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合题意的答案,请用2B铅笔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为某冰川所在区域遥感影像,下图为根据1973、2009年遥感影像提取的该冰川分布图层(局部),图中每个方格面积表示900平方米。读下图,回答1,2题。
1.上左图中甲点所处的地形是
A.山谷 B.山脊 C.冲积扇 D.盆地
2.上右图所示区域冰川面积变化的情况是
A.减少了1800平方米 B.增加了1800平方米
C.增加了2700平方米 D.减少了2700平方米
2015年夏季,央视大型新闻直播节目《湟鱼洄游季,探秘青海湖》播出。下图为青海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3~5题。
3.不考虑天气状况,节目中若准备直播湖面日出景观,最佳直播拍摄地点可能是
甲 B.乙
C.丙 D.丁
4.拍摄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内变化值为
A.47 B.66.5
C.23.5 D.90
5.直播当天正午时刻,下列城市和北京日期不同的是
A.纽约(西五区) B.伦敦
C.旧金山(西八区) D.莫斯科(东三区)
读“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回答6,7题。
6.
下列各类岩石中,在丙处常见的是
A.玄武岩
B.页岩
C.花岗岩
D.石英岩
7.若图中乙板块边缘受挤上拱,形成的是安第斯山脉,则甲板块属于
A.南极洲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
右图为目前世界主要板块接触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太平洋里的两大群岛都是
A.火山岛
B.冲积岛
C.板块挤压形成的
D.内力作用形成的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包含了六大板块
B.板块的交界处都是消亡边界
C.最深处位于大洋中脊附近
D.大洋板块刚好和大洋边界吻合
三叶虫、恐龙、大型哺乳动物分别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代表性动物,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断层最可能发生于下列哪个地质时期
A.古生代前期
B.古生代后期—中生代前期
C.中生代后期—新生代前期
D.新生代后期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岩石为变质岩
B.乙岩层形成之前该地发生过地壳抬升
C.丙处岩石由外力作用形成
D.丁岩层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
阶地是在地壳垂直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有几级阶地,就对应有几次地壳运动。下图示意某河流阶地的地形,其中等高距为10
m。某地质考察队沿剖面线在①②③④⑤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利用样本分析得知①⑤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新,②④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老。读图完成12~14题。
12.图示地区的地质地貌为
A.背斜谷 B.背斜山
C.向斜谷 D.向斜山
13.图中①②③④所在阶地形成年代最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4.若在③处钻30m到达采集样本水平面,则在⑤处钻至该水平面最有可能的深度是
A.5m B.55m C.35m D.85m
下图为某气象科学家绘制的局部地区某时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风速最大的点为
A.甲
B.乙
C.丙
D.丁
16.甲、乙、丙、丁四点的风向依次是
A.西北、东北、东南、西北
B.东南、西南、东南、西南
C.西北、东北、西北、东南
D.东南、西南、东南、西北
17.下图中abcd四点间存在热力环流,根据四点气压数值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a处气压低于c处,所以a处气温比c处高
B.由于c处气压高于a处,所以气流由c处流向a处
C.由于b处为高压,d处为低压,所以气流由b处流向d处
D.由于c处为高压,d处为低压,所以c处为晴朗天气,d处为阴雨天气
“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
温差最高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
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据此完成18,19题。
18.“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受控大气环流的差异 B.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
C.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 D.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不同
19.
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下表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回答20~22题。
地点
纬度
气温(℃)
降水量(mm)
一月
七月
一月
七月
全年
①
23°08′
13.3
28.4
40.0
210.0
1
614.1
②
39°48′
-4.7
26.0
2.6
196.6
682.9
③
48°58′
3.5
18.4
54.3
53.6
647.4
④
54°17′
1.8
13.4
225.0
117.0
2
399.0
20.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
A.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B.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
C.③——大兴安岭西侧
D.④——西经130°附近
21.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
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22.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
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
D.②地较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第23题.
23.从水循环的过程中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循环
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图中洋流甲
①自南向北流
②使沿岸增温增湿
③导致流经海域海水等温线向南凸出
④利于海洋渔场的形成
A.②③
C.
①②
B.
①④
D.
