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2课时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2课时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5-08 18:30:55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 蔡元培
课时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1、初步感受演讲辞的特点,梳理文本内容.
2、读文识人:蔡元培的人格特征.1、作者人生经视频历导入。
2、介绍作者、写作背景。
3、听读课文,理清文本结构。
4、以“抱定宗旨、砥砺德行 、敬爱师友”为脉络分析文本,理解蔡元培先生就任之时的困难阻碍,这也是本课重点所在。
5、概括蔡元培的精神内蕴和人物形象。
6、诗歌鉴赏人物形象概括的课堂检测。
亮点:
通过文本内容分析蔡元培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既使结构明晰,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如果说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那么,蔡元培先生就是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先生点过翰林,留过洋,当过高官,拿过厚禄,可是他最辉煌的人生篇章却是在北大写下的,被称为 “北大永远的校长”。上任后的第五天,也就是1917年1月日,面对全校师生,先生发表了这篇语重心长的演说。 学界泰斗 人世楷模他是清末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他又辞官兴学,倡言反清以救国。
他旧学深沉,却有明确的开放意识;他身居要职,却两袖清风、一身正气。
他担任北大校长,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开创北大新局面。
他有巨大的人格感召力。北大学生向来自视很高,但见了蔡校长都非常恭敬。1、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京师大学堂的诞生,是戊戌变法的产物。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以后,所有新政措施几乎全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但1917年蔡元培接任之前的北大,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因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子弟。2、背景简介 来上学时,有不少还带着听差,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而是想方设法混资历,找靠山。当时的北大以学风败坏、腐败盛行而声名狼藉,所以蔡元培接到任命状时,“有多数友人,劝不可就职,说北大太腐败,恐整顿不了,反把自己名誉毁掉了;也有少数劝驾的,说腐败的总要有人整顿,不妨试一试”。
北大有幸——蔡元培最终听从的是这少数人的意见。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蔡元培的贡献就在于,他把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术至上的真正大学。他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 ,延请陈独秀等大批新学人物和刘师培等旧学人士进入北大,并裁减了不称职的教员,清除了一大批腐朽守旧的人物。以坚决的气魄,采取一系列对症下药的措施,一步步地改造北大,使北大逐步显示出全新的风貌。不到两三年时间,北大便从一个培养官僚的腐朽机构一跃而成为全国进步青年仰慕的学府。
一、听读课文,思考:身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对青年学生提出了哪些殷切希望?明确: 1、抱定宗旨
2、砥砺德行
3、敬爱师友课文“抱定宗旨”朗诵二、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1段),开门见山,点明本次演讲的目的。 第二部分(第2-4段),对北大学子提出的三点希望。第三部分(第5段),结束语。简单勾勒目下所做之事,简明扼要,切中肯綮。1、抱定宗旨 2、砥砺德行 3、敬爱师友1、抱定宗旨做研究的基本素质耐住寂寞
守住清贫
淡泊名利必须扭转北京大学曾有一段不光彩的历史拳拳之心,诚挚之言
谆谆教诲,循循善诱
从正反面论证点明认真求学的害处和随处浮夸的危害。2、砥砺德行 作者尖锐地指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学校往往是被污染的最后一块净土,倘若学校已然是道德沦丧,那么社会该到何等地步!百行德为首,品德是人的立身之本,是立国之本,大学培育人才,当以培养品德为重,学生修身,当以修德为要务。3、敬爱师友 古来讲“天地君亲师”“尊师如父”,这是对长者的礼敬,是对学问的尊敬,也是对自己的尊敬。一个对师长都不尊敬的人,何以坦诚对待别人。同学更是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人,是患难与共的良伴,是切磋技艺的益友,因此与同学“尤应互相亲爱”。 蔡元培校长的一席话对学子们产生警诫作用,更能引人深思。 三、蔡元培先生是针对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提出以上三点要求的?(筛选出文中相关信息) (1)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2)平时则放荡冶游,……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
