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盛兴中英文学校中学部2008—2009学年度下学期
5月月考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1、D
2、D(“现象”,指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或联系,与“本质”相对:“迹象”,指表露出来的、不很明显的情况,可以借此推断过去或将来。“挽回”,着重指扭转过来,使回到正常状况,对象常是局面、错误、损失、影响等;“挽救”,着重指拯救,从极不利的形势或危险中救出来,对象常见的有命运、危亡、生命、革命、国家、民族、人等。“因为”可以放在后一句,“由于”不能。“既然”后面小句是推断,含有主观性;“因为”则是提出实际原因,后一小句不含主观推断。)
B(“蝇营狗苟”,比喻卑劣的品行;“从长计议”,指对事情慎重处理,不急于做决定,与B句语境不符;“人为刀俎”,比喻别人掌握生杀大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意思是一定的环境造就了一定的人才。)
D(A.概念不清“青年”包含部分妇女、解放军官兵;B.搭配不当、“共产主义品质”改为“风尚”;C.搭配不当“方法”改为“思想”。)
5、C由“两种现象均曾被斥为‘文化垃圾泛滥’”一句推断,正确的理解应是C的表述。
6、C应为“它们穿越时光隧道,把现实生活和理想中的愿望联成一个时空”。
7、D
8、B A和作者观点恰好相反。C“活雷锋”、“大话”并非“低档次”。D恰好相反。
9、(1)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无以至千里???? 无以成江海?
(3)和无寡??? 安无倾
(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5)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0、(1)这首诗描写了秋雨云天、楚江暮色和江上航船等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是诗人对雨的主观感受。
(2)诗的前两句描绘长江秋雨之夕的景色,秋雨、楚江是这幅画面的时空北景,萧条、苍茫点染出一派烟雨迷蒙的景观,将空间模糊化,有一种朦胧之美。后两句是对不时出现的航船的特写,与朦胧的背景相映衬,形成对比鲜明的画面层次。诗将眼前之景置于雨雾蒙蒙的空间,以雨的迷离造成了间隔的如画意境,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余地。
11、B(“命”意为“生命”,把自己的生命交给秦的下级官吏,而不是命令。)
12、C〔A项中①“夫”是发语词,无意义;②中“夫”指男子,具体指戍卒陈胜。B项①中“致”是“(发展)到”之意;②中“致”为“招纳”之意。C项①②中的“然”都表转折,意义相同。D项①中“朝”为使动用法,意为“使……来朝拜”,②中“朝”为“朝庭”。〕
13、D(文中指崤山以东,今义为省名。)
14、B(作者写作该文是劝说汉文帝的,因此“后世”不妥。)
15、(1)况且一统天下的秦王朝并没有变小变弱,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还是从前那个样子。
(2)一个戍卒发难就毁掉了天子七庙,皇子皇孙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
16.借助联翩的想像,使思乡之情含蓄地表露出来。
17.①紧扣题目并呼应开头中的“春色”。
②用“春色”反衬乡愁的浓烈。
18、由于两岸阻隔,思乡的愿望虽然强烈,却无法实现,只能在想像中寻找一点慰藉。
19.C、E
20.(4分)答:这一标题巧妙地运用对比的手法,“人前”与“上贴吧”、“乖乖仔”与“爆粗”形成鲜明的比较,高度概括了新闻的重要内容,语言简练而且形象生动。(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21. 答案:家长:? 担心孩子学坏,禁止他上贴吧。?????????? ?????? 心理专家:? 孩子常上贴吧发泄,易性格扭曲。???????? 孩子们:? 压力太大,上贴吧可以发泄不满。22. 提示:此题鼓励学生结合新闻内容大胆进行探究,只要学生能做到观点鲜明,中心明确,有理有据,适当结合新闻主要内容来分析就可以。例如:家长其实不必太紧张,应多从自身查找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家长平时忙于工作,而漠视了对孩子的关心和关爱,孩子无法在感情上得到父母和家庭的满足,就容易使孩子将注意力转向贴吧、网络游戏去寻找满足。因此家长应该冷静下来,多跟孩子沟通,排解孩子的心结,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效果会更好。
?23.【解析】CE(c项中“无一例外”不符合实际,贴吧里也有毕业留言等内容。E项中“大家……不会太当真”不对,例如“丑女评选”就让新闻中的小莉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24、可感而不可见 没有云 水便失去泉源
25、明年进口汽车关税约降三成
26、略
清远盛兴中英文学校中学部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
5月月考高一语文科答题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二、三题(1—8,11—14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11
