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唐玄宗统治后期,腐败安史之乱藩镇割据黄巢起义由藩镇割据演变而来,武力夺权北方战乱多南方相对安定历史的年轮……话题NO.6 北宋的政治-----------------------------------------------------------------------------------------------------------------------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
北宋的政治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环节一
创设情境,人物访谈 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来到“对话历史”访谈现场。
今天,我们谈论的主题是书生意气、文风盛行的宋朝。 如果上天给我一个月光宝盒,让我穿梭时空到中国古代的某个王朝去旅游,那么我一定要选择北宋。
因为历史学家告诉我,北宋社会与现代生活最为接近,高雅,浪漫,繁华,精致,品质卓越,这些都是北宋的标签。 而说到北宋,那必然绕不开一个人。正是由于他定下的种种政策,才有了人才辈出、文化昌盛的北宋。
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对,就是他。
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他来到现场,与同学们进行面对面交流。
掌声有请赵先生…… 赵先生,您好!
其实我非常好奇,您是怎么从武将转变成一个封建帝王的?
您能分享一下您建立的北宋的过程吗?好啊。
想当年…… 那是 年,我授命带兵北上抗 。军队行至河南 时,属下、谋士突然给我“ ”,口称万岁。
黄袍披身,我已无退路,只好带军回返,迫使皇帝退位,取而代之,建立了 ,定都 (开封)。
之后,按着 的方针,我和我的继任者逐渐消灭了其他割据政权,实现了 统一。960辽陈桥驿黄袍加身北宋东京先南后北局部1、时间:
2、建立者:
3、过程:
4、定都:
一、“北宋的建立”960年陈桥驿兵变(P28“相关史事”)赵匡胤(宋太祖)东京(今河南开封) 北 宋 一、北宋的建立先南后北宋太祖时北宋疆域 宋太祖死后,其弟赵光义登基为帝,称宋太宗。
宋太宗时,灭吴越、闽南、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基本实现了局部统一。P28 都说“高处不胜寒”。
当皇帝虽然风光,可是管理一个国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是啊。
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同学们,根据赵先生的夺位之路,你们觉得赵先生当皇帝后最为忌惮哪些人?
A、文臣 B、武将
C、外戚 D、宦官
B现场互动:抢答我最快! 所以,您做了什么? 咳咳……孩子们都很聪明啊!
我的确最忌惮武将,毕竟我自己就是以武将之身,凭借手中兵力,夺取皇位的。 同学们,基于赵先生当皇帝后忌惮武将的想法,你觉得他会采取什么做法??
A、大力提拔武将
B、削弱武将,军事集权
C、顺其自然,任其发展
现场互动:抢答我最快!B 赵先生,同学们的回答对么? 对的。为了消除
的积弊,我一直致力于军事集权,抑制武将,采取了一些行动。例如……武将专权二、宋太祖的统治措施及影响军事集权措施①“杯酒释兵权”P29,解除大将的兵权军事集权措施②统兵 权与调兵权分离,在中央设 枢密院掌调兵权。军事集权措施③禁军分 内外 驻屯,将领定期换防。一日,宋太祖召来宰相赵普,问策………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
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君臣密谈原因:藩镇太重,君弱臣强(地方权力大,中央势弱)设法收回地方政府的权力,集权于中央。
具体措施有:夺其权、制钱谷、收精兵。问:赵普分析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问:据此,赵普建议怎么做?问:赵匡胤有采纳赵普的意见吗?太祖:“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 赵普:“……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有现场互动:智商我最高!夺其权(行政权):
制钱谷(财政权):
收精兵(兵权):二、宋太祖的统治措施及影响1、任用 文官 担任地方长官,三年一换。 设 转运使 ,收缴地方财税归 中央 。P30地方军队精壮士兵归入禁军,派禁军驻守地方。2、设 通判 ,牵制知州。P30“材料研读” 在地方:二、宋太祖的统治措施及影响地方:行政权、财权、兵权中央:以 宰相 为首的百官皇 帝中央集权削弱
相权总体方法:分化事权具体措施:2、由 政事堂 、 枢密院 和 三司使 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政权和财政权。1、设 参知政事 若干人,位同副相,与宰相共执行政权。强化君权在中央:二、宋太祖的统治措施及影响在宋代,普遍受到人们尊重的阶层是 [ ]
A.士人(即 读书人) B.农民
C.武将 D.商人重文轻武政策:1、 文臣 统兵,抑制武将。 2、发展文教事业,改革 科举制 。如:提高进士的地位,增加科举录取人数等。 现场互动:抢答我最快!环节二
学生Show Time二、宋太祖的统治措施及影响1、设 参政知事 若干人,位同副相,与宰相共执行政权。2、由 政事堂 、 枢密院 和 三司使 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政权和财政权。1、任用文官担任地方长官,三年一换。
2、设 通判 ,牵制知州 3、设 转运使,收缴地方财税归中央。1、“杯酒释兵权”,解除大将的兵权。2、统兵 权与调兵权分离,在中央设 枢密院掌调兵权。3、禁军分 内外 驻屯,将领定期换防。1、 文臣 统兵,抑制武将。 2、发展文教事业,改革 科举制 。我来评:宋太祖的这些措施好不好?你怎么看。不好。
造成边防空虚,军队战斗力下降。好。
强化了中央集权,加强君权。好。
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人才辈出,促进科技、文化的发展。不好。造成政府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下降,增加了财政支出。
好。消除了武将专权的积弊,杜绝了兵变的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
《劝学诗》
宋真宗(北宋第3位皇帝)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二、北宋政治的特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重文轻武 如果以树干指中央或皇帝,以树枝指地方。那么根据北宋的统治措施,我们可以把北宋政治的特点概括为:中 央地方地方地方行政权兵 权财权强干弱枝
加强树干,削弱枝叶。比喻削减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权力。二、北宋政治的特点守内虚外1、设 参政知事 若干人,与宰相共执行政权。
2、由 政事堂 、 枢密院 和 三司使 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政权和财政权。
3、设 通判 ,牵制知州
4、统兵 权与调兵权分离,禁军分内外驻屯
二、北宋政治的特点选一选:以上措施,体现了北宋政治什么样的特点?A、重文轻武、文人治国B、强干弱枝、守内虚外C、崇文尚武、中央集权D、分化事权、内外相制小 结一、北宋建立:时间、人物、首都
二、宋太祖的统治措施及影响
在中央:
在地方:
重文轻武政策:
三、北宋政治的特点916 赵匡胤 开封(东京) 局部统一 削弱相权 收行政权、财权、兵权 文人统兵,改革科举制 重文轻武、文人治国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分化事权、内外相制(最明显)学以致用1、“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这一诗句中的“唐宗”“宋祖”分别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两位皇帝。 [ ]
A.唐高祖、宋太祖 B.唐高宗、宋太宗
C.唐太宗、宋太祖 D.唐太宗、宋真宗
2、《百家姓》是我国影响极深的一种启蒙读书,据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赵是一个朝代国君的姓,理应为首,请问是哪个朝代?[ ]
A.明代 B.元代
C.唐代 D.宋代学以致用3、一位学生在其研究性学习论文中出现“守内虚外、强干弱枝、重文轻武、三冗局面”等语句,这典型反映了哪一王朝的统治状况? [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4、北宋初期的政治改革最终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从借鉴的视角,当今政府应 [ ]
A.加强军队建设 B.重视精兵简政
C.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D.大力发展经济【感谢大家参与!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