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1、本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A.非常重视祭祀
B.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2.“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宋代李处权这首《土贵要予赋水轮》描写的是(
)
A.筒车
B.耒耜
C.曲辕犁
D.牛耕
3.《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4.《汉书·董仲舒传》载:“(官吏们)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天下……广其田宅,博其产业。”这主要说明西汉中期(
)
A.土地兼并严重
B.官民矛盾尖锐
C.官吏滥用权力
D.农民生活艰难
5.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形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
B.徽州出现了许多特色作物种植区
C.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D.北方农民因战乱大量南迁推高地价
6.古代南京云锦,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
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工场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
7.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
A.工官监管的夜市
B.物流通畅的草市
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D.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
8.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唐朝扬州近郊的农民,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
A.空暇之时,与家人一起纺棉织布,制作冬天的衣物
B.采用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粮食产量得到提高
C.农闲时去集市卖点农产品,收入除银钱外,还有纸币
D.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开始添置彩瓷装饰房子
9.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D.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10.明朝李鼎在《李长卿集》中描述:“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主要反映明代(
)
A.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B.货币经济占据主导
C.国内物资交流频繁
D.形成区域商人群体
11.明中后期《林居漫录》载:“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导致这种社会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发展
B.封建制度衰落
C.西方文明影响
D.民主思想影响
12.康熙五十五年下诏:海外有吕宋、葛喇巴等处,常留汉人,自明以来有之,此即海贼之薮也……东洋可使贸易,若南洋,商船不可令往。这一诏书说明当时的清政府(
)
A.天朝上国观念浓厚
B.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努力清除海外倭寇
D.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13.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
C.“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D.“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14.1492年8月,三艘帆船从西班牙帕洛斯角启航,到了10月7日他们发现了飞鸟,但是没有看到陆地,船员们焦躁不安起来,船长许诺,如果三天内看不到陆地就返航。恰好第三天,他们发现了巴哈马群岛,并在岛上看见几乎全身赤裸的土著人——印第安人,船长立即宣布该岛为西班牙王室所有。该船长可能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15.有人说:“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天主教开始冲出欧洲,走向世界。”这句话说明葡萄牙、西班牙支持开辟新航路的目的之一是(
)
A.掠夺黄金
B.掠夺原料
C.
传播天主教
D.
开辟海外市场
16.哲学家笛卡尔于17世纪30年代旅居某个城市时,称赞道:“要找到世人所可能希冀的各种货物和珍奇物品,世上还有哪个地方比这个城市更让人如愿?”这个城市可能是(
)
A.巴黎 B.日内瓦
C.伦敦
D.阿姆斯特丹
17.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不同的别称,如“黄金的漏斗”、“大型商业公司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三者对应的分别是(
)
A.西班牙、荷兰、意大利
B.葡萄牙、英国、美国
C.英国、意大利、德意志
D.意大利、法国、荷兰
18.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由需要导致发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
)
A.毛纺织业的发展中
B.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
C.棉纺织业的发展中
D.蒸汽机的发明中
19.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是1:2,到19世纪初上升为2:3,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流入城市
B.大量外来移民涌入英国
C.大批人口前往殖民地
D.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人口布局
时间
产量
1870年
80万吨
1900年
约2000万吨
20.表格中石油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内燃机的发明使用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万能蒸汽机的推广
D.航天工业的发展
21.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大企业时代到来。恩格斯说:“由单个企业家所经营的生产……已经愈来愈成为一种例外了……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对上述材料的准确理解是(
)
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已成了计划经济
B.垄断组织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C.垄断组织消灭了私人生产
D.垄断组织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2.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概念,其“近代”的实质含义是(
)
A.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
B.完全由民间私人投资兴办
C.受外国企业刺激和洋务企业诱导产生
D.采用机器生产
23.针对洋务运动,胡燏棻写道:“窃谓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必须准各省广开各厂,令民间自为讲求。……则人人有争利之心。”胡燏棻认为洋务运动的出路在于(
)
A.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
B.大力发展民营企业
C.培养中国自己的建设人才
D.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
24.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下列诗句中,能恰当形容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是(
)
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
25.“‘公和永’……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三厂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出口须运往外国市场……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三厂资本耗损殆尽。”这段材料表明“公和永”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B.规模较小且设备陈旧不堪
C.过分依赖外国资本主义
D.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26.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27.1910年,假如你想从张家口到北京旅游,最快捷的交通方式是(
)
A.乘飞机
B.坐火车
C.骑马
D.坐轮船
28.从甲图到乙图,表明(
)
A.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B.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
C.专制王朝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
D.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9.“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是指(
)
A.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B.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
C.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
D.实行粮食税制度
30.“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联系在了一起。”这是来自《大国崛起》的一段话,它评价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林体制
C.赫鲁晓夫改革
D.勃列日涅夫改革
第II卷(材料题,共40分)
31、(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
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二、《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
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便属在所县.”
