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渔夫的故事》(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0《渔夫的故事》(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5-14 15:58:26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0课《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矩”、“捞”、“锡”、“币”、“叉”、“霉”、“仇”、“誓”等8个生字, 理解并积累生字所在的一些词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理清课文脉络,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探究理解课文内容,能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渔夫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生字,体会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特征。
【教学难点】
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和魔鬼的矛盾发展转化过程。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演示第2、3张幻灯片)
1.同学们,老师说一句神话故事里的话,请你们猜一猜这个故事的名字。
课件出示:“芝麻开门”——《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主人,有什么事,请吩咐吧。”——《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我是个无恶不作的凶神,曾经跟所罗门做对。”——《渔夫的故事》21教育网
教师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走进这个故事,去看一看这位凶神的下场。
2.介绍《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又叫《天方夜谭》,被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是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由264个小故事组成.21cnjy.com
二、初读感知(演示第4-8张幻灯片)
1.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分段朗读课文,读准字词,读通句子。
(2)想一想,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生字认知。
(1)小朋友们,课文中的生字宝宝来和我们做游戏了!课件出示识字游戏,让学生认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21·cn·jy·com
jǔ lāo xī bì chā méi chóu shì
矩 捞 锡 币 叉 霉 仇 誓
(2)认读词语:把会认的生字去掉拼音放在词语里,指名认读,集体交流,巩固识字。
规矩 捞东西 锡箔纸 金币 铁叉 倒霉 报仇 起誓
(3)理解词语。
无恶不作: 指没有哪件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
下流无耻:指不知羞耻,低级下流。
恩将仇报:拿仇恨回报所受的恩惠。 指忘恩负义。
3.整体感知。
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完成填空:
课文主要讲了一个贫穷的(渔夫),到海边去捕鱼,无意间把所罗门封锁(魔鬼的胆瓶)捞了上来,他救了(魔鬼)一命,而魔鬼却想要(杀死他),最后(渔夫)以他的(智慧)战胜了魔鬼。www.21-cn-jy.com
三、精读领悟(演示第9-20张幻灯片)
1.理清脉络。
从课文的开头到哪儿,讲的是渔夫捞胆瓶呢?(第1--2自然段)
哪些段落讲的是渔夫把魔鬼放了出来?(第3--4自然段)
哪些段落讲的是魔鬼要杀掉渔夫呢?(第5--15自然段)
最后的第16自然段到课文结束,讲得是什么?(渔夫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魔鬼)
2.指四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
欣赏了课文们,我们来比比吧!小组合作给各段加个小标题。(渔夫捞瓶→放出魔鬼→魔鬼逞凶→战胜魔鬼)
3.理清故事条理。
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事情的发展顺序)
故事发生:渔夫捕鱼时捞着个(胆瓶),他打开(锡封),没想到从里面来个(魔鬼)。
故事发展:(渔夫)好心救了(魔鬼),可(魔鬼)居然要杀死(渔夫),真是(恩将仇报)。
高潮结局:渔夫(冷静)下来,相信自己的(智慧)一定能压制妖气,于是想了个妙计,(让魔鬼)自己乖乖地回到瓶中,战胜了(魔鬼)。2·1·c·n·j·y
4.渔夫经过四次撒网、捞到铜瓶,撬开锡封、放出魔鬼,那么出现在大家面前的魔鬼又是怎样的形象呢?
头像(堡垒) 手像(铁叉) 腿像(桅杆) 口像(山洞)
牙齿像(白石头) 鼻孔(喇叭) 眼睛像(灯笼)
“魔鬼头像堡垒,手像铁叉,腿像桅杆,口像山洞,牙齿像白石块,鼻孔像喇叭,眼睛像灯笼,样子非常凶恶。”这句话是魔鬼的(外貌)描写,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魔鬼的(凶恶)。21·世纪*教育网
