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 吹竖笛(之一)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单元 吹竖笛(之一)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7-05-03 16:34:11

文档简介

第2单元 吹竖笛(之一)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 情感目标:通过《红彩妹妹》一课,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感受内蒙音乐带来的心灵震撼。21教育网
2.知识目标:了解内蒙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以及音乐舞蹈的特点,能准确的演唱切分音,巩固切分音及附点的知识。21cnjy.com
3. 技能目标:能为歌曲进行简单的改词、创作练习。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初中音乐学习,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音乐基础,但是走进西部这一单元给学生来了一次视觉和听觉上的全新感觉:初中的学生可能会知道一点民歌,不过真正走进极具代表的地方民歌去感受、鉴赏、表现、创造较少,因此引导学生用心去领悟我们的民族音乐是本单元的重点。在乐理知识方面还需继续加强、巩固。21·cn·jy·com
3重点难点
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表现《红彩妹妹》,了解蒙古民歌的特点。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红彩妹妹
1、新课导入:播放短片蒙古风光,背景音乐为腾格尔演唱的《天堂》。
教师提问:同学们思考一下,短片中表现的是什么地方的风光?你从哪里知道的?(学生讨论)
提问总结:片中表现的都是蒙古的,画面中给我们展示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美丽的蒙古包,洁白的羊群,漂亮的蒙古族服饰等等。今天,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内蒙古。
(多媒体出示课题-----走进内蒙古)
2、学习新歌曲《红彩妹妹》
(1)初听音乐,获得感知。
总结:这首歌曲不论在旋律还是歌词上都非常简单、朗朗上口,给人一种欢快的感觉。
(2)视唱曲谱,学习难点:(黑板出示难点:切分节奏、附点,并讲解)
(3)试唱歌曲
A、演唱练习第一次:请同学跟着伴奏用“啦”哼唱旋律,思考歌曲可分为几个乐句?什
么调式?(歌曲为羽调式、旋律分为四句。结构规整匀称简单是民歌的典型特征)
B 、演唱练习第二次:请同学加入歌词演唱,思考歌词有什么特点?
(每一句都有嗯哎嗨哟,总结衬词在民族音乐中所起到的作用: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总结:通过学唱这首歌我们了解了民歌的一些表现手法在这首歌曲当中的表现:羽调式、
结构简单规整、衬词)
3、拓展-----了解内蒙古音乐
(1)欣赏《牧歌》片段,请同学们思考下和我们刚才学的《红彩妹妹》对比两首歌曲之
间有什么异同?
师引导讨论总结:(异:速度一快一慢,节奏一个自由,一个规整,牧歌还加入了比较
多的装饰音,同:都具有浓郁的蒙古色彩)
总结:蒙古民歌从音乐特点来讲,大致分为“长调”和“短调”两大类。
*长调民歌。长调民歌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裁,有较长大的篇幅,节奏自由,
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
*短调民歌。与长调民歌明显不同的是,短调民歌篇幅较短小,曲调紧凑,节奏整齐、鲜明,音域相对窄一些。短调一般是两行,大多是两句式或四句式,节拍比较固定。
(2)讨论:你知道和内蒙古有关的歌曲有哪些?
4、小小擂台赛
(1)请同学分组设计演唱形式,看看哪一组演唱最好。
(2)加入打击乐器为这首歌伴奏。
(3)学简单的蒙古族舞蹈动作。
5、歌词创作
试为歌曲《红彩妹妹》重新填写歌词
6、总结
(1)全体同学有表情参与《红彩妹妹》的表演
(2)评价哪一组创作得最好?好在哪里?
(2)结束语:通过学习《红彩妹妹》,我们了解了我国蒙古的音乐文化,蒙古民歌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百姓抒发感情的方式,也是艺术家创作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们每一个人都应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使他得到继承与发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课件17张PPT。吹竖笛(之一)认识、学吹竖笛 怎样正确的持笛持笛指法学吹5(sol)练习吹奏:天心顺绣荷包学习吹6(la)红彩妹妹切分音切分音附点四分音符反复记号附点四分音符吹奏练习:反复记号吹奏练习:附点四分音符吹奏练习:反复记号吹奏练习:
《天鹅湖》第二幕音乐片段竖笛的吹奏了解竖笛的历史、结构及持笛的正确姿势:
15世纪时起源于意大利,16至18世纪盛行于欧洲。制作简单、易学。
正确的持笛方式:左上右下,身体与竖笛保持45度角。
学习了5(so’l)、6(la)的吹奏。
作业:1.练习5(sol)、6(la)、两个音的吹奏。
2.完整自信地吹奏《红彩妹妹》《天鹅湖》第二幕音乐片段。下课,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