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五 柳 先 生 传陶 渊 明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2、理解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3、体会课文中“不”字的妙处。学习目标: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人,著名诗人。
他生活的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许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辞去官职,躬耕僻野,过着简朴的归隐生活。 文体·简介 传(zhuàn):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
文体特点:史传体例的“传”,开头要介绍传主的姓名表字,接下来介绍传主的生平、性格、爱好、志趣等。在传的结尾部分要有评论性的文字,一般由“赞”引起。1、传记是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所以与此相关的内容都要写清楚。
2、《五柳先生传》写了五柳先生的姓、字、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等情况。
3、除此之外,还应有家庭状况、生卒年代、 主要经历和事迹等。
4、写传记最重要的是内容要真实。
传记内容的一般写法写作·背景 本文取正史纪传体的形式,重在表现生活情趣,带有自叙情怀的特点。作者以简洁的笔墨表达不同流俗的性格,塑造了一个清高洒脱、怡然自得、安贫乐道的形象。作者写此篇时已是晚年,生活相当困苦窘迫,但作者丝毫不后悔自己选择的归隐生活,而是以古贤者颜回自况,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情怀。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指导:通过初读,筛选出自己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借助工具书查明后再读。 嗜( ) 辄( ) 吝( )
褐( ) 箪( ) 汲( )
俦( ) 觞( )
黔( ) 娄( ) shìzhélìnhèdānjíchóushāngqiánlóu认准下列字的读音再读课文疏通文意1.结合注解、工具书,解释重点字
2. 书面翻译课文
3. 完成重点句子翻译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
边 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
利。什么地方 姓名和表字 “以之为” 羡慕荣华利禄 就 处所、地方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
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很 领会、体会书中的意旨 特别爱好 亲戚、朋友喜欢 这种情况 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就高兴得连饭都忘了吃。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有这种嗜好,高兴的样子或 置酒而招之。造 饮 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 吝情 去留。 环堵
萧然,不蔽风日;表承接 到、往 希望、愿望 竟不舍不得 周围都是土墙 空寂 阳光有时 就 有时准备了酒叫他来喝。他一来就要把酒喝光,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摆放 去,离开 表顺承短褐穿结, 箪 瓢 屡空, 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 示己志。忘怀得失,
以 此自终。 粗布短衣 打补丁 盛饭的竹器饮水用具经常稍微 安然自若的样子 表现 志趣 过完自己的一生 粗布短衣上面打了很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然自若,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了自己的一生。凭借赞 曰: 黔 娄 之 妻 有 言:“不 戚 戚于
贫贱,不 汲 汲 于 富 贵。”其 言 兹 若
人之 俦 乎?传记的评论性文字 忧愁的样子 心情急切的样子 大概 辈、同类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衔 觞 赋 诗 ,以 乐 其
志。无 怀 氏 之 民 欤 ?葛 天 氏 之 民
欤? 酒杯 使……快乐,形容词使动用法语气助词,吧 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吧? 本文主要从哪些方面来写
五柳先生的?
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得出来?整体感知填表主要方面相 关 内 容籍贯姓字思想性格乐趣爱好生活状况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文中第一段写了五柳先生四方面的情况,分别是名号由来,思想性格,乐趣爱好,生活状况。仔细读第一段,从文中找出表现五柳先生这几方面的句子。合作探究:1.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明确:它与作者的“不慕荣利”的性格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与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并不想“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这是他不追求名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的体现。2.喝酒为什么要“期在必醉”? 明确:五柳先生在污浊的世俗社会里特立独行,内心必有许多愁苦,寄情于酒,这是他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他饮酒时“造饮辄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也是他率真放达的体现。 3.作者常写文章,目的是什么? 明确:五柳先生才华出众,著文章不是要给别人看,更不是要献给统治者去求得官禄,而只是“自娱”,这正是他不慕荣利的体现。这与世人的追名逐利形成了鲜明对比,使这个身处污浊社会而保持高风亮节的五柳先生形象使人钦佩万分。 4.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生活条件如此恶劣,作者为何还能“晏如也”?这种精神值得提倡吗? 明确:作者的生活状况是穷困的:“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不仅写出了他的穷困潦倒,而且含蓄地说明了作者以古贤颜回自比,表达了自己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的思想。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一个虽处于贫苦之中却悠闲自适、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 5.何为“赞”?赞语中的哪句话和传文中的“不慕名利”相照应?对作者的这种性格,该怎样看待? 明确:“赞”是历史传记的一种体式,缀于传文之末,不是赞美,而是对史传正文的记事和褒贬做进一步的补充和阐发。本文用这一体式,进一步的揭示五柳先生的精神和拓展文章的境界。
与赞文“不汲汲于富贵”相照应6.全文哪些句子或短语中用到了“不”字?它们有什么作用? 明确:语句见课文
作者言“不”,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结构分析: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作者通过该传,表达一种安贫守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全文不足二百字,语言朴素洗练,内容看似平淡却寓意深刻。
《五柳先生传》由两个部分组成:
一部分为传文(叙),
一部分为赞语(议)。五
柳
先
生
传传文赞语名号来历:性格:生活:志趣:宅边有五柳树。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安贫
乐道不慕
荣利洁身
自好照应:“不慕荣利”照应: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照应:“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隐士)板快设计
一、根据课文中的语句,用四字词语概括五柳先生的性格。
读“ ”这句话,我看到一个 的五柳先生。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一个 的五柳
先生。隐者风范课堂训练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一个 守志不阿 的五柳先生“常著文章自娱” “好读书,不求甚解”:
一个 的五柳先生
“性嗜酒” “期在必醉”:
一个 的五柳先生
“环堵萧然” “晏如也”:
一个 的五柳先生
“忘怀得失” “不汲汲于富贵”:
一个 的五柳先生 自得其乐率真放达安贫乐道淡泊名利 二、请用课文原句答题:1、“五柳先生”的字号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2、“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五柳先生”三大志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五柳先生”的生活境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赞语中哪句话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宅边有五柳树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不汲汲于富贵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