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复习题及解析(一)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复习题及解析(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5-03 21:2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题(一)
一、判断题
1、在河流的下游河床上堆满细沙。(

2、河床越宽、水流越快,携带泥沙的能力越强。(

3、河水有很强搬运能力,能把上游沙石搬到下游(

4、我国的平原大多在河流的下游。(

5、风、冰川、海浪等对土地也有侵蚀和沉积作用。(

二、填空题
6、地球内部可以分为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
7、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
________ ,压力越
________ 。
8、地球表面在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力的作用下,也会缓慢地发生变化。
9、地球释放能量的方式有
________和________等形式。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会影响到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11、________在不断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影响我们的生活。
12、________、________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13、降雨量________比降雨量________对土地的侵蚀严重。
14、________植物覆盖比________植物覆盖侵蚀严重。
15、土地的坡度________比坡度________受到的侵蚀严重。
16、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________。
17、岩石在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下,模样会发生改变。
18、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________ 。土壤中的________ 和________最容易被雨水冲走。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会影响到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20、我国地形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其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
21、我国的地形________ 高________低,西部多________,东部多________,呈阶梯状分布。
22、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深浅不同的海洋,深蓝色表示海很
________,浅蓝色则表示海比较________。
23、在河流的上游河床上,我们能看到布满的________ ,中游河床上堆积了很多的________,下游的河床上堆满了________。
24、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________和
________现象发生。________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
________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因为它们的作用,使地球上形成了不同的地形地貌。
25、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等自然力也会对土地产生侵蚀和沉积作用。
26、土壤是由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27、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从大到小分别是沙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把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________。土壤中还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________和________。
三、解答题
29、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以预防因地形变化而造成的伤害?
请简单描述火山喷发的危害和好处。
在自然界中什么地方的土地最容易发生侵蚀?
土地在被侵蚀的过程中地形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侵蚀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灾害?
34、从上到下写出土壤各部分的名称。
四、实验题
35、研究冷热作用对岩石的影响
(1)实验材料:________
(2)实验步骤:________
(3)实验现象:________
(4)实验结论:________
五、连线题
36、连一连
________平原





A
________高原





B
________山地






C
________丘陵





D

________盆地





E

答案解析部分
一、判断题
1、【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河流的下游河床流速慢,细沙会沉积下来。【分析】本题考查下游河床的特点。
2、【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河床越窄、水流越快,携带泥沙的能力越强。【分析】本题考查影响河床携带泥沙能力的因素。
3、【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河水有很强搬运能力,能把上游沙石搬到下游。【分析】本题考查河水对沙石的作用。
4、【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河流的下游流速慢,河里的沙石会沉积下来,形成平原。【分析】本题考查平原在河流的位置。
5、【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风、冰川、海浪等对土地也有侵蚀和沉积作用。【分析】本题考查对土地有侵蚀和沉积作用的自然界因素。
二、填空题
6、【答案】地壳;地幔;地核
【解析】【解答】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分析】本题考查地球内部结构。
7、【答案】高;大
【解析】【解答】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分析】本题考查地球内部特点。
8、【答案】流水;风;冰川;海浪
【解析】【解答】地球表面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也会缓慢地发生变化。
【分析】本题考查地球表面不断变化的原因。
9、【答案】火山;地震
【解析】【解答】地球释放能量的方式有火山和地震等形式。
【分析】本题考查地球释放能量的方式。
10、【答案】坡度大小;有无植被;降雨量大小
【解析】【解答】坡度大小、有无植被、降雨量大小等会影响到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分析】本题考查影响土地侵蚀程度的因素。
11、【答案】侵蚀
【解析】【解答】侵蚀在不断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影响我们的生活。
【分析】本题考查侵蚀对我们生活的危害。
12、【答案】保护森林;退耕还林
【解析】【解答】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分析】本题考查减少土地的侵蚀的方法。
13、【答案】大;小
【解析】【解答】降雨量大小会影响到土壤被侵蚀的程度。降雨量大比降雨量小对土地的侵蚀严重。
【分析】本题考查降雨量大小对土地的侵蚀的影响。
14、【答案】无;有
【解析】【解答】有无植被会影响到土壤被侵蚀的程度。无植物覆盖比有植物覆盖侵蚀严重。
【分析】本题考查有无植被对土地的侵蚀的影响。
15、【答案】大;小
【解析】【解答】土地的坡度大小会影响到土壤被侵蚀的程度。土地的坡度大比坡度小受到的侵蚀严重。
【分析】本题考查土地的坡度大小被对土地的侵蚀的影响。
16、【答案】风化
【解析】【解答】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分析】本题考查风化的概念。
17、【答案】水;大气;气温;动植物
【解析】【解答】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分析】本题考查风化的原因。
18、【答案】侵蚀;细沙;黏土
【解析】【解答】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土壤中的细沙和黏土最容易被雨水冲走。
【分析】本题考查侵蚀的概念。
19、【答案】坡度大小;有无植被;降雨量大小
【解析】【解答】坡度大小、有无植被、降雨量大小等会影响到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分析】本题考查影响土地侵蚀程度的因素。
20、【答案】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山地
【解析】【解答】我国地形主要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山地。
其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是山地。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主要地形。
21、【答案】西;东;高原;平原
【解析】【解答】我国的地形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东部多平原,呈阶梯状分布。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形的特点。
22、【答案】深;浅
【解析】【解答】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深浅不同的海洋,深蓝色表示海很深,浅蓝色则表示海比较浅。
【分析】本题考查不同颜色代表的海洋深度。
23、【答案】大石块;鹅卵石;细沙
【解析】【解答】在河流的上游河床上,我们能看到布满的大石块,中游河床上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下游的河床上堆满了细沙。
【分析】本题考查河流不同地方的石头。
24、【答案】侵蚀;沉积;侵蚀;沉积
【解析】【解答】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沉积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因为它们的作用,使地球上形成了不同的地形地貌。
【分析】本题考查侵蚀和沉积现象。
25、【答案】风;冰川;海浪
【解析】【解答】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也会对土地产生侵蚀和沉积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影响侵蚀和沉积的自然因素。
26、【答案】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空气;水
【解析】【解答】土壤是由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空气和水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分析】本题考查土壤的构成。
27、【答案】沙;粉沙;黏土
【解析】【解答】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从大到小分别是沙砾、沙、粉沙和黏土。
【分析】本题考查土壤的微粒的大小。
28、【答案】空气;腐殖质;盐分
【解析】【解答】把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空气。土壤中还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腐殖质和盐分。
【分析】本题考查土壤的构成。
三、解答题
29、【答案】(1)加强灾害预警预报;(2)植树造林;(3)合理科学使用土地;(4)兴修水利;
(5)封山育林。
【解析】【解答】预防因地形变化而造成的伤害人们采取了许多措施,如(1)加强灾害预警预报;(2)植树造林;(3)合理科学使用土地;(4)兴修水利;(5)封山育林。【分析】本题考查预防因地形变化而造成伤害的措施。
30、【答案】好处:(1)增加土壤中有机物含量(更容易种植)

