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5-01 18:0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觇视(chān)
脑髓(suí)
蹩进(bié)
强颜欢笑(qiǎng)
B.趿拉(tā)
譬如(pì)
拓片(tà)
泾渭分明(jìng)
C.憎恶(zēng)
鬈曲(quán)
孱弱(chán)
号呼靡及(mǐ)
D.渚崖(zhǔ)
窥视(kuī)
胸脯(pú)
顺蔓摸瓜(mà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B.如果商人去收颜料、纸张和画布的帐款,在这条街上转弯抹角、大兜圈子的时候,突然碰上一文钱也没收到、空手而回的他自己,那才有意思呢!
C.面对今天这种“信息爆炸”、形形色色“异文化”纷至杳来的时代,我们需认真思考怎么办。
D.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距今已有800余年。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的同志如果忽视政治、政策和理论,对国内外的政治形势漫不经心,就可能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事业中迷失方向。
B.曾几何时,十年寒窗苦磨剑,到头来,成堆的稿纸难以变成铅字,成堆的铅字又无法变成钞票。
C.作为强势文明的发达国家,容易妄自菲薄,热衷于搞“传教”,一股脑儿地推销自己的“文明”。
D.希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必需的,如果没有希望的安慰,贫困、疾病、囚禁的悲惨境遇就会不能忍受。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作为21世纪最为前沿的技术之一,其发展将扩展人类的能力边界,对促进技术创新、提升国家竞争力乃至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B.银黄注射液的主要成分含有金银花、黄芩中提取的物质配制而成。
C.三年来的“旅游兴市”竟成为今天发展核电的障碍,这可能是地方政府当初始料未及的。
D.《琅琊榜》根据海宴同名网络小说改编,讲述了智慧过人的“麒麟才子”梅长苏以病弱之躯拨开重重迷雾,智搏奸佞,为昭雪多年冤案、扶持新君进行一系列斗争。
5.对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项对国内109所大学5.51万名毕业生求职意向的调查显示,排名靠前的四个城市为杭州、昆明、合肥和成都,全是二线城市,而期望留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人数占
33.9%。二线城市由于环境比较舒适、生活节奏相对较慢、新兴行业发展迅速等因素,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另据相关统计,清华大学学生有意向到北京以外地区就业的人数已经连续3年超过50%,而在10年前,选择愿意留在北京工作的占80%左右。
A.大学生就业倾向于二线城市。
B.二线城市就业优势日益显现。
C.大学生就业逃离“北上广深”。
D.清华大学学生多数愿离京就业。
6.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毕业论文上的文字,像蚂蚁,各自爬回自己的家。
B.祖父撑一篙小船,漫溯开去;年老的腰身,像被时光抛弃了。
C.女足姑娘的笑脸,成了清澈的泉水,给球迷的心灵一次清爽的洗涤。
D.一如金黄的稻穗,生命越成熟的人就越谦卑。
7.下列诗句中,与我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
B.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
C.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
D.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王灿)
8.下列各种表述中,语言得体的一句是(   )
A.某校科普小报征稿启事中说:“恳切希望老师和同学们帮助我们为办好《科学小报》尽一点绵薄之力。”
B.某饮料广告词:“……该饮料采用纯天然果汁,营养健康。特向全国诚招经销商,欢迎垂询。”
C.电视台某主持人说:“感谢嘉宾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这段欢乐的时光,也祝贺他荣幸地加入我们俱乐部!”
D.林海正在草拟“失物启事”,他写道:“昨天我在教室丢失了一本《名言词典》,如有拾获,请从速交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第9题。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9.对“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无情地讽刺了梅兰芳为国民党政府媚外求荣充当工具的行为。
B.这句话无情地讽刺了前面几位大师是古董,因为他们充当了国民党媚外求荣的工具。
C.这句话无情地讽刺了国民党政府利用古董和活人做媚外宣传的手段越来越高明。
D.这句话无情地讽刺了国民党政府翻出利用“活人”媚外求荣、欺世惑众的新花样,实际上是历史的倒退。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素不闻诗书之训        训:教训
B.
沛公则置车骑  置:留下
C.
如今人方为刀俎
 
俎:砧板
D.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道歉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B.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C.吴之民方痛心焉
D.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12.下列语句中,“其”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B.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C.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D.河伯始旋其面目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






