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自然之道》(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自然之道》(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14 09:32:17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自然之道
人教版 四年级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同学们,许多到澳大利亚旅游的外国人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澳洲人的文化里,最为邪恶的动物不是大灰狼,更不是狮子、老虎,而是在外人看来活泼可爱的野兔。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澳大利亚人如此痛恨野兔,甚至"谈兔色变"呢……
1859年,当澳大利亚的一个农夫为了打猎而从外国弄来几只兔子后,一场可怕的生态灾难爆发了。在澳大利亚兔子没有天敌,由于数量不断翻番,它很快就开始毁坏庄稼,影响了南澳地区的牧羊业。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1950年,澳大利亚的兔子的数量从最初的五只增加到了五亿只,这个国家绝大部分地区的庄稼或草地都遭到了极大损失,一些小岛甚至发生了水土流失。
几只可爱的小兔子就会对一个国家照成那么大的影响,是因为人们不懂得自然之道,在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上,也发生了一件违反自然之道的事情,我们一起看一看。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说说你自学会了哪些知识,查找了哪些知识,向同学们展示你的自主学习成果吧!
检查自学,展示我的成果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作者简介:
M·伯罗蒙塞尔(1942-1999)。美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大自然的秘密》。
检查自学,展示我的成果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太平洋绿龟:
体重在150公斤左右,幼龟不及它的百分之一。幼龟一般在四五月间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只是从龟巢到大海需要经过一段不短的沙滩,稍不留心便可能成为海鸥等食肉鸟的食物。它们以鱼类、海藻、甲壳类、头足类软体动物为食的。每年6~9月,海龟湾便有成群绿海龟回游来此,上岸产卵。每当夜深人静,雌龟便慢慢地爬上沙滩,在不被水淹的高潮线上,找到合适地点,挖出一个宽大的坑,才开始产卵,每次产卵50~200多枚(图2)。产完用沙土覆盖,龟卵在温暖潮湿的沙滩里自然孵化,经过49~60天,幼海龟例破壳钻出,爬入大海。
检查自学,展示我的成果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听读故事,学会生字
请同学们认真听课文录音,圈画出不会的字音、难懂的词语,然后完成下面的问题:
1、结合课文的注音和字典,弄明白重点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2、同桌相互检查重点词语的读音。
注意:“侦、嘲、蠢、彻”的声母都是翘舌音,“吁(xū)”不要读成“yū”。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3、开火车反复朗读多音字,看谁读的最准确。
幼( ) 滩( ) 侦( ) 嘲( ) 啄( )
企( ) 愚( ) 蠢( ) 返( ) 吁( )
拦( ) 鸥( ) 帽( ) 彻( )
yòu
cháo
tān
听读故事,学会生字
zhēn
zhuó

fǎn

chǔn

lán
chè
ōu
mào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4、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争先恐后: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踌躇:
争着向前,惟恐落后,形容十分积极。
连贯,连接、连续。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
原指人为了应付不利局面而假装愚痴,以免祸患,为常人所不及。文中形容我们的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办坏事。
听读故事,学会生字
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
犹豫,文中指幼龟探头出穴欲出又止侦察外面是否安全的样子。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听读故事,学会生字
5、开火车反复组词,看谁组得最准确。
幼( ) 滩( ) 侦( ) 嘲( ) 啄( )
企( ) 愚( ) 蠢( ) 返( ) 吁( )
拦( ) 鸥( ) 帽( ) 彻( )
幼龟
海滩
侦查
嘲笑
啄食
企图
愚笨
蠢笨
返回
吁吁
遮拦
海鸥
帽子
彻底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积极活动,理解自然之道
今天,我们组织多种有趣的学习活动,将根据同学们参与活动情况、答题情况,评选出学习小名星。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大声朗读,整体理解故事内容
请同学们有感情朗读课文,然后自主探究以下问题,看谁回答得又快又正确。
1、课文中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写到了哪些人和物?
点拨:故事发生在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
写到了我们、向导、幼龟、食肉鸟。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大声朗读,整体理解故事内容
2、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点拨: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他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接着,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 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虽然“我们”拯救了一些幼龟,但仍然感到十分震惊和悔恨。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大声朗读,整体理解故事内容
3、是什么原因让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从哪里看出来?