(3)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鲜不为流俗所染。
明确:由以上信息可以看出,当时社会非常腐败,道德沦丧,
即便是北大,也难脱俗流,很多学生不以学业为重,而
是把大学当成了升官发财的阶梯,平时敷衍塞责,考
试突击讲义。四、从这篇演讲辞可见怎样的蔡元培先生?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
革除时弊的改革精神
平易近人的朴实作风
五、人物形象爱国的有志之士。满怀斗志的改良之士。对教育有着科学的、深刻的认识的教育家。 蔡元培先生的这篇就职演说,吹响了北大改革的号角,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使北大成为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今天,北京大学不仅是国家的知识库,民族的智囊团 ,更是一座学术思想的高峰。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谒金门???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骚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问题:试简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参考答案】
????1、细腻而含蓄的笔墨刻画了一位空虚无着、寂寞难遣、被相思困扰的思妇(闺中女子)(什么形象)
????2、词人通过动作描写:闲引鸳鸯、揉搓杏蕊的;外貌、神态描写:玉簪斜坠、独倚栏干等体现了闺中女子的愁苦及孤单寂寞。(形象的特征)
????3、表现了女子思念情人,急盼情人归来的急切心情。(形象的意义)课件25张PPT。 蔡元培
课时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1、文本如何体现演讲辞的特点。
2、演讲辞写作相关知识。
1、复习导入。
2、看演讲视频,分析本文如何体现演讲“针对性、鼓动性、思想性、条理性”的特点。
3、拓展演讲稿“开场白、结尾”写作的基本模式。
4、以梁启超《敬业与乐业(节选)》为例进行演讲的相关课堂检测。
亮点:
突出演讲这一文体的实战训练,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在北京大学的历史上,蔡元培校长可谓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是他,把一个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术至上的真正大学 。在学生中间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培养学术研究风气,树立新道德新风尚。《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就是他这些思想的集中体现。 上节课我们已经简要分析了这些思想的具体内容,今天我们从文体出发,看看这篇文章究竟为何被后人称为演讲界的大美文章的。演讲稿特点 针对性:听众都是带着目的来的,所以演讲一定要有针对性,讲听众关心的、想听的东西。 鼓动性:演讲的目的是为了感染听众、鼓动听众,所以注意抓住读者的心,怎样才能使语言具有感染力。 思想性:为了让听众有所收获,演讲辞必须有内涵,有思想,入耳有益。?? 条理性:演讲中听众没有时间慢慢理清思路,所以演讲辞要观点鲜明,思路清晰。 (先来看一段北大法学系女生的演讲,再来体会演讲稿的特点)1、作为一篇就职演说,本文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明确:就职演说,大都会阐释自己的施政纲领或对听众提出要求,本文二者融合而又侧重于后者。作为北大的新一任校长,蔡元培对青年学子寄予了厚望。他深知当时社会的污浊与北大的沉疴,因此,在演讲中,他开门见山,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点要求。这三点可以说每一点都事关北大的前途和命运,也是青年学子们普遍关心的。这样,在内容上首先就抓住了听众的心理和兴奋点,引起听众的兴趣。
针对性2、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本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作,带有古朴典雅的特点。
这是因为在那个年代,正是新文化运动的前期,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而新旧两种文体并行的时期,当时许多文章都带有文白混杂的特点。
但作者在语言运用方面,独出心裁,别具一格。他的文章的基本格式是文言文,用了文言文语汇和句式,但造语浅显,带着许多口语口语成份,这就比古文容易接受理解。
因此,这篇演讲稿读起来,有文言的言简意赅、意味深长的特点,又有口语明快易懂、容易接受的好处。
鼓动性3、感人肺腑的情思 :

在演讲的全过程,作者讲述任何问题时,都倾注了无比的热情。
他五年前任职教育部时就对北大做出贡献,早已情系北大;走马上任之初,即针对时弊,殷殷教导青年学子改变观念、学风,热切关注;每提一点要求,都真诚表达自己对现实的看法、对事理的理解和对青年学子的诚挚期待;对青年学子近期应做事两项事,也同样是带着满腔热情来进行解释和开导。
这篇演讲的巨大说服力,除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因素之外,感人肺腑的情感因素也起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思想性4、本文结构上有何特点?
