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大学区中学校际联盟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延安市大学区中学校际联盟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5-09 17:2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延安市大学区中学校际联盟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卷)
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说明:卷面考查分(3分)由教学处单独组织考评,计入总分。
第I卷(单项选择
共6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这种重视姓氏的观念源于(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2.西周时期已形成一套较完备的国家政治体系,其中拓展了疆域且维系了其长久统治的制度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3.元朝人胡三省说:“秦置御史,掌讨奸猾,治大狱,御史大夫统之。”他认为御史大夫的重要职责是(  )
A.执掌奏章,下达诏令 B.统领百官,处理政事
C.监察官员,审理大案 D.草拟诏书,审议执行
4.《唐六典》规定中书、门下两省长官“佐天子而统大政”。以下关于唐朝中央决策机制的评述正确的是(  )
A.唐朝中书省上承天子,下统六部 B.门下省负责诏令的起草拟及执行
C.以皇帝和中书、门下两省为核心 D.皇权至上,完全不受相权的制约
5.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局面的选官制度是(  )
A.世官制
B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6.元朝的中央机构不包括(  )
A.中书省 B.门下省 C.枢密院
D.宣政院
7.明朝内阁制在我国政治史上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探索。“内阁”是(  )
①内侍机构
②君主专制产物
③决策机构
④制约皇权工具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8.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为保证所有公民参政,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事务,采取的措施是(  )
A.颁布“解负令” B.组成“四百人会议”
C.发放津贴 D.组成“十将军委员会”
9.下图场景最早出现于(  )
A.梭伦时期
B.克里斯提尼时期
C.伯利克里时期
D.査士丁尼时期
10.梭伦改革在经济上推行“解负令”,该举措有利于(  )
A.贵族
B.奴隶 C.平民 D.外邦人
11.斯皮瓦格尔认为:“雅典贵族统治的改变是从梭伦之时开始的。”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改革措施是(  )
A.鼓励发展工商业 B.设立五百人会议
C.实行财产等级制 D.制定“陶片放逐法”
12.伯里克利时代,全体公民都有机会参加的机构有(  )
①十将军委员会
②五百人会议
③公民大会
④陪审法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3.梭伦改革规定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这—措施的意义在于(  )
A.打破贵族垄断政权 B.满足男子参政愿望
C.确立民主政治体制 D.促进城邦经济发展
14.在伯里克利时代.除十将军以外的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其产生的方式是(  )
A.抽签 B.推举 C.世袭 D.考试
15.从罗马建城到罗马共和国初期,贵族垄断了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为改变这一状况而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是(  )
A.陶片放逐法 B.万民法
C.《十二铜表法》 D.自然法
16.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是选举和议会立法。下列有关英、美、德、法四国代议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的下院议员由国王任命
B.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参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
C.《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代表由普选产生
D.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参议院通过直接选举产生
17.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把五个黑人折合为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这些规定(  )
A.解决了大州与小州的分歧 B.违背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C.调和了南方和北方的矛盾 D.奠定了长期稳定的基础
18.在世界近代史上,有个国家曾被称为“各种政体的试验场”、“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这个国家应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19.《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总揽国家大权,具有制定法规、缔结条约等权力,不受议会制约。该宪法主要借鉴于(  )
A.《权利法案》 B.《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20.“民国八年五月四日,惊心动魄的学生运动开始了。”这一运动的导火线是(  )
A.民族工业发展 B.八国联军侵华
C.三民主义传播 D.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21.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这场革命运动(  )
①动摇了北洋军阀统治
②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③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
④打击帝国义侵略势力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2.下图邮票纪念的历史事件(  )
A.确立了武装反抗反动派的总方针
B.标志着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完成
C.红军从此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围堵
D.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23.1947年,公开宣称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的美国总统是(  )
A.华盛顿 B.林肯 C.杜鲁门 D.尼克松
24.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演说,主张英美结盟并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共同遏制苏联,对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该演说(  )
A.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B.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C.直接导致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的成立D.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5.1967年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成立了(  )
A.欧洲共同体 B.上海合作组织
C.欧洲联盟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6.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下列不属于这次会议通过的文件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7.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次国际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二十六届联大 D.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28.
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对这一原则提出的背景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新中国的主动外交姿态 B.万隆会议精神影响
C.新中国工业化建设起步 D.国际局势趋于缓和
29.1972年初,尼克松被《时代周刊》评选为1971年年度人物,这主要是因为他(  )
A.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 B.打破中美之间的隔绝
C.再次当选为美国总统 D.推动中日关系的缓和
30.对右图所示国际组织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五个成员国组成
B.正式建立于2001年
C.成员国结成紧密同盟
D.缘起于区域经济合作
第II卷(共40分)
二、材料阅读(共4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的
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共和国;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
,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成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
全体人民掌握。
——伯利克里
材料三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了建立中央集权开创了哪些政治制度?(3分)
(2)据材料二指出伯利克里描述的是古希腊哪一城邦的政治制度?该制度对近现代西方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积极影响?(3分)
(3)材料三的政治体制体现了什么原则?上述三则材料展现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什么趋势?(4分)
2.(10分)雅典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
数人手中。……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古希腊]伯里克利
材料二
材料三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古希腊]苏格拉底
回答问题:
(1)伯里克利时代雅典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2分)当时的雅典为保证所有
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而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
(2)图9中的“其余居民”主要指哪几类人?(3分)
(3)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简述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2分)
3.(20分)某校历史探究学习小组以“中国的过去与未来”为主题,决定举办一次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演变历程的展示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代屈辱外交篇
条约
影响
《南京条约》
“中国处于命令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A:
中国面临被“瓜分”的民族危机,传统的宗藩体制已经崩溃,华夷秩序几乎荡然无存。
B: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
——摘编自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
材料二
现代独立自主篇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
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
材料三
新中国不同时期的
“握手”篇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在材料中的A.B处填入相应的条约名称。(2分)
(2)据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声音”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是如何体现的?(6分)
根据材料三回答:
(3)图1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方针?(2分)它的积极意义怎样?(2分)
(4)图2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2分)促成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
(5)图3反映出目前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是什么?(2分)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BCCD;6-10BACBC;11-15CDAAC;16-20CCCDD;21-25ADCBA;26-30DBBBB
二,材料解析题
1.【答案】(1)制度: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3分)
(2)制度:伯利克里描述的是古希腊雅典的政治制度;(1分)
影响:为西方近现代的民主制度奠定的基础。(2分)
(3)原则:体现了权力相互制约的原则,总统有权管理国会和最高法院,国会和最高法院也可以限制总统,而国会和最高法院之间也可以相互制约。这样保证了美国最高层的权利平衡。(3分)
趋势: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逐步完善。(1分)
2.【答案】(1)机构:公民大会。(2分)
措施: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3分)
(2)居民:妇女、奴隶、外邦人。(3分)
(3)缺陷:就民主范围来说,雅典民主政治只是少数公民的民主(1分)就雅典民主政治的方式而言,容易导致国家权力被滥用和误用。(1分)
3.【答案】(1)条约:A为《马关条约》,
B为《辛丑条约》。(2分)
(2)体现:接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参加亚非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6分)
(3)方针:“一边倒”。(1分)
意义:有利于打破美国的外交封锁,有利于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2分)
(4)信息:中美关系开始改善。(2分)
因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长期以来实行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并进行战略收缩。(如答“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者可酌情给分)。(任意答对两点可得4分)
(5)趋势:呈现多极化趋势。(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