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
教学目标:
1、结合天平示意图,在观察、列式、归纳、类比等数学活动中,经历认识等式和方程的过程。
2.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能用方程表示具体情境或文字叙述的等量关系。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对方程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体会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能用方程表示具体情境或文字叙述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结合天平示意图,在观察、列式、归纳、类比等数学活动中,经历认识等式和方程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教师出示实物天平。
1、师:同学们,大家都认识天平,谁来说一说天平有什么作用?
(天平可以测量物体质量,天平可以比较两个物体的质量……)学生答不出时,教师介绍。
2、师:用天平怎样比较两个物体哪个轻,哪个重呢?
(把两个物体放在两边的托盘里,指针偏向哪边,哪边托盘上的物品就重或哪边的物品重,哪边的托盘就低;哪边轻,哪边的托盘就高。)
教师在天平上放砝码:左30克,右50克。学生观察天平并说说天平现在的情况。(50克比30克重)
3、师:天平不平衡就表示两边质量不相等。
师:用什么符号来表示?(
30<50,在黑板上出示。)
4、师:怎样才能让天平平衡呢?(在30克方加20克砝码)
师:怎样表示现在天平平衡的状态?(30+20=50,在黑板上出示。)
5、教师把20克变成一块橡皮泥。
师:这块橡皮泥有个名字叫未知数,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用字母X表示。这时天平还是平衡的,怎样用式子来表示?(板书:“未知数”;30+X=50,在黑板上出示。)
二、出示课件
1、(课件出示图1)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天平示意图,你发现了什么?
(天平的左边是个一个30克的砝码和一个X克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物品,右边是一个80克的砝码。现在天平是平衡的,说明天平左右两边物品的质量相等。如果学生回答不出天平左右两边物品的质量相等,教师启发提问:天平平衡说明了什么?)
师:你能写出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数量的关系吗?(30克+X克=80克)
师:天平平衡,表示两边的质量相等,由于两边物品的单位相同,可以不写单位。(30+X=80,在黑板上出示)
2、师:(课件出示图2)观察这幅图你又发现了什么?
师:你能写出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数量的关系吗?(X>30,在黑板上出示)
3、(课件出示图3)再来观察这幅天平图,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能写出一个式子表示这个天平两边数量的关系吗?试一试(60+X=100,在黑板上出示)
4、出示图(4),学生写出式子(50<
X+10,在黑板上出示)
三、分类
1、师:刚才,根据天平的状态,我们写出了这些式子,认真观察这些式子,说一说它们可以怎样分类?
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可能会说:
(1)根据符号的不同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号连接,如:20+30=50、30+x=80、2x=100;另一类是用大于号、小于号连接。如:x>30、50<x+10
(2)以式子中是否含有未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为标准,也可以把这些式子分成两类:一类含有未知数,如:30+x=80、x>30、2x=100、50<x+10;一类没有未知数,如:20+30=50
如果第(2)种说法没出现,不做介绍,如果出现给予肯定。
师:用等号连接的式子,像:20+30=50、30+x=80、2x=100……这些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教师板书:“等式”。
师:像这样用大于号、小于号连接的式子叫不等式。
板书:“不等式”。
教师移动算式归类。
2、师:我们来看这几个等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相同点是它们都是等式,不同点是有的等式含有未知数,有的等式没有未知数。)
师:像30+X=80
、2x=100……这些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教师补充板书:“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方程”。
3、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样的式子是方程。并举出一个例子。
学生只要说的意思对,就给予肯定。
师:看来,方程和等式有很密切的联系。想一想,方程和等式有什么关系呢?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回答。
师:如果用图来表示方程和等式的关系,可以这样表示。
教师边画边说。
师:用一个大集合圈来表示等式,等式中含有未知数的部分就是方程,所以方程应该是其中的一部分。
移动等式、方程,画出下图:
方程
等式
四、巩固练习
1、课本80页试一试。出示试一试,提出问题,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交流学生的判断结果。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大胆表述。
2、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观察第(1)幅图,说一说图中的信
( http: / / www.21cnjy.com )息,鼓励学生列出方程,然后交流,给学生交流不同方程的机会,对学生写方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适时指导,如果学生列的方程中有57-32=X时,教师首先给与肯定,然后指出:列方程时,一般不把未知数单独写在等号的一边。
3、判断
(1)8x=0.1是方程。(
)
(2)方程都是等式。(
)
(3)等式都是方程。(
)
(4)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
(5)方程是等式的一部分,所以等式包含方程。
(
)(共21张PPT)
让我们一起经历一次充满智慧的数学旅程!
天平
“这是什么?”
天平是平衡的
方程的意义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
2、我会判断等式与方程。
学习指导
1、组长抽签,分工预展。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成果的汇报展示。
3、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可以口答、板演或提出问题。
4、小组与小组之间可以补充质疑。
①先自主学习课本内容,完成学习指导,然后小对子讨论交流。
②结合自我探究的结果,组长带领全组同学交流整理,统一答案,并做好分工。
认真看课本79页至80页上面的内容,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1、根据天平是否平衡,可以把情境图中的5个质量关系式分为(
)和(
)两类。
2、说一说什么叫做等式?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3、什么叫做方程。你会自己写一些方程吗?
展示方案
合作探究
(2分钟)
自学指导
(4分钟)
20
30
天平不平衡
20
30
20
30
50
20
30
50
20
30
50
20
30
50
这是一个等式。
天平又平衡了
20
+30
=50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知识小结
第一关:下面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35-χ
=12
(
)
Y+24
(
)
χ-14>
72
(
)
9b-3=60
(
)
35+65=100
(
)
√
×
×
√
学情展示
×
第二关
看图列出方程。
X
50
X
2X
=
50
X
73
166
X
+
73
=
166
继续
第三关: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通过探讨,对于方程,同学们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让我们走进生活,去找找生活中的方程!
①张老师坐车上班,车上一共有45个座位,坐了x个座位,还有10个座位。
②这辆车每分钟行y千米,行了50分钟到蟠龙,张老师家到学校的路程是21千米。
第四关
猜一猜
张强也列了两了式子,不小心被墨水弄脏了。
猜猜他原来列的是不是方程?
(1)
6X
+
=78
(2)
36
+
=42
一定是方程
不一定是方程
思考:方程与等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方程是否一定是等式?
等式是否一定是方程?
50÷2=25
6+x=14
方程和等式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等
式
方程
归纳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学到哪些知识了?
你还有什么疑惑?
你今天的表现怎么样?
巩固提升
课本80页练一练1、2、3题。
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