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试卷八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
1.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 )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抗日战争胜利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新中国成立
2.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上写着:“……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文中所说的“三十年以来”是指( )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3.2014年3月,437位志愿军烈士遗骸抵达沈阳烈士陵园,“战机护回程,忠魂归故里”,他们将与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同眠。与此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甲午战争
B.抗美援朝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日战争
4.话剧《狗儿爷涅槃》中有这样一个情景:某一运动之后,狗儿爷有了自己的土地和牲口,还分得了地主的高门楼……。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有直接关系( )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
5.中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新中国的成立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6.某地有一社区叫做“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了“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 )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7.民主政治着手抓,一九五四制《宪法》,两个“坚持”定方向,人民掌权治国家。一九五四制《宪法》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大
D.中共八大
8.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毛泽东认为“中国必须凭借其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寻求一条更快捷的现代化道路。”1958年开始的这条“更快捷的道路”带给中国的是( )
A.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损失惨重
B.钢铁资源有效利用
C.粮食产量大幅增长
D.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9.下图中人口死亡率最高点与自然增长率最低点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B.文化大革命
C.国民经济的调整
D.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爆发
10.1966年6月,毛泽东在《有所思》中写道:“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指红卫兵)走旌旗。”诗中“一阵风雷”喻指( )
A.抗美援朝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
11.在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的悲剧重演,最主要在于( )
A.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D.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12.20世纪的中国百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人民经历了“醒过来——站起来——富起来”的三个过程。引导中国人民“富起来”的决策是( )
A.三大改造
B.改革开放
C.土地改革
D.进行“文化大革命”
13.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对联是人们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变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对联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
A.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
C.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D.联产承包展新貌,自主经营显生机
15.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将其写入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历史性会议是:( )
A.党的十三大
B.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五大
D.党的十六大
16.“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了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词中称赞的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 )
A.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B.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南方讲话使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D.实施改革开放
17.原苏联某总理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B.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D.人民公社化道路
18.新华社电文曾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又将开启……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决择……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改革大幕开启的标志性会议上所做的战略决策是( )
A.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D.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19.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B.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20.20世纪90年代,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是( )
A.海南经济特区
B.上海浦东新区
C.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
D.长江三角洲地区
二、填空题
21.阅读图文材料,下面的每一幅图片都在述说着一段历史,请根据相关信息,完成填空。
(1)图一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制造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出厂时的欢庆场面。这一成就出现在________期间,当时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在苏联的帮助下兴建、施工了一万多个项目,其中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了。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这一时期国家对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到1953年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的基本制度。
(3)图三漫画是________时期的壁画,在这一时期,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还出现了诸如________的失误,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困难。
(4)图四反映的是人民群众悼念周恩来的“四五运动”。此时国家面临严重危机,1976年10月,华国锋、________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了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________,从危难中挽救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
三、改错题
22.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把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949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
把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947年,中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的地方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
把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连接长江南北交通的第一座长江大桥所在的城市是南京。
把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材料解析题
26.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后,请回答:
材料一 第二条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第十条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除本法规定收归国家所有者外,均由乡农民协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第六条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富农所有之出租的小量土地,亦予保留不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标志着哪一场运动的开始?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目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回答:为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促进生产的发展,党和政府对富农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场改革的直接结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次改革的完成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任答两点即可)
27.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据此回答:
(1)如图是“大包干纪念馆”里18个农民按手印群雕,
这个纪念馆应建在何处?(写出具体地点)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如图是“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示意图”。结合此图,请回答:
①五个经济特区中属于福建省的是哪座城市?其中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又是哪座城市?
②从图上看,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呈现什么样的特点?
③请你谈谈对外开放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任答两点即可)
28.为纪念改革开放39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
【回顾历史】
(1)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总结成就】
(2)“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吗?
(3)新中国成立后,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回答两点即可)
【展望未来】
(4)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试卷
八
年
级
历
史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B
B
B
B
C
A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D
D
C
C
C
D
D
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21、(1)一五计划 重工业
(2)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社会主义
(3)“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4)叶剑英 江青 “
文化大革命”
三、改错题(每题2分,共8分)
22、第一届全国人大
改为
十一届三中全会
(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为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3、第一届全国人大
改为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4、广西
改为 蒙古
25、南京
改为 武汉
四、材料解析题(共三题40分,26题12分,27题14分,28题14分)
26.
(共12分)
(1)运动:土地改革运动。(2分)
目的: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或:改变旧中国不合理的土地制度,解决广大农民缺地少地的土地问题。)(2分)
(2)政策:保护富农(经济、财产)政策。(2分)
(3)直接结果:农民获得了土地。(2分)
深远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4分,任答两点即可)
27.(共14分)
(1)安徽凤阳县小岗村(2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2)①厦门(2分)深圳(2分)
②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分)
③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教材,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任答两点即可,4分)
28.(共14分)
(1)开国大典(或新中国成立)(2分)
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
(2)邓小平(2分);
(3)①实行改革开放; 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发表南方谈话; ④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任意回答两点即可得4分)
(4)继续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
我们中学生应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努力奋斗,勇于创新。(从国家或个人层面提出合理化建议均可给分,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