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五首》练习题
1.为下列句中加红字注音。
(1)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
(2)千嶂里______
(3)人不寐______
(4)千骑卷平冈______
(5)左牵黄,右擎苍______
(6)酒酣胸胆尚开张______
(7)只恐双溪舴艋舟______
(8)载不动许多愁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红的词。
(1)斜晖脉脉水悠悠________
(2)四面边声连角起________
(3)老夫聊发少年狂________
(4)为报倾城随太守________
(5)会挽雕弓如满月________
(6)物是人非事事休________
(7)也拟泛轻舟________
(8)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________
(9)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
(10)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
3.默写。
(1)“我爱水,愿以水裁衣,以云织绵,做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条弯弯的川流,在斜晖脉脉时,送千帆天际;愿以山切割,以石磋磨,做一涧高高低低的急流,在猿啼虎啸时,将一叶轻舟,载过万重山。”其中画线句子化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____________。
(3)苏轼在《江城子》用典故表达自己希望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廷重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武陵春》中化虚为实,将抽象的情感化为具体可感的实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http: / / www.21cnjy.com )《望江南》属于词中的小令,它的作者是唐代的温庭筠。
B.《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北宋时期的范仲淹,我们还学过他的《醉翁亭记》,选自《范文正公集》。
C.《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苏轼,他的哥哥苏洵、父亲苏辙同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D.《破阵子》作者是南宋爱国将领辛弃疾,他和词中所提到的陈同甫同为主和派。
5.关于《渔家傲》,下列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点明了地点、时间,“风景异”写出了塞下与内地大不相同的风光。
B.“无留意”笔力遒劲,从侧面反映了边塞一到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
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的秀丽风光。
D.上阕动静结合,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的画面。
6.对《江城子》分析或评价不恰当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作者在词中表现出了上前线保卫边疆的决心。
B.作者以冯唐自比,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感慨。
C.从词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很推崇孙权的。
D.“胸胆尚开张”是说胸襟还放得开,还有豪气。
7.对《武陵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此词集中抒写了离情别绪,主题鲜明,凄楚动人。
B.上片直抒愁情深重,下片从欲遣愁解忧而不能的角度,进一步写愁的深重。
C.轻舟难载重愁,化无影无形的愁绪为有重量的实体,造诣新奇,极富创意。
D.全词浅显而又凝练,含蕴而不艰深,凄婉而又劲直。
8.对《江城子》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项是(
)
A.“左牵黄,右擎苍”中的“黄”和“苍”都是借代的修辞方法。
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倒装句,本应为“何日遣冯唐,持节云中”。
C.“亲射虎,看孙郎”是用典,写出了出猎的狂气。
D.本词是一首典型的婉约词。
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洲。
9.表明女子孤寂、落寞之情的一个字是________。
10.“过尽千帆皆不是”表现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
渔家傲
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江城子
密州出猎
( http: / / www.21cnjy.com )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2.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容。
上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
A.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4.对这一首词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尘香”二字写落花已化为尘土,流露出词人对美好事物遭受摧残的惋惜之情。
B.“欲语”而泪先夺眶而出,写出词人有难以抑制的满腹忧愁和伤痛,具有感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C.“春尚好”“泛轻舟”用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词人随遇而安的喜悦之情。
D.词作最后两句将哀愁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来写“愁”之浓之重,既形象生动又自然妥帖。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5.从词中的哪两个典型细节我们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看出词人念念不忘报国?
A:
B:
16.词的末尾一句“可怜白发生!”表达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17.细读李清照的《醉花阴》,任选一个角度,说说红色句的妙处。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参考答案
1.(1)huī
(2)zhàng
(3)mèi
(4)jì
(5)qíng
(6)hān
(7)zé
měng
(8)zài
2.(1)含情凝视、情意绵绵的样子。这里形容阳光微弱。
(2)边塞所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3)姑且,暂且。
(4)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5)定将。
(6)景物依旧,人事已变。这里暗指丈夫已死。
(7)打算。
(8)写作。
(9)奏。
(10)了结,把事情做完。
3.(1)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
( http: / / www.21cnjy.com )悠(2)长烟落日孤城闭(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5)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4.A
解析:这是关于诗词鉴赏客观题的第一种类型,关于文学常识的考点。对于本题来讲,A选项是在对词的基本常识进行区分,小令是在58个字之内,中调是在58—90个字之间,长调是91个字以上。因此,A选项是正确的。B选项是在考查知识的连贯性,《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文章,并非范仲淹。C选项是在考查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父亲是苏洵,而苏辙是苏轼的弟弟。D选项辛弃疾是位爱国将领,但是主战派,在任职期间积极操练兵马,随时准备北伐抗金。
5.C
解析:这是诗歌赏析中关于文章内容的考查。《渔家傲》上阕是在描写塞下秋景。其中描写的并非是塞下秋景的秀丽风光,而是萧条、荒僻、战事吃紧的场面。
6.B
解析:第3题也是对文章内容的考查。这是一道老题,文中引用了“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典故,作者是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能够派来像冯唐一样的人,手持符节,自己再次得到朝廷重用。
7.A
解析:本题是对词的主题的理解。《武陵春》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是在李清照已经53岁的时候,面对国破家亡,丈夫赵明诚也去世了,自己流落他乡,万分悲苦的时候所作,因此,它不仅仅是一种离愁别绪,而已经是一种生离死别了。
8.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诗词写作特色的把握。其中,A选项是从修辞角度考虑的,B选项是从句式角度考查的,C选项是从写作手法中的用典来考查的,而D选项是从词的两种分类上来说的,本词可以说是苏轼的豪放词的开山之作。
9.独
10.充分体现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和内心的痛苦。
11.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12上阕写出猎盛况(场面)。下阕写报国情怀。
13.C
解析:词中下阕采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有一天皇上能再次重用他。
14。C
解析:“春尚好”“泛轻舟”承上阕陡然一扬,有了出游之兴,措辞轻松,节奏明快,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词人一刹那间的喜悦心情。为下文的浓重愁绪作了铺垫和烘托。没有“随遇而安”的意思。
15.A“醉里挑灯看剑”;B“梦回吹角
( http: / / www.21cnjy.com )连营”
16.写出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身先老(白发生),空怀一腔报国之志的悲愤之情。
17.以下两个角度回答正确均可。
“修辞手法”角度:巧妙地将人与菊花(黄花)相比,直抒胸意,写出了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
“表现手法”角度:一边是萧瑟秋风中的瘦菊,一边是愁容满布的思妇,情景交融,创设出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