12
13
14
答案
9、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题,多选则按前4题计分)(8分)
⑴ 。
⑵ 。
⑶ 。
⑷ 。
⑸ 。
10、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1)
(2)
15、翻译下面的句子。(8分)
(1) (2)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4小题,共20分,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㈠文学类文本阅读
16、(4分)
17、(6分)
18、(4分)
19、(6分)( )( )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20、(4分)
21、(6分)
家长:
??心理专家:
??孩子们:
22、(4分)
23、(6分)( )( )
五、本大题2小题,共10分。
24、(5分)
答:__________ _
25、(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6、(略)
清远盛兴中英文学校中学部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
5月月考高一年级语文科试题
Zjgang1961
说明 :本试卷共5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谬(miù)种 札(zhā)记 龟(guī)裂 B.豁(huò)达 癖(pì)好 荷(hé)枪C.绵亘(hèn) 肤(fǔ)浅 亵(xiè)渎 D.逻(luó)辑 氛(fēn)围 编纂(zuǎn)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历史里边也有普遍真理,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历史___________。(2)上海广慈医院里,最近进行一场_____________生命的战斗。(3)别里科夫死了,他死在契诃夫的小说里。可是人们似乎觉得他阴魂不散,__________生活中的“套子”无处不在。然而,____________有套子,就会有人想要钻出套子,打破套子,看看套子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A.现象 挽回 由于/因为 B.迹象 挽回 因为/既然C.迹象 挽救 由于/因为 D.现象 挽救 因为/既然
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假使一个作家用蝇营狗苟的态度,去运动做官、运动当议员,那当然是应该反对的。B.有些专家经过反复论证,建议市政府从长计议,立刻扩建环城西路以解决交通拥挤的问题。C.蒋家政权的那些追随者们,直到李登辉把他们一个送到断头台时,他们还要和李登辉讨价还价,但为时已晚了,人为刀俎,哪还有讨价的时间?D.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泸沽湖孕育了摩梭女人,绵绵的大山给了她山的俊秀和坚强,清幽幽的水则赋予了女人水的柔情。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几千名青年和妇女及解放军官兵在防洪大堤上连续奋战了三天天夜。B.目前广大农村青年业余学科学技术、学文化、学政治的共产主义品质,正在形成。C.这种主观主义的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共产党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D.能否写好作文的条件在于学生有无丰富的生活基础,能不能把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二、(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雪村、周星驰当红是时尚流行还是文化颓势?
近来,娱乐文化有两个相映成趣的现象惹人注意,一是雪村的一首《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在网络的传播下无人不晓;二是周星驰的“无厘头”搞笑秀居然做到了北大,并使无数北大学子拜倒在星爷的脚下。而此前,两种现象均曾被斥为“文化垃圾泛滥”。是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之间互动与变迁的现象?还是恶俗文化渐成主流的颓势?
著名艺评人韩师庵指出,这两种现象中都蕴含了两种共同的物质,一是一个多元的社会里,当有一份开放的心态,雪村和周星驰的作品都是将日常生活简单化。“活雷锋”和“月光宝盒”穿过时光的遂道把现实生活和一种思想中的愿望联成一个时空,并用一种喜剧的方式带来,给他们以心灵的快慰。再有就是雪村和周星驰的表达,带给他们一种语言的新鲜感,使之由此领略到都市文化的新奇与大众文化的魅力。在我们遭遇后工业文明带来的支离破碎的生活时,用轻松搞笑营造一种梦境,是处在这一时期人的心理需求。而他们的作品正是用智慧的搞笑提示了我们在当下生活中自不由己的矛盾,给人一种身心的抚慰。毋庸讳言,“活雷锋”和“大话”的走俏,为我们提出了这产的一个问题:本来我们还可以有比“活雷锋”和“大话”更棒的作品风靡,可它们又在哪儿呢?
