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5-04 15:3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八年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O
小题,每小题2分,共6O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标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使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国家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西藏的和平解放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建国初期,捍卫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保卫了国家独立,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的事件是(

A.《共同纲领》的颁布
B.抗美援朝
C.西藏和平解放
D.土地改革
3、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句表达了(

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
D.“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
4、12月4日是全国普法宣传日,那么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哪一次会议(

A.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党的十二大
5、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标志着我国进入这一阶段的历史事件是(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6、“中国代表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A.1954年访问缅甸时
B.出席万隆会议时
C.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D.1971年会见基辛格时
7、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和印度交往中首次提出,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求同存异”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合作共赢
D.不结盟政策
8、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有(

A.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B.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C.正确分析了我国国内主要矛盾
D.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
9、“文化大革命”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其结束的标志是(

A.一月革命
B.二月革命
C.九一三事件
D.粉碎“四人帮”
10、根据“求同存异”、“小球转动大球”、“伙伴关系”等内容提炼出一个最恰当的学习主题是(

A.伟大的历史转折
B.挑战两极格局
C.艰难的探索历程
D.走向世界舞台
11、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是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史上取得的一次伟大胜利(

A.成功举办APEC会议
B.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加入世贸组织
D.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12、张大爷家住成都近郊,以务农为生。右图是他家1978年—1988年10年间人均收入不断增加的直接原因是(

A.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3、改革,推动改革,深入推进改革……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77次提到了“改革”二字,表达了政府深化改革的决心。三十几年前,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4、据统计,“1979年至182年,深圳工业生产值每年平均递增81%……1983年,深圳全市总产值完成了7.2亿元,比1979年增长了11倍。”导致深圳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D.国有企业的改革
15、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邓稼先
B.侯德榜
C.陈景润
D.袁隆平
16、面对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中国提出了什么计划?(

A.863计划
B.“一五”计划
C.“星球大战”计划
D.“两弹一星”计划
17、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A.邓稼先
B.杨振宁
C.侯德榜
D.华罗庚
18、图2壁画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最有可能出
现于(

A.三大改造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
19、标志着中国国防力量加强,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重大事件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海军装备了核潜艇
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20、请给下列图片命名一个最为恰当的展览主题(

东风五号战略导弹
潜艇待命出航
国庆五十周年阅兵式
A.新中国国防建设成就展
B.社会主义科技成就展C.“两弹一星”成就展
D.空军现代化建设成就展
21.
APEC
的含义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上海合作组织
   D.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22.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

A.实行土地改革
B.发展重工业
C.发展轻工业
D.进行三大改造
23.
有一首歌唱道:“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4.
某同学准备作一个题为《
我眼中的“文化大革命”》
的发言,以下内容不适合出现在发言提纲中的是(

A.民主法制遭受践踏
B.国民经济破坏严重
C.文化教育历经浩劫
D.外交事业停滞不前
25.
1951年,以和平方式获得解放;20世纪60年代初,废除农奴制;今天,她更加繁荣富庶。“她”是(

A.新疆
B.广西
C.西藏
D.宁夏
26.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歌颂的两位伟人是(

A.孙中山和毛泽东
B.孙中山和邓小平
C.毛泽东和邓小平
D.刘少奇和邓小平
27.
诗歌:“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此处的“白莲开”是指(

A.新中国的成立
B.香港回归
C.澳门回归
D.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迅速
28.
党和中央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策是(
)
A.土地改革
B.民族区域自治
C.“三大改造”
D.生产改革
29.
班级准备办一期“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谱”板报,下列可以入选的人物有(

①董存瑞
②邱少云
③雷锋
④黄继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0.
我国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轨道
三、材料题-论述题
32、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
材料二:右图为我国1953—1956年农业总产值示意图。
材料三:1958年,中国出现了亩产13万斤的“中稻高产卫星”和一棵白菜重250斤、一个萝卜重千斤等众多违背经济发展客观经济规律的“奇迹”。……但是农村经济水平普遍很低,大食堂难以维持,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农副产品产量急剧下降,城乡粮油棉等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许多地区因饥饿发生了浮肿病,有的地方人口死亡率剧增。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八年历史
答题卷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辨析题(本大题有6分)以下内容有错误,请指出并订正。
3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2.(注:材料在第2页)(1)针对材料一的现象,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什么法律?(2分)
(2)从材料二的图表中你得到什么信息?原因是什么?(4分)
(3)材料三是什么事件导致的严重后果?(2分)
(4)材料四反映了中国农村的什么制度?(2分)
33、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扩大了我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为新中国的和平建设争取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材料二:见下图。
新中国提出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分析,积极外交活动对新中国和平建设有何作用?(4分)
根据材料二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写出70年代的中国外交成就。(6分)
34、 材料一 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材料二
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原因之一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可见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嘛!
—邓小平
根据材料一,我国最早设置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布在哪两个省份?(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建设经济特区的主要好处。(4分)
(3)改革开放这一伟大的战略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哪次会议上提出的?(2分)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4分)
材料:邓小平在1984年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然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请回答:(1)这段话反映出为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2分)(2)在我国首先得到成功实践的是哪一地区?(1分)(3)请写出该地区回归祖国的时间。(1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BCCC
6-10
BBCDD
11-15
BBDBD
16-20
AABAA
21-25
ABDDC
26-30
CCBBD
二、改错辨析题
31、不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我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国家性质的宪法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材料题
32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分
2、农业生产稳步增长2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或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2分。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33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分;扩大了我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为新中国的和平建设争取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2分。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分;中美建交(尼克松访华亦可)2分;中日建交2分
34题
1、福建、广东4分
2、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促进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两点即可4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
35题
(1)“一国两制”
(2)香港
(3)1997.7.1
图2
肥猪赛大象,
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
足够吃半年。
肥猪赛大象,
就是鼻子短,
……
考场座位号:
图一:中国代表团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图三: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
图二:“历史性的握手”——周恩来总理在机场迎接来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