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相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州市相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5-08 16:1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七年级历史
2017.04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大题,32小题,总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准考证号相应的数字用2B铅笔涂黑。
3.答选择判断题时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判断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在1978年美国学科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唐太宗
2.隋朝如同一颗流星划过中国历史的天空,短暂而耀眼。下列属于隋朝时期创立的制度或修建的工程建筑有
①科举制
②大运河
③赵州桥
④都江堰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汉武帝、唐太宗都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他们采取的相似治国措施是
A.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潮流
B.加强对吐蕃的管理
C.兴建佛寺
D.传播佛教
4.太宗曰:“人言魏征举止疏慢,我但觉其妩媚耳。”唐太宗“觉其妩媚”,是因为魏征
A.多谋善断,助皇帝处理朝政
B.设三省六部制,提高行政效率
C.直言敢谏,有利于维护统治
D.创立科举制,进行制度创新
5.毛泽东曾说:“唐明皇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说“前半辈会做”是基于他统治前期的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安史之乱
D.藩镇割据
6.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工具由唐代农民改进而成的是
A.铁农具
B.水排
C.耧车
D.曲辕犁
7.《土贵要予赋水轮》中写道:“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yi汲取舀)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材料中的“物”是
A.耧车
B.筒车
C.水排
D.曲辕犁
8.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A.人面鱼纹盆
B.兵马俑
C.骆驼载乐俑
D.渔樵耕读碗
9.民族友好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吐蕃位于右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0.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唐诗作为一个时代的主要文学表达形式,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唐朝的社会风尚。下列诗句中反映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是
A.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C.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白居易)
D.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11.“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这首《及第谣》与下列哪一制度直接相关
A.行省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度
D.中央集权制
12.某班同学准备办一期主题为“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的图片展板,你认为下列哪些图片可以入选
①马可·波罗东来
②玄奘西行
③鉴真东渡
④文成公主入藏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13.出现以下现象的原因是
唐朝江南户数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武则天篡权
14.人物评价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以下对右图所示人物评价准确的有
①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了北宋王朝
②通过“杯酒释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建立科举考试制度,完善了人才选拔
④采取“重文轻武”政策,提高了士人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国耻”是指
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辽灭金
D.蒙古灭南宋
16.“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你知道签署“盟书”的两个政权是
A.北宋和辽
B.北宋和西夏
C.南宋和西夏
D.南宋和金
17.《东京梦华录》是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的著作,描绘了这一历史时期居住在东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在此书中,你不可能看到的是
A.上午管理“市”的官吏敲响了开市的锣鼓
B.小商贩挑着货担沿街叫卖
C.街道两旁店铺林立
D.有些店铺的营业几乎通宵达旦
18.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名词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是
A.交子
B.瓦子
C.夜市
D.岁币
19.有关“岭北行省”的文献资料最早可能出现在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20.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学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其中宋元时期“在文学方面”的重大发明是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21.在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完善科举,设置殿试制度。这个皇帝是唐太宗。
22.唐初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23.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辽、夏、金、元。
24.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一代天骄”是铁木真,建立了元朝,1279年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25.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的瓦子,就是开封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26.宋元时期的“这三种东西在文学上、战争上、在航海上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这三件东西都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7.假如你是一位隋朝时期的读书人,从江南的余杭(今杭州)乘船到长安赶考,你可能经过
通济渠三段运河(由南往北的顺序)
28.南宋时期,潮州人王大宝参加廷试(殿试),中榜眼(进士第二名),后来成为岭南名宦。进士科的创立者
,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29.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设立
,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加强中央对东南地区的统治。元政府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置
。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四、材料问答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
一一改编自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
材料二
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城外来的使节和留学生,有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武则天下令组织编篡的《三教珠英》一书,儒、佛、道的内容都包括在其中。夺
一一改编自朱汉国主编《历史》
材料三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一一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诗的特点 例举唐诗成就突出并被誉为“诗史”的诗人是谁 (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精神风貌的特点。(1分)
(3)材料三中宋词和元曲的优秀代表人物各举一例 唐诗、宋词和元曲成为“一代之文学”共同的经济原因是什么 (3分)
31.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表
材料二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反映了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2分)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 (1分)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1分)
(2)依据材料三,如果你选用以上图片进行合作探究学习,那么确定的研究主题是什么 (1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江南经济的发展对我们今天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1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一至十三世纪,印度洋已成了大宋商船的天下。……宋朝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二百万贯,以百分之十的税率计算,可以推算出,宋代每年的进出口总额约为二千万贯。……一位宋朝诗人写过一首描述泉州港贸易的诗:“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
—吴钓《宋代:中国的大航海时代》
材料二
“华光礁1号”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的远海地区发现的第一艘古船。该船是一艘南宋商船,……据考证,“华光礁1号”当时是从福建泉州港出发,船货均为南宋外销瓷器,最终在西沙群岛沉没。……专家认为,“华光礁1号”古沉船遗址及出土文物,记载着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标志着中国人开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先河,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摘编自2016年4月25日中国新闻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写出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及其闻名世界的港口的名称。促使宋朝“大航海时代”来临的技术原因是什么 (3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这艘沉船出土文物的著名产地(列举一例)。(1分)
(3)材料二中的“海上丝调之路”进入鼎盛是哪个朝代 这条航线的开辟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