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学科试卷
第Ⅰ卷
课内文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面语句中加点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
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B.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D.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约束、制止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发:打开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横渡
金就砺则利
就:靠近,接近
C.蒙故业,因遗策
因:趁着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北:北边的军队
D.耻学于师
耻:以……为耻
圣人无常师
常:固定的
4.
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3分)
A.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D.铸以为金人十二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共12分)
老闷
班琳丽
老闷是个义士。名声传得很远,香远益清,像莲。
老闷跟老蔫对门。两家的女人好比两家的鸡鸭串门,出大门,进对门,方便得很。男人们又都不爱说话,她们便同病相怜似的,觉着投缘,也就好得跟亲姐妹一样。聚在一块儿免不了牢骚,叨唠最多的,当然是她们的爷们儿,说摊上这样的活哑巴,比树叶还稠的日子就像咸饭不咸,淡饭不淡,没滋味透了。
其实老闷跟老蔫不同,老蔫没话,因为他蔫;老闷没话,则是因为他有话不说。老闷像个舞者,好的是肢体语言,乐意将话附着在行动上表达。
那次他的二小子虎子偷了李寡妇家一兜酸杏,被李寡妇骂骂咧咧找上门来,好一番数落。等李寡妇颠着小脚走后,老闷将儿子扔进粪堆的青杏疙瘩一个个捡了回来,拿手捧了往儿子面前一放,手指着“赃物”,眼瞪着儿子。他儿子就乖乖地一个一个拿了往肚里吞,小脸跟眼睛挤一块了,挤出好多的泪珠儿,和着酸口水,流了一肚皮。
老闷不说,或者说他那肢体语言已告诉儿子:小子,“青疙瘩”吞多了,你脑瓜里跟种庄稼似的,自会长出道理。
还有一次,邻庄上一个愣头青拎着砍刀来庄上骂街,庄上的人没伸头的。恰好老闷从城里送货回来,赶上了,他东西朝地上一丢,紧前两步,铁塔似的在小青年面前站成“八”字,瞪圆眼睛,指指自己的左脸。那愣小子被老闷的眼神激怒了,举起砍刀照着老闷脸上砍去。再看老闷,还是铁塔一样站着,那小子却木头桩子似的,横地上了。老闷的颧骨跟凸额头上因此贯穿着一条长长的刀疤。
老闷是个生意人,常跟老闷合作的有个陈老板,这人做事巧诈、世故。他欺老闷是乡里巴人,眼力短,路子窄,就经常在老闷的货物上采取地毯式寻“刺”,借机压价。老闷的交易有一条底线,在他的成本与同等货物市场价格的中间画着。生意嘛,讲究双赢。我不多赚,绝不亏本;你不多占,绝不吃亏。
一天下午,陈老板将货物验了四个多钟头,价格一压再压。老闷烦了,他突地站起身来,一挥手,示意跟车的几个人装车走人。陈老板慌了,拉他到背静处,说他老母亲要换眼角膜,手术费十几万,他一时手紧,才出此下策,实在没别的办法。
老闷的神情缓了,但坚定地举出四个指头,那是这一车货的触底价。陈老板把四万现金交到老闷手上,挥手谢客。没想到老闷一把抓住陈老板挥过来的手,将刚刚过到自己名下的四捆“老人头”啪的一声拍到上面,转身走出门去。陈老板诧异了许久。他过后懂老闷了,刚才叫交易,现在叫帮忙。本质不同,心情不同。事后不久,陈老板就提着重礼登老闷的门了,执意要拜老闷为大哥,并许诺老闷的货物一律免检。
老闷做事,“义”字当头。大人不蒙,小孩不骗,权富不攀,贫贱不欺。义士!
