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2)了解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2.过程与方法
(1)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2)用图画进行描述和交流。
(3)尝试用“游戏”解释现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探究空气是否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体会到热现象无处不在,培养浓厚的科学兴趣。
【教学重点】
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难点】
热胀冷缩现象与微粒运动的关系。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课前准备】
烧瓶、L型玻璃管、热水、常温水、冷水、锥形瓶、气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谜语:水冲不走,火烧不掉,吃了不饱,人人需要。(打一物品)谜底:空气。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水和许多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空气是否会热胀冷缩呢?如果会热胀冷缩,我们能试着解释这种现象吗? 21cnjy.com
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我们怎样才能证明空气也会热胀冷缩呢?这节课,我们就通过一些实验和活动来探究这个问题。www.21-cn-jy.com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
假设: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如果瓶内的空气体积膨胀,瓶内的空气就会往外挤。只要想办法观察到瓶内的空气往外跑,我们就知道瓶里的空气在膨胀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讨论:空气是看不见的,我们怎么知道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验证实验来证明这个问题。首先来讨论一下实验方法。2·1·c·n·j·y
常见的方法:
1.通过容器的鼓凹来发现。空气总是充满容器的空间,当容器凹下去时,说明体积变小;当容器鼓起来时,说明体积变大。21*cnjy*com
2.借助其他能鼓凹的物体来发现,可以在烧瓶口上套小气球。
3.用红墨水封口的液体热胀冷缩装置,观察移动情况。
选一种方法来验证空气是否具有热胀冷缩性质。
探究实验 空气会热胀冷缩吗
实验器材 烧瓶、水、气球、锥形瓶
实验步骤 把气球皮套在锥形瓶的瓶口处,把装有空气的锥形瓶分别放在装有热水、常温下的水、冰水里2-5分钟,观察气球皮的变化。
在实验中要注意:
1.气球皮不要漏气;
2.注意安全,小心热水;
3.注意观察,做好记录。
播放视频:《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
实验结果:当空气受热时,气球会膨胀,说明空气体积增大了;当空气受冷时,气球会缩小,说明空气体积减小了。21·cn·jy·com
与水相比,空气的热胀冷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与水相比,空气变化得更快,体积变化比水更明显。
(二)怎样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温度变化了,水和空气的体积都会发生变化,这是怎么回事?我们能解释水和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吗?
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请一部分同学扮作空气微粒,站在中间,另一部分同学则手拉手绕着“微粒”围成一圈,作为“气球”。当“空气微粒”安静地挨个站在中间时,拉手的同学需要围成多大的圈?然后请“空气微粒”们手舞足蹈或作剧烈运动,拉手的同学需要围成多大的圈?【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出示“空气微粒”安静时和运动时的图片
通过游戏,我们明白了: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21·世纪*教育网
三、拓展延伸
力学第一定律反映了能量守恒和转换时应该遵从的关系,它引进了系统的函数——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可以表述为: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造出来的。 www-2-1-cnjy-com
四、课堂总结
空气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气体受热,微粒运动加快,微粒间距离增大,气体体积膨胀;气体受冷,微粒运动减慢,微粒间距离缩小,气体体积收缩。2-1-c-n-j-y
五、课堂练习
(一)判断题
1.空气不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2.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我们没有办法通过实验来验证空气是否会热胀冷缩。(╳)
3.热膨胀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运动有关。 (√)
4.空气受冷时收缩,受热时膨胀。 (√)
5.温度变了,物体的体积也会变。 (√)
(二)连线题
微粒的运动减慢
物体吸热升温 微粒距离增大
物体体积膨胀
物体受冷 微粒间距离缩小
物体体积收缩
微粒的运动加快
六、家庭作业
回家之后,把一个捏瘪的球变圆,说一说你用了什么样的方法?
【板书设计】
空气的热胀冷缩
热胀冷缩
微粒运动
【教学反思】
本节课体现了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分组进行探索、实验和研究的过程,这是把科学视为一种有意义的探索,按照提出问题、进行假设(猜想)、设计实验、交流、验证假设这些步骤来进行。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孩子们积极思考,认真做实验,细心观察,细致记录,他们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得到了很好地培养。21教育网
此外,在实验过程中,我注意到要观察空气体积的膨胀还可以借助其他物体的变化,比如在空烧瓶口套上一个气球皮,把它们分别放在热水、温水和冷水中,通过气球皮的膨胀从而明显的观察到空气体积的变化。最后让学生知道物体由微粒组成,并且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更加明显地感觉到,从而得出热胀冷缩现象与微粒运动有关的结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4张PPT)
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
空气的热胀冷缩
情境导入
谜语:
水冲不走,火烧不掉,
吃了不饱,人人需要。
(打一物品)
谜底:空气
情境导入
空气的热胀冷缩
探究新知
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
假设: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如果瓶内的空气体积膨胀,瓶内的空气就会往外挤。只要想办法观察到瓶内的空气往外跑,我们就知道瓶里的空气在膨胀了。
探究新知
讨论:
空气是看不见的,我们怎么知道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
探究新知
常见的方法:
1.通过容器的鼓凹来发现。空气总是充满容器的空间,当容器凹下去时,说明体积变小;当容器鼓起来时,说明体积变大。
2.借助其他能鼓凹的物体来发现,可以在烧瓶口上套小气球。
3.用红墨水封口的液体热胀冷缩装置,观察移动情况。
探究新知
探究实验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空气会热胀冷缩吗
烧瓶、水、气球、锥形瓶
把气球皮套在锥形瓶的瓶口处,把装有空气的锥形瓶分别放在装有热水、常温下的水、冰水里2-5分钟,观察气球皮的变化。
探究新知
注意事项:
1.气球皮不要漏气;
2.注意安全,小心热水;
3.注意观察,做好记录。
探究新知
视频: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
探究新知
气球
热 水
空气
观
察
常 温
冰 水
热 水
常 温
冰 水
探究新知
实验结果:
当空气受热时,气球会膨胀,说明空气体积增大了;当空气受冷时,气球会缩小,说明空气体积减小了。
探究新知
与水相比,空气的热胀冷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与水相比,空气变化得更快,体积变化比水更明显。
探究新知
怎样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
探究新知
游戏:
请一部分同学扮作空气微粒,站在中间,另一部分同学则手拉手绕着“微粒”围成一圈,作为“气球”。当“空气微粒”安静地挨个站在中间时,拉手的同学需要围成多大的圈?然后请“空气微粒”们手舞足蹈或作剧烈运动,拉手的同学需要围成多大的圈?
探究新知
安静时
运动时
探究新知
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探究新知
受冷时
受热时
拓展延伸
力学第一定律反映了能量守恒和转换时应该遵从的关系,它引进了系统的函数——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可以表述为: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造出来的。
课堂总结
空气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气体受热,微粒运动加快,微粒间距离增大,气体体积膨胀;气体受冷,微粒运动减慢,微粒间距离缩小,气体体积收缩。
课堂练习
一、判断题
1.空气不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
2.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我们没有办法通
过实验来验证空气是否会热胀冷缩。( )
3.热膨胀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运动有关。 ( )
4.空气受冷时收缩,受热时膨胀。 ( )
5.温度变了,物体的体积也会变。 ( )
╳
╳
√
√
√
课堂练习
二、连线题
物体吸热升温
物体受冷
微粒的运动减慢
微粒间距离增大
物体体积膨胀
微粒间距离缩小
物体体积收缩
微粒的运动加快
家庭作业
回家之后,把一个捏瘪的球变圆,说一说你用了什么样的方法?
板书设计
空气的热胀冷缩
热胀冷缩
微粒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