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狂刷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3单元)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小题狂刷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3单元)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5-03 13:2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沧海一粟(sù)
洿池(wū)
鸡豚(tún)
孝悌(dì)
B.庠序之教(xiánɡ)
数罟(ɡ
( http: / / www.21cnjy.com )ǔ)
饿莩(piǎo)
衣帛(bó)C.养生丧死(sànɡ)
狗彘(zhì)
粳米(jīng)
供养(gōng)
D.弃甲曳兵(yè)
畜牧(chù)
遗憾(hàn)
宅院(zhái)
2.下列句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凶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B.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更
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夺:耽误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检举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数罟不入洿池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4.下面各句中,加线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然而不王者
B.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C.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D.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5.下列句中加线的词都有活用现象,对其用法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填然鼓之
名词作动词,鼓噪起来
B.谨庠序之教
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
C.王无罪岁
名词作动词,归罪
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名词作动词,穿
6.下列句子与“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王好战,请以战喻
B.申之以孝悌之义
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7.对课文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并没有使人民增多,因此就向孟子提出了疑问。
B.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反问梁惠王,使梁惠王落入自己设下的圈套。
C.孟子在此文中一定程度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D.所谓行仁政就是要以保民为职分。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孟子》中的文章从表面上看,铺张扬厉,似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
B.课文在论述中先破后立,以立为主,破立结合,将自己的主张逐层深入地展示出来,并且善于运用比喻说理。
C.结尾一段关于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情况的概述,是一种反面假设,目的是用以对比突出“王道”的正确性。
D.孟子认为“养生丧死无憾”是“王道”的基础;既要发展生产以养民,又要重视庠序以教民,才能实现“王道”。
9.将下列名句补写完整。
①爱人者,人恒爱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 离娄下》)
②_________________,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尽心上》)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之为大丈夫。(《孟子 滕文公》)
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 梁惠王下》)
1.与“谷不可胜食也”一句中“胜”字意思、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B.驴不胜怒,蹄之
C.日出江花红胜火
D.不胜枚举
2.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邻国之民不加少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B.则移其民于河东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D.材木不可胜用也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3.“以”的意义与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请以战喻 ②以五十步笑百步 ③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④申之以孝悌之义 ⑤树之以桑 ⑥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⑦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
A.①③⑤/②/④/⑥⑦
B.②④/①⑥/③/⑤⑦
C.①②④⑤/③/⑥/⑦
D.③④/⑤①/②/⑥⑦
4.下面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申之以孝悌之义
B.王道之始也
C.非我也,兵也
D.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5.用“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作为全句的开头和叙述的主体,重组下面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要改变原意。
孟子,性格锐利、强悍。在现实生活面前无奈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且战且退的同时,爆发出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领地竖立了原始的木栅栏。
1.【2016年高考江苏卷】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假笑啼中真面目
新笙歌里古衣冠
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
绘声绘影巧合连环
③白雪阳春传雅曲
高山流水觅知音
④开幕几疑非傀儡
舞台虽小有机关
A.①古琴②评书③昆曲④木偶戏
B.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
C.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昆曲④评书
