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传统纹样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传统纹样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赣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5-09 16:4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
传统纹样
教材分析:
中国传统纹样是一种朴素单纯,富有情趣的图案语言,是劳动人民在长年累月的劳动中,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饱含丰富的语言和强烈的民族情感。本课要求学生在了解和认识传统纹样的基础上,感受传统的魅力并将传统纹样装饰日常用品,体会创意生活的乐趣。
学情分析
本课的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与合作意识,有一定的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欣赏感受让学生认识,了解中国传统纹样。
目标技能:通过学习,懂得中国传统纹样所蕴含的情感,并能运用纹样的形式装饰生活用品。
情感目标:通过对中国传统纹样的了解、应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魅力。激发学生热爱、尊重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难点:
通过欣赏、讨论、讲解,了解中国传统纹样的寓意和形式,感受传统纹样的美感和内涵
运用不同的纹样形式装饰生活用品,在实践中感受传统的魅力。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欣赏一组典型的中国传统纹样,分析传统纹样的特征
2.开展传统纹样与成语或俗语对应的游戏,
3、欣赏传统纹样的应用图片
4、纹样运用的基本形式通过适当的动画效果演示给学生,展开“比一比”的活动检验学生认知程度
5、设置任务学习,以魔法师的身份开展活动,。教师适当的示范,并参与各组的活动给予正确的指导。
听音乐
学生在传统的氛围中认识传统纹样,感受、讨论、分析传统纹样在生活中的运用
小组讨论对传统纹样的特征作出正确判断
学生懂得传统纹样所蕴含的情感
了解纹样应用范围是十分广泛的
学生直观感受这些基本形式的特征。并组织活动巩固知识点
为生活用品穿上传统的外衣
稳定课堂气氛。
注重学生的生活的体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搜集资料的能力,以及表达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这种方式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探索,获得体验。能逐步提高观察和评价美术作品的能力及审美能力
利用语文学科知识激发学生兴趣,贴近生活的事例让学生带着一种愉悦的神情来完成教学活动
此环节以学生的直观感受为主,加强了学生对传统纹样形式应用的认识。
此环节通过开展比赛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落实教学重点
学生在装饰生活用品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传统纹样的魅力和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实践中突破本课的难点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一、选择适合物品外形、用途、摆放位置的传统纹样
二、运用形式适当、自然、巧妙
三、整体效果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展示学生的作品,开展自评、师评,对表现正确,效果好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多种评价方式能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纹样和形式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尊重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反思:
艺术教育有不同于科学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特殊作用,它不是单纯的艺术知识传授与艺术技能培养,而是一种提高学生智力和智慧,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意识和个性,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简而言之,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艺术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方法要有别于其他学科。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我在《传统纹样》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在学生认识水平上下功夫,在趣味上做文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应灵活多样,以若干个趣点来连接教学过程,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趣欲。如观看舞蹈《俏夕阳》,让学生在传统的氛围中认识传统纹样,通过感受、讨论、分析传统纹样在生活中的运用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设备欣赏典型的中国传统纹样,分析传统纹样的特征,让小组成员讨论并对传统纹样的特征作出正确判断;开展传统纹样与成语或俗语对应的游戏,使学生懂得传统纹样所蕴含的情感;展开“比一比”的活动检验学生认识纹样应用形式的程度。
设置任务学习,以魔法师的身份开展活动,为生活用品穿上传统的外衣,学生在装饰生活用品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传统纹样的魅力和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创设疑问,探索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思考、讨论、探索中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在表现中丰富艺术语言,提高审美能力,增强艺术学习的自信心和满足感。如在新课导入阶段,让学生就自己熟悉的环境,谈谈生活中传统纹样的应用。在轻松自如的环境下,他们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十分热闹。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探索,发现了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传统纹样的应用,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此环节还充分展示出学生的生活的体验,以及发现问题、搜集资料、表达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3.引入评价机制,通过自评、他评、教师等方式,多角度评价学生,以次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体验美术活动所带来的“快感”。
在展示学生的作品时,开展自评、他评、师评,对表现正确,效果好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这种评价方式更能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纹样和形式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尊重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欣慰,激起更高目标成功的愿望和信心。
通过《传统纹样》教学,我认识到只有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确立学生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其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美术教师要扩展知识视野,提高自身修养,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学艺术,使自己成为一名富有个性魅力的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