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古代诗词二首苏教版 七年级下册26破阵子课 文 导 入 在浩瀚的古代诗词里,有不少征战沙场,慷慨激昂的爱国诗词,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说一说吧!课 文 导 入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课 文 导 入 过零丁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落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抛絮,身世飘摇雨打萍。皇恐滩头说皇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课 文 导 入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课 文 导 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辛弃疾另一首非常有名的爱国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作 者 简 介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南宋著名词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也是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之一,他的词艺术风格多样,是豪放派的代表,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流传。他一生坚持抗金,但不被采纳,不断受到主和派的打击。背 景 简 介 辛弃疾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他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背 景 简 介 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遭当权者忌恨,被免官闲居江西带湖。好友陈亮(字同甫)到带湖拜访辛弃疾,他们促膝畅谈,共商抗金北伐大计。分手后又相互赠和,言志抒怀。
《破阵子》便是辛弃疾寄给陈亮的一首以抒壮怀的词。词中追忆了昔日起义军豪迈壮阔的战斗生活,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雄心,也表达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课 文 朗 读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点我读一读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品 析 课 文注意字音:
麾( ) 炙( ) 的( )卢 霹雳( )huīzhìdìpī lì品 析 课 文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再读课文,划分节奏品 析 课 文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的声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文翻译品 析 课 文课文翻译
酒醉里,我挑灯观赏宝剑,梦醒后只听到军营中号角声声。军营里,官兵正在分吃烤熟的牛肉,各种乐器一起奏出边塞雄壮的乐曲,沙场上正进行着秋季大阅兵。
骏马像的卢那样飞奔嘶鸣,弓弦紧绷发出霹雳般的响声。我多想完成君王收复失地一统天下的大业,得到我生前死后的英明。只可惜自己已经白发丛生了。品 析 课 文回答问题1、一、二句写了“我”的哪些活动?梦见了什么?第一句连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
“醉”和“梦”表现出战斗的场景是回忆出来的。品 析 课 文回答问题
以酒浇愁而醉,在醉眼朦胧中,不是抚琴,不是长歌,不是狂舞,而是在灯下仔细端详心爱的宝剑。因为只有宝剑是自己曾经戎马生涯的见证。
树立了一位壮士怀才不遇的形象。表达了词人想驰骋疆场的强烈愿望。2 作者为什么要“饮醉”?醉之后为何要“挑灯”?
为何要灯下看宝剑?这一切都是为什么?
品 析 课 文回答问题3 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对偶。
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营,表现了将军及战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4 “沙场秋点兵”中哪个字用得好?“秋”,写出了肃杀的气氛和作战时的季节 。
这句话仅用五个字便把雄壮威武的阅兵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品 析 课 文回答问题壮5 概括:词人从哪些方面来写“壮”? 的军营生活
的战斗场面
的雄心壮志
雄壮壮烈豪壮品 析 课 文回答问题6 说说你对“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这句话的理解。 连用两个比喻,生动描绘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写出了战斗的速战速决,英雄身骑的卢般的骏马,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将士们万箭齐发,声如霹雳,使敌人闻风丧胆的情景,使人产生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品 析 课 文回答问题 走出幻想,仍然是壮志难酬,仍然是半壁江山,仍然是一事无成,无奈空有报国志,又怎能抵挡得了岁月蹉跎,白发丛生!表达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不由使人产生对投降派的痛恨,对作者深深的同情。7 为什么可怜?
“可怜”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总 结 概 括词中着力铺写的梦中景象:沙场点兵、弯弓走马等。场面壮阔,意气豪放,与醉中挑灯看剑、人老白发平添的现实形成了强烈对比,整首词是“以壮衬悲”,对比鲜明。艺 术 特 色1 结构巧妙。
词一般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这首词打破了这种格式,首尾两句相互照应,描写现实,中间八句一气呵成,描写梦境,梦境里追忆往事,豪迈激昂,现实中壮志难酬,沉痛悲愤,二者对比鲜明,深化主题。这种奇特巧妙的结构与内容配合得天衣无缝,显示了辛弃疾在艺术上的独创精神。 艺 术 特 色2 虚实描写有机结合
词人追忆当年抗金的军旅生活,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豪情,然而现实并未“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故以“可怜白发生”的警语来点醒,猛然回到眼前,词人将自己的爱国之心、忠君之念、对个人功名的向往和壮志难酬的悲愤表现得含蓄而又强烈。艺 术 特 色3 构思层层递进
整首词按照“醉态—梦境—现实”谋篇布局,有条不紊。梦境中又展现了“战前准备、沙场点兵、冲锋陷阵、功成名就”的多方面情形,生动的描绘了一个爱国者驰骋沙场的全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领略到作者运笔自如而又章法严谨的特色。这首词基调豪迈高昂,大气磅礴,艺术成就极高。
主 旨 概 括《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通过对梦境中战争场面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希望收复失地、抗金卫国的远大理想,同时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抒发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痛苦和愤恨。
拓 展 延 伸学完了这首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画面:在昏黄的灯光下,一位白发苍苍的将军,
手捧着一把宝剑,旁边坐着随他多年征战的朋友。
你觉得他会对这位朋友说些什么呢?发挥想象,说一说。板 书 设 计醉态——梦境——现实——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实实虚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