D.①昆曲②木偶戏③古琴④评书
2.【2016年高考浙江卷】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贾母因要带着刘姥姥散闷,遂
( http: / / www.21cnjy.com )携了刘姥姥至山前树下盘桓了半晌,又说与他这是什么树,这是什么石,这是什么花。刘姥姥一一的领会,又向贾母道:“谁知城里不但人尊贵,连雀儿也是尊贵的。__________。”众人不解……刘姥姥道:“那廊上金架子上站的绿毛红嘴是鹦鹉哥儿,我是认得的。那笼子里是黑老鸹子,怎么又长出凤头来,也会说话呢。”众人听了,又都笑将起来。
A.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变得既俊又会说话了
B.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他会说话了,也变俊了
C.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他也变俊了,也会说话了
D.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变得既会说话又俊了
参考答案
刷基础
1.B
【解析】A项,“悌”应读tì。C项,“丧”应读sāng。D项,“畜”应读xù。
2.D
【解析】检:制止、约束。
3.B
【解析】A项,“无”通“毋”,不要;C项,“颁”通“斑”;D项,“涂”通“途”,道路。
4.B
【解析】古今义都是“(为别人)费尽心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意思。A项,古义:这样(做)却……;今义:用在后半句话的开头,表示转折。C项,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能够或许可。D项,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
5.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活用情况。A项,鼓,名词作动词,击鼓,敲鼓。
6.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式的判断能力。题干与B、C、D三句都是状语后置句。A项为一般陈述句。
7.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的能力。B项,“落入自己设下的圈套”说法不当。
8.C
【解析】细细品读原文,我们就会发现结尾一段是事实,而非假设。
9.①敬人者
人恒敬之;②穷则独善其身;③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④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识记能力。默写时,一定要先理解句意,同时也要注意书写的规范性和正确性。
刷能力
1.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含义。A项,胜,形容词,美好的。B项,胜,忍受,禁受。C项,胜,超过。题干与D项中的“胜”都当“尽”讲。
2.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含义。A项,前,更加,后,虚报;B项,前,迁移,后,改变;C项,前,错过,后,改变;D项,均为“尽”。
3.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C项,介词,用,拿/连词/与“可”组成一个词/动词,认为。
4.A
【解析】A项,状语后置,介词短语“以孝悌之义”作状语。其他三项都是判断句。
5.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是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格锐利、强悍的孟子在现实面前无奈地且战且退的同时爆发出来的,而孟子也就因此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领地竖立了原始的木栅栏。
【解析】本题考查句式变换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重组句子的能力。原句子的陈述对象为“孟子”,重组后的第一个分句必须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其他分句可以灵活安排。
刷真题
1.B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根据题干中的信息细分析题中各副对联所代表的行业或事物,再运用排除法得出答案。“疑雨疑云颇多关节
绘声绘影巧合连环”是评书特点,“开幕几疑非傀儡
舞台虽小有机关”可肯定是木偶戏,而由“白雪阳春传雅曲
高山流水觅知音”可知这是谈音乐,由“假笑啼中真面目
新笙歌里古衣冠”可知这同戏剧有关。由此不难得出答案。
2.C
【解析】这是一道客观选择型语言表达连贯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解答连贯题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解答此题,根据后文“众人不解”可知,刘姥姥肯定说了什么不合逻辑的话,结合刘姥姥自己的解释“又长出凤头来,也会说话”“众人笑了”可知,强调鸟会说话了,句子的主语是鸟儿,然后根据逻辑关系,判断“俊了”在“会说话”前面,故判断C项符合语境。
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舟楫(jí)
参省(xǐnɡ)
木直中绳(zhōnɡ)
B.砥砺(lì)
槁暴(bào)
锲而不舍(qiè)
C.驽马(nú)
跬步(kuǐ)
金石可镂(lòu)
D.蛟龙(jiāo)
骐骥(qí)
跂而望矣(jī)
2.对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暴:露
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须臾:指老者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躁:浮躁,不专心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省:忽略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虽有槁暴
B.君子生非异也
C.?以为轮
D.而闻者彰
4.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学不可以已
B.木直中绳,?以为轮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荀子认为有才能的人并不是因为天赋条件好,而是因为他善于借助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B.荀子认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自己、改变自己,而思考则是可有可无的。
C.荀子在课文的最后一段论述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强调了学习贵在积累、贵在坚持以及用心专一的道理。
D.本文善于运用比喻,以喻代议、议寓于喻是本文突出的特点。
6.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劝学》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说学习的意义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说对待学习应采取的态度和方法,那就是不能停止。