点拨:是我们的帮助,让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结果被食肉鸟吃掉。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危害。”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大声朗读,整体理解故事内容
4、这篇文章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
点拨:全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伴来到南太平洋加拉马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他们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一只被嘲鸫咬啄的幼龟抱向大海。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大声朗读,整体理解故事内容
第三部分(第5~7自然段):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从巢中鱼贯而出,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
第四部分(第8自然段):我们感到悔恨的震惊。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感情朗读,认识太平洋绿龟
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第1、2自然段,理解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上有什么生物现象?
点拨:
在这个海岛上,有许多太平洋绿龟在筑巢孵化小龟。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感情朗读,认识太平洋绿龟
2、我们来加拉巴哥岛旅游的目的是什么?
点拨:我们的目的,就是想实地观察一下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感情朗读,认识太平洋绿龟
3、太平洋绿龟的形体有什么特点?
点拨:太平洋绿龟长大后体重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幼龟体重不到它的百分之一。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感情朗读,认识太平洋绿龟
4、太平洋绿龟的幼龟在争先恐后爬向大海的过程中有什么危险?
点拨:从龟巢到大海需要经过一段不短的沙滩,稍不留心,幼龟便可能成为食肉鸟的美食。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感情朗读,认识太平洋绿龟
5、想象一下,这些幼龟如何才能不被食肉鸟吃掉?
点拨:这些幼龟可以在食肉鸟不出现的时候爬向大海。
避开食肉鸟的活动区域。
尽快地跑入大海。……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细细品读,理解向导的冷淡
同学们,这些可爱的幼龟能不能避开危险,成功地进入大海呢?请大家细细品读第3、4自然段,理解这两段的主要内容,然后自主探究下面问题。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细细品读,理解向导的冷淡
1、一只幼龟出巢穴时,是怎样的?可以看出幼龟怎样的特点?
点拨: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踌躇不前。
可以看出幼龟小心谨慎,非常担心外面是否安全。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细细品读,理解向导的冷淡
2、幼龟要出巢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
点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细细品读,理解向导的冷淡
3、如果你看到了可爱的幼龟将要被海鸟啄走,你会怎样做?
点拨:我会赶紧赶走海鸟,拯救幼龟。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细细品读,理解向导的冷淡
4、我和同伴是如何做的?体现出我们怎样的心情?
点拨: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
体现出我们紧张、焦急,对幼龟担心的心情。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细细品读,理解向导的冷淡
5、向导是如何回答我们的求救的 揣测一下他为什么这样说?
点拨: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言下之意是说,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是太平洋绿龟防护天敌、自我保护的手段。
向导长期生活在海边,对这样的事情见得很多,知道这是自然之道,不需要人的帮助。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细细品读,理解向导的冷淡
6、我们理解向导的想法吗?从哪里看出来?
点拨:我们不能理解向导为什么这样冷淡。
从下面语句看出来:“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细细品读,理解向导的冷淡
7、最后向导是如何做的?想象一下,“极不情愿”表现出向导怎样的心理活动?
点拨: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向导心里想:“你们不知道这是自然之道,你们让我这样做会还来其他海龟的。你们为什么要让我改变自然之道呢?”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感情朗读,理解幼龟的悲惨下场
同学们,向导把那只小龟送进大海,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第5~7自然段,然后回答下面问题:
1、接着发生的什么事情让大家极为震惊?
点拨: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感情朗读,理解幼龟的悲惨下场
2、为什么说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点拨:因为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感情朗读,理解幼龟的悲惨下场
3、如果你就是巢穴里的一只小幼龟,想象一下,你们为什么要争先恐后的爬出来?
点拨:我心里想:他肯定看到外面没有危险,而是匆匆忙忙地去大海了。如果遇到什么危险,他会返回巢穴中的。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感情朗读,理解幼龟的悲惨下场
4、巢中的幼龟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后,为什么会引来许多食肉鸟
点拨:因为从龟巢到海边的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拦,成百上千的幼龟结队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感情朗读,理解幼龟的悲惨下场
5、“天啊!”“看我们做了些什么!”这些话表现出我们怎样的心情?
点拨:表现出我们看到幼龟被许多食肉鸟吃掉后的惊奇、后悔的心情。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感情朗读,理解幼龟的悲惨下场
6、我们和向导如何对自己过错的进行的补救?
点拨:我们的向导赶紧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多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感情朗读,理解幼龟的悲惨下场
7、想象一下,我们拯救幼龟的时候,心里是怎样想的?
点拨:我们心里想:“都怪我们,不明白情况就把幼龟送进大海,使其他幼龟全部出来,暴露在天敌之下。我们做错了,我们要赶紧的补救,救起这些可怜的小动物。”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大声齐读读,感受后悔的心情
同学们,因为我们的不了解情况,让大量幼龟白白葬送了生命,我们心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大声齐读读,感受后悔的心情
1、我和同伴们回去的时候,是如何走的?为什么这样?
