同写法的学生板演:28<34
4.交流比较时的想法,要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想法(比较方法)的机会。
师:用>、<比较大小时特别容易错,哪个同学有好办法减少错误,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教师参与交流,使学生知道,“开口”那边所对的应该是大一点儿的数。
三、尝试练习。
完成“试一试”。
师:刚才我们解决了在桃园里发生的数学问题,下面我们来做几道练习题,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25页,把“试一试”填在书上。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交流时关注学习稍差的学生。
四、实践与应用。
1.“练一练”第1题,在○里填上>或<。
2.“练一练”第2题,按要求把下面各数填在○里。
板书设计:
28<34
34>28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