B.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改造获得的。人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C.荀子认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种“学而后知”的观点,在当时的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D.《劝学》的比喻,灵活多变。有的单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和“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7.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荀况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B.《荀子》一书由荀况及其弟子所著。
C.《劝学》一文主要阐明“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
D.荀子不赞同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后天教育可以改善人的本质,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
8.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不复挺者,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假舟楫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金石可镂。
1.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斗折蛇行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下列各句中,“焉”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3.下列各项中,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木直中绳,?以为轮
C.七十者衣帛食肉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下列与其他各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陈胜者,阳城人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5.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今年我国南方先是持续大旱,江河湖泊几乎见底,而现在又是大涝,一段时间以来,南方各省暴雨连连,江河满溢,积水成渊,洪涝灾害频现。
B.在刚刚结束的“2012—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联合”中俄联合海上军演中,中国的“022”轻型隐身导弹艇的上佳表现,引发了世界的关注,它的隐身性能和机动灵活的打击能力,不但赶上了世界同类舰艇,而且大有青出于蓝的势头。
C.我对他那种锲而不舍的工作热情和集思广益的民主作风,一直是非常钦佩的,正是有了他的这种热情和作风,我们这个团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D.今年,正在西瓜上市的季节,江苏却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瓜裂裂”现象,大面积的西瓜因为不恰当地使用了膨大剂,导致西瓜一个个的“爆炸”,这种“瓜裂裂”现象,不能不叫人叹为观止。
6.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它不仅反映出一所学校的学术传统和办学宗旨,也深刻砥砺着一代代学子的品行。下边是中国两所大学的校训:
北京舞蹈学院:文舞相融,德艺双馨。
北京林业大学:养青松正气,法竹梅风骨。
请仿照上述示例,为下面几所大学拟制校训。要求:①采用对偶形式;②体现学校专业特点。
某师范大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医科大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地质大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16年高考浙江卷】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当前,文艺创作最突出的问题是浮燥,急功近利,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
B.电视剧播出前,剧组为聚人气而做密集宣传,虽无可厚非,也应把握尺度;低俗的噱头或许能暂时搏得关注,但终究不会提升电视剧本身的价值。
C.史铁生、霍金或许抱怨过不公的命运,却并不曾在这个飞扬拔扈的对手面前认输,他们拼尽全力与对手掰手腕,直至打败对手,取得胜利。
D.影片《荒野猎人》中,“小李子”扮演的不再是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潇洒绅士,而是蓬头垢面、茹毛饮血,与自然鏖战的拓荒英雄。
2.【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II卷】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②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③那些航空领域的拓荒者,很多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筚路蓝缕的感人形象一直深深印在人们的记忆中。
④这次会谈并没有其他人员参加,他们两个人又都一直讳莫如深,所以会谈内容就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⑤正在悠闲散步的外科主任王教授,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步当车向医院跑去。
⑥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3.【2016年高考江苏卷】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B.人皆可以为尧舜
C.化干戈为玉帛
D.情人眼里出西施
4.【2016年高考山东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又到了东滩草长莺飞的时候。芦苇荡深处,悠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浮出水面的大鱼猝尔游走;不时有鸟儿落下啄食,或是翩然起飞,优美地消失在远方。5年前,

。那时,广阔的滩涂上没有管护人员和设备,多的倒是偷猎者,毒杀鸟儿的事时时发生。然而,

。这种原产于北美的入侵植物,在东滩扩展迅猛,所到之处,其他植物“寸草难生”,水质恶化,生态系统退化,迁徙越冬的鸟儿没了食物和休息地。如今,东滩的互花米草已被剿灭大半。
5.【2016年高考浙江卷】在空格处分别补写出倡议的理由和具体内容。(两处字数各不超过40个字)
倡议书
各位同学:
乘坐公交是很多市民日常出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选择。众所周知,□□□□□□□□□□□□□□□□□□□□□□□□□□□□□□□□□□□□□□□□。可是,我市不文明乘车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发生老人被人群挤倒而摔成粉碎性骨折的悲剧。
为此,我们向全校同学发生倡议:
□□□□□□□□□□□□□□□□□□□□□□□□□□□□□□□□□□□□□□□□。
文明乘车,从我做起!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为城市增光添彩!
