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卖油翁》导学案(有答案)
欧阳修
【学习任务】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 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常用虚词“之”的用法。
3、通过反复诵读,能使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4、弄清楚陈康肃公对卖油翁的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5、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
【知识储备】
文题解读:
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是作者采用笔记体写的一篇短小精悍的小说,它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一段小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哲理。
2、作者档案: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谥号醉翁,晚年有号六一居士,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是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主要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丰乐亭记》等。作品集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六一诗话》。
3、相关资料:
⑴
“唐宋八大家”:唐 韩愈、柳宗元 、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和苏辙。
⑵陈尧咨(约970—约1034),字嘉谟,谥号康肃,宋真宗咸平三年庚子科状元。他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叛济州。后因破格提拨寒门素士,得真宗嘉奖,升任右谏议大夫,直至尚书工部郎中。陈尧咨工书法,尤善隶书。其射技超群,曾以钱币为的(dì箭靶的中心),一箭穿孔而过。其兄陈尧叟,为太宗端拱二年状元。两人为中国科举史上的兄弟状元,备受世人称颂。
【自主学习】
1、初读课文,扫除读音障碍。
陈康肃公尧咨(
)
公亦以此自矜(
)
尝射于家圃(
)
睨之(
)
但微颔之(
)
以我酌油知之(
)
徐以杓(
)酌油沥(
)之
2、听读课文,把握朗读技巧,试着划朗读节奏。
(教师适时指导,例句: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3、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1)下列词语在课文中都是活用词,请解释其含义,能说出它们的活用情况的同学,请尽力指出来。
①但微颔之:
②吾射不亦精乎:
③尔安敢轻吾射: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无他,但手熟尔:
②徐以杓酌油沥之: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①尝射于家圃:
②尔安敢轻吾射:
③但手熟尔:
④释担而立:
⑤久而不去:
⑥因曰:“我也无他,惟手熟尔。”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都是代词,请指出它们指代的具体内容。
【之】
①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
②但微颔之:
③以我酌油知之:
④徐以杓酌油沥之:
⑤康肃笑而遣之:
(5)下面加点的词,都是文言虚词,请结合课下注释和资料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以】
①公亦以此自矜:
②以我酌油知之:
③徐以杓酌油沥之:
【于】
①尝射于家圃:
②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而】
①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②久而不去:
③康肃笑而遣之:
④而钱不湿:
【乃】
①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②去后乃至:
(二)翻译课文,重点落实下列句子,注意句中重点词语的意义。
(1)尝射于家圃。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尔安敢轻吾射?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4、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合作探究】
1、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说文中陈康肃公、卖油翁各有什么特殊本领?
2、陈尧咨对卖油翁态度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3、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哪些道理?
4、说说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长处?
5、探究“之”的用法。(课后练习第三题)
【巩固强化】
【一】基础积累
1、《卖油翁》作者 , 时期文学家, 之一。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公亦以此自矜:
汝亦知射乎: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无他,惟手熟尔:
3、下列各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公亦以此自矜 以我酌油知之
B、射: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C、去:睨之,久而不去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自:公亦以此自矜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4、本文所阐述的道理是( )
A、有本领不应自矜自傲。
B、教育他人应以身示范。
C、凡事只要熟,就能巧,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D、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二】阅读理解
(2012上海中考语文试卷)阅读下文,完成第1—3题(8分)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
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
本文作者欧阳修是
(朝代)文学家,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
》。(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以我酌油知之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
B.第二段写了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C.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
D.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撰写学习报告】
1、学习本文后我的感想是:
2、学习本文后的收获是:
从陈尧咨的言行中,我领悟到:
从卖油翁的言行中,我领悟到:
附:答案:
自主学习部分
1、字音:
Yáo
zī
jīn
pǔ
nì
hàn
zhuó
sháo
lì
2、朗读指导(明确:古文朗读,可按意义或音节停顿)
3、(一)重点词语解释
第一组词类活用:名次用作动词,点头。动词用作名词,射技,射箭的技术。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
第二组通假字:“尔”同“耳”,罢了。“杓”通“勺”,勺子。
第三组古今异义词:尝,曾经。安,怎么,哪里。但,只,不过。释,放下。去,离开。
因,接着;他,别的,其他的。
第四组代词:
之:他,指陈尧之(有资料解释为“陈尧咨射箭”)。此,这,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这,指“但手熟尔”的道理。它,指葫芦。他,指卖油翁。动词,去,往,到。
第五组,虚词:
以:介词,因为(有资料解释为“凭”)。介词,凭,靠。介词,用,拿。
于:介词,在。介词,到,在。
而:表顺承关系。表修饰关系。表修饰关系。表转折关系,可是,却,然而。代词,你,你的。
乃:于是,就。才。
句子翻译:(1)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2)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3)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4)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合作学习部分
1、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自矜”。(射技高超,自傲不凡)
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但微颔之”。(对陈尧咨射技的态度:不屑一顾)
2、点拨: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弄清楚陈尧咨对卖油翁态度的变化原因。
答案:态度改变的原因就是他从卖油翁的表演中明白了卖油翁话的正确性,明白了自己箭术高超确实是孰能生巧的原因。
3、作者通过陈尧咨态度的变化,从一个角度来表现了“孰能生巧”的主题。
4、鼓励学生认识到有特长没有错,有长处是好事,可以让我们更自信,但是,不能因为有长处就傲慢待人,就炫耀自夸而不再谦虚待人。对待别人的长处要持赞赏的态度,并择善而从。
5、课后作业第三题,“之”字的用法:代书写工具
;代仲永的诗;指代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的情况;代卖油翁。
巩固延伸部分
基础积累:1、欧阳修;北宋;唐宋八大家
2、自夸;放下担子;懂得;只不过
3、B
4、C
2)阅读理解:1.北宋,醉翁亭记
2.(我)凭借我倒油
的经验懂得(知道)这个道理。
3.
C(本文中陈尧咨自大,卖油翁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