点拨:我和同伴们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地走。
因为我们的错误行为,让许多幼龟被食肉鸟吃掉。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大声齐读读,感受后悔的心情
2、你能理解向导为什么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吗?
点拨:为幼龟的惨死而悲,为人类的无知,强行改变自然规律而感叹。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大声齐读读,感受后悔的心情
3、小组交流,“自然之道”是什么意思?
点拨:自然之道,即自然的规律。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大声齐读读,感受后悔的心情
4、小组交流,这篇文章让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点拨: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事与愿违,好心办坏事;大自然中的现象是十分复杂的,没有调查清楚就不要乱作决定或指挥;当人自作聪明时,就可能以主观意志代替客观规律,聪明反被聪明误等等。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大声齐读读,感受后悔的心情
根据答题情况,评选出学习小明星。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当堂练习、及时巩固
1、读准字音。
幼(yòu)龟 侦(zhēn)察 踌(chóu)躇(chú)不前
嘲(cháo)鸫(dōng) 愚(yú)不可及 蠢(chǔn)事
鲣(jiān)鸟 气喘吁(xū)吁 响彻(chè)云霄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当堂练习、及时巩固
2、我会正确读下面的词语。
幼龟 海滩 侦察 嘲笑 啄食 企图 愚不可及
蠢事 反悔 阻拦 海鸥 帽子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当堂练习、及时巩固
3、判断句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课文的故事发生在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岛。( )
(2)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 )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就会做出一些事与愿违的事情。( )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有时也会收到一些惊喜。( )
×

×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当堂练习、及时巩固
4、这篇文章让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事与愿违,好心办坏事;大自然中的现象是十分复杂的,没有调查清楚就不要乱作决定或指挥;当人自作聪明时,就可能以主观意志代替客观规律,聪明反被聪明误等等。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同学们,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我”和同伴到南太平洋旅游,因救一只幼龟,而伤害了许多幼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希望我们在生活中认真学习,认真观察,尊重大自然的规律,营造和谐的生存环境。
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自然之道
好心拯救幼龟
许多幼龟被吃
要遵循自然之道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幼”、“侦”、“嘲”、“愚”、“蠢”、“吁”、“彻”7 个生字,会写“幼”、“滩”、“侦”、“嘲”、“啄”、“企”、“愚”、“蠢”、“返”、“拦”、“鸥”、“帽”、“吁”、“彻”14 个生字,正确读写文中重点的词语。21*cnjy*com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朗读课文中理解意思,自主与合作结合交流疑难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
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查找有关作者和太平洋绿龟的资料。www.21-cn-jy.com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许多到澳大利亚旅游的外国人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澳洲人的文化里,最为邪恶的动物不是大灰狼,更不是狮子、老虎,而是在外人看来活泼可爱的野兔。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澳大利亚人如此痛恨野兔,甚至“谈兔色变”呢……2·1·c·n·j·y
1859年,当澳大利亚的一个农夫为了打猎而从外国弄来几只兔子后,一场可怕的生态灾难爆发了。在澳大利亚兔子没有天敌,由于数量不断翻番,它很快就开始毁坏庄稼,影响了南澳地区的牧羊业。1950年,澳大利亚的兔子的数量从最初的五只增加到了五亿只,这个国家绝大部分地区的庄稼或草地都遭到了极大损失,一些小岛甚至发生了水土流失。
几只可爱的小兔子就会对一个国家照成那么大的影响,是因为人们不懂得自然之道,在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上,也发生了一件违反自然之道的事情,我们一起看一看。板书课题9、《自然之道》。【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检查自学,展示我的成果
作者简介:M·伯罗蒙塞尔(1942-1999)。美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大自然的秘密>。
太平洋绿龟:体重在150公斤左右,幼龟不及它的百分之一。幼龟一般在四五月间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只是从龟巢到大海需要经过一段不短的沙滩,稍不留心便可能成为海鸥等食肉鸟的食物。它们以鱼类、海藻、甲壳类、头足类软体动物为食的。每年6~9月,海龟湾便有成群绿海龟回游来此,上岸产卵。每当夜深人静,雌龟便慢慢地爬上沙滩,在不被水淹的高潮线上,找到合适地点,挖出一个宽大的坑,才开始产卵,每次产卵50~200多枚(图2)。产完用沙土覆盖,龟卵在温暖潮湿的沙滩里自然孵化,经过49~60天,幼海龟例破壳钻出,爬入大海。21cnjy.com
