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六年级上花城版7梅花三弄课件(3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音乐六年级上花城版7梅花三弄课件(36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7-05-08 16:4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 聆听音乐,这段音乐是主要哪一种古代乐器演奏的呢?音色特点怎样?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历史悠久。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具有深沉浑厚的低音、圆润淳朴的中音和清脆明亮的高音。在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铜钟,用小木槌敲打奏乐。
编钟曾侯乙编钟春秋末期至战国时期的编钟数目逐渐增多。著名的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共八组65件,分三层悬挂。钟不仅作为乐器使用,同时也是统治者名份、等级和权力的象征。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以编钟和建鼓为主要乐器的乐队,史称“钟鼓之乐”。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百花历来是诗歌、文学、音乐、绘画赞美、歌颂的对象。如果让你用一种花来形容具有高尚品格、坚贞不屈的节操的人的话,你会用哪种花来形容? 梅花被誉为花中“清客”,并把它与松、竹称为“岁寒三友”,与兰、竹、菊称为“国画四君子”。梅花以它傲霜斗雪、不畏严寒、凌寒独开的高洁禀性被中国传统文人所喜爱,成为文人墨客、画家、音乐家争相歌颂的对象。梅花音乐中国古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 ,请欣赏。 梅花三弄又称《梅花引》,《梅花三弄》一首借物咏怀的古曲。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相传是东晋时桓伊所作的一首笛子曲,后改编为古琴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早在唐代就在民间广为流传。全曲表现了梅花抗严寒、傲雪凌霜、清雅高洁的品性。梅花又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由于它独有的品质而被历来的文人墨客所赞颂。①将乐曲中使用过的音排列出来,主音是哪个音?②主题分为几个乐句?1 2 3 5 6
主题分为三个乐句。音乐主题1=F 2/4
1 5 5 | 5 · 32 | 1 5 5 | 5 · 32 | 1 2 1 23 |
?
5 5 5 - | 5 6 · 5 | 3 3 - | 5 i | 6 · 5 3 |
?
3 · 2 | 1 · 2 | 1 2 3 6 5 | 5 5 · 32 | 1 2 3 |
?
2 5 | 3 · 2 1 6 | 1 · 6 1 | 2 1· | 1 - ||
乐曲分析第一段:引子。乐曲一开始,编钟在低音区奏出气氛肃穆、深沉平稳的曲调。
第二段:主题(一弄)主奏乐器为编钟,音色清亮透明,表现梅花端庄典雅形象。曲调起伏有致,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第三段:对比性乐段。旋律抒情连贯,刚劲有力,与主题形成明显的对比。
第四段:主题再现(二弄)主奏乐器为笛子,轻快明亮,表现梅花的高洁。
第五段:对比性乐段。展开性演奏,演奏手法多样,旋律跳跃。
第六段:主题再现(三弄)弦乐与编钟的卡农。乐曲分析第七、八、九段是乐曲后半部分没有出现主题。但每段的结尾都是主题的第三句,达到音乐的统一,这是民族乐曲中常用的“鱼咬尾”的写作手法。
第十段是尾段和尾声,音乐逐渐平静,旋律从多次运用的商音到徵音的反复,最后尾声又以“清”音的清莹音色,缓和地结束全曲,。
曲名为什么称为三弄:我国古代音乐的一种发展手法,将同一音乐主题进行多次变化重复
主题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三次,故称“三弄。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梅花三弄》。除了音乐之外,还可以用哪种艺术体裁颂梅、咏梅、赞梅?(美术,诗歌除了音乐之外,还可以用哪种艺术体裁颂梅、咏梅、赞梅?(美术,诗歌)评梅

梅,岁暮冰雪而不枯,众芳摇落而独放,清香幽雅,风韵超脱,特别是在冰中孕蕾、雪中开花的品格,更为无数仁人志士所喜爱。 梅花
?????????????????? 王安石
??????? 墙 角 数 枝 梅,
????????凌 寒 独 自 开。
????????遥 知 不 是 雪,
????????为 有 暗 香 来。卜算子 ·咏梅咏梅 毛泽东
风雪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
花大抵都是春暖才开花,而梅花却不一样,
越是寒冷越是风欺雪压,它开的越精神越
秀气!这梅花是最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
我们中华民族出了多少有气节的人物。他
们都是顶天立地从来不肯低头折节的人物!
一个中国人,不管在怎样的境遇里都要有
这梅花的秉性才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