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弹力
学案
呈现目标
明确任务
1、知道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2、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就越大。
4、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合作预习
问题导向
[探究一]
1、轻压一把直尺,使它发生形变,撤去压力,直尺会
;
2、把橡皮筋、弹簧拉长,松手后,它们会
;
3、取一块橡皮泥,用手捏,橡皮泥在外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撤去外力后橡皮泥
__________;
一、弹力
(1)、弹性
像直尺、橡皮筋、弹簧等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
,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
。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的_____________,否则会使弹簧损坏。
(2)、塑性
像橡皮泥、铁丝等,一旦受力变形后,不能再恢复到原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
___。
(3)、弹力
a、现象: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弹簧时,我们的手都有受到力的感觉,这种力叫做
。
b、定义: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c、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探究二]
弹力的产生离不开形变,而形变又离不开外力,那么,弹簧伸长的长度跟弹簧受到的拉力有什么关系呢?
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在弹簧下面分别挂上相同质量的一个钩码、两个钩码、三个钩码,观察弹簧伸长的长度,你会发现
____________。
结论:弹簧的伸长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_________。
二、弹簧测力计
(1)、原理:在_____________内,弹簧的________跟受到的拉力成_______比。
(2)、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使用方法:
a、使用前观察它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b、自然状态下观察指针是否指在______________的位置。
c、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________与测力的方向一致,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__________。
强化训练
当堂达标
1、课本P8“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2、4题。
2、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
B.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作用
C.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
D.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3、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它所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
B、平时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就其力的性质而言都是弹力
C、一个物体的弹力越大,它的形变越大
D、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有弹力
4、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弹簧测力计前指针要“校零”
B、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
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不得与外壳有摩擦
D、不能测超过弹簧测力计量程范围的力
5、某弹簧的一端受到100N的拉力作用,另一端也受到100N的拉力的作用,那么该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
A、220N
B、100N
C、0N
D、无法确定
6、几个同学用同一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拉力器上有三根弹簧,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伸直,则(
)
A、手臂长的那个拉力大
B、手臂短的那个拉力大
C、每个人所用拉力一样大
D、臂力大的所用拉力大
7、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甲重16
N,乙重12
N,静止时
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A.16
N
B.12
N
C.28
N
D.4
N
8、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0.0N,则物体的重力为( )
A.一定等于10.0
N
B.一定小于10.0
N
C.一定大于10.0
N
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
9、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时,受压变弯的跳板也在向上推运动员。像跳板这样因发生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力叫做_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
10、某一弹簧测力计在使用之前,指针指在0.3N的刻度上,某同学没有校零,就用该弹簧测力计测一个4N的力,测得结果是____________N。
11、在弹性限度内,一根长10cm的弹簧,受到0.5N的拉力时,伸长到12cm,当它受到1.5N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是___________cm。7.2
弹力
学案
【课前自主预习】
一、思考:
①压气球,气球发生什么变化?
;
②拉橡皮筋,橡皮筋发生什么变化?
;
③拉弹簧,弹簧发生什么变化?
。
物体为什么会发生改变?这是力的作用效果之一:
。
1.
形变:物体的
和
的改变,叫做形变。
2.弹性形变:
。
二、思考:我们用外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同时,你的手有什么感觉?这些又说明了什么?
例:跳水比赛时,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时,跳板受压后发生
,跳板被运动员压弯后弹起,运动员运动,说明运动员受到
的作用。
1.弹力:物体由于发生而产生的叫做弹力。生活中的
、
、都是弹力。
2.产生弹力的条件:
、
。
三、思考:弹簧弹性形变大小与所受外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①用手压塑料尺的力越大,塑料尺的弯曲程度越
;
②拉弹簧的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
。
1.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在
内,弹簧受到的
越大,弹簧的
就越长。
2.常见弹簧测力计:
2.实验: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①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每个小格表示
N;
②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若不在零刻度线上,应该把指针
到
上;
③把文具袋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N;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面板垂直。
④请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甲:
;乙:
。
甲
乙
【课后基础作业】
1.
产生弹力的必要条件是:两物体必须______________,而且发生____________。
2.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能产生力,这个力叫做___;支持力、拉力、压力都属于___。
3.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测量_______的大小的工具,它是根据弹簧在一定的弹性限度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4.
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是:A.
测量前,认清__________,不要测量超过_______的力;B.
明确________,了解每一小格和每一大格所表示的力的大小;C.
校零:测量前使指针_____________,测力时,要使测力计的轴线与__________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5.两个人沿相反方向拉一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静止时的示数为
19.6N,则每个人拉力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
6.
如图1所示,是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为,分度值为,此时的测力计的示数为N。
7.
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
B.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作用
C.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
D.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8.
下列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A.绳子的拉力
B.桌面茶杯的支持力
C.两块磁体间的排斥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
9.下列事例中,不是应用弹力工作的是(
)
A.
撑杆跳高
B.
跳远
C.
玩具弹簧枪射击子弹
D.
守门员用力扑住射向球门的足球
10.
测一个大小为8
N的力时,应选用的弹簧测力计,最恰当的规格是( )
A.量程为10
N,最小刻度值为0.2
N
B.量程为5
N,最小刻度值为0.1
N
C.量程为15
N,最小刻度值为0.5
N
D.上述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
11.
两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比较臂力的大小,他们拉同一拉力器的三根弹簧,结果都将手臂撑直了,则(
)
A.手臂粗的同学用的臂力大
B.手臂长的同学用的臂力大
C.两同学用的臂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用的臂力大小
【课后提高作业】
1.弹簧测力计是测量___________大小的仪器。两人同时用4
N的力拉一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N;若将此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用8
N的力拉它,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N。
2.健身用的弹簧拉力器,共有四根并接在一起,假如每根伸长1cm要用1N的拉力,则将健身器拉长0.5m,需要拉力为N。
3.有一根弹簧,用5
N的力拉它,总长度为12
cm;若用10
N的力拉它,总长度为14
cm,则弹簧的原长。
4.若先在地球上后在月球上分别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称量同一个物体,则会发现(
)
A.天平示数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B.天平示数变小,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
C.天平示数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天平示数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
5.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发现指针在零刻度线以上,用这个测力计测出一个力是4N,则该力的大小实际是(
)
A.大于4N
B.等于4N
C.小于4N
D.无法确定
6.小明在实验室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重时不小心将物体挂在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0.0N,则该物体重是(
)
A.一定为10.0N
B.一定小于10.0N
C.一定大于10.0N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7.把自重为1
N的弹簧测力计,用来称一个4
N的物体,如果把弹簧测力计颠倒过来,把物体挂在提环上,用手提着它的挂物钩,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
A.4
N
B.5
N
C.3
N
D.无法判断
8.弹簧测力计在端点附近断裂,小明把断裂的那一部小段取下,将剩余部分弹簧重新安装好,并校准了零点,用这个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为测量值M,弹簧没有断裂前测量相同的力的测量值为N,比较两次测量值的大小则(
)
A.M比N大
B.M比N小
C.M等于N
D.以上具有可能
9.王芳同学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实验时,得到如下数据:
拉力的大小(N)
0
2
4
6
8
弹簧的长度(cm)
15
16
17
18
19
弹簧的伸长(cm)
0
实验结束后,加在弹簧自由端的拉力消失,弹簧长度回到15cm。
请你对表中的弹簧的长度数据进行研究,填写对应的弹簧的伸长数据。并分析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结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