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冀教版3.12《爱莲说》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七年级下冀教版3.12《爱莲说》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5-01 11:3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爱莲说》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了解“说”的特点;
2.
继续掌握文言词汇,背诵并默写全文;
3.
学习以莲喻人的写法。
情感态度方面:
从个人情趣、爱好和风格,展开想象,感悟做人的道理,学习莲花
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能力方面: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重点目标:诵读全文,掌握重要实词。
难点目标:以花喻人的含义。
教学过程分为:诵读——悟读——拓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语设计
大自然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好的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空间,它用用万紫千红的花来为我们渲染了一个清新的绿色世界。正因为有花,这个世界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所以,人们都非常爱花,并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可以说,描写花的诗句比比皆是。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爱莲说》(板书课题:爱莲说)
二、
整体把握,感知语言
1.
教师范读,同时要求学生给生字注音,并标出难句。
2.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3.
任抽两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余学生注意纠正错误的字音、语气、语调、节奏等。
4.
全班齐读课文,并结合注解,疏通文意(字面意思)。
三、
品味语言,领悟语感
(一)1、作者如此爱莲,那么,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哪里呢?
[明确]
①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出了莲“出淤
( http: / / www.21cnjy.com )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洁、质朴;②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③从风度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清高。
2、作者如此深情地为莲花高唱赞歌,文章是不是仅仅写莲花呢?
[明确]
作者借莲花来写人。作者借莲花来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而又直接在文中点出来,那这种写法叫什么?(明确:托物喻人)教师要求学生用“‘────’一句比喻君子的───”句式具体说说借物喻人的用法。
参考:
“出淤泥而不染”一句比喻君子在恶劣的环境中不为世俗所污;
“濯清涟而不妖”一句比喻君子在优越的环境中不媚于世;
“中通外直”一句比喻君子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不蔓不枝”一句比喻君子性格正直,纯正无邪;
“香远益清”比喻君子美德布于四方,声名远扬;
“亭亭净植”一句比喻君子卓然挺立,坚守节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一句比喻君子端庄严肃,被人敬仰。
教师小结。
(二)说对比烘托手法。
1、
教师提示: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作者以莲花为歌颂对象,却几次提到了菊花、牡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2、
学生读课文中有关菊花
( http: / / www.21cnjy.com )、牡丹的句子后说用意:①开头以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
引出“予独爱莲”的主旨。②作者以菊的隐逸,牡丹的富贵衬托莲的高洁。③结尾由三种花写到三种人:爱菊者少,爱莲者更少,而爱牡丹者很多。以此感叹社会上真隐士少,有道德的人更少,而爱富贵的人很多。
3、
教师小结:文章通篇以菊花为旁衬,以牡丹为反衬,突出莲花傲然不俗,超脱卓群的品性,表现了作者守身如玉的生活态度。
4
为什么作者在第一段连用两个“独”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
[提示]
第一、说明周敦颐和陶渊明一样,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第二、作者赞同陶渊明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但不赞同陶渊明的隐居、逃避现实。连用两个“独”字,非常鲜明地阐述了自己还有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5课文第一段和第二段前半部分均按“菊——牡丹——莲”的顺序写的,为什么文末却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呢?
[提示]
前半部分按“菊——牡丹—
( http: / / www.21cnjy.com )—莲”的顺序,是为了突出作者对莲的喜爱;后文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写,是从褒贬的角度,说明凡是超凡脱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少,而趋势媚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多。把正面放在前写,最后用反面的反衬一下,更有独到之处;三句分别用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表述,特别是最后写牡丹时用了感叹号,更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四、
实践语言,习得语感
1.
读了《爱莲说》,我们仿照作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莲花来寄托自己感情的托物言志的方法,用“我特喜欢……”句式说一段话,所借之物不拘泥于花草树木。但要注意两点:第一,要注意内在联系;第二,要有新意。
五、
背诵积累,积淀语感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六、
反馈检测:
1、填空。
①本文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而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是__________。
②本文中作者拿____和____与莲对比,前者是_____,后者是______,作用是突出_______。
七、布置作业。
  1、请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一种你喜欢的花草树木或其它物件。
  2、背诵并默写课文。
3、搜集有关“莲花”的诗句。
八、
附:板书设计



周敦颐
生长环境---濯清涟而不妖
纯真自然,不媚于世
体态
---中通外直
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香气
不蔓不枝
不攀附权贵
香远益清
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
高洁独立
风度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自尊自爱,令人敬佩
托物——————————
喻人
菊花牡丹
对比烘托
《芙蕖》教案
教学目标:在翻译全文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结构之
新、语言之美、立意之新,对课文主要内容能初步成诵。
教学设想
理由(一)、此文属课内自读课文,学生尚能自译,个别难句,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亦能弄懂。
理由(二)、此文虽以说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主,但文章如行云流水,清新自然,内中有作者感情的流动,可谓文情并茂,只有反复朗读,方能体味本文语言风格,感受作者情感的节律。如果仅把他当成一般说明文来上,停留在文字和结构的处理上,则将索然无味。

思:以体会文章结构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新、语言之美、立意之新为教学的主要
内容,以李渔的创作理论为线索,以朗读为手段来推进教学进程。在实施中,又以分析文章结构为突破口,以分析文章语言、体味文章情感起伏为重点、难点,在分析文章立意中升华教学主体的认识。