三、听读故事,学会生字
请同学们认真听课文录音,圈画出不会的字音、难懂的词语,然后完成下面的问题:
1、结合课文的注音和字典,弄明白生字的读音和意思。
2、同桌相互检查生字的读音。
注意:“侦、嘲、蠢、彻”的声母都是翘舌音,“吁(xū)”不要读成“yū”。
3、开火车反复朗读生字,看谁读的最准确。
幼(yòu) 滩(tān) 侦(zhēn) 嘲(cháo) 啄(zhuó)
企(qǐ) 愚(yú) 蠢(chǔn) 返(fǎn) 吁(xū)
拦(lán) 鸥(ōu) 帽(mào) 彻(chè)
4、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争先恐后:争着向前,惟恐落后,形容十分积极。
鱼贯而出:贯,连接、连续。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
愚不可及:原指人为了应付不利局面而假装愚痴,以免祸患,为常人所不及。文中形容我们的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办坏事。21教育网
气喘吁吁: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
踌躇:犹豫,文中指幼龟探头出穴欲出又止侦察外面是否安全的样子。
5、开火车反复组词,看谁组得最准确。
幼( 幼龟 ) 滩( 海滩 ) 侦( 侦查 ) 嘲( 嘲笑 ) 啄( 啄食 )
企( 企图 ) 愚( 愚笨 ) 蠢( 蠢笨 ) 返( 返回 ) 吁( 吁吁 )
拦( 遮拦 ) 鸥( 海鸥 ) 帽( 帽子 ) 彻( 彻底 )
四、积极活动,理解自然之道
今天,我们组织多种有趣的学习活动,将根据同学们参与活动情况、答题情况,评选出学习小名星。
活动一:大声朗读,整体理解故事内容
请同学们有感情朗读课文,然后自主探究以下问题,看谁回答的又快又正确。
1、课文中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写到了哪些人和物?
点拨:故事发生在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
写到了我们、向导、幼龟、食肉鸟。
2、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点拨: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他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接着,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 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虽然“我们”拯救了一些幼龟,但仍然感到十分震惊和悔恨。21·cn·jy·com
3、是什么原因让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从哪里看出来?
点拨:是我们的帮助,让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结果被食肉鸟吃掉。www-2-1-cnjy-com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危害。”
4、这篇文章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
点拨:全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伴来到南太平洋加拉马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2-1-c-n-j-y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他们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一只被嘲鸫咬啄的幼龟抱向大海。
第三部分(第5-7自然段):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从巢中鱼贯而出,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
第四部分(第8自然段):我们感到悔恨的震惊。
活动二:感情朗读,认识太平洋绿龟
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第1、2自然段,理解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上有什么生物现象?
点拨:在这个海岛上,有许多太平洋绿龟在筑巢孵化小龟。
2、我们来加拉巴哥岛旅游的目的是什么?
点拨:我们的目的,就是想实地观察一下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3、太平洋绿龟的形体有什么特点?
点拨:太平洋绿龟长大后体重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幼龟体重不到它的百分之一。
4、太平洋绿龟的幼龟在争先恐后爬向大海的过程中有什么危险?
点拨:从龟巢到大海需要经过一段不短的沙滩,稍不留心,幼龟便可能成为食肉鸟的美食。
5、想象一下,这些幼龟如何才能不被食肉鸟吃掉?
点拨:这些幼龟可以在食肉鸟不出现的时候爬向大海。
避开食肉鸟的活动区域。
尽快的跑入大海。……
活动三:细细品读,理解向导的冷淡
同学们,这些可爱的幼龟能不能避开危险,成功的进入大海呢?请大家细细品读第3、4自然段,理解这两段的主要内容,然后自主探究下面问题。【版权所有:21教育】
1、一只幼龟出巢穴时,是怎样的?可以看出幼龟怎样的特点?
点拨: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踌躇不前。
可以看出幼龟小心谨慎,非常担心外面是否安全。
2、幼龟要出巢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
点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3、如果你看到了可爱的幼龟将要被海鸟啄走,你会怎样做?
点拨:我会赶紧赶走海鸟,拯救幼龟。
4、我和同伴是如何做的?体现出我们怎样的心情?
点拨: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
体现出我们紧张、焦急,对幼龟担心的心情。
5、向导是如何回答我们的求救的 揣测一下他为什么这样说?
