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1
功
功的计算
学案
学习目标
知道机械功的两个要素,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公式及单位。
2.能计算机械功和功率。
3.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4.通过功的学习,使学生明白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与实际生活的需要。
5.逐步形成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长社会初中的意识。
学习重点:对功的概念的理解。
学习难点: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功的计算。
学习过程
一、回顾一下
力的作用效果有
和
。力的单位是
。重力的计算公式
。长度的国际主单位是
。
二、功
1.阅读P78第一段,思考,如何描述一个力产生作用效果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牵涉到哪些物理量?
。
2.观察图11-1-1,思考后回答,小明与小聪都用了力,但效果上来看,有何区别?
。
物理学中对做功的规定是
。也就是说,做功必须包含
和
两个因素。理解了吗?
(1)关于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就对物体做功;
B、物体只要移动了距离,就做了功;
C、有力作用于物体上,物体又移动了距离,这个力就做功了;
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又移动了距离,那么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下列情况做功的有(
)
A、一个人背着书包站着;
B、杠着货物上楼;
C、搬石头没搬动
D、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滚动
三、功的计算
3.功的计算的文字叙述
,计算公式
,式中各字母代代表的物理量及单位分别是
。
4.完成P79例题,思考:为什么重力所做的功为0?
。
试一试:用20N的力推着一个100N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前进5米,推力所做的功是
J,重力所做的功是
J。
5.提升物体所做的功。将物体匀速提升时,物体受到
力和
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
,所以,他们的大小关系是
。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
。因此,提升物体所做的功W=
=
。
试一试:
(1)将重500牛的物体,在5秒内匀速提高1.5米,力对物体做功为_______。
(2)提着100N的物体静止不动,所做的功为________;提着10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前进10m,重力做功为_____;将100N重的物体匀速举高10m,人做功为_____;把这100N的物体掷出后,物体运动2m,人所做的功为_________J。
四、小结:学到了什么?整理出本节课的知识树。
五、练习
1.下列情况中,力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
A用力推箱子,箱子不动 B手提水桶沿水平道路前进
C用力举高物体 D冰块在光滑冰面上匀速滑行
2.一个放在水平地面地物体,受20N水平拉力作用下,以0.5m/s的速度沿拉力的方向前进15m,则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 ,拉力做的功是 。
3.起重机将重5000N的物体提高6m后,又水平移动4m,则起重机的钢丝绳对物体所做的功是 。
4.用200N的力分别拉重为50N和200N的甲乙两个木箱沿水平方向前进10m,则人对木箱所做的功: ( )
AW甲>W乙 BW甲<W乙 CW甲=W乙 D无法比较
5.用动滑轮提起重50N的物体,人拉绳子做的功是100J,若不计滑轮的重力和摩擦力,则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是:( )
(A)2m (B)4m (C)1m (D)条件不足
参考答案:
练习:
1、C;
2、20N;300J;
3、30000J;
4、C;
5、A;11.1.1
认识杠杆和杠杆的平衡条件
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
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构造。
3.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学习重点:杠杆的构造(五要素),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及探究方法的设计。
学习难点:画出杠杆的力臂。
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力的三要素是
。
2.使用托盘天平时,首先将天平放在
,再调节
,使指针指在
。若指针偏左,则说明
,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
二、机械
阅读P81第一段回答:人类使用机械的目的是
。
三、杠杆
1.什么是杠杆?
。你知道的杠杆有
。
2.杠杆的五要素及定义是
。
如何确定支点
,力臂是指
,如何画力臂?从
。
试一试:请在图中画出杠杆的力臂和阻力臂,并且用L1、L2将它们标出来。
四、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1.什么是杠杆的平衡
。
2.观察老师演示P73图11-2-6实验,猜想,杠杆是否平衡,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
3.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步骤和器材。(在书上P83完成)
思考:为什么要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来完成实验
。
4.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公式是
。
5.推论: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分析可知,若L越大,则F越
,也就是说,力F与它对应的力臂L成
比。
试一试
(1)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应先对杠杆进行________调节,其方法是调节杠杆_________,直到杠杆在_______位置处于________,实验要记录的数据是(写字母代号)____________。
(2)一根杠杆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
倍,
要用杠杆匀速提起600牛的物体,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至少应该是_________牛。
(3)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钩码相同,若在支点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那么杠杆的_____端将下倾.
五、小结:学到了什么?请整理本节的知识树。
参考答案:
复习回顾:
1、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2、水平工作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平衡螺母;左边较重;右;
试一试;
(1)水平;平衡螺母;水平;平衡状态;F1、F2、L1、L2;
(2)200;
(3)B11.3.2
功率的计算
功的原理
学案
学习目标
知道机械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单位。
2.能计算机械功率。
3.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率的含义。
4.通过功率的学习,使学生明白用比较的方法研究问题。
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
。机械功的计算公式是
,式中各字母代表的物理量和单位分别是
。匀带提升物体时,做功的计算公式是
,式中各字母的意义是
。
2.速度是表示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是
、
,速度地计算公式
,式中各字母代表的物理量和单位分别是
。
二、功率的意义
1.思考:做功有快慢吗?
。举例说明
。
2.阅读P80第1——3段,思考: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
。
3.功率的定义
。
三、功率的计算
4.功率的计算公式是
,式中各字母代表的物理量和单位是
。
试一试:(1)机器甲的功率比机器乙的功率大,则一定是(
)
A、甲所做的功比乙所做的功多
B、甲做功比乙做功快
C、甲做功所用的时间比乙少
D、甲的机械效率比乙大
(2)P80第4题。他们的
相同,
的时间短,所以做功快,功率大。
(3)某人用10N的水平拉力拉50kg的物体,10s内沿地面前进10m,人的功率是(
)
A、5W
B、15W
C、50W
D、10W
5.功率公式的推导:将v=s/t代入P=w/t,可得P=
=
=
.
四、小结。本节学到了什么?整理一下本节所学的知识与方法。
五、练习
1.两个体重相同的人,一人缓慢地从一楼走上五楼,一人则是急促地跑上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人做的功不同,功率相同 (B)两人做的功相同,功率不同
(C)两人做的功和功率都相同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某机器的功率大约700kW,这表示该机器: ( )
(A)每小时做功700kW (B)每秒做功700kW
(C)每小时做功700J (D)每秒做功7×105J
3.某举重运动员把重1000N的杠铃在2s内举高2m后,在空中停留3s,那么在后3s的功率是:( )
(A)1000w (B)666.7w (C)0W (D)100w
4.甲乙两台机器,若甲做的功是乙做的功的两倍,而乙所用的时间是甲所用的时间的一半,则甲乙的功率为:( )
(A)P甲=2P乙 (B)P甲=P乙 (C)P甲=4P乙 (D)P甲=1/2P乙
5.一个放在水平地面地物体,受20N水平拉力作用下,以0.5m/s的速度沿拉力的方向前进15m,则拉力做功的功率是 ,做的功是
。
6.功率为5kW的水泵,在多长时间内能把10000N的水抽到4m高的水塔中?
7.功率是45千瓦的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一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20千米,求汽车的牵引力是多少?
参考答案:
练习:
1、B;
2、D;
3、C;
4、B;
5、10W;300J
6、8S;
7、450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