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5-02 07:0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2、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流露出的对故乡的热爱和对儿时生活的怀想。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细节的习惯。
4、通过对传统民俗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操,并且形成自己对民俗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古诗猜传统节日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清)李静山
(端午节)
2、让学生讲一讲“端午节的来历”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3、说一说你是怎样过端午节的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4、过渡:有一位作家汪曾祺,他家乡的端午有哪些风俗?端午节,他吃什么、玩什么?下面我们走进《端午的鸭蛋》,读读这篇文章,也许我们会咂摸出如许滋味?展示课题。
二、阅读文本,把握文意
1、快速阅读,整体感知:请用一两句话说说文章写了些什么?
端午的风俗(1)家乡的鸭蛋(2-3)端午的鸭蛋(4-6)
2、局部阅读,把握内容
(1)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请速读第1段,并用笔划出这些风俗。)
系百索子
做香角子
端午风俗
贴五毒贴符
喝雄黄酒
放黄烟子
吃“十二红”
(炒苋菜、油爆虾、咸鸭蛋
…)
(2)朗读课文(2-3),作者在这部分具体写了些什么?
名声:肃然起敬、必用纸条特别标明、清代袁枚的《腌蛋》
说咸鸭蛋
特点:质细而油多
(3)速读课文(4-6),作者在端午的鸭蛋部分写了些什么?
端午
挂“鸭蛋络子”
玩鸭蛋
挑鸭蛋、吃鸭蛋
鸭蛋壳装萤火虫
三、“品一品鸭蛋”
1、思考:在对家乡端午的鸭蛋的描写中,倾注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有什么感受?
2、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对家乡由衷的热爱与自豪,对儿时生活的怀想与留恋。
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找寻诗意,即便是一只平平常常的咸鸭蛋,都能尝出生活的滋味,快乐无小事!
生活的滋味,从一个鸭蛋开始。
3、名家谈散文(补充评论家对汪曾祺散文的评价):
汪曾祺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的贡献,就在于他对“大文化”“大话语”“大叙事”的解构,在于他对个体生存的富有人情味的真境界的昭示和呼唤,在于他帮助人们发现了就在自己身边的“凡人小事”之美。美在身边,美在本分。
汪曾祺散文的精神气质和艺术神韵之所以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魅力,就在于他对“凡人小事”的审视,能做到自大其“小”,以小见大,而不是自小其“大”,以小媚“大”
——龙协涛《汪曾祺散文的特点》
四、品一品语言
1、读一读课文第二、三、四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
2、学生自由大声朗读,划出喜欢的句子,写上评析语(或喜欢的理由);小组交流,要求相互朗读句子与点评,推荐主要发言同学。此环节至少要有12人发言,意在让学生自主充分地品读玩味文章的语言。
展示“汪曾祺谈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然后举例具体句子分析。
①“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
赏析示例:“空头”、“白嘴”等词语,都带有较明显的地方特色。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

“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赏析示例:一个普普通通的鸭蛋,在作者笔下居然写得如此别具一格,这是一般人通常不会注意的,但仔细一想,却又不大合情理。淡青色的蛋壳就比白色蛋壳更有“格调”,而鸭蛋的形状也确实有蠢笨与秀气之别。生活中的情趣是无处不在。语言平淡而有味。

“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赏析示例:这一“文白夹杂”的句让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
一种淡淡的幽默。
4、汪文语言特色补缀并举例:
口语色彩浓厚。
古汉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典雅之美。
善于运用语言造型。
①“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
赏析示例:十分朴素的“大白话”,使文章生活气息更为浓厚。
“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赏析示例:信口而出,自然而然,让人倍感亲切。可见汪曾祺的语言口语色彩浓厚。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赏析示例:口语色彩浓厚。表现在好用短句,有时一句一断,大有生活中说一句停一下略想想后再接着说的神态。

“高邮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为别处所不及。”
赏析示例:在这里典雅的文言词语与极质朴的口语相应成趣,让人不由佩服作者居然能将极雅与极俗的两种语言如此自然和谐地捏到一处并倍添韵味的艺术功力。
③汪曾祺有时只用一两个字眼就能写出事物的特色神韵。他写吃咸鸭蛋“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那种绘声绘色,那种动感,以及快感,从一个“吱”字中得到活灵活现的表现。
5、名家谈语言(对汪曾祺及散文语言风格的评价):
①细想来,汪曾祺的文字,和高邮咸鸭蛋是很相似的,——“筷子一扎下去,吱,——红油就会冒出来”。鸭蛋只有腌到好处,才能冒红油;同理,只有胸藏丘壑,才能做出一等一的文章来。汪曾祺一生,写过的小说散文虽为数不多,却无不老到,都可算极品……那个老笑话在脑袋里上了年份,便失了真,这会儿只觉得高邮当真是有咸鸭子的,这咸鸭子,叫做汪曾祺;而他的文字,正是那冒红油的咸鸭蛋。
——路建华《汪曾祺传》