——桑弘羊《盐铁论》
材料三、1892年著名华侨实业家张弼士为实现“实业兴邦”的梦想,先后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建立了张裕葡萄酒公司。该公司采用欧洲现代酿酒技术生产优质葡萄酒,建立了窖内恒温为摄氏11度的亚洲唯一的地下大酒窑,它是我国最早采用现代科学技术酿造葡萄酒的大企业。1912年孙中山先生为张裕葡萄酿酒公司题词“品重醴泉”,以示嘉勉;1915年,在为庆祝巴拿马运河竣工而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商品博览会上,张裕葡萄酒公司送展的“可雅白兰地”、“红葡萄”、“雷司令”、“琼瑶浆”(味美思)一举荣获最优等奖和4枚金质奖章,“可雅白兰地”因此而命名为“金奖白兰地”,成为世界名牌。这也是中国商品首次在国际上获得的殊荣。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现象?(2分)这种经济现象的特点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机户和工匠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3)“张裕”建立后,仅用二十几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世界著名企业,请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功发展的原因。(4分)
32、(15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 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人们的跨时空联系日趋频繁和便利。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第二册
请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3分)
(2)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19世纪四十到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3)有人说:“世界市场对世界经济来说是推动,对欧美来说是利益,对亚非拉来说是灾难和机遇。”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评价世界市场?(8分)
3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厂管理的核心部分是韦奇伍德(工业革命时期的陶业资本家)一贯坚持的对劳动部门的精细分工;他将日用陶器的生产与花瓶等装饰陶器的生产分开,各自有独立的厂房和陶窑。车间的排列也是按照生产流程的顺序,减少了工人额外的运动或货物不必要的搬动。日用品车间和装饰品车间都装备了最新的技术……1872年安装了一台蒸汽发动机,韦奇伍德用它碾碎燧石并为陶器抛光。工厂……对工匠和劳工提出了新标准。他们必须准时上班;每周六天,每天必须在同一时间到工厂工作,然后直到下班钟响才可离去。
1771年当政治经济学家阿瑟扬参观韦氏陶厂时,他注意到“其中一些最优秀的产品被销往法国”,大量的奶油色陶器销往爱尔兰、德国、荷兰、俄国、西班牙和英国在东印度的殖民地,并且“有大量产品被销往美洲”。到1783年,韦奇伍德的日用和装饰陶的出口率已占销量的80%。
——摘自《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的成功者》
材料二
在这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人们不自在地隐居在高大公寓的小房间内沉思或空想;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机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唱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据材料一,概括韦奇伍德陶器工厂生产和销售分别有哪些特点。(8分)
依据材料二,概括归纳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4分)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A
D
A
C
B
D
B
D
C
A
D
A
C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A
C
D
A
B
D
B
C
C
A
B
B
B
B
二、材料题(3题,31题13分、32题15分、33题12分,共40分)
31、(13分)
(1)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2分)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以家庭为单位、具有分散性等。(3分)
(2)雇佣关系(2分)现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2分)
(3)采取先进的生产技术。(1分)民族资产阶级掀起“实业救国”的热潮。(1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分)。政府实行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政策。(1分)
32、(15分)
(1)新航路开辟,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分)
(2)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使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运动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4分)
(3)世界: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相互联系。欧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贸易中心;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世界市场,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4分)
殖民地:是灾难,导致亚非拉的贫穷落后;是机遇,客观上接受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有利于社会的进步。(4分)
23、(12分)
(1)生产的特点:
生产工序分工细致按产品类别组织生产使用机器生产;建立起工厂制度;(分,5选2,每点2分)生产效率高;工艺技术先进,生产管理严格(4分,3选2,每点2分)
销售的特点:面向国际市场组织生产;开发适应国际市场的产品;产品以外销为主。(4分,3选2,每点2分)
(2)变化:城市化、交通工具、世界市场、新传媒、工业文明等(1点1分,共4分
甲图
清初男子剃发蓄辫
乙图
民国初年男子剪辫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