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 6.1.1 年、月、日的认识 课件+素材(7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 6.1.1 年、月、日的认识 课件+素材(7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5-08 11:57:14

文档简介

年月日的由来及算法
年月日,这三个概念所依据的物质运动是互相独立的。根据精确测定,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2422平太阳日,这叫一个回归年。而从一次新月到接连发生的下一次新月的时间间隔为29.5306平太阳日,这叫一个朔望月。
历法是推算年、月、日的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订时间顺序的法则叫“历法”。以回归年为单位,在一年中安排多少个整数月,在一个月中又安排多少个整数天的方法和怎样选取一年的起算点的方法就叫历法。
历法问题的复杂性全在于回归年和朔望月这两个周期太零碎,它们同“日”之间的关系,不像公里同米之间的关系那样简单;而且,它们彼此之间也不能通约。所以,历法总是顾此失彼,不能同时协调两个周期。由于这两个原因,历法一般地分为三类;太阴历、太阳历和阴阳历。侧重协调朔望和历月关系的叫太阳历,简称阳历;兼顾朔望月和回归年、历月和历年的叫阴阳历。
无论哪一种历法,都有一个协调历日周期和天文周期的关系间题。在原则上,历月应力求等于朔望月,历年应力求等于回归年。但由于朔望月和回归年都不是整日数,所以,历月须有大月和小月之分,历年须有平年和闰年之别。通过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闰年的适当搭配和安排,使其平均历月等于朔望月,或平均历年等于回归年。这就是历法的主要内容。(共14张PPT)
6.1 年、月、日的认识
6 年、月、日
你知道哪些有意义的日子?
点击播放主题图动画
课后作业
探索新知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认识年、月、日
1
课堂探究点
2
课时流程
探究点
认识年、月、日
观察2011年和2012年年历卡,试着解答下面的问题。
1. 完成统计表
2. 小组交流:观察填好的统计表,说说你们有什么发现。
点击播放例题动画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31
29
31
30
31
31
31
30
30
31
30
31
1. 一年有( )个月,是31天的月份有( ),共( )个月;是30天的月份有( ),共( )个月。
2. 2011、2012年全年分别一共有( )、( )天。(写出计算过程)。
12
1、3、5、7、8、10、12
7
4、6、9、11
4
365
366
31×7+30×4+ = (天)
29
28
366
365
你知道记住它们的好办法吗?
介绍:
(1)拳头记忆法;
(2)歌诀记忆法。
下面的歌诀,可以帮我们记住大月的月份。
问题1:你知道这是什么吗?每一句话什么意思呢?
问题2:你能在年历上找到这些节气吗?
归纳总结:
1. 年、月、日:
一年有12个月,其中有7个大月(有31天的月份),4个小月(有30天的月份),2月28天或29天。
2. 大月和小月的记忆方法:
(1)拳头记忆法。
(2)歌诀记忆法。
1. 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今天是5月30日,明天就是6月1日了。(  )
(2)一个月最多只能过5个星期日。(  )
(3)爸爸是在4月31日出差回来的。(  )
(4)明明的生日是11月9日,红红的生日比明明早9天,红红的生日是10月30日。(  )
×

×
×
年、月、日的认识:
1. 年、月、日:
一年有12个月,其中有7个大月(有31天的月份),4个小月(有30天的月份),2月28天或29天。
2. 大月和小月的记忆方法:
(1)拳头记忆法。
(2)歌诀记忆法。
(1)常用的时间单位除了时、分、秒外,还有(  )、(  )、(  )。
(2)一年有(  )个月,其中(  )个月是大月,(  )个月是小月。大月有(  )天,小月有(  )天。
(3)一年分(  )个季度,每个季度有(  )个月。
(4)一年中连续2个月都是大月的月份是(  )月和(  )月。



12
7
4
31
30
4
3
7
8
(1)下列月份中,( )月是大月。
A.6   B.4   C.8   D.9
(2)一个月有4个星期零2天,这个月肯定是( )。
A.大月 B.小月 C.2月 D.3月
(3)国庆节所在的月份与下面( )月份的天数相同。
A.2 B.3 C.4 D.6
C
B
B运用比较法解决有关时间计算的问题
小红读一本125页的故事书,每天读9页,从8月20日开始读,她能在9月1日开学前读完这本书吗?
方法一  分析:判断开学前是否能读完这本书,需要先算一算125页的书能读几天,再与预计的天数作比较。因为9月1日开学,当天不能读书,所以读书的天数实际是从8月20日到8月31日。求从8月20日到8月31日这一段时间的天数时,因为首日期8月20日也在其中,所以应该用尾日期8月31日减去首日期8月20日,再加上8月20日这1天。
解答:125÷9=13(天)……8(页)
13+1=14(天)
31-20+1=12(天)
因为14>12,所以她不能在9月1日开学前读完这本书。
方法二  分析:先算一算从8月20日到8月31日(开学前一天)共读多少页,再与书的总页数作比较。
解答:31-20+1=12(天) 12×9=108(页)
因为108<125,所以她不能在9月1日开学前读完这本书。总结:解决与时间有关的问题,关键是算准时间。求某个月份中的一段时间时,如果首日期计算在内,就要用“尾日期-首日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