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汪曾祺

品读汪曾祺的散文好象聆听一位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其散文的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缘于他心地的淡泊和对人情世物的达观与超脱,即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
——刘爱芹《汪曾祺散文的特色》
6、汪曾祺其人(简介汪曾祺,感受其人其文,总结全文):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现、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等小说,《蒲桥集》、《塔上随笔》等散文集。他的行文如同随意聊天,于自然而然中写出生活的妙处和自己独特的感受。文风闲适自由,不事雕饰,不刻意追求结构的严谨,但在随意中体现了整体的严谨与和谐。汪曾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影响,他的散文刻画民俗、民风,形象、生动,蕴涵着对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切情感。他提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抒情诗”。
五、品一品生活
1、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呢?你的家乡在过这些节日时有哪些风俗?说给大家听吧。
2、学生讲节日、讲风俗: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
3、课件展示各传统节日及风俗,或古诗:
①春节
日期: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对于中国人来说,最隆重最热闹最喜庆的日子就是春节了。
风俗习惯:春节,我国城乡张灯结彩,常举行一系列喜庆活动,如放鞭炮、贴春联、贴年画、舞龙、舞狮、吃年糕等。年初一早晨人们相见,总要以"恭贺新禧"、"祝君如意"等来互相祝福。
②清明节:4月5日左右。
唐代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风俗习惯:拜祭祖先
③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我国政府于1988年定重阳节为敬老节,每年九月初九,全国开展敬老活动,关心老人生活,请老人参加庆祝会,观看文娱演出等。
民俗习惯:重阳节有出游登高、赏菊、插茱萸、放风筝、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望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④元宵节:相传,汉室皇帝汉文帝和元宵节有关。这位汉文帝是大将周勃勘平“诸吕之乱”时即位称帝的,而那勘平叛乱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所以此后每逢正月十五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且确定这天为元宵节。不过,这时的元宵节活动只是祭太一、游玩,并无张灯、放火的记载,汉室的另一位皇帝———汉明帝则敕令元宵燃灯,从而形成了后世张灯、观灯的习俗。
⑤中秋节:八月十五是秋天的正中,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意义,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唐)司空图
4、播放《十二月令》,感受温州民俗
正月灯;二月鹞;三月麦杆作吹箫;四月四,做做戏;五月五,过重五;六月六,晒霉臭;七月七,巧食喜鹊啄;八月八,月饼馅芝麻;九月九,登高送娘舅;十月末,水冰骨;十一月,吃汤圆;十二月糖糕印状元。
教后记:
导入部分进度较快,因为学生对端午节非常熟悉,讲这些只是一种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语文课堂要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要在学生的发言中发现问题,以此为课堂生成的出发点。但这又是对教师自身语文素养的一个大考验,教师必得成竹在胸,高屋建瓴,提升语文老师文学素养迫在眉睫。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有一位作家汪曾祺,他家乡的端午有哪些风俗?端午节,他吃什么、玩什么?下面我们走进《端午的鸭蛋》,读读这篇文章,也许我们会咂摸出如许滋味?展示课题。
教材分析
《端午的鸭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散文。这个单元是民俗单元,本单元所选的课文,大多是写各地节日风俗的,也有讲述民间艺人轶事,描绘街头商贩吆喝的,组成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
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作者汪曾祺在这篇散文中,用他特有的平淡而有味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家乡江苏高邮地区的端午风俗,并且通过家乡特产――高邮咸蛋的精细介绍,表现了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对童年生活的怀想。
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悠悠文化,而民俗正是古老文化的反映,是值得保存的重要文化遗产。同时,民俗又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学生较为熟悉,也易于了解。但现实中的中学生有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些风俗的来龙去脉,并不知道自己民族的文化是多么博大精深。本篇课文,就是唤起学生对生活、对家乡、对自己民族的重新审视,并由此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操。
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查找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对于作者汪曾祺,也许知道他,但对他的语言特点不是特别了解;对于传统的民俗知道得不多,即使有,也不够透彻深入,;对于自己的家乡,甚至自己的民族,表现出一种漠然;对于自己的生活总是觉得寡然无味……总之,当代的中学生十分有必要进行民俗教育。
