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七年级上赣美版10创新与发展课件(3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美术七年级上赣美版10创新与发展课件(30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赣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5-09 22:0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创新与发展——欣赏 中国画从古到今,工具材料、技法、观念、表现手法、风格不断创新,成果斐然,面貌日新。 现代中国画家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广泛地反映时代风貌。许多过去不入中国画的题材与内容成为表现的对象,大大拓展了中国画的题材范围。 江山如此多娇江山如此多娇 (纸本设色)作者:傅抱石 关山月
收藏:人民大会堂
特点:《江山如此多娇》很好地把握了毛泽东同志《沁园春·雪》的词意,以雄浑博大的气势展现了祖国的锦绣河山,洋溢着强烈的时代精神。 转战陕北 (纸本设色)作者:石鲁
收藏:中国革命博物馆
特点:《转战陕北》表现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国解放战争期间,领导人民军队突破敌人重围,走向胜利的光辉形象。洪荒风雪 洪荒风雪作者:黄胄
收藏:中国美术馆
特点:《洪荒风雪》以漫天的大风雪衬托出地质勘探队员与维族同胞建设祖国的昂扬斗志。灵岩涧一角作者:潘天寿
收藏:中国美术馆
特点:《灵岩涧一角》是花卉与山水结合的独特形式,双勾重彩与大笔浓墨的写意画法的巧妙结合,为传统中国画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蛙声十里出山泉 蛙声十里出山泉作者:齐白石
收藏:中国现代文学馆
特点:画面上并没有出现青蛙,但观赏此画却使人好像听到了蛙声。其构思之妙,风格之新,是传统中国画的推陈出新之作。 中国画画家在艺术风格上进行革新创造,从而使作品呈现新的面貌。“融合”型中国画的代表人物是一批留学西欧或日本、学过西洋画又擅长中国画的画家,他们将西方绘画艺术的理念和表现方法融入中国画传统,创造了新的艺术风格。群 马 图作者:徐悲鸿
收藏:徐悲鸿纪念馆
特点:《群马图》将西方绘画中体面、明暗造型方法与中国画的笔墨技法结合起来,把生动有力的造型与密切关心社会现实的创作思想引入了中国画创作。大丽菊作者:林凤眠该画吸收西方油画表现光色的长处和西方
现代绘画注重画面画面的构成的特点,创
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画 《向日葵》就是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画家像闪烁
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的激情令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
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
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总之,凡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
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笔墨当随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艺术家在表现技法上不断地创新,他们更加关注和重视色彩的表现力和象征性,进一步强化了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魅力。红岩作者:钱松嵒收藏:中国美术馆特点:作者大胆地将《红岩》原址的黄土
表现成强烈的红岩,以突出这一革命遗址
的历史意义。《红岩》,长篇小说,重庆作家罗广斌、
杨益言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出版。 小说以解放前夕“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敌我斗争为主线,展开了对当时国统区阶级斗争全貌的描写。作品一经面世,立即引起轰动,先后被改编成电影《烈火中永生》和豫剧《江姐》等,从1961年出版至今51次再版,发行800多万册,是发行量最大的小说;同时,被译成多国文字发行。该书被中宣部、文化部、团中央命名为百部爱国主义教科书。 作者:李可染收藏:北京画院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特点:画家根据毛泽东同志诗词《沁园春·长沙》中的”万山
红遍,层林尽染“的诗意,在强烈的黑红对比中表现南国深
秋景象,浓重的色彩创造了一个富于理想追求的艺术境界。
整个画面是红黑两色相间,强烈醒目,既厚重又灿烂。谈一谈 选择一两幅你喜欢的现代中国画与传统中国画加以比较,谈一谈它在构图、笔墨、设色、题材、风格等方面是否有所创新。自我评价建议: 你知道中国画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与发展?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