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初二生物
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请将唯一正确的选项填到表格里。
1.右图为眼球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1能调节瞳孔大小
B.结构2过度变凸,则看不清近处物体
C.结构3是物像形成的部位
D.结构4是视觉形成的部位
2.呼吸道感染时,病菌还可能通过某种结构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这个结构是
A.咽鼓管
B.内耳
C.咽部
D.外耳
3.当遇到巨大声响时,为保护鼓膜,应该①迅速张口
②迅速闭嘴
③张口,同时双手堵耳
④闭嘴,同时双手堵耳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听觉是人类获取信息的第二大途径,耳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耳的结构中相当于反射弧中感受器的是
A.鼓膜
B.听小骨
C.耳蜗
D.半规管
5.我们在一些地方可以看到“前方修路,请绕行”的告示牌,一些行人看见此告示牌后就会改变行走路线,而一些小动物却熟视无睹照样前行。这种差异的本质是人类有(
)
A.视觉中枢
B.语言中枢
C.听觉中枢
D.躯体感觉中枢
6.脊髓从胸部折断,造成排便、排尿失禁,原因是
A、脊神经被破坏
B、脊髓与大脑的联系中断
C、大脑的神经中枢被破坏
D、脊髓被破坏,不能完成基本的反射活动
7.圆圆在摘野果时,不小心手被刺扎了一下,手迅速缩回。但她又很想吃这个野果,于是伸手忍着痛摘下了野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圆圆不小心被扎后缩手,是条件反射
B.缩手动作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指挥下完成的
C.圆圆忍痛摘野果是因为大脑皮层可以控制非条件反射
D.圆圆完成摘野果的动作与小脑无关
8.短跑运动员一听到枪声就跑,这一反射的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
A.耳→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
B.耳→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肌肉
C.皮肤→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
D.皮肤→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肌肉
9.下列四组疾病中,都是因为体内某种及时分泌不足引起的是
A.高血压和地方性甲状腺肿
B.夜盲症和侏儒症
C.侏儒症和糖尿病
D.巨人症和糖尿病
10下列反射活动与观看电影《唐山大地震》时激动地泪流满面反射类型相同的是
A.鹦鹉学舌
B.孔雀开屏
C.雄鸡报晓
D.谈虎色变
11.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节假日探究“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下面的问题中不适合他们探究的是
A.反应速度与年龄有关吗?
B.反应速度与性别有关吗?
C.反应速度与训练次数有关吗?D.反应速度与身体状况有关吗?
12.在一定时间内,定时给大白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A.食欲旺盛,身体消瘦
B.身体臃肿,反应迟缓
C.尿中出现大量葡萄糖
D.停止生长和发育
13.当萨马兰奇先生宣布由中国主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时,王明同学欢呼雀跃、面红耳赤。对这一过程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A是大脑皮层兴奋的结果
B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C是激素调节的结果
D是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14.酸雨被称为大面积破坏环境的“空中死神”。究其原因,与下列哪项人类活动无关
A.汽车尾气的排放
B.燃烧废气的排放
C.开发沼气新能源
D.焚烧垃圾
15.很多树木对大气粉尘有很好的阻滞、过滤作用,其原因是
①森林枝叶茂密,能减缓风速;②有些树木叶面上有茸毛或能分泌油性、黏性的物质;③能吸收各种有毒气体;④能分泌抗生素;⑤蒙尘的树叶经过雨水冲刷后,能很快恢复以阻滞尘埃。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16.疯狗咬伤的患者,需要及时注射狂犬病抗毒血清。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称为
A抗体、保护易感者
B.抗原
、保护易感人群
C.抗体,控制传染源
D.抗原、切断传播途径
17.下列各种病症中都属于传染病的是
A.胃病、非典型肺炎、肺结核
B.血吸虫病、神经炎、淋病
C.艾滋病、流行性感冒、蛔虫病
D.水痘、胃癌、疯牛病
18.下列液体既有免疫作用,又有消化作用的是(
)
A.胰液
B.胆汁
C.唾液
D.泪液
19.下列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
A.患过腮腺炎的人以后不再患腮腺炎
B.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
C.给肠炎患者注射青霉素
D.给山区人民供应碘盐预防甲状腺肿
20.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牲口炭疽病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把供实验用的48只绵羊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绵羊用毒性已减弱的炭疽病的病原菌(疫苗)注射,它们感染后没有发病;乙组没有注射。半个月后,对甲、乙两组绵羊同时注射毒性极强的炭瘟病的病原菌,经过一段时间后,甲组的绵羊全部正常存活,而乙组的绵羊全部死亡。以下分析中错误的是(注:人体的免疫理论也同样适用于绵羊等哺乳动物)
(
)
A.实验的原理是甲组绵羊受到抗原刺激产生抗体获得了免疫力
B.乙组绵羊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C.实验中甲组绵羊没有发病是由于免疫起了作用
D.甲组绵羊开始注射的已减弱的炭疽病的病原菌具有杀菌作用
21.酒驾严重危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司机动作不协调、不准确的原因是酒精麻醉了神经系统的 ( )
A.大脑
B.脑干
C.小脑
D.脊髓
22.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a是效应器,能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
B.c是神经中枢,不受其他结构的调控
C.d能将来自c的神经冲动传至e,引起反射
D.e是感受器,能接受外界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23.