B.人皆得以隶使之
C.范增数目项王





D.左右欲刃相如
14.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不拘于时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15.
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已封赏了东边的郑国,又想增加它西边的封赏。
B.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他们那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再看看这五个人的死,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作边邑,您知道那是很难的。
D.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怎么能委屈豪杰们在墓道上握住手腕,抒发他们作为有志之士的悲慨呢?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6-17题。
闻一多对中国文学的历史动向有过深刻的宏观考察,他在《文学的历史动向》中说:“我们只觉得明清两代关于诗的那许多运动和争论,都是无味的挣扎。每一度挣扎的失败,无非重新证实一遍那挣扎的徒劳无益而已。本来从西周唱到北宋,足足二千年的工夫也够长的了,可能的调子都已唱完了。到此,中国文学史可能不必再写,假如不是两种外来的文艺形式——小说与戏剧,早在旁边静候着,准备届时上前来‘接力’。是的,中国文学史的路线南宋起便转向了,从此以后是小说戏剧的时代。”迄今为止,还很少见有研究者把南宋文学作为一个独立对象进行宏观判断,闻一多可谓第一人。他的“中国文学史的路线南宋起便转向了”的论断,从一个特定视角,抓住了文学演变的关键。勾栏瓦舍中的说唱曲艺表演,通过艺术行为方式而深入于民间大众,表现出新的人物、新的文学世界和美学趣味;传统的诗、词、文以书面记载的形态而主要流行于社会中上层,一般表现为忌俗尚雅的审美追求。从《都城纪胜》《梦粱录》《武林旧事》等记载来看,南宋的说话讲史和演戏活动十分兴盛,尽管现存确切可考定为南宋白话小说的为数甚少,戏曲作品留存至今完整的仅只《张协状元》一种(或谓北宋或元代作品),但其时品类繁多,从业人员也已形成规模,已正式登上中国文学的神圣殿堂,这是毋庸置疑的。闻一多上述论断有两点或可商榷:一是把“小说与戏剧”视作“两种外来的文艺形式”似与它们的发生史不符;二是对明清诗歌(实际上也包括散文和词)的成就,贬抑过甚。钱钟书先生在论及宋代白话小说时说过:“这个在宋代最后起的、最不齿于士大夫的文学样式正是一个最有发展前途的样式,它有元、明、清的小说作为它的美好的将来,不像宋诗、宋文、宋词都只成为元、明、清诗、词、文的美好的过去了。”这里将诗、词、文和小说、戏曲分别作为“雅”文学和“俗”文学的代表,又对它们与元明清两类文学的“承先和启后”的关系,都作了颇为准确、客观的说明。中国文学的雅俗之变,也就是所谓“大传统”与“小传统”之变,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变,南宋时期是一个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节选自王水照《南宋文学的时代特点与历史定位》,有改动)
16.文中“‘俗’文学的代表”指的是(

A.南宋文学









B.南宋的说唱曲艺表演
C.宋代小说和戏曲







D.宋诗、宋文、宋词
17.本文的中心观点是(

A.明清两代关于诗的许多运动和争论,都是徒劳无益的。
B.南宋说话讲史和演戏活动,已登上中国文学的神圣殿堂。
C.宋代后起的白话小说是一个最有发展前途的文学样式。
D.南宋时期是中国文学雅俗之变的一个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8-20题。
垓下之围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军壁垓下  
壁:筑营垒
B.有美人名虞,常幸从
幸:被宠幸
C.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跟着
D.籍独不愧于心乎
籍:登记名册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项王瞋目而叱之
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B.①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C.①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②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D.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②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由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部分组成,开头用“虞兮之歌”作为项羽之死这一幕的序曲,让悲怆的气氛笼罩全篇,把读者引进苍茫辽远、四顾寂寥的境界。
B.在东城快战之前,由于田父骗项羽,才导致项军“陷大泽中”,暗示项羽惯于骗人,此时自食其果;也表现了他自负不知自省和从来不相信别人敢骗他的直率、粗犷的性格。
C.乌江自刎中,作者设计了“乌江亭长舣船待”这个细节,似乎是让这位英雄在生命与尊严之间进行选择,让其在江边慷慨陈词,使得英雄的形象更加丰满完美。
D.本文三个场次之间节奏多变,起伏张弛,抑扬徐疾。第一场重在抒情,节奏纡徐;第二场重在叙事,全用短节奏,气氛紧张,声情激越;第三场江畔陈词,羽声慷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7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1-22题。(9分)

“我有些话要告诉你,小东西。”她说,“贝尔曼先生今天在医院去世了。他害肺炎,只病了两天。头天早上,看门人在楼下的房间里发现他痛苦得要命。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他们想不出,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他究竟是到什么地方去的。后来,他们找到了一个还燃着的灯笼,一把从原来的地方挪动过的梯子,还有几支散落的画笔,一块调色板,上面剩有绿色和黄色的颜料,末了——看着窗外,亲爱的,看看墙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吗?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
(节选自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

“馒性饥饿,医生这样说的!你要晓得,他是这样去做活的!他想把店铺撑下去;但是除了自己以外,他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靴子。他接了一份定货后,要费好长时间去做它,顾客可不愿等待呀。结果,他失去了所有的顾客。他老坐在那里,只管做呀做呀——我愿意代他说这句话——在伦敦,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出比他更好的靴子!但是也得看看同行竞争呀!他从不登广告!他肯用最好的皮革,而且还要亲自做。好啦,这就是他的下场。照他的想法,你对他能有什么指望呢?”
“但是饿死——”
“这样说,也许有点儿夸张——但是我自己知道,他从早到晚坐在那里做靴子,一直做到最后的时刻。你知道,我往往在旁边看着他。他从不让自己有吃饭的时间;店里从来不存一个便士。所有的钱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了。他怎么能活得这么久,我也莫名其妙。他经常断炊。他是个怪人。但是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是的,”我说,“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节选自高尔斯华绥《品质》)
2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1)杰作:
(2)怪人:
22..两篇选文均为小说的结局,这样安排情节对表现主人公有何作用?请做简要分析。(5分)
(1)甲文:
(2)乙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3-24题。(7分)
道旁稚子
郑獬
稚儿怕寒床下啼,两骭①赤立仍苦饥。
天之生汝岂为累,使汝不如凫鹜肥?
官家桑柘连四海,岂无寸缕为汝衣?
羡尔百鸟有毛羽,冰雪满山犹解飞!
【注】①骭(gàn):胫骨,小腿骨,亦指小腿。
23.诗歌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稚子”形象?诗人刻画这一形象的主要手法是什么?(4分)
24.这首诗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25.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不敢复有株治。
(2)亦以明死生之大,