5、对文中概念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两种现象”在文中两次出现,表达的是相同的概念。
B、“两种现象”就是指代雪村“活雷锋”的流行和周星驰“无厘头”在北大的风光。
C、“两种现象”是指两种娱乐文化现象,雪村和周星驰只不过是具体的个例。
D、“两种现象”的本质是一样的。
6、根据原文意思,对“活雷锋”和“无厘头”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它们将日常生活简单化。
它们是一种喜剧的方式。
它们代表现实生活,和“月光宝盒”一起,穿越时光隧道去追求理想中的愿望。
它们是都市文化和大众文化。
7、对第二段中“支离破碎的生活”理解最贴近文意的一项是( )
就是说生活的节奏太紧张。
是说现时的人们为了生存,经常出外闯荡,家庭生活不完整。
特指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恶化,打破了人们宁静的生活,容易使人焦虑。
这是后工业文明带来的一种精神现象。许多人感到身不由己,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生活。
8、符合本文作者意思的一项是( )
作者认为雪村、周星驰现象是一种文化颓势。
多元化的社会,必然会有多元化的文化,而面对多元化的文化,需要一份开放的心态。
本来我们还可以有比“活雷锋”和“大话”这种低挡次作品更棒的作品风靡,但目前却没有。
在“给人一种身心的抚慰”这一点上,不可能有比“活雷锋”和“大话”更棒的作品。
三、(共7小题,共36分)
9、古诗默写(共5小题,任选4题作答,每空1分,共8分)
(1)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 ;
(3)盖均无贫,?????????? ,?????????? 。
(4)王昌龄《从军行》(之四)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象的描绘了边塞景色,渲染了战争将至的紧张气氛。
(5)请写出下列作品中带有“愁”的词句。
李清照《声声慢》?????????????????? ,?????????????????????。
10、古诗鉴赏(8分)
江 上 王渔阳
萧条秋雨夕,苍茫楚江晦。
时见一舟行,蒙蒙水云外。
(1)这首诗歌都描写了哪些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是什么?(4分)
(2)请就这首诗歌的艺术特点,作出一点具体、简明的评析。(4分)
阅读下列文段,结合《过秦论》一文,完成11——15题(共20分)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胜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胜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1、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吝惜。 B.委命下吏 命令。
C.才能不及中人 中人:平常的人。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作难:起事、首倡。
1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1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属古今异义的一项是(3分)( )
A.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C.然秦以区区之地 D.试使山东之国与陈胜度长絜大
14、选出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照应课文第一段,说明秦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
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主要是用以劝说后代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
C.本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
D.对比论证是本段的鲜明特色,陈胜与山东六国进行对比,说明比陈胜强大的山东六国未能战胜秦国的原因以及秦亡于陈胜首倡的起义均在于他们不施行仁政。
15、翻译文段中划线的句子:(8分,每小题4分)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4小题,共20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㈠、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共20分)
三分春色一分愁
① 冬,像一双倦游的翅膀,悄悄地在暮色里归去,迎面姗姗而来的—春,似一位多情美丽的姑娘,浑身带着一种困人的诱惑,妩媚的挑逗,多么使人陶醉啊!
② 她若久别重逢的故人,给浪迹他乡的游子捎来无限温情;枯萎的生命又涂上一抹绿色的希望。我爱冬天,更爱春天;我爱冬天的雪,益爱春天的太阳。因为,人的心没有雪那样纯洁,春阳那样温柔。亚热带的冬,虽不像北国那样冰天雪地,但,却有北国深秋的情调,惹人遐思与怀想!而春天,倒有着浓郁的故乡气息呢!