(2)产生矿产资源

(3)形成一些自然景观(如温泉)
坏处:(1)增加形成酸雨的可能(喷发物中有二氧化硫)

(2)火山灰会泯灭村庄,甚至城市

(3)岩浆会引发火灾等

(4)影响交通
【解析】【解答】火山喷发有危害也有好处。
【分析】本题考查火山喷发的危害和好处。
31、【答案】结构较为破碎的土地、坡度大的土地、植被覆盖率低的土地容易发生侵蚀。侵蚀程度还与降水强度有关系。单位时间降水强度越大,则侵蚀能力强。四季降水非常均匀,则侵蚀能力弱一些。
【解析】【解答】结构较为破碎的土地、坡度大的土地、植被覆盖率低的土地容易发生侵蚀。侵蚀程度还与降水强度有关系。单位时间降水强度越大,则侵蚀能力强。四季降水非常均匀,则侵蚀能力弱一些。【分析】本题考查最容易发生侵蚀的地方。
32、【答案】土地被侵蚀时,沟谷深度越来越深,高地越来越矮,最后,没有高地,不见沟谷,就成了平原。
【解析】【解答】土地被侵蚀时,沟谷深度越来越深,高地越来越矮,最后,没有高地,不见沟谷,就成了平原。【分析】本题考查侵蚀引起的地形变化。
33、【答案】侵蚀可以带来水土流失,破坏土壤肥力。在一些地区如山区,还可以引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解析】【解答】侵蚀可以带来水土流失,破坏土壤肥力。在一些地区如山区,还可以引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分析】本题考查侵蚀的危害。
34、【答案】杯中土壤的微粒从下到上分别是沙砾、沙、粉沙和黏土。
【解析】【解答】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从大到小分别是沙砾、沙、粉沙和黏土。大的颗粒会沉在下面,小的颗粒会在杯子的上面。
【分析】本题考查土壤的微粒的大小排布。
四、实验题
35、【答案】(1)酒精灯、镊子、水槽、石块、护目镜
(2)(1)用镊子夹住石块在酒精灯上加热。(2)把加热后的石块立即放入冷水。(3)反复几次
(3)石块裂成小块。
(4)冷热气温变化能使岩石风化。
【解析】【解答】研究冷热作用对岩石的影响,需要的实验材料:酒精灯、镊子、水槽、石块、护目镜实验步骤:(1)用镊子夹住石块在酒精灯上加热。(2)把加热后的石块立即放入冷水。(3)反复几次。
实验现象:石块裂成小块。实验结论:冷热气温变化能使岩石风化。【分析】本题考查研究冷热作用对岩石影响的实验设计。
五、连线题
36、【答案】C;A;E;D;B
【解析】【解答】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高原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分析】本题考查不同地形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