点:此设想线索清楚,知识点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块状而又衔接自然,符合由浅入深、逐层深入的认识规律,并和单元知识《诵读的要
领》相结合,充分利用了课文《自读提示》中对李渔创作 理论的介绍,容易操作。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媒体: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时速:一课时
教学准备:
一、布置预习。借助工具书翻译全文,并熟读之,完成课后练习一。
二、制作投影片。
1、李渔创作理论投影一张。
2、课文内容提示投影一张。
三、准备课文配乐朗诵带一盒(配古筝曲为佳)。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语设计:
今天我们来上《芙蕖》这篇文章。芙蕖即荷
( http: / / www.21cnjy.com )花,又名莲花、芙蓉,在理学家的眼中,它是一位“道德君子”,在佛的世界里,莲是净土,佛们都端坐在莲台之上,莲是崇高圣洁的象征,是人心灵的伴侣,人们赞美它,歌颂它,芙蕖因而获得“翠盖佳人”、“荷花仙子”的美誉。初中我们学过周敦颐的《爱莲说》,请同学背出其中描写荷花形象和品质的一句。
《芙蕖》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明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初的李渔,李渔是一位戏曲理论家,作家。他的主要贡献在他的创作理论,这节课,我们将结合一下李渔的创作理论,从结构、语言、立意上来欣赏这篇独具风格的小品文。
二、检查预习,师生共同讨论分析理解课文
1、①学生听配乐朗读,问第一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中“照映”
和“埋伏”在哪里?找出总起全文的一句,并
( http: / / www.21cnjy.com )回答全文抓住了这一句中的哪两个字来写?(可人)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芙蕖的可人的?(可目、可鼻、可人、可用)本文中哪一段话总结了上文?这一自然段的句子各照应了2-5自然段哪些方面?
②出示投影:写戏作文要做到“顾前者欲其照映,顾后者便于埋伏”,且“节节俱欲想到”。
作文如同编戏,必有“主脑之人”、“主脑之事”其它的人只是“陪宾”。
③本文中“主脑”为何?“陪宾”为何?
2、①读第二自然段,问“主脑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目”一段中写了芙蕖生长的哪几个阶段?把描写芙蕖各生长阶段丰姿的词语找出来。把这段中具有领起作用的虚词找出来(如果学生素质较差,可教师读一句,学生找一个)。去掉这些虚词感觉如何?
明确:描写荷花各生长阶段丰姿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言有:“荷钱出水”时的“点缀绿波”、“茎叶既生”时的“飘摇之态”、“袅娜之姿”,“菡萏成花”时的“娇姿欲滴”,“花之既谢”后的“亭亭独立”,“与翠叶并擎”。这些词语形象生动,美感较足,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芙蕖的酷爱与推崇,具有领起作用的虚词一共有8个,其中“自”、“及”、“迨至”、“及”领起了芙蕖从初生到衰败的各个阶段,“便”“则又”、“此则”、“乃复”领起了各阶段芙蕖的可人。从这些虚词中明显可以看到作者感情起伏,“自”、“及”、“迨至”、“及”句的感情处于低潮,“便”、“则又”、“此则”、“乃复”句的感情处在高潮。这些虚问起了衔接的作用,使描述头绪更加清晰,语流更通畅。
②在细心体会虚词作用的同时,找出本段所用修辞手法,并说说其作用。
明确:本段中所用修辞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主要有反衬、顶真、对偶、拟人,其反衬突出了芙蕖的优点,拟人赋予芙蕖情感,读起来亲切、可爱,顶真使前后句联系紧密、气势通畅,对偶则形式整齐,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记起来方便。(学生回答有可能会把反衬当对比,可让学生明确两者区别。反衬一主一宾,以宾衬主,对比一个事物相对相反的两个不同方面,无主次之分)。
③出示投影:“能从浅处见才,方是文章高手”,他要求语言要清新、活泼、平朴自然。
④教师小结如下:这一段作者抓住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芙蕖生长的四个阶段的特点,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芙蕖有稚嫩无暇的美,有成年娇姿的美,还有老残而犹有风韵之美,美不胜收,各尽情致。这些美感都是通过作者流畅而自然,平朴而清新的语言透射出来。我们从作者对芙蕖的描述中,看到了作者对芙蕖由衷的喜爱以至于为自己不能善待芙蕖而深感歉意。文章整体的感情流动波澜起伏,并逐渐达到高潮。
⑤下面请同学听朗读,并轻声跟读,仔细体会作者感情的起伏流动。(放配乐朗读录音)
3、以上我们感受到本文的结构之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言之新,这正如作者说“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那么这篇小品文在立意和表现手法上与我们初中学过的《爱莲说》又有何不同呢?
明确:可从立意和表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法上来比较两文不同。从立意上看《爱莲说》歌颂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表现作者独立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芙蕖》则从欣赏和使用角度说明荷花可人之处。从表现手法来看,《爱莲说》采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以物喻人;《芙蕖》则采用一般性描述。
三、出示课文朗读内容提示投影。听录音,合上课本学生轻声跟读。接着关上录音机,学生根据提示内容,背出课文第二至第六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巩固背诵。
课文内容提示投影
群葩当令时,只
之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目,前此后皆属
。芙蕖则不然:自
,便
,及其
,则又


有风既作
,无风亦呈
,是我于花之未开,

迨至

,自夏徂
( http: / / www.21cnjy.com )秋,此则在花
,在人
,及
,亦
,乃复


,犹似

与翠叶
,不至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荷叶之
,荷花之
,避暑
,纳凉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

者也。只有

,乃
,又备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

无一物一丝
。有
,兼
,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板书设计:
群葩
荷钱出水──点缀绿波
茎叶既生──飘飘之态


袅娜之姿
(主脑)
菡萏成花──娇姿欲滴




花之既谢──亭亭玉立
(主脑)


与翠叶并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