③ “春色恼人眠不得”,燕语呢喃,落花飞絮,徘徊庭前篱下,缕缕莫名的惆怅和空虚萦绕胸臆。心之深处像是失去了什么的,而究竟失去了什么呢?我亦茫然。
④ 傍晚,怀着书本,懒洋洋地躺在绿菌的草坪上,凝视着蔚蓝的苍空。几片淡淡的白云,如仙女撒下的花瓣,轻轻地飘过山峦,飘过海面;飘向遥远……
⑤ 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中,让柔和的晚风轻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
⑥ 吹吧!吹红了杜鹃,吹绿了柳丝,吹得柳叶儿絮絮细语:仿佛在切切诉说一个奇异的神话,在低吟一支爱与悲的曲子;吹吧,吹醒还在沉睡的人们哪!
⑦ 冥色四合,倦鸟投林,归家的牧童横坐在牛背上,信口吹着无韵的短笛。我的书滑落在地上,看见他们远去的背影,我想:我也该归去了吧?
⑧ 这时,一对情侣踏着夕阳余辉,徜徉于小溪畔,携手并肩,轻盈的笑声是那样甜蜜。啊!鸟语花香,处处给人以强烈的诱惑!春天,这幅旖旎的图画,有哪位大画家能描绘出万一呢?
⑨ 春天太可爱了,可是只有那么一刹那!有人说,不要让你青春的生命就此枯萎了,在你的生活中应该有一个美丽的故事。然而,美丽动人的故事,我只能在书本里去寻觅呢!
⑩ 于是,我又从地上拾起我的书本,低吟道:“三分暮色一分愁……”“纵然宝岛风光多,还有思乡一片心。”唉!这思家的一片心啊!有谁知道呢?
16、第④自然段写出自己躺在草坪上凝视几朵白云“飘过山峦,飘过海面,飘向遥远”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⑧自然段,作者以浓墨重彩,极写春光的旖旎可爱,其作用是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⑨自然段中“然而,美丽动人的故事,我只能在书本里去寻觅!”一句有何深刻的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面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 )
A.第②段“因为”以下的文字,述说了自己爱冬、爱春的原因,透露出了对故乡的“遐思与怀想”。
B.作者引用古人“春色恼人眠不得”的诗句,其用意是引出心头莫名的惆怅和空虚。
C.第⑥段用排比手法,生动地描摹了红绿相映的春景及和煦温馨的春风,使春色更感迷人。
D.最后一段巧点题目,使主旨得到了酣畅淋漓的表现。
E.本文除了借满园春色抒浓浓乡愁外,字里行间蕴含着对国民党反动派阻挠两岸统一的不满和愤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题。(共20分)
人前我是乖乖仔一上贴吧就爆粗?? (记者王鹤、刘晓星报道)“吴××,你知道吗?自从我第一天看见你,就被你深深地吸引。虽然你不很帅,也很爱逞能,但我心中还是很喜欢你。你的性格和言行,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但后来,我从别的女生口里得知你甚至‘两天换一个女朋友’时,我很震惊。虽然我很想找你谈话,但却很害怕别的女生会骂我。我哭了一个星期……”这篇题为“一个爱吴××的女生的告白”,来自百度广州某重点小学的贴吧,作者署名为“爱的泪太苦”。紧随其后的是一条写着“你有病!”的回帖。??? 浏览一下该贴吧,共有主题594个,帖子6118篇,内容除了毕业留言、笑话,更多是评选帅哥美女和爱情告白,还有辱骂同学及老师的言论等,言辞中不乏“上床”、“贱人”、“泡妞’’等露骨字眼。对此,一名11岁孩子的家长感叹道:“真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心里能装下那么多事情!”??? 记者随意浏览了包括中小学生的20多个贴吧,发现里面很热闹,许多帖子都受到热烈追捧,你来我往的情况很多。其中,小学生的贴吧内容更丰富,言辞更激烈,原创帖更多,很多是讨论早恋的感觉,以及评价身边美女俊男的帖子,而中学生的贴吧更多则是集中在情感、人际交往、学习以及对“性”的好奇。?? “小莉因为看到贴吧上有人把她评为年级的四大丑女之一,最近一个月都不怎么跟我说话。”正在念小学六年级的小婧告诉记者。她的小姐妹小莉原本是个性格开朗活泼的女孩。而且很愿意替女孩子们出头。有些调皮捣蛋的男生欺负女同学,小莉总会挺身而出,和男孩子们理论。