点拨: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言下之意是说,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是太平洋绿龟防护天敌、自我保护的手段。
向导长期生活在海边,对这样的事情见得很多,知道这是自然之道,不需要人的帮助。
6、我们理解向导的想法吗?从哪里看出来?
点拨:我们不能理解向导为什么这样冷淡。
从下面语句看出来:“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
7、最后向导是如何做的?想象一下,“极不情愿”表现出向导怎样的心理活动?
点拨: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向导心里想:“你们不知道这是自然之道,你们让我这样做会还来其他海龟的。你们为什么要让我改变自然之道呢?”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四:感情朗读,理解幼龟的悲惨下场
同学们,向导把那只小龟送进大海,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第5~7自然段,然后回答下面问题:21*cnjy*com
1、接着发生的什么事情让大家极为震惊?
点拨: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
2、为什么说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点拨:因为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3、如果你就是巢穴里的一只小幼龟,想象一下,你们为什么要争先恐后的爬出来?
点拨:我心里想:他肯定看到外面没有危险,而是匆匆忙忙地去大海了。如果遇到什么危险,他会返回巢穴中的。
4、巢中的幼龟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后,为什么会引来许多食肉鸟
点拨:因为从龟巢到海边的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拦,成百上千的幼龟结队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
5、“天啊!”“看我们做了些什么!”这些话表现出我们怎样的心情?
点拨:表现出我们看到幼龟被许多食肉鸟吃掉后的惊奇、后悔的心情。
6、我们和向导如何对自己过错的进行的补救?
点拨:我们的向导赶紧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多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7、想象一下,我们拯救幼龟的时候,心里是怎样想的?
点拨:我们心里想:“都怪我们,不明白情况就把幼龟送进大海,使其他幼龟全部出来,暴露在天敌之下。我们做错了,我们要赶紧的补救,救起这些可怜的小动物。”
活动五:大声齐读读,感受后悔的心情
同学们,因为我们的不了解情况,让大量幼龟白白葬送了生命,我们心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思考下面的问题: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我和同伴们回去的时候,是如何走的?为什么这样?
点拨:我和同伴们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地走。
因为我们的错误行为,让许多幼龟被食肉鸟吃掉。
2、你能理解向导为什么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吗?
点拨:为幼龟的惨死而悲,为人类的无知,强行改变自然规律而感叹。
3、小组交流,“自然之道”是什么意思?
点拨:自然之道,即自然的规律。
4、小组交流,这篇文章让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点拨: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事与愿违,好心办坏事;大自然中的现象是十分复杂的,没有调查清楚就不要乱作决定或指挥;当人自作聪明时,就可能以主观意志代替客观规律,聪明反被聪明误等等。
根据答题情况,评选出学习小明星。
五、当堂练习、及时巩固
1、读准字音。
幼(yòu)龟 侦(zhēn)察 踌(chóu)躇(chú)不前
嘲(cháo)鸫(dōng) 愚(yú)不可及 蠢(chǔn)事
鲣(jiān)鸟 气喘吁(xū)吁 响彻(chè)云霄
2、我会正确读下面的词语。
幼龟 海滩 侦察 嘲笑 啄食 企图 愚不可及
蠢事 反悔 阻拦 海鸥 帽子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
3、判断句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本方的故事发生在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岛。( × )
(2)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 √ )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就会做出一些事与愿违的事情。( √ )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有时也会收到一些惊喜。( × )
4、这篇文章让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事与愿违,好心办坏事;大自然中的现象是十分复杂的,没有调查清楚就不要乱作决定或指挥;当人自作聪明时,就可能以主观意志代替客观规律,聪明反被聪明误等等。【来源:21cnj*y.co*m】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我”和同伴到南太平洋旅游,因救一只幼龟,而伤害了许多幼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希望我们在生活中认真学习,认真观察,尊重大自然的规律,营造和谐的生存环境。【出处:21教育名师】
【板书设计】
自然之道
好心拯救幼龟
许多幼龟被吃
要遵循自然之道
【教学反思】
学习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丰富学生的见识,使学生认识到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同时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课前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提出预习要求,如把课文读两三遍,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认识生字,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课上让学生展示课前能自学会的知识、展示搜集到的资料,养成了学生独立自学的习惯。在课文学习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学会重点字词,然后整体上把握主要内容。然后一部分一部分认真阅读,了解每部分内容主要讲的是什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组织问答比赛,评选学习小明星,引导学生探究课文内容。这样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教学中注意采用移情体会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思考,得出本文的道理。最后提供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所学。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