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2细胞工程 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2细胞工程 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4-30 08:5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细胞工程
1.下图是某组织培养过程的简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花粉粒愈伤组织胚状体植株
A.花药离体培养的条件与种子萌发的条件完全相同
B.若花粉粒核中有两个或多个染色体组,则所得植株为二倍体或多倍体
C.②③过程都是细胞分化过程,因此起作用的激素只有生长素
D.该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解析:花药离体培养所需条件要求更高,需要MS培养基,另外还需要适宜的pH、温度和光照,而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等,A错误;花粉培养形成的植株称为单倍体,B错误;在细胞分化过程中有多种激素起作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C错误;在该过程中,单个细胞最终培养成了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
答案:D
2.“白菜—甘蓝”是用细胞工程的方法培育出来的蔬菜新品种,它具有生长期短、耐热性强和易于储藏等优点。下图是“白菜—甘蓝”的杂交过程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花806.tif"
\
MERGEFORMAT
A.除去细胞壁形成原生质体,可运用的酶是纤维素酶、淀粉酶和果胶酶
B.通常可诱导上述原生质体相互融合的方法是PEG和灭活的病毒诱导
C.杂种细胞形成的标志是诱导产生了新的细胞壁
D.愈伤组织形成“白菜—甘蓝”植物体必须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解析:除去细胞壁的酶有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不能用灭活的病毒;杂种细胞形成的标志是诱导产生了新的细胞壁;愈伤组织形成“白菜—甘蓝”植物体属于再分化过程。
答案:C
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Ⅱ)
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保留接触抑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
B.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中少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
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有限的
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
解析:动物细胞在培养过程中有接触抑制现象,细胞在培养瓶中会贴壁生长,形成一层细胞,相互接触后停止生长。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中,仅有极少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一般传至10代后就不易传下去了。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具有不死性,可以进行传代培养。
答案:A
4.下列事实属于细胞克隆的是(  )
A.棉花根尖细胞经诱导形成幼苗
B.单细胞的DNA在体外大量扩增
C.培养动物杂交瘤细胞
D.小鼠体细胞经诱导培育成小鼠
解析:细胞克隆是将一个细胞进行培养,使之不断分裂,形成一个细胞群的过程。培养动物杂交瘤细胞属于细胞克隆。
答案:C
5.(2017·贵州贵阳清华中学高三月考)下列有关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制备单克隆抗体运用的技术有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
B.需要用选择培养基筛选杂交瘤细胞
C.需要从杂交瘤细胞中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细胞
D.利用生物导弹治疗癌症就是利用了单克隆抗体清除癌细胞
解析:制备单克隆抗体运用的技术有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A正确;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两次筛选,第一次是在选择培养基上筛选杂交瘤细胞,第二是筛选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又能大量增殖的杂交瘤细胞,B、C正确;利用生物导弹治疗癌症就是利用了单克隆抗体能将药物或放射性物质定向运输到癌细胞,然后杀死癌细胞,最终清除癌细胞的是吞噬细胞,D错误。
答案:D
6.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EG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经动物细胞培养能得到优良动物个体
B.使用冷冻保存的正常细胞通常为10代以内,以保持细胞正常的二倍体核型
C.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发生基因突变的细胞比例可推知某化学药品的毒性
D.用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后,可用无菌水稀释制成细胞悬浮液
解析:PEG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经动物细胞培养能得到细胞群;为保持细胞正常的二倍体核型,使用冷冻保存的正常细胞通常为10代以内;细胞的基因突变不能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用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后,要用特制的培养液稀释制成细胞悬浮液。
答案:B
7.将鱼的体细胞核植入去核的卵细胞中,所得重组细胞可培育为克隆鱼。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动物克隆技术原理的是(  )
INCLUDEPICTURE
"../../../花807.tif"
\
MERGEFORMAT
解析:图A表示受精作用过程;图B表示细胞融合过程;图C可表示动物克隆技术原理;图D表示的是将鱼的卵细胞核植入去核的体细胞中的过程。
答案:C
8.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
B.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
C.转入到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不可能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
D.蛋白质工程通常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结构进行直接改造
解析:克隆培养法在培养细胞时由于所有子代细胞来自于一个亲代细胞,所以基因型一般都相同,A错误;生长素大于细胞分裂素生根,反之生芽;如果抗除草剂基因插入到油菜的染色体上,即核DNA上,那么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植株,全部细胞、包括花粉细胞中都含有抗除草剂基因,可能会随传粉扩散到环境中,造成基因污染。蛋白质工程的目标是,根据人们对蛋白质的功能的特定需求,对蛋白质结构进行分子设计,由于基因决定蛋白质,要对蛋白质结构进行改造,最终还必须通过改造或修饰基因来完成。
答案:B
9.植物组织培养是克隆植物的一种方法,过程如图所示,回答相应的问题。
INCLUDEPICTURE
"../../../花808.tif"
\
MERGEFORMAT
(1)为了获得脱毒植株,外植体往往取自植物的花芽、叶芽等处的分生组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培养皿中的培养基除添加营养物质外,还需要添加植物激素,其目的是诱导外植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生产实践中为获得大量的细胞产物,如紫杉醇,可将________放入液体培养基中,经机械作用分散成单个细胞制备成细胞悬浮液,再经过________即可获得大量细胞。
(4)组织培养过程需要提供植物生长和繁殖的最适条件,否则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能观察到________发生异常,进而使植物出现遗传不稳定甚至不育。
(5)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不仅应用于花卉和果树的快速大量繁殖以及脱毒植株的获取,还广泛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育种过程中。
