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1.1全面调查(普查)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6分)
1.要调查你校学生学业负担是否过重,选用下列哪种方法最恰当( )
A.查阅文献资料
B.对学生问卷调查
C.上网查询
D.对校领导问卷调查
2.据报道,2016年深圳双创活动周上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场参观人数累计超过50万人,是数学学习兴趣小组为了解参观者的职业情况,他们应采用的收集数据的方式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对所有参观者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B.对所有参观者中的成年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C.在主会场入口随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D.在无人机展厅随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3.某地区有38所中学,其中七年级学生共6 ( http: / / www.21cnjy.com ) 858名.为了了解该地区七年级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请你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将解决上述问题所要经历的几个主要步骤进行排序.①抽样调查;②设计调查问卷;③用样本估计总体;④整理数据;⑤分析数据.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②①④③⑤
D.②①④⑤③
4.下列调查中,最不适合采用全面调查的是( )
A.乘坐高铁对旅客的行李的检查
B.了解全校师生对重庆一中85周年校庆文艺表演节目的满意程度
C.调查初2016级15班全体同学的身高情况
D.对新研发的新型战斗机的零部件进行检查
5.下列调查方式合适的是( )
A.为了了解市民对电影《功夫熊猫3》的感受,小华在某校随机采访了8名九年级学生
B.为了了解全校学生用于做数学作业的时间,小民同学在网上向3位好友做了调查
C.为了了解全国青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间,统计人员采用了普查的方式
D.为了了解“嫦娥一号”卫星零部件的状况,检测人员采用了普查的方式
二.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6分)
6.某地区有36所中学,其中九年级学生共7 ( http: / / www.21cnjy.com )0000名.为了了解该地区九年级学生的体重情况,请你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能运用普查的方法吗? (填“能”或“不能”).
7.已知全班有40位学生,他们有的步行,有的骑车,还有的乘车来上学,根据以下已知信息回答:
上学方式 步行 骑车 乘车
划记 正正正
人数 9
占百分比
乘车占的百分比是40% .
8.小聪对本班同学进行一次调查,他向同学提出问题“你早恋过吗?”这样问法 (填“合理”或“不合理”)21cnjy.com
9.要调查下面的问题:①调 ( http: / / www.21cnjy.com )查某种灯泡的使用寿命;②调查你们班学生早餐是否有喝牛奶的习惯;③调查全国中学生的节水意识;④调查某学校七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其中适合采用普查的是 (填写相应的序号)21·cn·jy·com
10.了解某型号联想电脑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的方式 (判断对错)
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0分)
11.(20分)下面哪些调查适用于全面调查?
(1)了解某班同学所喜爱的球类运动;
(2)了解青少年学生对文艺明星、体育明星的态度;
(3)了解某校数学老师的年龄状况;
(4)了解“一次性木筷”的使用对绿化的影响.
12.(10分)小龙的妈妈让小龙去买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盒火柴,并叮嘱小龙,一定要试试火柴是否好用.小龙回家后,高兴地告诉妈妈:“火柴好用,我每根都试过了.”www.21-cn-jy.com
(1)小龙采取的方法是哪种调查?
(2)你认为小龙采取的方法是否合适?为什么?
13.(10分)下面是六年级一班学生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1)喜欢《走进科学》的同学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2)喜欢《焦点访谈》的人数相当于喜欢《大风车》人数的 %,
如果全班有60人,那么,喜欢《大风车》的有 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A、要了解某校初中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情况,查阅文献资料;这种方式太片面,不合理;
B、要了解某校初中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情况,对学生问卷调查,比较合理;
C、要了解某校初中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情况,上网查询,这种方式不具有代表性,不较合理;
D、要了解某校初中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情况,对校领导问卷调查,这种方式太片面,不具代表性,不合理.
故选:B.
2.C
解:A、对所有参观者发放问卷进行调查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故A错误;
B、对所有参观者中的成年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调查不具代表性、广泛性,故B错误;
C、在主会场入口随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具代表性、广泛性,故C正确;
D、在无人机展厅随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不具代表性、广泛性,故D错误;
故选:C.
3.D
解:解决一个问题所要经历的几个主要步骤为:②设计调查问卷,再①抽样调查;④整理数据;⑤分析数据;③用样本估计总体.所以为:②①④⑤③.2·1·c·n·j·y
故选:D.
4.B
解:乘坐高铁对旅客的行李的检查适合采用全面调查,A错误;
了解全校师生对重庆一中85周年校庆文艺表演节目的满意程度适合采用全抽样调查,B正确;
调查初2016级15班全体同学的身高情况适合采用全面调查,C错误;
对新研发的新型战斗机的零部件进行检查适合采用全面调查,D错误,
故选:B.