结果,这些男生就以“八婆”称呼她,一开始,小莉不以为意。可是有一天,有人在学校的贴吧上评选年级四大丑女,把小莉提了出来,说她长得难看,还老爱抛头露面,后面有七八个人跟帖认同。小莉看了这些帖子以后,嚎啕大哭,这段时间,她就变得沉默寡言,甚至连头都不愿意抬。??? 由于贴吧上都是匿名帖,即使上面的话说得很过分,大家也不知道该向谁追究责任。在百度贴吧里很多中小学校名字的贴吧,此类骂人帖并不鲜见,用语之狠让人吃惊。在越秀区某小学的贴吧上,就有这么一段对话:“怎么杀戴××?”“扒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打断他的骨头,吃了他的心!”除此之外,还有抱怨老师的:“认为夏老师是虐待狂的进来!”“罚抄10遍课文.不坏才怪!”?????????? ?? “我决不会让儿子上这样无聊的论坛。”医生孙小姐说。她的儿子小方今年读初一,平时孙小姐对儿子上网看得比较严,小方一般在休息时间玩玩赛车之类的竞技游戏,以及上与学习相关的网站,一般时间都不会太长。不过,当孙小姐在记者介绍下看完贴吧里的帖子后有点吃惊,她说,决不会让儿子上这样的网站。其实贴吧上的话题在她的意料之中,很多成年人在青少年时代都有类似的想法和好奇。不过,把孩子私下里想的问题正大光明地搬到网络,并用不理智的言论来讨论就不妥当了。孩子们天天都在上面讨论这些无聊的问题很浪费时间,而且孩子的判断力和自控能力都很差,如果经常上这样的论坛,说粗口或不用正常的方式讨论问题,会产生不良影响。??? 而某知名IT公司的刘先生说,自己上小学六年级的女儿从小就喜欢电脑,也喜欢上网。他是一次无意间看到自己女儿在这个论坛上灌水时发现这种论坛的。看了这些帖子后,他大吃一惊,由于在百度开个贴吧很容易,而且上去贴帖子的人都是匿名的,所以很多小学生和中学生可以很自由地建立这种论坛。虽然现在的孩子懂得多,想得多,但对很多都只是一知半解。不少孩子看到别人在贴吧上写的暗恋故事、情感经历,觉得很浪漫、很美,就有样学样,或者想入非非。贴吧上的内容鱼龙混杂,孩子缺乏分辨能力,很容易学坏。??? 为什么中小学贴吧会如此火爆呢?某重点中学一位专职心理老师表示,一般孩子从11岁开始进入青春期,开始关注“性”,企图了解“性”,但获知渠道却很少,在一知半解的状态下。他们对两性关系可能产生一种向往的心态,便在贴吧上把这种情绪发泄出来。另外,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我认识,自我定位都处于一个混乱时期,不清楚自己在他人的心目中应该有个什么样的形象,于是便会做各种各样的尝试,包括说脏字,在他们看来,这都是一种“酷”的表现。在很多孩子看来,以匿名的形式去表达这种尝试,既满足了心理需要,又比较安全,不容易受到权威的指责。因此,他们便在上面尽情释放,畅所欲言。??? 某医院心理科主任医生说,早恋、暗恋之类的话题,孩子们都会因为好奇私下讨论,但是贴吧容易使孩子过多关注这类问题,当孩子在世界观和人生观上都接受了早恋这类东西,而在现实中又不能发泄出来,容易形成巨大反差,就有可能造成孩子性格扭曲。??? 其实贴吧问题反映的主要是现今父母和孩子关系的问题。由于社会压力大,很多家长平时忙工作,对于孩子往往只是一味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而漠视了对孩子的关心和关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家人在精神上的关怀是最重要的。如果孩子无法在感情上得到父母和家庭的满足,就容易使孩子将注意力转向贴吧、网络游戏去寻找满足。??? 但是,在孩子的眼睛里在贴吧讨论的问题却属于“正常范围”。在越秀区读初二的小任并不知道有这样的贴吧,不过他在浏览了贴吧内容后告诉记者,其实这些帖子里讨论的话题并不算出格,这些帖子上的问题他们同学平时也会私下里讨论,比如班上谁和谁好了,谁在暗恋谁,以及谁长得比较好看之类的。不过这种用帖子表达出来的方式更新鲜,而且参与讨论的人也多了很多,一些不方便的话题也可以自由地在上面表达。??? 今年读六年级的小亮说,由于平时学习压力大,在学校里又要遵守这样那样的规矩,很多孩子把在贴吧发帖子看作是一种发泄渠道。而且,很多平时不敢骂的人在网络也敢骂了,“毕竟在这个吧里不会有人查出你是谁。”??? 不过,他也承认,其实经常在贴吧发帖也很浪费时问,虽然大家平时在网上可以发泄一下自己平时的不满,不过如果经常在上面肯定对学习不好。??