5.小组讨论:渔夫把魔鬼从海里捞上来,为什么魔鬼要把他杀死?读读文章的第5-15自然段,找出其中的答案。www-2-1-cnjy-com
这渔夫可真够倒霉的,如果他是第一个世纪把胆瓶捞上来,那渔夫可就可以享受终身的(荣华富贵),如果他是第二个世纪把胆瓶捞上来,可以拥有世界上所有的(宝库),如果他是第三个世纪把胆瓶捞上来,可以轻易实现自己的(三个愿望)。四百年后解救魔鬼,他就要(杀死这个人) 。2-1-c-n-j-y
你们相信魔鬼的话吗?为什么?(不相信,因为他是个无恶不作的凶神。)
“你不是住在这个胆瓶里吗?照道理说,这个胆瓶既容不下你一只手,更容不下你一条腿,怎么容得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呢?”渔夫难道不相信魔鬼会钻进胆瓶里吗?(相信,渔夫要骗魔鬼钻进胆瓶里。)【来源:21cnj*y.co*m】
6.读完了这个故事,你认为渔夫是个怎样的人?(机智勇敢)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这时候渔夫想道: “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他的妖气。”这句话主要是写渔夫的(心理活动),渔夫下定决心要运用(智慧)战胜魔鬼,可见渔夫非常的(机智与勇敢)【出处:21教育名师】
渔夫见青烟全进了胆瓶,就立刻拾起盖印的锡封,把瓶口封上。“全”和“立刻”表现了渔夫的(机智与勇敢)。【版权所有:21教育】
7.渔夫与魔鬼的斗争,最后以渔夫的胜利告终,这则民间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预设一:正义的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的势力。
预设二:对付像魔鬼那样的凶恶敌人,不能抱有幻想,施加仁慈,而要敢于斗争,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战胜它。【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四、课堂总结(演示第21张幻灯片)
同学们,渔夫说得没有错,人的智慧是能压制妖气的,人的智慧也是能战胜邪恶的,对像魔鬼那样的敌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决不能心慈手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五、课堂练习(演示第22、23张幻灯片)
看这几句话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它们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1.“魔鬼!”渔夫说道,“所罗门已经死了1800年了,你是怎么钻到这个瓶子里的呢?”(语言描写——诚实善良)21*cnjy*com
2.这时候渔夫想:“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他的妖气。(心理描写——勇敢)21*cnjy*com
3.我非常生气,我说:“从今以后,谁要是来解救我,我一定要杀死他,不过允许他选择怎样死。”(语言描写——凶残虚伪)
4.这时候,魔鬼摇身一变,变成一团青烟,逐渐缩成一缕,慢慢地钻进胆瓶。(动作描写——愚蠢)
六、作业布置(演示第24张幻灯片)
1.复述这个故事。
2.课后阅读《一千零一夜》中的其它故事。
【板书设计】(演示第25张幻灯片)
渔夫的故事
无意中救魔鬼
魔鬼要杀渔夫
渔夫战胜魔鬼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内容不复杂,又是学生喜欢的故事,理解起来并不难。故事主要讲了一个贫穷的渔夫,到海边去捕鱼,意外地捞上了所罗门封锁魔鬼的瓶子。他打开瓶子,狡猾凶恶的魔鬼钻了出来,想要杀死他。渔夫用自己的智慧战胜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锁在瓶子里。由于学生喜欢神话故事,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特别是学生抓住重点句子谈渔夫和魔鬼的性格特点时,学生的发言可谓是精彩纷呈,同学们都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感受到魔鬼的凶恶、狡猾、愚蠢的特点。也能从句子中体会到渔夫的善良、冷静和聪明的特点。总结文章所能告诉我们的道理时,抓住描写渔夫的心理活动的那句话来分析,“这时渔夫想道:‘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压住他的妖气。’”让学生讨论对这句话的理解。从而得出“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的主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
人教新课标版 四年级下册30课
渔夫的故事
激趣导入
“芝麻开门”
猜神话故事的名字: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主人,有什么事,请吩咐吧。”
《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
“我是个无恶不作的凶神,曾经跟所罗门做对。”
《渔夫的故事》
初读感知
自读要求
1
分段朗读课文,读准字词,读通句子。
2
想一想,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胀 籽 蒲 咩 粪 榆 坎 蛊
胀破 籽儿 蒲公英 咩咩 牛粪 榆树 心坎 蛊惑