5.D
解:为了了解市民对电影《功夫熊猫3》的感受,小华在某校随机采访了8名九年级学生不合适,A错误;
为了了解全校学生用于做数学作业的时间,小民同学在网上向3位好友做了调查不合适,B错误;
为了了解全国青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间,统计人员采用了普查的方式不合适,C错误;
为了了解“嫦娥一号”卫星零部件的状况,检测人员采用了普查的方式合适,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6. 不能
解:普查一般适用于人口较小的要求较精确的,70000人数太大,不适合用普查.
故答案为:不能.
7.40%
解:由图表可得出:步行的人数为15人,骑车人数为9人,则乘车人数为40 15 9=16(人),故乘车占的百分比是:×100%=40%.【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故答案为:40%.
8.不合理
解:小聪对本班同学进行一次调查,他向同学提出问题“你早恋过吗?”这样问让很多同学不敢真实的回答,要设计调查问卷.21·世纪*教育网
故答案为:不合理.
9.②④
解:①调查某种灯泡的使用寿命,调查具有破坏性,适合抽样调查;
②调查你们班学生早餐是否有喝牛奶的习惯,适合普查;
③调查全国中学生的节水意识,调查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
④调查某学校七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适合抽样调查;
故答案为:②④.
10.x
解:了解某型号联想电脑的使用寿命,采用抽样调查方式,故答案为:×.
三、综合题
11. 解:(1)了解某班同学所喜爱的球类运动适用于全面调查;
(2)了解青少年学生对文艺明星体育明星的态度不适用于全面调查;
(3)了解某校数学老师的年龄状况适用于全面调查;
(4)了解“一次性木筷”的使用对绿化的影响不适用于全面调查.
12. 解;(1)小龙采取的是全面调查;
(2)小龙采取的方法不合适,因为具有破坏性.
13. 解:(1)喜欢《走进科学》的同学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 25% 15% 22%=38%;
(2)喜欢《焦点访谈》的人数相当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喜欢《大风车》人数的15%÷25%=60%,如果全班有60人,那么,喜欢《大风车》的有60×25%=15人.21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1张PPT)
全面调查(普查)
数学人教版 七年级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问题1 如果要了解全班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节目的喜爱情况,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会怎么调查?
教学目标
问题探究
为了得到全班学生对这五类节目喜爱人数的百分比,我们需要做哪些事情?
为了解决问题,我们需要进行统计调查.
方法一:举手示意
对于方法二,首先为此我们要设计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 年 月
在下面五类电视节目中,你最喜爱的是( )
A.新闻 B.体育 C.动画 D.娱乐 E.戏曲
填完后,请将问卷交数学课代表.
方法二:问卷调查
利用调查问卷,可以收集到全班每个同学最喜爱的节目的编号(字母),我们把它们称为数据.例如,某同学经过调查,得到以下50个数据.
C C A D B C A D C D
C E A B D D B C C C
D B D C D D D C D C
E B B D D C C E B D
A B D D C B C B D D
你能看出来全班同学喜爱各类节目的情况吗?
1:收集数据:
50
50
合计
3
E
18
正正正
D
15
正正正
C
10
正正
B
4
A
人数
划记
节目类型
杂乱无章的数据不利于我们发现其中的规律.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数据所蕴含的规律,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怎么整理数据呢?
2.整理数据:
怎么得到全班学生对这五类节目喜爱人数的百分比呢?
100%
50
50
合计
6%
3
E
36%
18
正正正
D
30%
15
正正正
C
20%
10
正正
B
8%
4
A
百分比
人数
划记
节目类型
3.分析、描述数据:
从表中可以清楚的反映全班喜爱各类节目的情况.例如:最喜爱新闻节目的同学有4名,占全班同学的8%;最喜爱体育节目的同学有10名,占全班同学的20%,等等.
100%
50
50
合计
6%
3
E
36%
18
正正正
D
30%
15
正正正
C
20%
10
正正
B
8%
4
A
百分比
人数
划记
节目类型
新闻
体育
动画
娱乐
戏曲
为了更直观地看出上表中的信息,你能画出条形图描述表中信息吗?
还能用什么图形能够描述表中数据?
扇形图
条形图和扇形图在直观反映统计信息时各自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优 点 缺点
条形图
扇形图
易于比较每组数据之间的差别
不易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体的大小
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体的大小
不能判断出每组数的绝对大小
4.得出结论:
从各表中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全班喜爱各类节目的情况.例如:最喜爱新闻节目的同学有4名,占全班同学的8%;最喜爱体育节目的同学有10名,占全班同学的20%,等等.
