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感受信息》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物体中不具有信息储存能力的是( )
A.人的大脑 B.录音机的磁带
C.电视机的荧光屏 D.计算机的硬盘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听筒是将声信息转变成电信号
B. 话筒是将电信号转变成声信号
C. 听筒内部是利用电磁铁来工作的
D. 话筒是利用电磁铁的原理来工作的
3、电话机的听筒发生的主要能量转换是( )
A. 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B. 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C. 内能转化成电能 D. 电能转化成内能
4、电话机的话筒里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
A. 电能转化成动能 B. 动能转化成电能
C. 内能转化成电能 D. 电能转化成内能
5、关于电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电话是人们传递信息的一种手段
B. 电话靠导线中的电流来传递信息
C. 最简单的电话由话筒和听筒组成
D. 电话的话筒中都有装炭粒的盒子
6、老式电话机话筒里的膜片和炭粒相当于一个( )
A. 开关 B. 变阻器 C. 电磁继电器 D. 电磁铁
7、甲、乙两部电话接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的听筒和甲的话筒,乙的听筒和乙的话筒分别串联在两个电路中
B. 甲的听筒和乙的听筒串联,甲的话筒和乙的话筒串联
C. 甲的听筒和话筒及乙的听筒和话筒串联在一个电路中
D. 甲的听筒和乙的话筒串联在一个电路中,乙的听筒和甲的话筒串联在另一个电路中
8、如果家中停电了,则电话 ( )
A. 仍能打通 B. 不能接到电话,但能打出去
C. 不能打通 D. 能接到电话,但打不出去
二、填空题
9.信息是事物发出的( )的消息,人类特有的三种信息是( )、( )和( )。
10、 为了完成通话,话筒与听筒之间要连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 ,话筒把声音变成变化的 , 沿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在另一端 使听筒的膜片 ,携带信息的 又变成了 .
11、电话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话筒与听筒共同完成声信号与 信号的相互转化。
三、解答题
12、数字通信是一种既现代又古老的通信方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代电话已全部采用数字信号进行处理.若用“0”和“1”代表“开”和“关”这两个动作,组成一组数字信号,可以表达一句话,例如,“我相信你能行”的数字信号为“0,01,1,10,00”.21cnjy.com
开关动作 开 关 开、关 开、开 关、开
表示数字 0 1 0,1 0,0 1,0
中文意义 我 你 相信 行 能
请参照此代码和上述例子,用另一组信号表达你想说的一句话: ,
其数字信号为 .21·cn·jy·com
《感受信息》参考答案
1、【答案】解析:人的大脑是天然的信息存储 ( http: / / www.21cnjy.com )器;录音机磁带能存储声音信息;计算机硬盘能存储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信息;电视机的荧光屏只能将传送来的图像信息呈现给人们,起传递信息的作用,并无存储能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答案】 C
【解析】话筒将声信号变为电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号,听筒将电信号变为声信号,A,B错;听筒内部是利用电磁铁(磁性强弱随电流的变化而变化)使膜片振动,将电信号还原成声信号,C正确,D错.
3、【答案】A
【解析】电话的听筒是将传递信息的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因此是将电能转化为动能(或机械能)。
4、【答案】B
【解析】在打电话时,电话机的话筒将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信息的传递,因此是将动能转化为电能。
5、【答案】D
【解析】电话的话筒有很多种类,不是所有话筒中都有装碳粒的盒子。
6、【答案】B
【解析】当人们对着话筒说话时,话筒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膜片随着声波的振动而忽松忽紧地挤压炭粒,使电阻忽大忽小地变化,因此电路中就产生了随声音的振动而强弱发生变化的电流,所以话筒里的膜片和炭粒相当于一个变阻器。21教育网
7. 【答案】 D
【解析】打电话时甲讲话,乙接听,所以是甲的话筒与乙的听筒串联,甲的听筒与乙的话筒串联,D正确.
8、【答案】A
【解析】电话不用家庭电路中的电源,所以停电不影响打电话,A正确.
9、信息;语言;符号;图象.
解析:信息是种种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消息,而人类拥有一些特有的信息,如:语言、符号和图象.通俗地讲,信息是种种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消息.人类所特有的三种信息是指语言、符号和图象.www.21-cn-jy.com
故答案为:信息;语言;符号;图象.
10、【答案】一对电话线 电流 电流 电流 振动 变化电流 声音
【解析】掌握电话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电话由听筒和话筒组成,话筒将声信号转变成变化的电流(电信号),电流沿导线到远方;2·1·c·n·j·y
听筒内有电磁铁,变化的电流使电磁铁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磁性忽强忽弱,吸引膜片引起振动,将电信号转变成声信号.话筒与听筒之间要连上一对电话线,话筒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电流沿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在另一端电流使听筒的膜片振动,携带信息的电信号又变成了声信号.
