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巴西》(第2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分析巴西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知道巴西的主要农矿产品。
了解巴西的工业化进程。
了解巴西的主要城市。
知道巴西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哪里。
知道亚马逊热带雨林的效益。
了解由过去到现在人们对热带雨林的开发及产生的后果。
了解当地针对热带雨林采取了哪些保护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地图和雨林的相关资料,学习巴西工农业的发展特点和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的学习,树立人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巴西工农业的发展。
【教学难点】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资料分析法、活动讨论法、教师讲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复习提问:
巴西人种的显著特征?(混血种人数量多)
巴西文化的特点?(多元性)
那么,巴西的工农业发展情况如何呢?
巴西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当地人是如何对热带雨林进行开发与保护的呢?
带着这些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巴西的内容。
二、新课学习
(二)发展中的工农业
1.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气候
巴西主要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气候湿热。
(2)河流
亚马孙河发源于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脉,自西向东流,注入大西洋,是世界第二长河,第一大河。
总结: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湿热的气候,平坦的地形,充足的水源,使巴西具有种植热带作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2.主要农矿产品
巴西盛产木材、甘蔗、咖啡、天然橡胶、黄金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
其中一些农矿产品的出口,尤其是咖啡的大量出口,给巴西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外汇,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丰厚的资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农矿产品开发历程:读教材84页图文资料了解。
从葡萄牙殖民者进入巴西,巴西的经济长期依赖农矿产品的生产。
3.工业化进程
19世纪末,巴西开始了工业化进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巴西工业化的步伐加快。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跻身于世界重要的生产国行列。21教育网
出口创汇产品:咖啡、甘蔗、柑橘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豆、蔗糖、橘汁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巴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1·cn·jy·com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巴西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工农业大国。
活动:分析巴西工业分布与原材料(农、矿产品)的关系。
在图中找出煤、铁、石油的分布地区。(东南沿海地区)
在教材86页图9.24上任找出三座城市,结合85页图9.20完成表格。
城市名称 工业部门 附近的原材料
圣保罗 钢铁、汽车、化学、纺织 棉花
里约热内卢 钢铁、汽车、造船、纺织 铁、锰、石油
贝洛奥里藏特 钢铁、纺织 铁
4.城市
首都:巴西利亚
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
南半球最大城市:圣保罗
(三)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1.热带雨林的分布
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流经巴西北部。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www.21-cn-jy.com
2.亚马孙热带雨林的效益
热带雨林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直受到世人的关注。
调节全球气候;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木材、药材、食品等。
3.热带雨林的开发
(1)过去
原来生活在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印第安人,采用原始的刀耕火种的方法砍伐树木,开荒种地。但因人口少,开荒规模小,对热带雨林的影响较小。2·1·c·n·j·y
(2)现在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巴西大规模开发亚马孙地区,在热带雨林中修建公路,开辟大型的农场和牧场,采矿,办工厂,建城镇等,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3)后果
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破坏,不仅对巴西本土的环境造成影响,如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而且影响全球的气候。【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热带雨林的保护
面对开发热带雨林产生的问题,巴西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雨林的保护。
阅读材料:巴西保护热带雨林的措施举例
设立“印第安人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各种形式的雨林保护区。雨林保护区的面积占巴西境内热带雨林面积的38%。21cnjy.com
采取新的手段控制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乱砍滥伐行为,如利用卫星遥感系统,对有关地区和城镇实行监控,提供实时、高质量的信息。21·世纪*教育网
与联合国相关组织联合提出一项全球行动计划——减少砍伐森林和森林退化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其目标是从发达国家筹集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毁林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
拓展延伸:视频:《初探巴西热带雨林保护区》
成果:这些年,雨林破坏的程度逐年降低。卫星影像显示,2010年,巴西热带雨林的砍伐率比2004年降低了85%。www-2-1-cnjy-com
活动:讨论雨林应该开发还是保护。
我们应该意识到开发与保护并存,树立人与环境、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堂练习】
1. 下列关于巴西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巴西已成为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B.巴西的铁矿资源并不十分丰富
C.巴西的重工业多分布在巴西利亚
D.为加快经济的发展,巴西的热带雨林还要大力开发
2.巴西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是(A)
A.东部沿海地带 B.巴西高原
C.亚马孙平原 D.热带雨林地区
3.有关亚马孙河的叙述,正确的是(B)
A.亚马孙河属于巴西
B.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
C.是世界上流程最长的河流
D.伊泰普水电站位于亚马孙河流域
4.巴西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是(A)
A.咖啡、蔗糖、橘汁 B.大豆、玉米、小麦
C.咖啡、油棕、香蕉 D.甘蔗、棉花、大豆
5.近年来,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亚马孙热带雨林急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C)
①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等,对沿线木材进行掠夺性开采
②沿海城市人口剧增,用地规模急剧扩大
③为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场
④土著居民采用刀耕火种方法,毁林开荒种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课堂小结】
我们学了什么?(巴西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对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作业布置】
1.巴西盛产哪些农矿产品?
2.读教材90页图中是三位学生的对话。谈谈你对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看法,写出你的论点和论据。
【板书设计】
巴西(第2课时)
(二)发展中的工农业 (三)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热带雨林的分布
主要农矿产品 亚马孙热带雨林的效益
工业化进程 热带雨林的开发
城市 热带雨林的保护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但认识到了巴西是一个工农业大国,而且,通过对雨林的开发与保护的学习,使学生树立了人与环境、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基本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0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
巴西(第2课时)
巴西人种的显著特征?