另一方面,初二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不知道的事物充满好奇心,能够理解和欣赏一般的文学作品,对生活也有一定的感悟和积累。同时,对了解到的事物有了自己的见解。因此,只要教师有针对性地创设教育情境,是可以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
设计理念
生活的内涵有多深,语文的内涵就有多深;生活的外延有多宽,语文的外延也就有多宽。语文教学应当体现实践性这一学科特点。同时语文学习又是个性化的体验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阅读文本,提高语文素养。
教师和学生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和引导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尤其要很好地体现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和情感交流。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善于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热情;要巧于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还要客观正确地对学生做出评价,要让学生长有所进,短有所补。
课前准备
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上网等手段,搜集和整理有关作者汪曾祺的资料,最好能阅读几篇他的作品,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了解自己的家乡,包括特产、地理风貌等。
自主合作小组: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学习小组,最好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各有所长,比如,谁打字速度快,谁查找资料快,谁的脑筋灵活,谁参与意识强等等。
教师根据内容要求,制作相关的资料库和学习网站,设计教学情境和导学策略,准备应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
师: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那么,散文大家汪曾祺的家乡过端午有哪些习俗?他为什么偏偏要挑选鸭蛋来写呢?端午的鸭蛋的述写过程作者又带有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欣赏汪曾祺笔下的风俗小品文《端午的鸭蛋》。
(教师边讲边展示端午节标志性的图片,如龙舟、粽子等,学生边看边听,饶有兴趣。)
二、
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两分钟快速阅读,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小组内解决。然后每组推荐一人朗读一个自然节,注意字音,尽量读出语调、感情,其他同学划出你喜欢的句子。(大屏幕显示原文,配乐,标注相应的注音)
师:同学们读完了课文,告诉我你对这篇文章的感觉?
文章出自谁的手笔?说说你喜欢哪些句子,理由是什么?
(对于沈从文的介绍可以放在学习网站上,课上可以略过不提)
(语言风格是本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应当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教师率先举一个例子,如分析
“曾经沧海难为水”文白夹杂,让人忍俊不禁,增添幽默与趣味。综合学生们的发言,基本上可以把握住汪曾祺在本文的语言艺术风格)
师生共同小结汪曾祺在本文的语言艺术风格: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同学们刚才所推崇的句子,其实基本上已经把这三种追求体现出来了。
三、
研讨与探究
师:在作者的家乡高邮,过端午有什么风俗?作者写风俗,带着什么样的感情呢?
生: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符,贴五毒,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怀念家乡的感情(不做硬性要求)
师:“十二红”里为什么会有鸭蛋呢?鸭蛋有什么特点?
生:鸭蛋黄是红的。
蛋白柔嫩,蛋黄通红,油多且细腻。
师:我们知道汪曾祺善于运用语言“造型”,在这部分内容中,你能找出一个例子吗?(小组探究)
生:“吱――”
师:作者在介绍自己家乡鸭蛋的名声、特色时,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你能举些例子吗?
生:侧面烘托,引用古籍,正面描写。
师:作者在写这些内容时,你觉得他融入了什么样的感情?
生: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
师:鸭蛋除了吃,还能玩。文中提到了“鸭蛋络子”,这是什么东西?有什么讲究吗?
生:(看书,简要描述)
师:为什么作者对如何挑选鸭蛋这种很小的事情津津乐道呢?这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对儿时生活的怀想。
师:可以说,这是“小事情,大态度”,一种对待平常生活的态度。在我们平淡的生活里,同样有韵味有情致,只要你拥有一双发现乐趣的慧眼,生活就会充满趣味。
四、
拓展与体验
师:我们知道了作者汪曾祺小时候是怎样过端午的,你知道你的家乡端午有哪些风俗吗?你还知道有关端午的哪些知识?(上网看端午)然后告诉我,端午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畅所欲言)
师:这些传统节日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体现,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凝聚力的体现,它就像烙印打在了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灵魂上,对于这些节日,我们应该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呢?(上网看新闻)
生:(学习小组讨论)
师: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的家乡、对自己的民族没有热情;如果,我们一味的匆忙、冷漠、麻木(播放视频)地活着,终有一天,我们的烙印会淡去,直至消失不见,那时的我们,“根”在何处呢?(读名言,结束全篇)
(提供学习网站地址,学生课后可以上民俗论坛继续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