故答案为:一对电话线;电流;电流;电流;振动;变化电流;声音.
11、【答案】电
【解析】电话的话筒是将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听筒是将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
12、【答案】你相信我能行 1,01,0,10,00
【解析】根据“0,1,0、1,0、0,1、0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示的含义进行解答,根据各数字的含义可知,另一组信号表达的一句话:“你相信我能行”的数字信号为“1、01、0、10、00”.
故答案为:你相信我能行;“1、01、0、10、00”.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3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9张PPT)
感受信息
物理沪科版版 九年级第十九章第一节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烽火台
那么你知道还有那些记录、存储和传播信息的方法吗?
烽火台是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来传递消息,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一、信息的记录和存储
1、信息:是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消息,人类特有的三种信息是语言 、符号和图像。
记录信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深入而发展。
大脑的记忆力到底有多强?能不能测试出来?这仍是一个谜。
首先,大脑就是天然的信息存储器.
但是,仅凭大脑记忆是不够的,人类寻找其他
办法来帮助记录和存储信息。
文字的出现使人类的信息记录方式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如图是我国西周初期的文字。
(1)早期人们将文字记录在牛骨、竹简和木牍等物品上。
商代牛骨刻辞
竹简
1、早期信息的记录
木牍
这种记录信息的方式比较缓慢、且记录材料比较笨重因此限制了信息的传播。
这些记录方式有什么缺点吗?
(2)中华民族的祖先发明了造纸和印刷术。
造纸和印刷术发明加速了知识和思想的传播,加快了文明的进程,也为我们保存了历史的信息。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活字印刷术(毕升)铜章。
我国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繁荣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图中包含的信息量相当大。
2、近代信息的记录
随着技术的进步,有了磁记录、光记录等大信息量的记录方式。
利用光盘人们可记录声音、图像等各种信息,一张光盘能容下几十卷图书记录的信息。
通过计算机移动储存设备、硬盘和U盘等,人们可方便地保存或传送计算机中的信息。
计算机硬盘
U盘
说明:在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经历了五次变革,分别是语言的诞生、文字的诞生、印刷术的诞生、电磁波的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二、现代的信息传播
1、早期的信息传播
在交通和通信很不发达的年代,人们主要靠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以及驿马、烽火、信鸽等方式传递信息。
烽火传信
信鸽
驿马
早期的信息,传播速度慢、距离近、信息量少。
2、近代的信息传播
(1)有线电报
莫尔斯
莫尔斯是美国发明家,电报的发明者。1832年起他开始从事电报机的发明创造工作。1837年,他发明了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的“莫尔斯电码”
莫 尔 斯 电 码
19世纪30年代,莫尔斯用短、长脉冲(点和划)代表字母,使信息以电码的形式沿电线传送出去,为人类打开了电信世界的大门。
电磁式电报机
S
S
O
莫尔斯电码中的
求助信号—sos
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贝尔1847年生于英国的爱丁堡,后来移居加拿大,再移居美国,从此在美国定居下来。
(2)有线电话
如图贝尔在测试电话
电话机的构造:由话筒、键盘、听筒组成。
电话机是利用电信号 将人们的语言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装置。
电话机
①电话机键盘是用来输入电话号码的装置。
当人们按数字键时,信号就被输送出去,自动化设备会根据这些信号接通电话。
②话筒中有能振动的膜片和随话音跳动的碳粒.
膜片
碳粒
话筒
导线
话筒作用:把振动转变为强弱变化的电流。
碳粒相当于电路中的变阻器。
话筒原理:
人们对着话筒说话时,膜片便随着声音的高低强弱而发生振动,从而压缩碳粒一紧一松,这样就把强度不同的声波变成了相应大小的电信号。碳粒相当于电路中的变阻器。
实际上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导线传来强弱
不同的电信号
电磁铁
膜片
听筒
③听筒里有电磁铁和膜片
听筒作用:将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
听筒原理:
当对方强弱不同的电信号传到听筒后,电磁铁便将电信号变成膜片的强弱振动,把传输的声音还原出来。
实际上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振动产生声音。
例题:关于电话的工作过程,有如下几句话,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膜片忽松忽紧挤压碳粒;②人对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③电阻忽大忽小;④磁体对铁片的吸 引力忽大忽小,使铁片振动,振动情形和对方说话相同;⑤在电路中产生了强弱按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⑤④
C.②①④③⑤ D.①②③⑤④
解析:根据电话的原理:说话引起话筒内膜片振动,碳粒忽松忽紧→电路中电阻忽大忽 小→电路中电流忽小忽大→听筒内电磁铁的磁性忽弱忽强→膜片受到的磁力忽小忽大→引起膜片的振动而发声,由此判断顺序为②①③⑤④。因此选B.