村主任“闻香到”死后,村里再没人敢接任,怕呗,他家里还有“五只虎”呢。最后村民推举老闷,一是老闷有领大伙儿致富的能力和资本,二是老闷不怕“五虎”,是“五虎”怯他。“好!”老闷说,此后便上台了,扎扎实实领乡亲们致富。老闷给各家张罗生意,就像给儿子张罗婚事。他老婆嘴一撇:“傻种,没听说狼多肉少的理儿,不怕人家争份儿?”他眼一瞪,脸上是佯吓:娘们儿家,懂球?老闷古道热肠的行为,许是表达这样一段话:狼多肉少,也可能是另一种情况,狼多了,地界大了,猎物也多,天宽地阔。
后来,有记者想把老闷推成美丽乡村建设路上的领军人物。老闷给来送信的乡通讯员只一个连挥两下的手势。那通讯员闹了个红脸,对着老闷的后影一连说:“你看你老闷,你看你这个老闷!”
有人说老闷那手势的意思是:别来这一套。
还有人说,老闷的意思是:跟着学就是。
老闷就是这样一个让人费琢磨的人,可琢磨透了,也许就像有人说的,老闷是个火炉,可以供你烧饭,也可以让你取暖。
(选自《小小说》2016年11月刊,有删改)
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写老闷跟老蔫两家的女人聚在一块儿像亲姐妹一样,叨唠自己的丈夫,流露出了她们对自己丈夫的厌恶之情。
B.老闷教训偷李寡妇家酸杏的二小子虎子,将扔到粪堆里的酸杏捡回来,让儿子一个个吞下。老闷这样做是想让虎子明白做事要靠行动的道理。
C.老闷面对前来滋事的愣头青,不躲不避,用正气灭其邪性。这件事表现了老闷的正义感,也照应文章开头的“老闷是个义士”。
D.村主任去世之后,没人敢接任,老闷受村民推举担当重任,是因为他给各家张罗生意,就像张罗自家生意一般用心,全然没有私心杂念。
6.在刻画老闷这一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7.小说结尾写道:“老闷是个火炉,可以供你烧饭,也可以让你取暖。”这句话有何作用?“老闷”这一人物有何现实意义?请谈谈你的看法。(5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共19分)
李白传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选自《唐才子传》)
8.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B.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C.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D.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9.下列对文中所涉及划线字的有关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古人常说的“四书五经”,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B.皇帝的命令称“诏”“敕”“圣旨”“谕旨”“上谕”等。假托或假冒皇帝的命令,称为“矫诏”。
C.文中“不知翰林至此”,此处应指“翰林学士”,是朝廷中负责起草皇帝诏书的。古代负责诏书起草的工作非常重要,实际上是参与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工作。
D.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
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官府赦免李白的死罪。
11.把下例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5分)
(2)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5分)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 13题(共11分)
题败荷
[元]王翰
曾向西湖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
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
1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折。(5分)
13.诗人是怎样突出“残荷”的“残”的,写法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五、名句名篇默写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共16分)
(1)《咏怀古迹其三》中揭示昭君悲惨命运的原因为君王不察,体现昭君心念旧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家卫的电影从拍摄到公映的时间周期长,他又对拍摄的内容讳莫如深,会让人想起《琵琶行》中那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才能使“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4)《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思想是一致的。
(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6),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
(7),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8)然秦以区区之地,,,百有余年矣。
第Ⅱ卷
