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
认识月球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2)知道月球每天东升西落的视运动规律。
(3)知道能使用天文望远镜等工具进一步观测星体。
2、科学探究
(1)通过探究实验,依据现象推测出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
(2)能利用天文望远镜进一步观测月球。
(3)通过观察比较,推测出月球每天的视运动规律是东升西落。
3、科学态度
激发研究月球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模拟实验,感受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以及了解月球每天的视运动规律是东升西落。
三、教学准备
涂黑的乒乓球、手电筒、天文望远镜等
四、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生活情境:在海边上,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海面上的船清晰可见,妍妍说:“月亮发的光真亮啊!”波波却说:“月亮应该不会发光吧?”
产生问题:几乎所有人都见到过夜晚的月光,它也能照亮物体。但和太阳不同,月球不能自己发光,学生也有这个常识,于是他们就会有疑惑,这月亮的光从哪里来?
驱动任务:月光从哪里来?
活动1:月光从哪里来
指引学生做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光的模拟实验。模拟实验中,用涂黑的乒乓球模拟不会发光的月球,用电筒光模拟太阳光,可以比较电筒光照射和不照射乒乓球的两种实验现象,我们会发现电筒光照射到乒乓球后,被照射到的乒乓球黑色表面会亮起来,模拟实验充分说明月光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光。这个实验也为后续研究月相成因打下基础。
活动2:观测月球
学生用肉眼观测月球,能看到月球上许多阴暗区域,但用肉眼不能清楚地观察这些阴暗区域,可以引导他们使用观测工具——天文望远镜进一步观察月球。这时,教师应提出使用天文望远镜的基本要求,就是要选择好观测地、天气和日期,并引导学生注意如何使用天王望远镜。
使用天文望远镜的方法是:首先,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放置天文望远镜。其次,用寻星镜对准目标星体:①在镜筒外沿着镜筒延伸的方向,先用眼睛寻找目标星体;②在寻星镜内,利用调节手柄从不同水平方位和不同高度等方面进行搜索;发现目标星体后,将其置于视野的中央。最后,用主镜观测目标星体。
活动3:月亮升起来了
我们都知道,太阳的视运动规律是东升西落;但相对于太阳来说,月球的视运动规律是较难观察的。那究竟月球从什么方向升起来,又从什么方向落下去呢?我们建议学生在同一个晚上同一个地点的不同时刻观测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通过比较位置的变化推测得出月球的视运动规律。
教科书呈现的一组图片就能体现月球的视运动规律,这组图片分别由19:00、19:30、20:00三个不同时刻的月球位置图的组成,图上还标明东、西方向,让学生能从图片就能观察到月球从东往西运动,能推测出月球从东边升起来、从西边落下的视运动规律。
课堂小结与分享交流
1、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2、知道月球每天东升西落的视运动规律。
3、知道能使用天文望远镜等工具进一步观测星体。
班级
课后反思
四A
四B
四C
四D
四E
四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