20、新闻的标题被喻为新闻的“眼睛”,标题是否精彩,直接关系到能否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试简要分析“人前我是乖乖仔,一上贴吧就爆粗”这一标题的精彩之处。(4分)?答:
?21、贴吧现象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请根据新闻的内容分别概括家长、心理专家以及孩子们对这一现象所持的主要态度。(6分)?答:家长:??
???? 心理专家:???
?????孩子们:?????
?22、这则新闻报道以后,有读者认为在贴吧上“爆粗”的行为只是“说说而已”,并不代表什么,因此“不要太紧张”,甚至还有人说,现在的网络就像公共厕所,什么脏东西都可以往里面发泄,小孩子有不平事,利用网络这件利器,敲敲键盘,排解郁闷,也应该算是“上世纪90年代”孩子的成长方式吧。对此,请结合新闻内容谈谈你的主要观点,并稍作分析,要求言之有据,言之成理。(4分)
?23、下面对这篇新闻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 )?? A.来自广州某重点小学贴吧里一篇“一个爱吴××的女生的告白”的帖子引来了同学的不少口水,贴吧里泛滥的露骨字眼更引来了家长的担忧。?? B.“爆粗”在新闻中指的是说粗口或使用辱骂同学及老师的言论等。使用这种不正当的方式在网上讨论问题,容易产生不良影响。?? C.很多小学生和中学生都可以很自由地开贴吧,其内容又无一例外是一些暗恋故事、帅哥美女评选以及辱骂别人的言论,所以危害很大。?? D.孩子却认为在贴吧讨论的问题属于“正常范围”,因为这些问题他们平时私下里也会讨论,只是用帖子表达起来更自由。?? E.由于贴吧上都是匿名帖,所以即使上面的话说得很过分,用语狠得让人吃惊,大家也不知道该向谁追究责任,因此根本不会当真。
五、(共2小题,共10分)
24、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
十五岁是风,二十岁是云,二十五岁是水,三十岁是山。风_______________,云可见而不可捉,水可捉不可握,只有山能实实在在地把握。但云是风的面貌,水是云的凝结,山是水的故乡。没有风,云便不再飘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水,山便将要枯萎。
25、下面是2003年11月8日的一条信息,请将它拟成一句话新闻。
本报北京讯 昨天,记者从外经贸部获悉,根据中国入世的有关法律文件,进口汽车关税从2002年开始到2006年7月1日降到25%。引入注意的是,关税的减让并不是逐年顺延递减,而是从明年起,每年有一个减税水平,其中明年关税降低的幅度最大;排量不满三升的轿车由目前的税率70%降到43.8%,降幅为26.2%;排量三升以上的轿车由目前的80%降到50.7%,降幅为29.3%
五、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台湾作家林清玄曾这样阐述“人生之美”。他说:人生的美,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欲望、物质带来的美。物质的人生是永不能满足的。比如你吃东西吃得很好,但科学家的分析是,你只有15厘米的满足感,即从舌尖到喉咙。美的第二个层次,是文化、艺术、文明带来的美的满足。比如听动听的音乐、看美幻的灯光。美的第三个层次是灵性、精神的美,这要求我们通过努力,去认识生命中一些美好的部分。
请以“人生之美”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题目: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