在上面的调查中,我们利用问卷调查得到全班同学喜爱电视节目的数据,利用表格整理数据,并用统计图进行直观形象的描述,通过分析表和图,了解到全班同学喜爱电视节目的情况.
总结过程:
教学目标
讲授新课
全面调查的定义:
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全面调查也叫普查.
在这个调查中,全体同学是考察的全体对象,我们对全体对象都进行了调查,是全面调查.
(1)收集数据:利用问卷调查等收集数据;
(2)整理数据:利用表、图整理数据;
(3)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分析图表的数据;
(4)得出结论.
全面调查的步骤:
例1:下面调查中,适合采用全面调查的是 ( )
A. 调查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B. 调查你所在的班级同学的身高情况
C. 调查我市食品合格情况
D. 调查南京市电视台《今日生活》收视率
B
教学目标
例题讲解
全面调查不适合人口多的调查.
例2.如图1,某中学制作了300名学生选择棋类、武术、摄影、刺绣四门技术课程情况的扇形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选择刺绣的学生有_______名。
课堂练习
教学目标
例题讲解
刺绣所占百分比:1-33%-26%-28%=13%
∴人数=300×13%=39.
39
例3:某校九(3)班的全体同学喜欢的球类运动用如图所示的统计图来表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喜欢各种球类的具体人数
B.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的总人数
C.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同学初中三
年来喜欢各种球类的变化情况
D.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同学现在喜
欢各种球类人数的大小关系
D
教学目标
例题讲解
图中无法看出具体人数,也看不出变化情况.
例4:为了解初三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小华调查了某班45名同学一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并把它绘制成如图所示折线统计图.由图可知,一周参加体育锻炼时间等于9小时的人数是 ( )
A.5
B.18
C.10
D.4
B
教学目标
例题讲解
由图可见9所对应的纵坐标为18.
全面调查的选择:
适用范围 特点
全面调查 1.当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少时. 2.当要研究的问题要求情况真实、准确性较高时. 3.调查工作较方便,没有破坏性等等.
调查结果准确
扇形用圆代表总体,每一个扇形代表总体中的一部分,通过扇形的大小来反映各个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
教学目标
综合扩展
用扇形图表示数据:
画扇形图时,首先按各类节目所占的百分比算出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然后在一个圆中,根据算得得各圆心角度数画出各个扇形,并注明各类节目的名称及其对应的百分比.
1. 以下问题,不适合用普查的是 ( )
A. 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B. 中学生参加高考时的体检
C. 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读书时间
D. 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
A
教学目标
能力提升
2.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的是 ( )
A. 调查某批次汽车的抗撞击能力
B. 端午节期间,抚顺市食品安全检查部门调查市场上粽子的质量情况
C. 调查某班40名同学的视力情况
D. 调查某池塘中现有鱼的数量
C
教学目标
能力提升
3.如图10-1-5,某中学制作了300名学生选择棋类、摄影、书法、短跑四门校内课程情况的扇形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选择短跑的学生人数为 ( )
A. 33
B. 36
C. 39
D. 42
C
教学目标
能力提升
4.学习了统计知识后,小明就本班同学的上学方式进行了一次调查统计,他通过采集数据后,绘制一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已知骑车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0%,结合图中提供的信息,可得该班步行上学的有 人.
8
教学目标
能力提升
5.某市推行垃圾分类已经多年,但在剩余垃圾中除了厨余类垃圾还混杂着非厨余类垃圾.如图是该市某一天收到的厨余垃圾的扇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能力提升
(1)试求出m的值;
解:m%=1-22.39%-0.9%
-7.55%-0.15%
=69.01%,
解得m=69.01.
解:混杂着的玻璃类垃圾为200×0.9%=1.8(吨).
答:混杂着的玻璃类垃圾为1.8吨.
(2)该市某天收到厨余垃圾约200吨,请计算其中混杂着的玻璃类垃圾的吨数.
总 结
1.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1)收集数据:利用问卷调查等收集数据;
(2)整理数据:利用表、图整理数据;
(3)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分析图表的数据;
(4)得出结论.
2.用统计图描述全面调查的数据:图、表.
教学目标
课堂总结
全面调查的选择:
适用范围 特点
全面调查 1.当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少时. 2.当要研究的问题要求情况真实、准确性较高时. 3.调查工作较方便,没有破坏性等等.
调查结果准确
教学目标
课后练习
课本140页第1题;
课本142页第6、8题.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QQ在线咨询:51286273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