3.知识拓展
(1)电报:是最早使用电进行通信的方法,它利用电磁波作载体,是工业社会的一项重要发明。到了二十世纪初,开始使用无线电拍发电报,电报业务基本上已能抵达地球上大部分地区。电报主要用作传递文字 信息,使用电报传送图片称为传真。莫尔斯电码和现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有相似之处。
(2)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模拟信号是利用电流 的频率、振幅变化“模仿”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信号,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叫做模拟通信。 数字信号是利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使用数字信号的通信方式叫做数字通信。最初的电话用模拟信号传递信息,称为模拟通信,电报用数字信号传递信息,叫做数字通信;现代的电话已经全部采用数字信号进行通信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的信息传播进入了
新的时代。
电话的变迁视频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1.下列信息传递方式的载体是:两人面对面交谈时是利用________传递声音;两地间通过电 话交谈时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传递声音。
声波
导线中的电流
2.下列情况中,不属于信息记录的是( )
A.相片
B.牛骨刻辞
C.烽火告急
D.拷贝磁盘
C
3.下列信息的记录方式中,所记录的信息量最大的是( )
A.绳结
B.书籍
C.计算机硬盘
D.光盘
C
4、下列不属于信息传播工具的是( )
A.古代的驿站和驿马
B.电话和电报
C.计算机和移动电话
D.文字和光盘
D
5.电话的听筒主要利用了电流的( )
A.热效应
B.化学效应
C.磁效应
D.三种效应都有
C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1、信息的记录
牛骨、竹筒、木牍、造纸和印刷术、磁记录、光记录
2、信息传播
烽火、驿马、信鸽、电话、电磁波、因特网等
3、电话的结构: 贝尔发明了电话
话筒:原理:振动 变化的电流
听筒:原理:变化的电流 振动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感受信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主要的信息记载的介质和信息传播的方式;
(2) 了解电话和电报;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信息的记载和传播,体验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中华民族在信息记录和传播中作出的贡献,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1cnjy.com
【教学重点】
了解电话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感受周围信息的获得,并了解其感受过程。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演示
【课前准备】
人类记录信息和传播信息发展历程的教学多媒体课件、电话。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
烽火台
烽火台是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来传递消息,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21·cn·jy·com
那么你知道还有那些记录、存储和传播信息的方法吗?
二、讲授新课
(一)、信息的记录和存储
1、信息:是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消息,人类特有的三种信息是语言 、符号和图像。
记录信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深入而发展。
首先,大脑就是天然的信息存储器.
( http: / / www.21cnjy.com )
大脑的记忆力到底有多强?能不能测试出来?这仍是一个谜。
但是,仅凭大脑记忆是不够的,人类寻找其他
办法来帮助记录和存储信息。
文字的出现使人类的信息记录方式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如图是我国西周初期的文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早期信息的记录
(1)早期人们将文字记录在牛骨、竹简和木牍等物品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商代牛骨刻辞 竹简
( http: / / www.21cnjy.com )
木牍
这些记录方式有什么缺点吗?
这种记录信息的方式比较缓慢、且记录材料比较笨重因此限制了信息的传播。
(2)中华民族的祖先发明了造纸和印刷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活字印刷术(毕升)铜章。
造纸和印刷术发明加速了知识和思想的传播,加快了文明的进程,也为我们保存了历史的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
我国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繁荣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图中包含的信息量相当大。2·1·c·n·j·y
2、近代信息的记录
随着技术的进步,有了磁记录、光记录等大信息量的记录方式。
利用光盘人们可记录声音、图像等各种信息,一张光盘能容下几十卷图书记录的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
通过计算机移动储存设备、硬盘和U盘等,人们可方便地保存或传送计算机中的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
计算机硬盘
( http: / / www.21cnjy.com )
U盘
说明:在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经历了五次变革,分别是语言的诞生、文字的诞生、印刷术的诞生、电磁波的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21·世纪*教育网
(二)、现代的信息传播
1、早期的信息传播
在交通和通信很不发达的年代,人们主要靠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以及驿马、烽火信鸽等方式传递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烽火传信 信鸽
( http: / / www.21cnjy.com )
驿马
早期的信息,传播速度慢、距离近、信息量少。
2、近代的信息传播
(1)有线电报
莫尔斯是美国发明家,电报的发明者。1832年起他开始从事电报机的发明创造工作。1837年,他发明了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的“莫尔斯电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
莫尔斯
( http: / / www.21cnjy.com )
19世纪30年代,莫尔斯用短、长脉冲(点和划)代表字母,使信息以电码的形式沿电线传送出去,为人类打开了电信世界的大门。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电磁式电报机 莫尔斯电码中的求助信号—sos
(2)有线电话
( http: / / www.21cnjy.com )
如图贝尔在测试电话
贝尔1847年生于英国的爱丁堡,后来移居加拿大,再移居美国,从此在美国定居下来。
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电话机是利用电信号 将人们的语言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装置。
电话机的构造:由话筒、键盘、听筒组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
电话机
电话机键盘是用来输入电话号码的装置。
( http: / / www.21cnjy.com )
当人们按数字键时,信号就被输送出去,自动化设备会根据这些信号接通电话。
②话筒中有能振动的膜片和随话音跳动的碳粒.