解析:(1)刚长出的茎尖或芽尖还没有受到病毒的侵染,因此用这些部位的细胞做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可以获得脱毒植株。(2)在植物组织培养时,常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来诱导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生根、发芽,从而形成新的植物体。(3)一般利用外植体脱分化形成的愈伤组织获得细胞产物,愈伤组织有很强的分裂能力,所以培养愈伤组织细胞可获得大量细胞。(4)愈伤组织细胞分裂时易受环境条件影响而发生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的变异,故需要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5)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植物基因工程育种、单倍体育种等过程均需要借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答案:(1)这些部位还未受到病毒等病原体的侵害 (2)脱分化和再分化 (3)愈伤组织 细胞分裂 (4)染色体结构与数目 (5)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 基因工程育种 单倍体育种
10.科学家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方法,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如图所示),其中①~⑤表示过程,英文字母表示细胞、组织或植株。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
"../../../花809.tif"
\
MERGEFORMAT
(1)在实现过程②的技术之前使用________酶处理细胞以除去细胞壁。
(2)在将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其中过程④相当于________过程,过程⑤涉及的分裂方式为________。
(3)若番茄细胞含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含n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含________条染色体;若杂种细胞培育成的“番茄—马铃薯”植株为四倍体,则此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属于________倍体植株。
解析:(1)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应该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2)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杂种细胞的组织培养过程要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只涉及有丝分裂。(3)若番茄细胞内有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内有n条染色体,则产生的“番茄—马铃薯”细胞所含的染色体为m+n条,属于异源四倍体。该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无论含几个染色体组,均为单倍体。
答案:(1)纤维素酶和果胶 (2)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 有丝分裂 (3)m+n 单
11.如图为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增殖情况的变化曲线(图中B、E两点表示经筛选、分装后继续培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
"../../../花810.tif"
\
MERGEFORMAT
(1)OB段的培养称为________培养,AB段可能发生了________现象,使增殖速率减缓,用________酶可使组织细胞分散开来,分装到多个卡氏瓶中进行________培养。
(2)B点的细胞群体称为________。B点时筛选出一个细胞,通过________法单独培养使之繁衍成一个新的细胞群体,该细胞群体称为________。
(3)E点后的细胞大多数具有________核型,从而可连续传代。
解析:(1)OB段繁殖次数比较少,为原代培养,AB段几乎不增殖的原因是可能发生了接触抑制现象,使增殖速率减缓,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可使组织细胞分散开来,分装到多个卡氏瓶中进行传代培养。(2)B点的细胞群体称为细胞系。B点时筛选出一个细胞,通过克隆培养法单独培养使之繁衍成一个新的细胞群体,该细胞群体称为细胞株。(3)E点后的细胞大多数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具有异倍体核型,从而可连续传代。
答案:(1)原代 接触抑制 胰蛋白 传代 (2)细胞系 克隆培养 细胞株 (3)异倍体
12.如图为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流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
"../../../花811.tif"
\
MERGEFORMAT
(1)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原理是,克隆________细胞形成的细胞群,并产生________的抗体。
(2)已知细胞合成DNA有D和S两条途径,其中D途径能被氨基嘌呤阻断,一般情况下,细胞中有D或S途径即能分裂繁殖。人淋巴细胞中有这两种DNA的合成途径,但一般不分裂增殖。鼠骨髓瘤细胞中只有D途径,但能不断分裂增殖。将这两种细胞在试管中混合,加聚乙二醇促融,获得杂种细胞。请设计一种方法(不考虑机械方法),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杂种细胞,并说明原理。
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杂交瘤细胞具备________的特点。
(4)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还应用了细胞工程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技术。
解析:(1)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2)杂交瘤细胞有两种合成DNA的途径,因此在选择培养基上只有杂交瘤细胞能生存并无限增殖。(3)由题图不难看出,生产单克隆抗体,应用到了两种细胞工程技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答案:(1)B淋巴 大量、专一 (2)在上述试管中加入氨基嘌呤后,收集能分裂增殖的细胞 淋巴细胞不能分裂增殖,鼠骨髓瘤细胞的D途径被阻断,也不能分裂,而杂种细胞中有S途径,可分裂增殖 (3)大量繁殖(或无限繁殖)、产生专一抗体 (4)动物细胞融合 动物细胞培养
13.(2017·浙江外国语期中)下图是某实验室做的通过动物纤维母细胞等获得单抗的实验研究。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INCLUDEPICTURE
"../../../花812.tif"
\
MERGEFORMAT
(1)X、Y、Z细胞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过程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中的________过程。与纤维母细胞相比,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过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过程中需用到的生物诱导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处需要筛选,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32P标记的核苷酸的培养基培养Z细胞,细胞质中能测到32P的细胞器有________和________。
解析:(1)X、Y、Z细胞的名称分别是骨髓瘤细胞、抗原刺激过的B细胞、杂交瘤细胞。(2)①过程是将甲小鼠的纤维母细胞诱导成诱导干细胞,相当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中的脱分化过程,与纤维母细胞相比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高。②过程是诱导干细胞分化成各种体细胞,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诱导动物细胞融合,需用到的生物诱导剂是灭活的病毒。(5)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动物细胞中线粒体含有少量DNA,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RNA构成的。因此用32P标记的核苷酸的培养基培养Z细胞,则在线粒体和核糖体中能检测到32P。
答案:(1)骨髓瘤细胞 抗原刺激过的B细胞 杂交瘤细胞 (2)脱分化 高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灭活的病毒 (4)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5)核糖体 线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