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版七下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2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版七下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22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5-03 15:07:55

文档简介

-无寐无寐?
课件22张PPT。第5课 安史之乱与 唐朝衰亡教学目标:
1.了解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
2.知道唐朝衰亡的原因;
3.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预习结果检测:一、安史之乱:
1、背景:唐玄宗统治后期,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_________的局面。
2、爆发:755年,______和部将_______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____年最终被平定。
3、影响:安史之乱是唐朝_________的转折点,此后逐渐形成了_________的局面。外重内轻安禄山史思明763由盛转衰藩镇割据(755-763)小组合作探究一:
对比“课本第9页第2段及下面的相关史事”和“第23页第1段及旁边的相关史事”,填写下表: 崇尚节俭,励精图治。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裁撤冗员。追求享乐任人唯亲,重用宦官。 注释:所谓“内”与“外”是中央政府与地方势力关系的一种形象描述。当中央政府软弱而地方政府强硬的时候便是“外重内轻”。外重内轻?一、天宝政局天宝十节度使分布图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山西北京辽宁四川广东这些藩镇名义上虽然是受唐朝中央政府的管制,实则是自己各霸一方,不服从中央的政命,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节度使林立,他们拥兵自雄,互相兼并。
藩镇割据的最严重后果是什么:
A.影响中央财政收入
B.危害国家的统一局面
C.形成五代十国
D.使得中央政令无法实行B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______给唐朝致命的打击。
2、____年,____废唐哀帝,自行称帝,建立后梁,唐朝正式宣告灭亡。黄巢起义907朱温预习结果检测:小组合作探究二:
结合唐末农民起义的原因和以前所学的历次农民起义的原因,总结各个朝代末年农民起义的共同原因。想想这给我们一些什么警示?(1)统治者的暴政(即“人祸”,可从“最高统治者,大臣、地方官吏”等方面考虑)
——根本原因
(2)天灾 ——直接原因
(3)其他具体原因1、共同原因:(1)执政者应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廉洁奉公;
(2)关注民生,努力发展经济,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
(3)建立健全的社会监督体系;
(4)建立健全的救灾应急机制。2、警示: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唐朝灭亡后,在北方______先后出现的后梁、____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
3、五代十国是唐朝末年_________局面的延续。黄河流域藩镇割据后唐预习结果检测:小组合作探究三:
结合下列两则材料,指出五代十国的实质。五代十国的实质: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从表面上看,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混乱、动荡和黑暗的时期,实际上,这一时期一直都存在着统一的因素,而且统一因素在不断地增长。
统一的因素包括(  )
①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②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
③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
④人民对统一的渴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B小组合作学习:1、针对本课所学的知识点,编制3至5道选择题。2、画一画第5课的思维导图。谈谈你的收获……说说你的疑问……布置作业:1、练习册第17、18、20页的选择题,做题时要画出关键词!
2、画一画隋朝、唐朝的思维导图。谢谢各位,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