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出来》精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微型小说和科幻小说的有关文学常识以及本文作者的基本情况。
2.结合人们处理垃圾的现实情况,理解文章的主题,探讨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相统一的方法。
3.养成联想和想象的习惯,培养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了解环境科学的基本常识,树立环保意识,做环保小卫士。
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现实与想象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2.想象奇特的艺术美。
教学难点
文章中两处照应题目的“喂-出来”的作用。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味导入
说起哈里·波特,同学们一定不陌生吧?这是一部深受人们欢迎的科幻小说。哪位同学来给大家说说,什么是科幻小说?(学生介绍,教师点评)
老师也对科幻小说作了一些了解(展示),同学们可以和前面同学的介绍比较一下,并把其中你认为重要的信息记下来。
附1:教师的介绍(多媒体展示)
科幻小说,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它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人们通常把科学、幻想、小说作为它的三要素。被称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的是法国作家凡尔纳,其代表作是《海底两万里》。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喂—出来》也是一篇科幻小说。(板书课题)
这篇小说不到1500字,因此从另一个标准分,则属于微型小说。除了篇幅短小以外,微型小说还有哪些特点呢?(请学生介绍)
附2:教师的介绍(多媒体展示)
微型小说 构思新颖奇特、情节相对完整、结尾出乎意料。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小说,既是科幻小说,又是微型小说,故称微型科幻小说。
师:同学们都预习过《喂—出来》了,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大家预习得怎么样?
二、检查预习
多媒体展示:
(一)走近作者
作者星新一,日本现代科幻小说作家,以微型小说著名,作品最大特点是构思巧妙。被尊称为“日本微型小说之父”。著作有《星新一作品全集》。(多媒体展示作家图片)
(二)读准下列字音。
哂笑(shěn) 牟取(móu) 黑咕隆咚(hēigulōngdōng)
颤颤巍巍(chànwēi )
莫衷一是(zhōng) 慷慨大方(kāngkǎi) 任劳任怨(rèn) 众目睽睽(kuíkuí)
(三)解释下列词语。
哂笑:讥笑。
牟取:以不正当的或非法的手段取得。
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
黑咕隆咚:形容非常黑,不知道黑暗中隐藏着什么。
颤颤巍巍:因惊恐而颤抖。
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
慷慨大方:不吝啬、不小气,不看重钱财。
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看着。指在众人注视之下。
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微不足道: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新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褒义词)
心安理得:自认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阅读全文,填写下表,教师巡视指导。
多媒体显示:
项
目
基本情节(框架)
具体情节(想象)
开端
洞现
风吹庙倒,深洞出现
发展
探洞
各路人马,各显神通
高潮
填洞
新奇公司,尽收垃圾
结局
洞满
石头飞出,危机初现
由此可见,丰富的想象先要有一个基本情节,然后充分展开,用具体情节去加以充实。
2、想一想,在小说结尾,那奇怪叫声以及那块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天上掉下那块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
明确:叫声和小石头都从那个深不可测的黑洞里来;原先扔进去的垃圾都跑出来了,这是一个循环式的结构,体现了作者“谁制造的祸害,谁去承受”的想法。
3、讨论文章主题,完成课后练习二:
这篇小说写得比较通俗,但内涵深刻。有关它的主题,有下边几种意见,你同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
⑴ 提出了人类与自身生存环境的问题。
⑵ 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⑶ 阐释了人对大自然的破坏总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这一道理。
明确:同意第⑶种看法,文章以科幻小说的形式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总觉得海洋和大气层是一个可以自我净化的无底洞,所以当我们把废水排向大海,把废气排到大气中毫无顾忌,虽然在短期内获得了一些效益,但从长远看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项
目
基本情节(框架)
具体情节(想象)
开端
洞现
风吹庙倒,深洞出现
发展
探洞
各路人马,各显神通
高潮
填洞
新奇公司,尽收垃圾
结局
洞满
石头飞出,危机初现
二、合作探究
1、这个故事真实吗?这样的洞真的存在吗?
明确:是虚构、幻想的。
(追问:这个故事有没有一定的真实性?明确:有生活真实性。)
2、这篇小说围绕什么话题来写?有何意义?
(明确:环保话题;能引起人们思考和重视环境污染问题。)
3、这个洞真的是无底的吗?
明确:表面无底,其实未必。
(师补充:正如我们的地球,表面上无边无际,实际上是有限的。地球已经不堪重负了。)
4、“喂——出来!”这个题目有什么含义?小说为什么以“喂——出来”为题?
明确: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时候一到,结果就出来了。环境污染亦是如此,世上什么事情都是这样,不断积累,量变到了质变,结果就“出来”了。因此,保护环境应从点滴做起;
表明“无底洞”已经溢满,地球已经十分拥挤。希望引起人们的警觉和重视。
5、小说中的“洞”比喻什么?
明确:人类生存的地球。
6、“喂——出来!”在文章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有什么作用?
明确:两次;第一次是年轻人好奇,照应文题,为下文作铺垫,引发下文的情节。第二次是铆钉工人工作时,照应文题和前文,提示主题: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时候一到,结果就出来了。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的。
7、小说中写了几类人?这些人各有什么表现?有何共同点?你觉得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
明确:年轻人:大声喊叫;记者:闻风而到;学者:
胸有成竹;商人:目光贪婪。共同点:为了名利而忙碌的各类人。
8、这个虚构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说明了一个不顾环境污染,漠视环境污染,苟且偷安,终究要自食其果。破坏大自然,必遭到大自然的报复的道理。
三、拓展延伸
1、以前你对垃圾是怎样处理的?学了这篇小说后,你又有哪些新的想法、新的做法?
垃圾处理:①倒入村里设置的垃圾桶;②去河里洗刷时,倒入小河里;③倒在山沟里,被雨水冲走。
想法:①对垃圾应分类,建立垃圾处理厂,再加工,废物利用;②垃圾转化,如废气变沼气、废物作燃料等。
2、你身边有哪些城市垃圾?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处理的吗?
预设: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废气,废水;①各种生活、工业垃圾由货车运到了垃圾场,让它腐烂;②有的工厂把废气排到空中,废水排到地底下或河道中。
3、除了垃圾以外,还有什么会污染我们的环境?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预设:噪音,各种违章建筑,家畜家禽养殖等;合理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在产生环境污染后,做好综合治理。
四、布置作业
1、口头想像训练:具体说说天上掉下石头后,接下来会怎样。(同桌讨论)
2、书面作业:写一段或一篇科幻小说(以下几题中可任选一题)
⑴ 为本文续写一个结尾,200字(适合于表达能力较差者)
⑵ 《×××的黑洞旅游》,可用第一人称写也可用日记形式写(适合于想像能力较丰富者)
⑶ 自拟题目以新颖的形式写一篇警示人类保护环境的科幻小说。
(适应于写作能力、想像能力均佳者,教师可引导这些同学上网查阅有关环境科学方面的常识。)
每一组由组长协调,三个写作题人数均匀。教师将选取好的片断和文章,张贴在学习园地中。
五、教后记:
附:(《喂──出来》完整板书)
(
喂—出来
小石头
)
年
铆
青
钉
人
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