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会动的画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会动的画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赣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5-09 19:28:32

文档简介

第7课
会动的画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多种不同形式的“会动的画”,增强对传统美术的了解和兴趣。
2、学生学会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简单的“会动的画”。
2学情分析
《会动的画》属于“设计·运用”学习领域的课程。“会动的画”是一种最简单的动画,这个简单的动画也是我们目前动漫创作或者电影制作的一个最基本的基础。它将视觉暂留的科学原理和人物或者动物的造型设计在同一载体或者是连续的画面里面,通过玩的形式来展现,让学生感受会动的“画”并能自己创作会动的“画”,在“玩中学”“学中玩”,感受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设计能力。
3重点难点
了解感知中国传统的动画形式,明白动画的制作原理并能够设计出一幅作品。
能对同学的作品作出评价;能主动的参与,并创作出有一定质量的作品。
4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走马灯的视频从而导入新课,点名主题以走马灯激发学生的上课热情.
二、新授
(1)简介皮影与皮影戏
播放皮影动画的视频,待学生欣赏完后,提问有谁知道皮影诞生在哪个国家,什么时间 (皮影戏最早诞生在2000年前的西汉。)皮影戏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下面我们来看皮影戏表演是怎么回事,(皮影演出场景),讲解:皮影戏是用灯光照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喜剧。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它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并远播海外,成为世界性的艺术。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皮影是怎样制作的及艺术特点:皮影多为牛皮和驴皮制作而成,先将皮料的脂肪刮干净、晾干,这样又坚固又透明,然后将画稿画在牛皮上,再用透明水色着色,颜色一般不调和,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下投影到布幕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具有特殊的美感。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颈前的一根主杆和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人物的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夸张而幽默。再加上雕功之流畅,着色之艳丽,通体透剔和四肢灵活的工艺制作效果,着实能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示范自制皮影)。据说,中国的皮影艺术从13世纪元代起,相继传入了亚欧各国。18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名人,对中国的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与高度的评价。在中国,不少地方戏曲剧种也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具及表演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如今,中国皮影被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争相收藏,由此可见,皮影艺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简介手影
另外,平时我们喜欢做的手影游戏,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动画形式,(板书:手影)影随手动,非常的像我们刚才讲到的皮影戏,(出示几种手影)同学们可以根据老师出示的几种手影图形模仿一下,好,手影我们就简单的介绍到这。
(3)简介动画片
刚才我和大家一起了解了中国传统的动画形式,现在我们见到最多的是各种门类的动画影片。接下来,同学们通过观看一段动画片考虑一个问题:影视动画片中的画是如何动起来的 (找同学回答)
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课本上面的这段文字。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了解了动画片的制作过程和制作原理,动画片是利用了人对画面的“视觉暂留”特点,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右图的这一个鸟飞循环分解动作。
在这里老师亲自制作课本上的鸟飞动作,经过快速的翻看,大家体会一下这些画是不是动起来了 (传看动画片)
三、
课堂练习
看了这么多形式的会动的画,有的同学看到这里就坐不住了,也
想自己亲手做一副会动的画,今天在课堂上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先做一种单幅的皮影动画,至于走马灯和动画片,我们已经知道了他们的制作原理,希望同学们可以在课余时间尝试着去制作,好,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皮影的制作步骤:
1、
在卡纸上设计一个皮影形象的分解图案。(强调图案的设计是关键)
2、
根据需要为画面着色。
3、
将身体各部位剪下,用线固定。
4、
将主杆和耍杆用线固定好。
下面同学们可以根据老师的提示和这节课讲的内容分组自行设计一幅会动的皮影画,然后我们来评价一下,看看哪一组做的最美观、最有创意。开始吧!
四、
课堂小节
将各组同学的画拿上来,并有学生自己介绍和点评,老师加以鼓励.最后总结,这节课我们回顾了中国传统的走马灯、皮影戏、手影等动画形式,知道了走马灯的制作原理,皮影的艺术特点和皮影戏对现代影视艺术的深远影响,有兴趣的同学有时间可以深入学习(共17张PPT)
第7课
会动的画
问:右边有一幅图,谁能准确的说出它的名字叫什么?
提示:
三尺生绢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
答:


关于皮影的知识
二、皮影的历史
三、制作皮影的材料
四、皮影的制作过程
一、什么叫做皮影戏
五、中国的皮影、世界的明珠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把用兽皮做成的人物或动物剪影照射在白色的影幕上,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它的表演者在幕后操纵剪影、演唱,并配以音乐.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
皮影戏,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
制作皮影用料非常讲究,一般精选上好的驴皮或
牛皮在水中泡软后,经过泡制,使其光滑透明,然后精心雕刻,涂上
艳丽的色彩。
制作皮影的原料,经过处理后的牛皮
制作皮影的过程:
整皮、画轮廓、雕刻、着色、组装
以唐山皮影为例介绍一下皮影的制作工艺及表演特色
“有一种艺术,是完整的戏剧,比莎士比亚早1800年;使用影像,比卢米埃尔发明的电影早2100年;是纯粹民间具有‘摇滚’精神的音乐,比猫王早2150年。这种艺术是中国独有的,这就是皮影戏……”
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耒,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西方世界从十八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
问题:影视动画片中的画是如何动起来的?
它采用“逐格摄影”(又称“定格摄影”)的方法,将一系列互相之间只有细微变化而动作连续的画面拍摄在胶片上(电视动画片则摄录在磁带上),然后以每秒24格的速度放映出来,获得形象生动,活动自如的艺术效果。
连续分解的
绘画形象,为什么在
快速闪现的
情况下能活动来?
1824年,英国的
科学家彼得·罗杰(Peter
Roget)指出:这是人眼有
“视觉暂留”的
特点。
人体动作连续图
参照飞鸟动作设计其他的
画面(如人或卡通形象的
表情,人体的
动作等),制作一幅画册,使之成为一幅“会动的画”
课后思考:
1,想一想,为什么我们见到的皮影大部分是侧面的
2,为什么说皮影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中不可缺少的一颗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