XX中学学生会
X年X月X日
参考答案
刷基础
1.C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A项,“中”应读zhònɡ;B项,“暴”应读pù;D项,“跂”应读qì。
2.C
【解析】A项,“暴”的意思是“晒”,B项,“须臾”的意思是“片刻,一会儿”,D项,“省”的意思是“省察”。
3.D
【解析】A项,“有”通“又”;B项,“生”通“性”,资质、禀赋;C项,“?”通“煣”,使弯曲。
4.A
【解析】A项,“可以”意思与现代汉语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相同。B项,“以为”,把(它)做成……;今义是认为。C项,“博学”,广泛地学习;今义是学识渊博。D项,“寄托”,寄身,安身;今义是指把理想、感情等放在某人或某事上。
5.B
【解析】作者并没有否定思考的重要性,“日参省乎己”本身就是思考。
6.D
【解析】所举例子应该互换。
7.A
【解析】荀况是战国时期的人。
8.(1)虽有槁暴 ?使之然也 (2)假舆马者 而致千里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3)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4)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刷能力
1.C
【解析】水,名词作动词,游水。其余三项是名词作状语。
2.D
【解析】D项中的“焉”为语气助词,其他三项均为兼词,相当于“于此”。
3.B
【解析】A项,名词作动词,游泳。B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C项,名词作动词,穿。D项,名词作动词,称王。
4.D
【解析】D项,是定语后置句,A、B、C三项均为判断句。
5.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能力。A项,积水成渊,用来比喻积累的效果。B项,青出于蓝,意思是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而不用于落后超过先进。D项,叹为观止,常用来赞美事物好到了极点。
6.(示例)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是“学为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师,行为世范”;天津医科大学的校训是“德高医粹,知行合一”;中国地质大学的校训是“求真务实,艰苦朴素”。
刷真题
1.D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A项,浮燥—浮躁(“躁”的意思是“心里有众多的东西要动”,而“浮”的意思是“漂流”,两个字组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心里有众多的东西要动,而又没有地方可以让它们落脚,因此到处飘荡不得安心”)。B项,搏得—博得(取得,得到)。C项,飞扬拔扈—飞扬跋扈(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原指意态狂豪,不爱约束。现多形容骄横放肆,目中无人。
2.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要关注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境、使用对象、感彩等问题。“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望文生义,句中是说令人看不过来。“厝火积薪”指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望文生义,句中理解为事先做好准备。“安步当车”指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不合语境。
3.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A项,“刀俎”和“鱼肉”同人所处的情境相似,所以是借喻。其余三项中的“尧舜”是用此词指代人群中的优秀人物,“干戈”和“玉帛”则分别以战争武器和友好物体指代战争和和平,“西施”以美女名指代心爱之女子。
4.①东滩的景象可不是这样
②比偷猎者更可怕的,是互花米草
【解析】本题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连
( http: / / www.21cnjy.com )贯。①处上文写了东滩的美景,下文写的是东滩5年前的景象,提示此处应填过渡性句子,据此可确定答案应为“东滩的景象可不是这样”一类的句子;②处上文写到了东滩5年前偷猎、毒杀鸟儿现象很多,下文写的是互花米草的入侵,而且明显可以看出互花米草的入侵带来的破坏性更大,据此可确定此处应填“比偷猎者更可怕的,是互花米草”之类的内容。
5.示例
文明乘车让出行更安全,更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效,体现了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也有益于社会和谐
自觉排队,有序上车;尊老爱幼,主动让座;举止文明,谈吐有礼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得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准确。语言得体一般有两种,一是文体得体,即文章或话语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要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比如口语中一般不要用文言词语等。一是语体得体,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主要表现为用语的褒贬、谦敬词语运用的得当等。此题主要是语体得体。主要是文明乘车的倡议,具体的措施要科学、合理、易行,注意倡议对象是学生。
1.下列词语中画线词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黔首(qiān)
合从缔交(tì)
鞭笞(chī)
瓮牖绳枢(yǒu)
B.阡陌(qiān)
逡巡(qūn)
猗顿(yī)
赢粮景从(jǐng)
C.隳名城(huī)
崤函(xiáo)
钩戟长铩(shā)
锄耰棘矜(qín)
D.谪戍(zhé)
比权量力(liáng)
作难(nàn)
良将劲弩(nǔ)
2.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蒙故业,因遗策
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D.百有余年矣
3.下列各句中没有介词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B.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C.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D.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4.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B.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D.才能不及中人