lāo





méi

chā

识字游戏
chóu

shì

铁叉
锡箔纸
规矩
捞东西
金币
倒霉
起誓
报仇
认读词语
无恶不作 :
下流无耻:
恩将仇报:
理解词语:
指没有哪件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
指不知羞耻,低级下流。
拿仇恨回报所受的恩惠。指
忘恩负义。
课文主要讲了一个贫穷的( ),到海边去捕鱼,无意间把所罗门封锁( )捞了上来,他救了( )一命,而魔鬼却想要( ),最后( )以他的( )战胜了魔鬼。
整体感知
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完成填空:
渔夫
魔鬼的胆瓶
魔鬼
杀死他
渔夫
智慧
精读领悟
理清脉络
从课文的开头到哪儿,讲的是渔夫捞胆瓶呢?
(第1--2自然段)
哪些段落讲的是渔夫把魔鬼放了出来?
(第3--4自然段)
哪些段落讲的是魔鬼要杀掉渔夫呢?
(第5--15自然段)
最后的第16自然段到课文结束,讲得是什么?
渔夫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魔鬼。
欣赏了课文们,我们来比比吧!小组合作,给各段加个小标题。
渔夫捞瓶
放出魔鬼
魔鬼逞凶
战胜魔鬼
理清故事条理
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
事情的发展顺序
故事发生:渔夫捕鱼时捞着个( ),他打开( ),没想到从里面来个( )。
胆瓶
锡封
魔鬼
故事发展:( )好心救了( ),可( )居然要杀死( ),真是( )。
高潮结局:渔夫( )下来,相信自己的( )一定能压制妖气,于是想了个妙计,( )自己乖乖地回到瓶中,战胜了( )。
渔夫
魔鬼
魔鬼
渔夫
恩将仇报
冷静
智慧
让魔鬼
魔鬼
头像( ) 手像( )
腿像( ) 口像( )
牙齿像( )鼻孔( )
眼睛像( )
渔夫经过四次撒网、捞到铜瓶,撬开锡封、放出魔鬼,那么出现在大家面前的魔鬼又是怎样的形象呢?
堡垒
铁叉
桅杆
山洞
喇叭
灯笼
白石头
这句话是魔鬼的( )描写,运用了( )、( )和( )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魔鬼的( )。
“魔鬼头像堡垒,手像铁叉,腿像桅杆,口像山洞,牙齿像白石块,鼻孔像喇叭,眼睛像灯笼,样子非常凶恶。”
外貌
比喻
夸张
排比
凶恶
小组讨论:
渔夫把魔鬼从海里捞上来,为什么魔鬼要把他杀死?读读文章的第5-15自然段,找出其中的答案。
这渔夫可真够倒霉的,如果他是第一个世纪把胆瓶捞上来,那渔夫可就可以享受终身的( );如果他是第二个世纪把胆瓶捞上来,就可以拥有世界上所有的( );如果他是第三个世纪把胆瓶捞上来,可以轻易实现自己的( )。四百年后解救魔鬼,他就要( )。
荣华富贵
宝库
三个愿望
杀死这个人
你们相信魔鬼的话吗?为什么?
不相信,因为他是个无恶不作的凶神。
“你不是住在这个胆瓶里吗?照道理说,这个胆瓶既容不下你一只手,更容不下你一条腿,怎么容得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呢?”
渔夫难道不相信魔鬼会钻进胆瓶里吗?
相信,渔夫要骗魔鬼钻进胆瓶里。
这句话主要是写渔夫的( ),渔夫下定决心要运用( )战胜魔鬼,可见渔夫非常的( )。
读完了这个故事,你认为渔夫是个怎样的人?
机智勇敢。
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这时候渔夫想道: “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他的妖气。”
心理活动
智慧
机智与勇敢
渔夫见青烟全进了胆瓶,就立刻拾起盖印的锡封,把瓶口封上。
“全”和“立刻”表现了渔夫的( )。
机智与勇敢
渔夫与魔鬼的斗争,最后以渔夫的胜利告终,这则民间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正义的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的势力。
对付像魔鬼那样的凶恶敌人,不能抱有幻想,施加仁慈,而要敢于斗争,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战胜它。
课堂总结
同学们,渔夫说得没有错,人的智慧是能压制妖气的,人的智慧也是能战胜邪恶的,对像魔鬼那样的敌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决不能心慈手软。
课堂练习
看这几句话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它们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1.“魔鬼!”渔夫说道,“所罗门已经死了1800年了。你是怎么钻到这个瓶子里的呢?”
语言描写——诚实善良。
2.这时候渔夫想:“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他的妖气。
心理描写——勇敢。
3.我非常生气,我说:“从今以后,谁要是来解救我,我一定要杀死他,不过允许他选择怎样死。”
语言描写——凶残虚伪。
4.这时候,魔鬼摇身一变,变成一团青烟,逐渐缩成一缕,慢慢地钻进胆瓶。
动作描写——愚蠢。
作业布置
1.复述这个故事。
2.课后阅读《一千零一夜》中的其它故事。
板书设计
渔夫的故事
无意中救魔鬼
魔鬼要杀渔夫
渔夫战胜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