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特征与农业》(第1课时)一课一练
一、基础达标
1.关于西北地区的地形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平原、盆地为主 B.内蒙古高原表面较平坦
C.新疆地形“两盆夹三山” D.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准噶尔盆地
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是指( )
A. 黄土高原
B. 华北平原
C. 四川盆地
D. 内蒙古高原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的地区位于(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4.关于西北地区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平原、山地为主
B.以丘陵、山地为主
C.以高原、盆地为主
D.以山地、丘陵为主
5.新疆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习惯,这种习惯适应了新疆( )
A.多风沙的特点
B.光照强的特点
C.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D.降水稀少的特点
6.乘火车从呼和浩特出发到乌鲁木齐去旅游,在旅途中能见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
A.草原、荒漠、森林 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森林、草原、荒漠 D.荒漠、草原、森林
二、综合提升
1.读西北地区略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是______(山脉),大致是我国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2)图中②是我国地势第______级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3)图中从A→B→C,降水量逐渐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
(4)本区生态环境脆弱,过度放牧等人类不合理活动,容易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
2.读“我国西北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山脉,B______山脉,C______山脉;
(2)西北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并且被山岭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植被东部高原以______为主,向西逐渐过渡为 和荒漠;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我国最大的内流河D______河,其位于我国最大的盆地______盆地
参考答案
一、基础达标
1.解析:A、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故错误;B、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一望无垠,草场广布,但是风蚀作用显著,故正确;C、新疆的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故错误;D、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的塔里木盆地,故错误.21cnjy.com
答案:B.
2.解析:内蒙古高原地势坦荡,中部水草丰茂,这里牛羊成群,毡房点点,是我国的草原牧区,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故选项A、B、C都不符合题意.
答案:D.
3.解析:唐诗中的西北地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诗人用凝练的笔墨,描绘了西北苍凉壮阔的景色.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富含水汽的夏季风到达河西走廊后已属强弩之末,难以再向西北前行.广大的西北属于典型的非季风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这也是当地荒漠面积广大的主要原因.www.21-cn-jy.com
答案:C.
4.解析: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大约只占全国总数的4%.汉族约占全区人口的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2·1·c·n·j·y
答案:C.
5.解析我国新疆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形成这种服饰特点的原因是:我国西北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大.21教育网
答案:C.
6.解析:我国东西跨经度较广,由于各地区距离海洋远近不同,导致地表植被有很大的变化,最东部地区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一带,生长着茂密的森林,中部地区的内蒙古地区分布着广袤的草原,而到了西部的塔里木盆地,由于降水稀少,地表以荒漠为主,由此可见从我国的呼和浩特到乌鲁木齐,植被的变化规律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21·cn·jy·com
答案:B.
二、综合提升
1.解析:(1)图中①是大兴安岭,大致是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2)图中②是我国地势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3)图中从A→B→C,降水量逐渐 减少,主原因是受海陆因素的影响,距离海洋越来越远;
(4)本区生态环境脆弱,过度放牧等人类不合理活动,容易导致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答案:
(1)大兴安岭;400;
(2)一;
(3)减少;受海陆因素的影响,距离海洋越来越远;
(4)土地荒漠化.
2.答案:(1)阿尔泰;天山;昆仑;
(2)干旱;深居内陆,远离海洋;草原;荒漠、草原;
(3)塔里木;塔里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