5.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履至尊而制六合
翻译:登上皇帝的位置而控制天下
B.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翻译:据守华山以为常都东城,以黄河作为帝都的护城河
C.赢粮而景从
翻译:担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
D.流血漂橹
翻译:血流成河,可以漂浮船桨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本文借古喻今,过秦的目的是劝唐玄宗施行仁政,以防重蹈秦始皇因施暴政而迅速灭亡的覆辙。
B.文章前四段是叙述历史事实,记叙了秦的兴亡过程;第五段则转入议论,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
C.本文先叙述史实,然后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避免了空泛的议论,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文章除运用排比、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之外,还运用了丰富的辞藻,铺排渲染,使文章酣畅流利,极富文采。
7.名句默写。
(1)履至尊而制六合,_______________,威振四海。
(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_______________。
(3)蹑足行伍之间,_______________。
(4)斩木为兵,_______________。
(5)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_______________。
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铸以为金人十二
B.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C.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
D.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2.下列语句中加线的“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②北收要害之郡
③有宁越……之属为之谋
④齐明……乐毅之徒通其意
⑤焚百家之言
⑥沛公引兵之薛
⑦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A.①②③/⑤⑦/④⑥
B.①③④/⑤⑦/②⑥
C.①②⑤/③⑦/④/⑥
D.①②④/③⑥/⑤⑦
3.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例句: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A.铸以为金人十二
B.委命下吏
C.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D.不拘于时,学于余
4.《过秦论》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请结合这一主旨,为下面对联写出下联。
上联:攻守已变不思变,江山焉能自保
下联:
1.【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I卷】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不要依赖译文。②并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其实,③肯动脑筋,④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⑤,只要译文不是太差,看着译文也无妨。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⑥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A
/

如果
而且
那么

B
最好
当然
一旦
/
而且

C
一定

如果
并且
因此
/
D
尽量
/
因为
进而
所以

2.【2016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往事历历,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散发出别样的味道。
B.“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葱少年总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在未来的岁月中大显身手。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淅淅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3.【2016年高考浙江卷】提取所给材料的主要信息,在横线处写出四个关键词。
引力全称万有引力,指具有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的物体之间加速靠近的趋势,简单说就是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视野里,引力等价于弯曲的时空。而引力波就是在弯曲的时空这个大背景下,当发生有质量的物体加速运动导致的扰动时,由此产生的波动如波纹一样向外传播的现象。
一个世纪前,爱因斯坦预测了引力波的存在,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近百年来,科学家们并未找到证明它存在的直接证据。华盛顿当地时间2016年2月11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台(LIGO)实验组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首次直接观测到了由两颗恒星级黑洞13亿年前并合产生的引力波。这是科学史上又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
引力波的发现对普通人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科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家们表示,一个新的重大科学发现,总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无法预估的发展。18世纪描述电磁波的麦克斯韦理论确认的时候,也没有人知道会给人类带来什么,但是现在不管是电视机还是移动电话,都与电磁现象有关。
参考答案
刷基础
1.C