③④
25.图中①②③④位于河流两岸,冲刷作用强烈的是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二、综合题(请用黑色签字笔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4小题,共50分)
26.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下图为地中海沿岸地质剖面图,甲图是乙图中岩层局部放大图。
材料二 “地震真正的故事记录在岩石和土壤中”。地震是由地壳深处断层的运动引起的,如果运动足够强烈,地表就会产生裂缝,数年后,沉积物又将裂缝覆盖。
(1)图示地区位于 板块和 板块的边界,其边界类型为 边界。判断依据是 。(4分)
(2)②④两处分别可能是哪两类岩石,请说明理由。(4分)
(3)⑥处可能存在的矿产是
( )(1分)
A.有色金属
B.石油
C.金刚石
D.大理岩
(4)结合材料二和图乙,判断图甲中①处至少发生过____次地震。(1分)
A.2
B.3
C.4
D.5
2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下图为银川平原和周边区域图以及贺兰山东麓某地堆积地貌及剖面图。
(1)描述图示地形区主要地形的分布状况。(4分)
(2)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宁夏平原的形成原因。(4分)
(3)分析图中从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原因。(4分)
28.下图示意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及卑尔根和巴黎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l)指出巴黎和卑尔根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性。(4分)
(2)说出上述两地气候特征差异产生的原因。(4分)
(3)以北海为界,概括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大陆南北的分布特征并分析成因。(4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甲
台湾某月降雨日数分布图
乙
台湾2008年的水平衡收支统计图
(1)据图甲描述台湾降雨日数的分布特征。(4分)
(2)分别说出图乙中甲、乙两种损失的原因。(4分)
(3)据图评价地形对台湾水资源的影响。(4分)
(4)从地质作用的角度简要分析图丙岛屿地形特征的东西差异。(4分)
长安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
ADCAC
6-10
AADAC
11-15
BACBA
16-20
ADBDD
21-25
ABCAB
综合题(共50分)
(10分)
(1)亚欧
非洲
消亡
图中地质构造为褶皱,是由板块碰撞和水平挤压形成的(4分)
(2)花岗岩、大理岩;(2分)
理由:②处为岩浆侵入地表以下冷凝形成的侵入岩,多为花岗岩;④处为石灰岩接近岩浆受高温作用而形成的变质岩,多为大理岩。(2分)
(3)B(1分)
(4)B(1分)
27.(12分)
(1)贺兰山位于西部,大致呈南北走向(1分);宁夏平原位于中部,南北延伸(1分);鄂尔多斯高原位于东部(1分);腾格里沙漠位于贺兰山以西(1分)(共4分)。
(2)从地质构造上来说,两侧地块相对抬升,中部断裂下陷(2分);经河流(黄河)冲积(或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形成(2分)
(共4分)
(3)沉积物颗粒依次变小(2分)。原因:当流水携带大量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的降低(1分),一般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1分)。(共4分)
28.(12分)(1)差异性:巴黎年均温较高(2分),卑尔根年降水量远大于巴黎(2分)。
(2)巴黎的纬度位置较低,年均温较高(或卑尔根纬度位置较高,年均温较低)(2分)。卑尔根地处西风迎风坡,且暖流流经,年降水量多(2分)。
(3)特征:北部面积狭小且成带状(1分
),南部面积广大(1分)。
原因:南部地势平坦广阔,利于西风气流深入内陆(1分);北部近南北向的高大山脉阻挡西风暖湿气流(1分)。
(16分)
(1)中部多,东西部少;南部多,北部少。
(2)甲为蒸发损失;乙为河流径流(或地表径流)入海损失。(4分)
(3)台湾地形中部为南北走向山脉,东西两侧为平原,地形狭小,起伏大:台湾山脉东、西两坡分别为夏、冬季风的迎风坡,地形抬升作用明显形成丰沛降水;但因地势起伏大、面积狭小,导致河流短小流急,迅速入海,水资源难以存储在岛内。(4分)
(4)台湾岛东部受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强烈挤压,地壳不断隆升,形成山地;西部在湿润气候条件下,以流水的沉积作用为主,形成平原。(4分)
丙
台湾水系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