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1风筝的起源风筝为中国人发明,风筝源于春秋时代,至今已2000余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到南北朝,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当今,我国放风筝活动,在对外文化交流,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发展经济和旅游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第24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图片欣赏1第24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图片1欣赏后留下的印象: 快乐的人群
多彩的风筝
和谐的春风 潍坊国际风筝会简介:1984年4月1日至3日,举办了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至今已有24届了。风筝起源于中国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在2007年四月举办的第24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来自各国的朋友通过风筝这条纽带拉进了距离,相聚在一起,促进了民间文化艺术交流、增进了友谊。中国六大传统风筝产地:
开封、北京、天津、潍坊、南通、阳江1思考的问题: 画面中所看到不同样式、大小、轻重 不一的风筝为什么能飞上天空,需具备什么条件? 1 风筝升空的原理 风筝在空中受风,空气会分成上下流层。通过风筝下层的空气受风筝面的阻塞,空气的流速减低,气压升高;上层的空气流通舒畅,流速增强,致使气压减低;升力即是由这种气压之差而产生的,这正是风筝能够上升的原因。 升力的产生有2个要素: 1. 风力;
2. 牵引力; 1 风筝的种类串式风筝 桶式风筝
板子风筝 硬翅风筝
软翅风筝 自由风筝 1 串式是把数只相同或者不同的风筝拴在一根或多根线上放飞的风筝。
串式类1 桶式筒式风筝亦称立体风筝,一般采用折叠结构的骨架,由一个或多个圆桶或其他形状的桶组成,如宫灯、花瓶、火箭等。 1硬翅类 这种风筝的翅子是固定的形式,而翅子范围以外的部分造型与骨架结构,则因题材不同而各不相同。它的升力片(翅)用上下两根横竹条做成翅的形状,两侧边缘高,中间凹,形成通风道。翅的两端向后倾,使风从翅两端逸出。以潍坊杨家埠风筝代表。 1板子类是就是平面板形风筝中间无凸起,四周有竹条支撑。升力片就是主体部分,四边有竹条支撑,形状多八角、菱形、正方形、四边形等。
板子类1它的升力片是用一根主翅条构成,翅子的下端是软性的,没有依附主条。骨架结构多作成浮雕式,适宜于禽鸟和昆虫风筝。如鹰、蜜蜂、燕子、仙鹤、凤凰、蜻蜓、螳螂、蝉等。 软翅类1是以上种类的结合体,吸收各类风筝制作的长处制作的风筝。 自由类1观 察它的组成:
(1)骨架:竹条、木条、金属条等。
(2)表皮:皮纸、尼绒绸、塑料等。结 构:(1)对称:风筝左右的骨架必须是对称的。
(2)平衡:有的风筝后部需要加长尾使整体保持平衡。
1以上了解了不同类型样式的风筝欣赏了多姿多彩的造型。
发现:无论那种类型样式的风筝都是由骨架和表皮组成。外形的变化主要是靠骨架设计绑扎,纹样色彩是在表皮上装饰。为了能起飞和升空后的相对稳定必须保证结构上的对称和平衡。1风筝的制作方法 三.制作阶段 1. 绑扎:将竹条用线扎成十字形。 .2、蒙皮:用两根竹条做成斜杆,用薄纸蒙在骨架上。 3、绘制:各种漂亮的图案。 4、引线,用一根线栓在横杆与竖杆的交点上。另一根栓在下端。 (以三角形风筝为例) --------------------------------------------------------------------------------------------------1动动手你做过风筝吗?试一试1介绍几种外形的构架:三角形、菱形、蝌蚪形、飞机形、蝴蝶形 四.创新阶段 1三角形菱形飞机形蝴蝶形1五、展示、放飞阶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