研究者给家兔注射某种药物后,破坏了胰岛细胞,家兔血糖浓度升高。这与家兔体内哪种激素含量降低有关 ( )
A.性激素
B.生长激素
C.甲状腺素
D.胰岛素
24.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常伴有发烧、皮疹等症状,其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和空气(飞沫)传播。下列各项预防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
A.对手足口病患者及时进行治疗
B.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C.及时对病人使用过的被褥进行消毒
D.少带孩子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25.
坚持饭前便后洗手,这项措施在预防传染病上属于( )
A.杀死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
26.正在患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的病人,属于 ( )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27.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传染病,至今仍属不治之症。目前,艾滋病疫苗正在研制当中。注射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环节中的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消灭病原体
28.
乙肝疫苗作为抗原,可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原被清除后,抗体还将在体内存留一段时间。下面为人体注射乙肝疫苗后,体内抗原、抗体的量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其中最为正确的是
29.关于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轻伤小病可以用非处方药
B.服药时间长的要用处方药
C.需要医生诊断的疾病要用处方药
D.非处方药的用法和用量比较灵活
30.动脉出血的急救方法是
A.在伤口处紧紧按住
B.在伤口处先消毒,再用消毒纱布包扎C.在受伤动脉的远心端,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止血D.在受伤动脉的近心端,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止血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初二生物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40分)
31.(11分)我们能看到丰富多彩的世界,与眼球的结构密切相关。请结合图回答
(1)
亚洲人的眼睛是黑色的,这实际上是[
]
的颜色。我们通常所说的白眼球,实际上是[
]
(2)正常的眼之所以既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又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主要是由于
[
]
的调节作用,若沉溺于上网或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看电视,容易使其调节负担过重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前后径过长,致使远处物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在了[
]
前方,形成近视。近视眼可通过佩戴装有
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3)从暗室走到阳光下,[
]
会发生变化,具体变化过程是
。
(4)你能看到远处有一棵树,是因为它反射的光线形成的物象落在[
]
上,这个信息通过[
]
,传到
而形成视觉。
(6)有一失明患者,经检查眼球的结构完好无损,原因之一可能是图中
[
]
发生病变。
32.(8分)右图是脑的结构以及反射弧模式图,A、B代表的是脊髓中能够向上、向下传导神经冲动的传导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婴儿会随时排尿,这种排尿反射属于_________
完成这个过程的神经传导路线是______(用图中的符号和“→”表示)
(2成年人则会在有尿意的时候选择适合的地点时间排尿,这种反射属于_______反射。在感受器接受了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并沿传入神经传导到[③]_______之后,经过脊髓里的上行传导束将神经冲动传导到______________,形成尿意,再下行传导到脊髓,由脊髓神经中枢发出指令传导到效应器,完成反射。由这个反射过程可以知道脊髓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3)某人只有看到自己的下肢,才能了解自己下肢所处的状态,并挪动下肢,他受到损伤的是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_____。
33.(11分)阅读资料,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春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该病是近几年临床上较多见的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而且易感人群不再局限为幼儿,已成年的患者不断出现,使得手足口病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
资料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养狗、猫等宠物,这为狂犬病传播带来隐患。我市狂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狂犬病患者一旦发病几乎全部死亡。专家提醒:如被宠物咬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
资料三:几年前曾经肆虐的甲流,因为甲流疫苗的广泛使用而得到了有效遏制,而没有接种过甲流疫苗的人往往容易患病。
(1)人体第一道防线的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一些小猫小狗会用舌头舔伤口,这是第_____道防线起作用。
(2)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属于__________。学校会劝有手足口病的儿童回家治疗,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____________。
(3)从免疫的角度来看,狂犬病毒属于_______,注入人体的狂犬病疫苗属于_______________;接种疫苗的人获得的免疫的方式是_____免疫,这属于人体免疫的第______道防线。
(4)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请你写出一条预防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10分)激素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右图是构成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内分泌腺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1-6所指的腺体与唾液腺、肝脏相比不同点是
(2)图[1]是
,它所分泌的激素主要是
,若幼年时分泌不足,易患
;分泌过多易患
(3)某人智力低下,身材矮小,可能是幼年时[
]
分泌的
不足引起的,成年时该激素分泌过多易患
(4)某人身体消瘦,浑身无力,尿液吸引一群蚂蚁过来,你预测此人可能患有
病,病因是
初二生物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A
C
B
B
C
B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D
C
D
A
C
C
B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C
D
A
C
B
C
B
C
D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40分)
31.(1)4虹膜
6巩膜
(2)2晶状体
8视网膜
凹透
(3)3瞳孔
由小变大
(4)8视网膜
10视神经
大脑的一定区域(视觉中枢)
(5)10视神经
32.
(1)非条件
5
4
3
2
1
(2)条件
脊髓
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
反射
传导
(3)传入神经或感受器
33.(1)皮肤、黏膜
二
(2)传染源
控制传染源
(3)病原体
抗原(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
特异性免疫
三
(4)饭前便后要洗手、消毒(意思对既可)
34.(1)图中腺体是内分泌腺
(2)垂体
生长激素
侏儒症
巨人症
(3)2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甲亢
(4)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