( http: / / www.21cnjy.com )
碳粒相当于电路中的变阻器。
话筒作用:把振动转变为强弱变化的电流。
话筒原理:
人们对着话筒说话时,膜片便随着声音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低强弱而发生振动,从而压缩碳粒一紧一松,这样就把强度不同的声波变成了相应大小的电信号。碳粒相当于电路中的变阻器。
实际上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③听筒里有电磁铁和膜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
听筒作用:将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
听筒原理:
当对方强弱不同的电信号传到听筒后,电磁铁便将电信号变成膜片的强弱振动,把传输的声音还原出来。
实际上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振动产生声音。
例题:关于电话的工作过程,有如下几句话,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膜片忽松忽紧挤压碳粒;②人对话筒说话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声波使膜片振动;③电阻忽大忽小;④磁体对铁片的吸 引力忽大忽小,使铁片振动,振动情形和对方说话相同;⑤在电路中产生了强弱按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⑤④
C.②①④③⑤ D.①②③⑤④
解析:根据电话的原理:说话引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话筒内膜片振动,碳粒忽松忽紧→电路中电阻忽大忽 小→电路中电流忽小忽大→听筒内电磁铁的磁性忽弱忽强→膜片受到的磁力忽小忽大→引起膜片的振动而发声,由此判断顺序为②①③⑤④。因此选B.www-2-1-cnjy-com
3.知识拓展
(1)电报:是最早使用电进行通信的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利用电磁波作载体,是工业社会的一项重要发明。到了二十世纪初,开始使用无线电拍发电报,电报业务基本上已能抵达地球上大部分地区。电报主要用作传递文字 信息,使用电报传送图片称为传真。莫尔斯电码和现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有相似之处。2-1-c-n-j-y
(2)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模拟信号是利用电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 的频率、振幅变化“模仿”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信号,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叫做模拟通信。 数字信号是利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使用数字信号的通信方式叫做数字通信。最初的电话用模拟信号传递信息,称为模拟通信,电报用数字信号传递信息,叫做数字通信;现代的电话已经全部采用数字信号进行通信了。21*cnjy*com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的信息传播进入了新的时代:电话的变迁视频
三、课堂练习
1、下列信息传递方式的载体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人面对面交谈时是利用________传递声音;两地间通过电 话交谈时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递声音。【来源:21cnj*y.co*m】
答案:声波;导线中的电流。
2、下列情况中,不属于信息记录的是( )
A.相片
B.牛骨刻辞
C.烽火告急
D.拷贝磁盘
答案:C
3. 下列信息的记录方式中,所记录的信息量最大的是( )
A.绳结
B.书籍
C.计算机硬盘
D.光盘
答案:C
4、下列不属于信息传播工具的是( )
A.古代的驿站和驿马
B.电话和电报
C.计算机和移动电话
D.文字和光盘
答案:D
5. 电话的听筒主要利用了电流的( )
A.热效应
B.化学效应
C.磁效应
D.三种效应都有
答案:C
四、课堂小结
1、信息的记录
牛骨、竹筒、木牍、造纸和印刷术、磁记录、光记录
2、信息传播
烽火、驿马、信鸽、电话、电磁波、因特网等
3、电话的结构: 贝尔发明了电话
话筒:原理:振动 变化的电流
听筒:原理:变化的电流 振动
【板书设计】
感受信息
信息的记录和存储
1、早期信息的记录
文字记录在牛骨、竹简、木牍、造纸和印刷术。
2、近代信息的记录
磁记录、光记录
二、现代的信息传播
1、早期的信息传播
驿马、烽火、信鸽等方式传递信息。
2、近代的信息传播
(1)有线电报;
(2)有线电话
电话机的构造:由话筒、键盘、听筒组成。
【教学反思】
《感受信息》这节课基本是学生在带动课堂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节奏,老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表现为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说出电话的具体工作过程,这样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加深。例如不能简单地说:话筒是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听筒是把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而是进一步追问话筒是怎样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的。听筒是怎样把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的。这部分细节学生是通过自学很难掌握的,这就需要老师的点拨——话筒通过炭精粒电阻的变化来改变电流的,同时利用电阻器与之比较,把听筒和扬声器进行比较,学生就易于理解和掌握了。21教育网
如果说这节课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我认为第一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第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第三、课堂的节奏是由学生来控制的。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课堂学生的展示较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是需要提高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