情景导入
巴西文化的特点?
混血种人数量多
多元性
巴西的工农业发展情况如何?
热带雨林
当地人是如何对热带雨林进行开发与保护的?
带着这些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巴西的内容。
温故知新
(二)发展中的工农业
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1)气候
湿热
新课学习
(2)河流
亚马孙河发源于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脉,自西向东流,注入大西洋,是世界第二长河,第一大河。
新课学习
伊泰普水电站
巴西和巴拉圭之间,
世界第二大水电站
新课学习
湿热的气候
平坦的地形
充足的水源
具有种植热带作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总结: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新课学习
主要农矿产品
金刚石
木材
甘蔗
咖啡
天然橡胶
黄金
新课学习
咖啡的大量出口,给巴西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外汇,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丰厚的资金。
新课学习
农矿产品开发历程
17世纪
采伐森林,出口木材
先后发展黄金和金刚石,掀起了“采金热”
大量种植咖啡,成为世界上的“咖啡王国”
引进并种植甘蔗,制糖业兴起
天然橡胶种植兴旺期,曾以“天然橡胶的故乡”著称于世。
16世纪
20世纪
19世纪
18世纪
葡萄牙殖民者进入
经济长期依赖农矿产品的生产
新课学习
工业化进程
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跻身于世界重要的生产国行列
19世纪末开始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加快
飞机制造厂
首都巴西利亚城市景观
新课学习
巴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出口创汇产品
咖啡、甘蔗、柑橘产量居世界首位
蔗糖
咖啡豆
橘汁
巴西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工农业大国
新课学习
分析巴西工业分布与原材料(农、矿产品)的关系。
活动
在图中找出煤、铁、石油的分布地区。
东南沿海地区
新课学习
在教材86页图9.24上任找出三座城市,结合85页图9.20完成表格。
城市名称 工业部门 附近的原材料
钢铁、汽车、造船、纺织
钢铁、汽车、化学、纺织
钢铁、纺织
圣保罗
棉花
里约热内卢
贝洛奥里藏特
铁、锰、石油
铁
新课学习
城市
南半球最大城市
巴西第二大城市
首都
新课学习
(三)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热带雨林的分布
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
亚马孙河
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流经巴西北部。
亚马孙河流域
新课学习
亚马孙热带雨林
提供木材、药材、食品等
调节全球气候
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
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亚马孙热带雨林的效益
新课学习
热带雨林的开发
(1)过去
新课学习
待出口的大豆产自热带雨林中的农场。开辟农场会破坏雨林。
公路旁的铝矾土加工厂正冒着滚滚浓烟。
垦荒者砍倒树木,焚烧。在烧荒后的土地上播种农作物。
开辟农场,发展畜牧业,使得越来越多的雨林消失。
(2)现在
新课学习
影响全球气候
(3)后果
水土流失加剧
生物多样性锐减
新课学习
阅读材料
巴西保护热带雨林的措施举例
◎ 设立“印第安人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各种形式的雨林保护区。雨林保护区的面积占巴西境内热带雨林面积的38%。
◎ 采取新的手段控制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乱砍滥伐行为,如利用卫星遥感系统,对有关地区和城镇实行监控,提供实时、高质量的信息。
◎ 与联合国相关组织联合提出一项全球行动计划——减少砍伐森林和森林退化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其目标是从发达国家筹集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毁林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
热带雨林的保护
新课学习
视频:初探巴西热带雨林保护区
拓展延伸
这些年,雨林破坏的程度逐年降低。2010年,巴西热带雨林的砍伐率比2004年降低了85%。
卫星影像
热带雨林
成果
新课学习
讨论雨林应该开发还是保护。
私人农场中的工人正在非法砍树
活动
巴西环保人士和森林警察一起在雨林中巡视
我们应该意识到开发与保护并存,树立人与环境、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新课学习
1.下列关于巴西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巴西已成为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B.巴西的铁矿资源并不十分丰富
C.巴西的重工业多分布在巴西利亚
D.为加快经济的发展,巴西的热带雨林还要大力开发
2.巴西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是( )
A.东部沿海地带 B.巴西高原
C.亚马孙平原 D.热带雨林地区
A
A
课堂练习
3.有关亚马孙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马孙河属于巴西
B.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
C.是世界上流程最长的河流
D.伊泰普水电站位于亚马孙河流域
4.巴西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是( )
A.咖啡、蔗糖、橘汁 B.大豆、玉米、小麦
C.咖啡、油棕、香蕉 D.甘蔗、棉花、大豆
B
A
课堂练习
5.近年来,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亚马孙热带雨林急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①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等,对沿线木材进行掠夺性开采 ②沿海城市人口剧增,用地规模急剧扩大
③为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场
④土著居民采用刀耕火种方法,毁林开荒种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C
课堂练习
我们学了什么?
巴西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对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课堂小结
巴西盛产哪些农矿产品?
1
2
作业布置
读教材90页图中是三位学生的对话。谈谈你对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看法,写出你的论点和论据。
(二)发展中的工农业
巴西(第2课时)
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主要农矿产品
工业化进程
热带雨林的开发
热带雨林的分布
亚马孙热带雨林的效益
板书设计
城市
(三)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热带雨林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