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一中2017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试题地理(理科)
时间:5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结合材料回答1~2题。
1.“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
A.该行星陆地面积狭小
B.该行星所运转的恒星太昏暗
C.该行星距离太阳太远
D.该行星距离所运转的恒星太近
读秀丽的黄果树景观图(图1)。回答3~4题。
3.
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4.
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
)
A.
瀑布、水流
B.
岩石
C.
树木花草
D.
大气
5.
2012年1月23日,我国在欢庆龙年春节时,太阳发生了一系列爆发活动。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全球各地可见美丽极光
B.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影响
C.为大气运动提供能量
D.促进地壳板块移动
读“某学生画的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3)”和“喜马拉雅山某处化石照片”(图4),完成6~7题。
6.
图3中箭头标注错误的是
(
)
A.①⑥
B.④⑧
C.⑦⑧
D.④⑦
7.
照片中含化石的岩石按成因属于
(
)
A.
沉积岩
B.
变质岩
C.
侵入型岩浆岩
D.
喷出型岩浆岩
8.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太阳辐射能
B.地球内部热能
C.风能
D.生物能
9.下列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A.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很少
B.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C.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D.阴天,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10.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
C.植被稀少,土壤贫瘠
D.化学风化微弱,物理风化显著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11—12题。
11.从地理学角度看,从塞北到江南的自然景观差异属于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12.从塞北到江南的自然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热量
13、下列地形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喀斯特地貌
B、东非大裂谷
C、恒河三角洲
D、风蚀蘑菇
下图为“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图2)”,读图完成14—15题:
14、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
)
A、气温高,气压高
B、气温高,气压低
C、气温低,气压低
D、气温低,气压高
15、为了减少对市区空气的污染,该城市火电厂厂址应选择在(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16.图为某一河段的剖面,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
此河流位于
(
)
A、南半球
B、北半球
C、赤道上
D、回归线上
读“水循环示意图”(图12),回答17题。
17.图6中a、b、c、d、e分别表示
(
)
A.蒸发、地表径流、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
B.下渗、地表径流、蒸发、水汽输送、地下径流
C.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地表径流
18、下图为太平洋局部洋流模式图,a、b代表两股不同性质的洋流,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受a洋流影响,沿岸地区降温减湿
B.甲区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
C.受b洋流影响,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D.丙处有世界著名渔场
下图是“我国某地气象站某月18~21日气温和气压变化图”,读图19~20回答:
19、此期间过境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反气旋
C.暖锋
D.气旋
20、上图所示时期,我省大部分地区
(
)
A、低温少雨
B、温和多雨
C、炎热干燥
D、炎热多雨
下图为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试题。
21.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A.甲-商业区
乙-工业区
丙-住宅区
B.甲-住宅区
乙-工业区
丙-商业区
C.甲-商业区
乙-住宅区
丙-工业区
D.甲-工业区
乙-商业区
丙-住宅区
22.关于该城市规划及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适宜规划建设高级住宅区—地价较低
B.②处适宜规划建设化工厂—交通便利
C.③处适宜规划建设绿化带—减少污染
D.④处适宜规化建没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
读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23~24题。
23.与当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相符的国家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4.下列关于④类国家人口问题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老龄人口增多
B.青壮年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过大
C.人口素质偏低,教育压力过大
D.城市人口比重过高,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据此完成25~26题。
25.当前,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
)
A.缺乏优惠的政策环境
B.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C.庞大的入口数量和较低的人口素质
D.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6.按照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可以解决的难题是
(
)
①人口膨胀
②生态恶化
③资源超常规利用
④经济超常规增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7.该区古绿洲退化成沙漠的主要原因是
(
)
①生态移民
②植树造林
③过度用水
④盲目开垦
A.①④
B.②③
C
③④
D.②④
28.下列措施中,不利于防治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的是(
)
A.扩大种植面积
B封沙禁牧
C.
禁樵禁采
D.合理用水
29.沙漠中的绿洲有利于形成城市,其主要区位条件是(
)
A.地形
B.水源
C.交通
D.政策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9个省区,供应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沿线各省区的工业和居民用气。据此回答30~32题。
30.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线走向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农业发达程度
B.城市分布
C.环境状况
D.河流分布
31.西气东输工程所输送的天然气与煤相比,其优越性体现在
A.开发难度小
B.输送、储存方便
C.减轻大气污染 D.燃烧效率低
32.关于西气东输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能积极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B.加速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C.可有效改善东部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D.该管线东西跨距大,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
33、图1和图2中的阴影部分为农业基地或农业带,这两个地区农业生产的共同之处有
A.都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B.主要粮食作物都是小麦、玉米
C.都是商品农业,劳动力都很丰富
D.农场都是国有大型农场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北方城郊建有大面积的温室大棚,冬季市民餐桌上常有西红柿、黄瓜等夏季蔬菜、水果。据此回答34~35题。
34.用“温室大棚”代替“南菜北运”的主要原因是
(
)
A.价格因素
B.交通运输不便
C.消费者习惯变化
D.气候变化
35.“温室大棚”能反季节种菜,改造的因素主要是
(
)
A.水分
B.土壤
C.热量
D.光照
二、综合题(共30分)
36.读图1和图2,完成下列各题。(15分)
图1
图2
(1)图2中长江水位较高时,地球可能位于图1中①、②、③的
处。(3分)
(2)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越有利于卫星发射,图2中武汉、汕头、海口三个城市,
市所在的省最有利于建卫星发射场。(3分)
(3)地球位于公转轨道①、②位置时,公转速度较快的是
。(3分)
(4)当地球公转位于②位置时,图2中武汉、汕头、海口三个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市;此日,长沙的昼夜状况是
(6分)
37.读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分)
(1)图中城市群体系的中心城市A的名称是
。(3分)
(2)形成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风力沉积、流水)沉积)。农业地域类型主
要是
(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6分)
(3)试分析珠江三角洲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至少回答两点)(6分)
高二期中考试理科地理参考答案
一、CDCCB
CAACB
ADBBC
BCBAA
CCCAC
BCABB
CDBAC
36.(10分)(1)②
(2)海口
(3)①
(4)武汉
昼长夜短
37.(10分)(1)广州
(2)流水
水稻种植业
(3)有利条件:地理位置优越,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水陆交通便利;有名的侨乡;劳动力充足。(任答2点即可)
岩浆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岩
⑧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图4
鹦鹉螺化石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