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十六年前的回忆》习题
一、我能写美观
Zhěng lǐ cí xiáng yòu zhì chōu tì cū bào
( ) ( )( )( )( )
二、选词填空
关于 尽管 除了 为了 按照
1、( )达到共同的目的,我们必须努力奋斗。
2、( )开会的内容,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一番。
3、( )他的意见去办,果然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4、假期里,( )休息外,还要注意学习和锻炼。
5、今年夏天,( )天气炎热,同学们仍然坚持学习。
三、填空。
1、《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是________,写于________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文章写的是________的事,主要写了李大钊同志牺牲前后的事,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记叙的。条理清晰,结构严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本文运用了________的表达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
四、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画“√”
1、歌颂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 )
2、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怀念之情。( )
3、歌颂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揭露了反动军阀凶狠残暴的本质,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怀念之情。( )21教育网
五、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伟大的力量”指什么?
————————————————————————————————
2、用“~”画出描写李大钊神态的句子。
3、李大钊为什么不但在敌人毒刑铐打面前毫不动摇,而且在亲人的哭喊声中能表现得安定、沉着、临危不惧呢?21cnjy.com
参考答案
一、整理 慈祥 幼稚 抽屉 粗暴
二、1、为了 2、关于 3、按照 4、除了 5、尽管
三、1、《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是李星华,写于1943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文章写的是李大钊被捕和在法庭上的事,主要写了李大钊同志牺牲前后的事,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遇害顺序记叙的。条理清晰,结构严谨。21·cn·jy·com
2、本文运用了倒叙的表达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突出作者对父亲的无比怀念,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四、3、√
五、1、伟大力量指他对革命的信心
2、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3、因为他这样做在影响着亲人,使她们化悲痛为力量。
课件23张PPT。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0课第三单元十六年前的回忆《十六年前的回忆》 本课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烈士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这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16周年,所以文章题目叫《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回忆录,把我们带到那腥风血雨的年代……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过重要作用。李大钊乐亭李大钊纪念馆北京李大钊烈士陵园前来参观的中小学生邓小平题写碑文生字籍 屉 怖 瞅 魔 胖 刑哼 峻 残 匪 窝 啃 舅jítìbúchǒumópàngxínghēngjùncánfěi wōkěn jiù 词语书籍 抽屉 恐怖 魔鬼 肥胖 苦刑 严峻 残暴 匪徒 窝头 啃完 瞅了瞅 哼一声 舅老爷2~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前的一些事情。
8~1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的经过。
18~29自然段:写父亲最后一次和我们见面的情景。
30~32自然段:写父亲被害后,一家人非常悲痛。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时 间 顺 序 用心地读一读“被捕前”的部分,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勾画出来,把你的体会标注在旁边。被捕前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为什么?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①父亲早出晚归;
②张作霖要派人检查;③父亲烧了一些书籍和文件;④含糊地对待我的提问;
⑤工友阎振三被抓 分角色读一读“被捕时”的部分,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被捕时李大钊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被捕时你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呢?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父亲保持者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只写了父亲吗?语言、神态描写 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
“不要放走一个!”窗外一声粗暴的吼声。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
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阎振三∶“是认识他吗?”
“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看好,别让他自杀,先把手枪夺过来!”
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手枪,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
残暴的匪徒把父亲绑起来,拖走了。“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
对比法庭上 认真读一读“法庭上”的部分,画出最令你感动的地方,说说你的感受。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外貌、神态描写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为什么会如此沉着?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能说说对这句话
的理解吗?被害后 默读最后三个自然段,结合文中的句子、词语或段落,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并试着读一读。 我们回到家里,天已经全黑了。第二天,舅老爷到街上去买报。他是从街上哭着回来的,手里无力地握着一份报。我看到报上用头号字登着“李大钊等昨已执行绞刑”,立刻感到眼前蒙了一团云雾,昏倒在床上了。母亲伤心过度,昏过去三次,每次都是刚刚叫醒又昏过去了。
过了好半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 我们回到家里,天已经全黑了。第二天,舅老爷到街上去买报。他是从街上哭着回来的,手里无力地握着一份报。我看到报上用头号字登着“李大钊等昨已执行绞刑”,立刻感到眼前蒙了一团云雾,昏倒在床上了。母亲伤心过度,昏过去三次,每次都是刚刚叫醒又昏过去了。
过了好半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你发现了什么?外貌、神态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从作者的表达角度看:
①更加突出地表现了作者对父亲被害的事情记忆深刻;
②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从读者的体会角度看:
①读后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加清楚;
②读后得到的印象和感受更加深刻请在文中找出和下列句子相对应的句子:c: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去买东西,直到夜
里还不见回来。a: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b: 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 到火炉里去。(开头段)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首尾照应永远忘不了—— 1927年4月28日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忠于革命事业记住4月28日被害 十六年前的回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