六、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钱穆先生任教于西南联大期间曾在岩泉寺居住一年,学人贺麟、陈寅恪、姚从吾、李珽多来探望,简陋居所一时。
②结束“哈佛名家讲坛”后,六小龄童身穿红色外衣现身麻省理工学院礼堂为同学们做演讲,台下人气爆棚,。
③4月8日,西安曲江会展中心旅游文化馆内,人山人海,这全归功于此次展区设计的别出心裁。
A.高朋满座项背相望座无虚席
B.座无虚席高朋满座项背相望
C.座无虚席项背相望高朋满座
D.高朋满座座无虚席项背相望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既然环评的目的是预防环境不被污染,那么有关方面就应该将项目建设中的环境隐患纳入环评范围,全过程回应民众关切。
B.《记住乡愁》以浓厚的文化内涵,丰富而平实的情感,感人的中国故事,受到海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被誉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接地气的精品力作”。
C.“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以诗词为主题的大型全民互动益智节目,其赛制、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富有新意,力求打造一席特色鲜明的文化盛宴。
D.沈阳食品药品监管局确认非法疫苗案部分上下线为药品经营企业业务员,并公布了可能造成涉案药品流入非法渠道的9家药品经营企业。
17.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儿童剧的互动①简单肢体上的互动,②能够触动灵魂、唤醒童真的互动。有的儿童剧演出盲目设置各种没营养的互动,③就是台上赏与小朋友一问一答,剧中角色走下台与小观众握手,向下扔小礼物,④舞台两侧的泡泡机吹出泡泡让小观众去抓,这不仅破坏了剧情的完整性,而且误导了孩子。⑤孩子一旦喜欢或接受这种方式,就很难接受那些需要他们安安静静坐下来欣赏的好戏。⑥过多的互动也为剧情注水——有的剧时长一个小时,互动时间就占了一半。儿童剧应寓教于乐,那种只求娱乐,质量低劣,乃至误导孩子的儿童剧,应当被踢出儿童剧市场。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既是
又是
/
或者
既然
所以
B
不是
而是
无非
或
因为
/
C
不仅是
更是
一定
/
因此
并且
D
就是
/
其实
甚至
因为
实际上
18.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5分)
流行词本身并不具备褒贬倾向,比如使用“小鲜肉”“颜值”等词语,①,使用这类词语说明使用者格调不高;而在喜欢的人看来,②,无需遮遮掩掩。
词语无罪,③,因此,喜不喜欢某个流行词,其实是一种价值观之争。
19.吕思勉曾就中国历史的研究从主要对象和方法两方面做过论述,请把这个研究框架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60字。(6分)
七、写作(60分)
20.按照要求完成作文。
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风景。对此,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限文体;字数800以上;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高一期中考试语文学科答案
C
2.B
3.C
4.C
5.C(A项,“流露出了她们对自己丈夫的厌恶之情”错误,她们只是对自己丈夫话少发牢骚,并无“厌恶”之情。B项,老闷教训儿子是为了让他长记性,不再偷别人的东西。D项,原因一是老闷有领大伙儿致富的能力和资本,二是老闷不怕“五虎”。)
6.①正面描写。小说中老闷教训儿子、镇住愣头青、帮助陈老板、出任村主任带领村民致富等情节都是正面描写。(若答动作或神态描写,只要分析合理,亦可给分。)②侧面描写。开头写老闷和老蔫两家的女人对丈夫的唠叨以及结尾他人对老闷的评价是侧面描写。③对比描写。小说开头将老闷和老蔫进行了对比,两人同样不爱说话,但老蔫是没话,老闷是有话不说,突出了老闷乐意将话附着在行动上表达的形象特点。④细节描写。如“眼瞪着儿子”、“老闷的神情缓了”等都是细节描写。(答对一点给1分,两点3分,三点5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7.作用:①内容上,升华人物的精神品质。以此句结尾,画龙点睛,高度赞扬了老闷这种权富不攀、贫贱不欺、古道热肠、乐于奉献的品性。②结构上,既照应开头,道出了老闷名声香远益清的原因。同时又用比喻的手法收束全文,意蕴深远。(回答一点给2分,两点给4分)③现实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古道热肠的人是一种引领和榜样,会起到表率的作用。和谐美好的生活,需要这种正能量。当今,少数贪官污吏私欲膨胀、损人利己,大到国家民族、社会集体,小到家庭,都需要像老闷这种品性的人。(2分)(第二问只要能围绕老闷人物形象特点而联系现实意义来谈即可。)
8.C
9.C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表述错误的选项找出即可。C项,“实际上是参与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工作”理解不正确。
10.D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D项,“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应为“李白有恩于郭子仪”。