这篇演讲稿结构非常明晰。
由于演讲的时间性限制,听众是一听而过,时间有限,因此演讲只能安排一个中心,而且要求中心突出。
本文就是围绕着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北大学子而展开的,并且全文都是围绕着这一中心组织材料和精心构思。
开头话直截简短,正文展开中心内容,结尾有阐述,重在总结全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楚,全文结构紧密,思路明晰。
条理性演讲稿通用格式 演讲稿的结构基本上分为三大部分,
即:开场白、正文、结尾。 1、开场白 开场白就是演讲者在演讲开头时的引言。
“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指的都是开头的重要性。 常用开场白的类型: ①提问式开场:
一座房子,失去了支柱就会倒塌;一个人,失去了生命的支柱就会走向毁灭。那么,什么才是我们生命的支柱呢? ②幽默式开场: 我的青年的朋友,我眼看着你们年轻的面目,闪亮着聪明与诚恳的志趣,但我们的中间却是间隔着年岁的距离。我已经到了黄昏的海边,你们远远的站在那日出的家乡。(泰戈尔:《清华讲演》) ③实物式开场: 同学们,请你们看看我手中拿着的一幅画吧。
这是一张忠厚善良、朴实慈祥、饱经风霜的老年人的脸,在那一道道深深的皱纹里,凝结了一生的艰辛;眼睛有些昏花,但却深邃安详,充满了欣慰和期望。你看他那双勤劳的大手,青筋遍布,骨节隆起,虽然粗糙得象干枯的树皮,但却十分有力。④直入式开场: 一个人的思想如果一辈子都不曾混乱过,那么他从来就不曾认真思考过。
记得我刚进校不久,我给一位学友写信说:“考入政治系,一头扎进马克思的怀抱,忽然觉得是那么匆忙、幼稚。现在我的境地就象是一个圆点,四处延伸着的是大小不等的问号……。 2、正文 正文是演讲稿的主体,是演讲的中心内容,是演讲开场白后针对主题进行的论证和说理。演讲正文必须做到:主题明确,材料充实,层次、详略得当,以及适宜的风格等。 3、结尾 “编筐编篓,难在收口”。
好的结尾,能产生“余音绕梁”的后续效果,能使听众精神振奋,并促使听众不断地思考和回味。
演讲的结尾应简洁有力,言简意赅,忌松散疲沓、枯燥无味。 号召式结尾: 在中学时,我们曾学过都德写的《最后一课》,在国土沦陷,人民就要做亡国奴的时候,小弗郎士的老师冒着生命危险,给大家上了最后一课,他用异乎寻常的激动语调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在这里,我也要说:让我们讲好普通话吧!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声音!它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题目:《普通话——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总结式结尾: 女士们,先生们:   中华民族的祖先曾追求这样一种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今天,人类正处在社会急剧大变动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我呼吁,让我们共同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我们的成功将承继先贤,泽被后世。这样,我们的子孙就能生活在一个更加和平、安定和繁荣的世界里。我坚信,这样一个无限光明、无限美好的明天,必将到来! 谢谢诸位。
《把目光投向中国》温家宝?名言式结尾: 这是一个充满了创造的世界,这是一个呼唤创造的时代。朋友们,让我们牢记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话:“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勇敢、主动的去开拓、去创造,让生生不息的创造力成为托起我们民族未来、祖国希望的脊梁吧!
《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蔡元培先生的这篇就职演说,吹响了北大改革的号角,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使北大成为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今天,北京大学不仅是国家的知识库,民族的智囊团 ,更是一座学术思想的高峰。 而从这篇文章中学到的关于演讲辞的相关知识,亦足以让我们受用终生。敬业与乐业(节选)
梁启超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嘴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球赛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1.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文中列举的四个理由是为了论述什么?(请用文中的话回答)
答:???????????????????????????????????????????? ???????????????????????????????????????????
????????????????????????????????????????????????????????????????????????????????? 。
2.文中说“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你有过这种经历或体验吗?请举一例说明。
答:????????????????????????????????????????????????????????? ??????????????????????????????答案1、要乐业。“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2、可以从解开一道难题,制作一件手工或完成一次家务等方面来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