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
一天中太阳的位置
教案
教材分析:
这一节课是《地球、太阳和月球》单元的第二课,这一课以阳光下的影子变化为切入点,观察影子变化的规律,并利用观察仪记录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及其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一天中不同时刻下影子的方向和长短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知道太阳的视运动规律是东升西落。
知道太阳在一天中的位置变化规律。
科学探究
(1)能通过观察、记录,描述一天中阳光下影子的方向和长短的规律变化。
(2)能通过运用适当的工具观察、测量、记录一天中的太阳方向和太阳高度角,分析出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
(3)培养长期坚持观记录的实验能力。
3.科学态度
培养能从身边的自然现象中发现其科学原理的能力,从而产生对自然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观察、记录,描述一天中阳光下影子的方向和长短的规律变化。
教学难点:
观察、测量、记录一天中的太阳方向和太阳高度角,分析出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相关图片和视频)
学生分组:观测仪、量角器、指南针、橡皮泥、棉线、吸管。
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课本图:从生活情境产生问题:“为什么影子会产生变化?他是怎么变化的?”
驱动任务:阳光下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有没有变化?
二、活动1:阳光与影子。
1、提出:观察阳光照射物体产生的影子在不同时刻有什么变化?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都有变化吗?
2、学生交流、分享课前布置的观察任务:阳光照射物体产生的影子在不同时刻有什么变化。
3、引导发现太阳有东升西落的视运动规律和太阳的视运动规律形成的影子方向和长度的规律性变化
小结:阳光照射物体产生的影子在不同时刻长短和方向都会有变化。太阳有东升西落的视运动规律。(当然这种规律只是我们在地球上观察到的现象,并不等于太阳围绕地球转动。)
三、活动2:观测一天中太阳的位置。
1、提出:活动1中,我们知道一天中的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有变化的,但怎么变化?太阳在每一时刻具体在什么位置呢?
2、利用教科书的2幅图片资料示范利用观测仪进行观测的方法。
3、小结:判别太阳的方向和太阳高度角。(先利用指南针定位,再利用方向板上竿影的方向判断与其相反的就是太阳的方向。再将观测仪竖竿顶端和地面竿影末端连成一条直线,直线与地面所形成的夹角就是当时的太阳高度角。)
4、看图例示范,制作观测仪。利用方向板和量角器尝试记录太阳方向和太阳高度角。
5、参照“妍妍的观测记录”分析“太阳高度角折线图”,并找到规律。
小结:太阳从东边升起,再从西边落下,阳光和地面呈现的夹角从小变大,再从大变小。
四、课外探索:
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观测、记录太阳方向和太阳高度角,填写观测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