【解析】A项,“缔”读dì;B项,“景”读yǐng;D项,“量”读liàng。
2.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通假字。B项,“景”通“影”;C项,“从”通“纵”;D项,“有”通“又”。
3.C
【解析】C项,省略代词“之”,以(之)为桂林、象郡;其他三项省略介词“于”。
4.A
【解析】恐惧:古今意义都是“害怕”。B项,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C项,古义:崤山以东,指东方诸国;今义:山东省。D项,古义:平常的人;今义: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的见证人。
5.D
【解析】橹,指盾牌。
6.A
【解析】本文作者贾谊是汉代人,过秦的目的是劝汉文帝施行仁政。
7.(1)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3)而倔起阡陌之中 (4)揭竿为旗 (5)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刷能力
1.C
【解析】C项,“以为”意为认为。其他均为“把……作为”。
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①②⑤结构助词,译为“的”,③⑦人称代词,④指示代词,译为“这些”,⑥动词,到,去。
3.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式的判断能力。
例句和D项都是被动句。
4.仁义该施未曾施,王朝果真瓦解
刷真题
1.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关联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语。考查虚词的使用属于近几年来新课标卷都没有涉及过的考点。可能是绝大多数考生复习的盲点,大概会令人错愕。要分析句间的关系和前后关联词的搭配。第二处是针对前一处而言的,故使用指示代词“这”。第三处是表示假设,第四处和第三处构成递进关系,第五处与第三处的“如果”搭配使用的关联词是“那么”。依据这样的方式分析即可。
2.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答此题,首先要根据平时所学,准确理解各选项中的诗(词)句的语境,然后再同选项的表述进行比较。D项,此项错误在于,选项中所引的词句是南唐后主李煜所写的透露出绵绵不尽的故土情思的婉转凄苦的哀歌,表达的是凄苦之情,不是如该选项所说的“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3.引力波
首次(或“美国”)
发现
影响(或“意义”)
【解析】这是一道提取关键词型压缩语段题。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题型和普通的压缩语段有所不同,但方法大同小异。先分出语段的层次,再保留关键句,剔除次要信息,逐步压缩。最终,压缩到词而不是句。本题同时还有逻辑方面的要求,也就是一个合理的次序。本题划分层次后,分别概括。注意每个长句子的主语及特点。第一节主要讲引力波,第二节为美国首次发现,第三节主要讲引力波的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下列画线的词,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星宿/乳臭
搭讪/赡养费
粗犷/旷日持久
B.着实/斟酌
砾石/沥青路
鞭挞/纷至沓来
C.呜咽/奖掖
瞋目/撑门面
诘难/殚精竭虑
D.蓄养/体恤
锁钥
/管弦乐
迸发/屏气凝神
2.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习:学习
B.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谀:奉承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传:流传
D.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
3.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D.古之学者必有师
4.下列句中的“师”字按用法和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惑而不从师②吾从而师之③吾师道也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⑤而耻学于师⑥则耻师焉⑦不耻相师⑧或师焉,或不焉
A.①⑤/②/③④⑥⑦⑧
B.①⑤/②/③⑦/④⑥⑧
C.①⑥⑧/②/③④/⑤/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本文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重要性,阐明了能者为师的道理,抨击了轻视师道的不良风气。
B.韩愈主张以道为择师的唯一标准和能者为师的观点,针砭了当时竞以门第相尚,不重真才实学的弊病。
C.作者引用名言“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以弘扬师道为己任,既给人以师道不可违之感,又抨击了耻师之风。
D.《师说》的语言简练生动,作者仅仅用了六个字——传其道解其惑,就把老师的职能作用准确地概括了出来。
6.在《师说》中,韩愈认为择师的标准是什么?请指出正确的一项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D.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7.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唐代古文运动是由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废除六朝以来浮华的骈俪文,主张“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一次文体改革运动。
B.“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八位散文家。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传”指的是人物传记,像《史记》《汉书》中的大部分作品。
D.《师说》中的“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儒家经典著作。
8.默写。
(1)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 , 。
(2)韩愈认为择师的标准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 。
(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 , 。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 , , , 。
(5)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 , , ?