(3)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

(4)
,徒慕君之高义也。
(5)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26.根据下面的内容,拟写信的正文。字数不超过90字。(5分)
张先生订购了一件衣服,店家发货时,误发了一条围巾给他。就此情况,请你以店家的身份拟定一封处理此事的信给张先生。地址、姓名等信息用××代替。
尊敬的张先生:
您好!
此致
敬礼!
店主:×××
×年×月×日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63分,其中书面分3分)
27.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为人处世是门学问。调查显示,虽然有55.4%的受访者认为在现实中很少有人愿做“出头鸟”,但是仍有78.8%的受访者认为社会需要“出头鸟”。是当“出头鸟”,还是八面玲珑的“九头鸟”,抑或是前两者合体的“百灵鸟”?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的答案是什么?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明确文体。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
答案:C
解析:A脑髓
suǐ;B
泾渭分明jīng;
D顺蔓摸瓜wàn
2.
答案:A
解析:B账款;C纷至沓来;D自诩
3.
答案:D
解析:A应为“漠不关心”;B“曾几何时”表示时间过去没多久;C应为“妄自尊大”
4.
答案:A
解析:B句式杂糅;C“当初”“始料未及”语义重复;D缺少“讲述”的宾语中心语
5.
答案:A
6.
答案:B
解析:B为比拟,其余为比喻
7.
答案:C
解析:A春节;B七夕;D重阳
8.
答案:B
解析:A“绵薄之力”是自谦之辞,用到别人身上不合适。C“荣幸”是谦辞,此处应用敬称。D“从速交还”有命令的语气,应用谦辞。
9.
答案:D
10.答案:A
解析:“训”意为“教诲”
11.
答案:A
12.
答案:B
解析:B为语气副词,ACD均为代词
13.
答案:B
解析:B为名作状;ACD均为名作动
14.
答案:A
解析:A判断句;B
C
D被动句
15.
答案:C
解析:A错在“封”的解释;B错在“视”的解释;D错在“屈”的解释
16.
答案:C
17.
答案:D
18.
答案:D
解析:“籍”是项羽自称
19.
答案:B
解析:A
表修饰/表转折;B于是就;C取独/代词;D句末语气词/动词,做
20.
答案:B
解析:“暗示项羽惯于骗人,此时自食其果”的理解是错误的
21.
答案:(1)杰作:①贝尔曼所画叶子可以乱真,成为琼珊的精神支柱。②这片叶子凝聚了贝尔短的爱和生命,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2)怪人:①格拉斯痴迷于制靴,行为古怪。②格斯拉固守职业道德,与社会发展格格不入。
22.
答案:(1)甲文:①贝尔曼为了画一片叶子付出了生命,这个情节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②使贝尔曼的形象得以反转。他性格暴躁却富有爱心,能不顾一切拯救琼珊。③情节突转,改变了人物形象的意义。贝尔曼一生追求杰作无所得,却为了拯救一个普通人成就了一幅“杰作”。
(2)乙文:①格斯拉最终饿死,这是他命运的必然结局,这样安排使人物形象更具有悲剧意义。②这段对话从俩而凸显格斯拉的品质,他的精湛手艺和敬业态度,让竞争对手都为之叹服。
23.答案:稚子形象:瘦弱、饥寒交迫。(2分)手法: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用稚子和凫鹜、
百鸟做对比,凫鹜肥过稚子,鸟有毛而人无衣,突出了稚子的悲惨处境。(2分)
24.
答案:体现了诗人对饥寒交迫的稚儿的深切同情,如“天之生汝岂为累,使汝不如凫鹜肥”一句体现了使人对稚子的深深怜惜;(1分)对统治阶层的愤恨之情,如“官家桑柘连四海,岂无寸缕为汝衣”一句是对统治阶层只知掠夺、罔顾百姓生死行径的控诉。(2分)
25.
答案:
(1)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2)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3)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5)羽扇纶巾
(6)赢得仓皇北顾。
26.
注意几个重要的信息:一是说明失误的事情,二是表明歉意,三是围巾要寄回的地址,四是表示诚心,欢迎再次惠顾。
答案示例:由于我们的失误,您订购的衣服错发成了围巾,给您添了麻烦,深表歉意!您的衣服已寄出,烦请您在收到后将围巾寄回,地址是XXX,邮资由我们承担。欢迎再次惠顾。
27.作文: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