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期中试卷·历史
2017-4
一、选择题(本大题26小题,每小题3分,共78分。下列各题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右图)1949年10月1日,历经沧桑的中国人民迎来了自己的节日
这一天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2、一五计划的重点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3、《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后的喜悦,歌词中“驱散乌云见太阳”
指的是
A.新中国成立
B.抗美援朝开始
C.西藏和平解放
D.土地改革完成
4、“每个生产队办一个食堂,社员家里不开伙,铁锅铜勺都献出去大炼钢铁,只管到时到
食堂打饭打菜。”这种现象发生在
A.抗日战争时期
B.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
5、1956年,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九大
C.中共十大
D.中共十一大
6、1951年1月,山东某农民领取了“土地房产所有证”,其法律依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祛》
7、“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二十五年没有交往啊!”周恩来总理
和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握手表明
A.中美两国领导人亲密无间
B.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C.中美两国关系的“坚冰”开始“融化”
D.中美两国消除了矛盾
8、“一国两制”基础上回归的香港、澳门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社会制度
B.经济制度
C.社会生活
D.主权归属
9、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社会、经济制度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没有改变,经济持续繁荣发
展,
国际贸易和世界全融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这主要是因为实施了
A.“一国两制”方针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社会主义制度
10、周恩来对万隆会议成功召开的重大贡献是
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D.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11、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过得材料。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该是
图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A.“中美较量”
B.“中法关系”
C.“中华振兴”
D.“中日友好”
12、1954年,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注: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伟大的历
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
次会议”最大成果是
A.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3、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老字号。1954年同仁堂
响应国家号召,顺利实现了公私合营。公私合营出现在
A.三大改造时期
B.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4、历史兴趣小组开设一个有关抗美援朝时期人物的专题网站,收录的历史人物不应包括
A.彭德怀
B.张自忠
C.邱少云
D.黄继光
15、2015年3月20日,中韩双方对68具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进行交接,使这些在朝鲜半岛沉睡了超过半个世纪的烈士得以“荣归故里”。当年,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被誉为
A.和平卫士
B.最可爱的人
C.党的好战士
D.钢铁卫士
16、“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这个转变始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7、中国、印度、缅甸的三国总理在1954年共同倡导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闭关锁国
B.独立自主
C.“和平演变”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8、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A.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一五计划”的开始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文化大革命”结束
19、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在中南海被批斗,失去人身自由。与上述史实相匹
配的结论是
A.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造反派之间的夺权狂潮
D.文化事业遭受严重摧残
20、口号是历史的浓缩,从口号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一个真实的历史。“打倒一切”、“造
反有理”、
“停产闹革命”
这类口号出现在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1、1958年l0月,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人新乐园。吃穿喝用不要钱。人人
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A.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B.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C.破坏了农村生产力
D.出现了农村城镇化趋势
22、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周总理为封面人物,并在上面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美国人发出这样感慨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B.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2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4、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哪里开始
A.城市
B.国有企业
C.农村
D.教育系统
25、“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
A
.毛泽东、周恩来
B.毛泽东、江泽民
C.邓小平、江泽民
D.毛泽东、邓小平
26、“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份颁奖词赞誉的科学家是
A.袁隆平
B.华罗庚
C.李四光
D.钱学森
二.材料解析题(22分)
27、材料一:1979年(对于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这一年,深圳等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一年,一次跨越太平洋的行程构建了中美两国新的合作基础。
——摘编自《复兴之路》(1)材料中的“改革”是我党在哪次会议中提出的?从此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指什么道路?
、
(2)材料中的“农民的首创”指的是哪一重要举措?
(3)“这一年”
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哪一项具体成就?
材料二:
(4)材料二中的雕塑“拓荒牛”,体现了深圳特区的一种什么精神?
(5)细读邓小平题词,指出特区主要“特”在哪一领域?
(6)与深圳同时开放的经济特区有哪些?(任写一个)
八年级历史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计7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B
B
D
D
A
A
C
C
A
B
C
D
A
二.
材料题:(共22分)
27、材料一:1979年(对于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这一年,深圳等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一年,一次跨越太平洋的行程构建了中美两国新的合作基础。
——摘编自《复兴之路》
(1)材料中的“改革”是我党在哪次会议中提出的?从此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指什么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
、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材料中的“农民的首创”指的是哪一重要举措?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这一年”
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哪一项具体成就?
中美建交
材料二:
(4)材料二中的雕塑“拓荒牛”,体现了深圳特区的一种什么精神?
开拓创新
(5)细读邓小平题词,指出特区主要“特”在哪一领域?
经济领域
(6)与深圳同时开放的经济特区有哪些?(任写一个)
厦门
八年级历史答卷纸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计7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二.
材料题:(共22分)
27、材料一:1979年(对于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这一年,深圳等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一年,一次跨越太平洋的行程构建了中美两国新的合作基础。
(1)材料中的“改革”是我党在哪次会议中提出的?从此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指什么道路?
、
(2)材料中的“农民的首创”指的是哪一重要举措?
(3)“这一年”
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哪一项具体成就?
材料二:
(4)材料二中的雕塑“拓荒牛”,体现了深圳特区的一种什么精神?
(5)细读邓小平题词,指出特区主要“特”在哪一领域?
(6)与深圳同时开放的经济特区有哪些?(任写一个)
覆盖国旗的志愿军遗骸、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