(6)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没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固定的老师,广泛学习,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的语句是:


(7)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 。
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百有余年矣
D.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下列画线的词语,词类活用现象与“秦孝公据崤函之固”中的“固”相同的一项是
A.履至尊而制六合
B.将数百万之众
C.吾从而师之
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3.对下面各句中的“于”,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②而耻学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师 ③其皆出于此乎 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⑤不拘于时 ⑥学于余 ⑦青,取之于蓝 ⑧而青于蓝 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⑩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A.⑤⑩
B.④⑧
C.②③⑥
D.①⑦⑨
4.下列各句中加线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5.写出下面对联中的下联,要求在结尾处嵌入“师说”这一篇目名称。
读书自我发愤用功,莫要别人“劝学”。
1.【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III卷】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现的外国友人。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③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叙述,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
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
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上甫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2.【2016年高考天津卷】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日前,来自京津冀的近
( http: / / www.21cnjy.com )千名鸟类摄影爱好者相聚在北大港湿地,在与可爱的飞翔精灵亲密接触并拍摄了大量照片的同时,还无形中上了一堂爱鸟护鸟知识课。
B.“双创特区”以围绕聚集青年大学生、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才、海外人才、企事业人员四类人才为重点,创新创业。
C.这场专项整治行动是为规范互联网金融在迅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乱象,经过广泛征集意见,酝酿一年之久,形成最终方案。
D.京剧是中国独有的表演艺术,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3.【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II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气候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不仅决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土壤、植被类型的形成,改变着地表形态,①。人们的生活、生产、建设无不需要考虑气候的影响。气候已成为一种自然资源,供人类充分利用,为人类造福。但是,②,有时会带来某些灾害。所以,人们会利用一些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改变气候状况,③。
参考答案
刷基础
1.B
【解析】A项,分别读xi
( http: / / www.21cnjy.com )ù/xiù,shàn/shàn,guǎng/kuàng;B项,zhuó/zhuó,lì/lì,tà/tà;C项,分别读yè/yè,chēn/chēng,jié/jié;D项,分别读xù/
xù,yuè/yuè,bèng/bǐng。
2.C
【解析】传:为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3.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词。A项,所以:古,用来……的;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C项,小学:古,小的方面要学习;今,对儿童少年进行初等教育的学校。D项,学者:古,泛指求学的人;今,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4.B
【解析】①⑤是名词,老师;②是意动用法;③⑦是动词,学习;④⑥⑧解释为“从师”。
5.D
【解析】应该是“传道授业解惑”。
6.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信息的能力。
7.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C项,“传”指的是人物传记,说法错误。“传”是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8.(1)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2)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4)彼与彼年相若也
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5)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6)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7)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理解性的默写,默写时,一定要先理解句子的含义,再根据句意默写句子,并且注意书写的规范性和正确性。
刷能力
1.D
【解析】A项,通假字为“颁”,通“斑”;B项,通假字为“生”,通“性”;C项,通假字为“有”,通“又”。
2.D
【解析】例句为形容词作名词,险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势。A项,名词作动词,登上。B项,名词作动词,率领。C项,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D项,形容词作名词,圣人。
3.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A项,都表被动。
4.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活用情况。C项,使动用法,其他是意动用法。
5.示例:学习要有创新意识,哪能全听“师说”。
【解析】此题考查对偶知识点的运用,上下两句要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同,不重复用字。注意在结尾嵌入“师说”二字。不要求平仄,意对即可。
刷真题
1.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①浩如烟海:浩,广大,众多;烟海,茫茫大海,指广大繁多如茫茫烟海。形容书籍、资料、文献等非常丰富。此处使用正确。④按图索骥:有两个常用义项,其一,比喻按线索去寻找需要的东西;其二,比喻按教条办事,不知变通。本句使用的是第一个义项,使用正确。⑤笔走龙蛇:指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此处使用正确。②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用在此句中不合语境。③一言九鼎: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象征九州。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形容说的话分量大,起决定作用。此句中用来强调“诚信精神”,望文生义,对象不当。⑥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此处望文生义。
2.A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语病题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的做法是压缩看主干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最后看句子中有没有典型的语病特征。比如表并列的词或标点,“是否”“能否”“好坏”等表两面的词,“是”“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B项,“以围绕……为重点”句式杂糅。C项,“这场专项整治行动是为……”“形成最终方案”中途易辙。D项,“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奇葩”主宾搭配不当。
3.示例
①而且还影响着人类的活动
②气候对人类也有不利的一面
③使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补写句子的能力。解题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纵观整个语段,把握所给文字的核心话题,依据相关提示,进行准确补写,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第一处,前面说“不仅……”,后面自然是“而且……”,具体的内容应结合横线后面的句子内容填写;第二处,“但是”表示转折,前面是说为人类造福,后面自然是说利用不当给人类带来的影响;第三处,是横线前面这样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