11.①高力士以此为羞辱,就指摘李白《清平调》中引用的赵飞燕的典故,用来激怒杨贵妃。(“耻”1分,“之”1分,“摘”1分,“以”1分,句意通顺1分)
②李白漫游到并州,见到郭子仪,感到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过郭子仪的死罪到这时,郭子仪向朝廷申请解除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于是皇上下旨把李白改判为流放夜郎。(“奇”1分,“其”1分,“至是”1分,“请官”1分,句意通顺1分)
12.答案:诗的最后两句由写景转入写人,诗人由残荷想到自己漂泊在外的客居身份,“却送秋声到客衣”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萧瑟秋风中的凄凉,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的怀念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13.答案: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先写荷花曾经花开十里、飘香十里的盛景,再写荷花在秋风中凋零的景象,对比中突出了荷花如今败落的凄惨处境,进而衬托出诗人客居的感伤。
14.(1)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5)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猿猱欲度愁攀援
(6)沧海月明珠有泪,只是当时已惘然
(7)故不积跬步,无以成江海
(8)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15.D
(“高朋满座”: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出自唐·王勃《滕王阁序》:“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第一句中写“学人贺麟、陈寅恪、姚从吾、李珽多来探望”,这些学人均为当时学界翘楚,自然要用“高朋满座”。座无虚席: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与语境中的“台下”相照应,应为“座无虚席”。项背相望:原指前后相顾,后多用来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在这三个词语中,“项背相望”较为陌生,但与后面的“人山人海”相连,也可以推断出来。此次出一个陌生成语,目的是让学生在有不熟悉成语的情况下,要善于运用语境进行推断。另外,这个成语要与“望其项背”相区别。“望其项背”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中。)
16.答案:B.(A不合逻辑,删除“不被”。C项偷换主语,应改为“节目组力求把该节目打造成一席特色鲜明的文化盛宴”;D项“公布”缺宾语“名单”。)
17.B
18.①在不喜欢的人看来②则是对美的一种坦荡追求③该思考的是词语背后的价值观(写出一处给1分,写出两处给3分,写出三处给5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9.示例:中国历史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有关治乱兴亡和典章制度的记载,注释以及批评。在研究时要运用比较和考据的方法。
20.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寓意性的材料作文题。由两个偏正复句构成,重点在“却”后,两个互有优势又互有缺陷的事物一结合,相互补充,相互扶持,成就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由此在立意上可以这样考虑:(1)材料中“凭借”一词至关重要,因为“人无完人”,却又都追求完美,那就要善于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就是荀子说的要“善假于物”,像牛顿那样站到“巨人的肩膀上”,成就自己的辉煌。(2)紫藤萝和牵牛花,虽然可以招蜂惹蝶,但如果躺在地上,人践马踏,是好景不长的;枯树和篱笆,不仅不是风景,立在那里还污染了人们的视线。分开了,彼此都不是风景,但结合了,却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可见,凡事互相协作,各尽所能,是能成就大事的。(3)枯树帮助紫藤萝爬上了高枝,也美丽了它自己;牵牛花帮篱笆遮盖了丑陋,也站直了自己的身子。它们在帮助对方,实际也是在拯救自己,所谓“救人就是救己”。对他人施爱心,不仅仅只是为人,换个角度,也是在为自己。即使施爱的人主观上不想为己,但客观上生活总是给好人以好报。
【参考立意】
1.从紫藤萝和牵牛花的角度立意谈借助外力的必要性。
2.从篱笆和枯树角度立意可以写“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3.从两者关系角度立意也可以写优势互补才能达到共赢。①相互映衬,构筑和谐。②互惠互利,实现双赢。
【参考译文】
李白,字太白,崤山以东人氏。母亲梦见长庚星生下了他,于是用“白”作他的名,用“太白”作他的字。李白十岁时就通晓五经,他自己梦见笔头长出花来,此后他天赋过人,才华横溢。李白喜欢纵横之术,练习剑术为打抱不平,他不看重钱财,乐于施舍。又客居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住在徂徕山中,天天设酒痛饮,号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李白从蜀中来到京城长安,当时他的本领尚未施展,就把自己所作的诗歌献给贺知章看,贺知章读到《蜀道难》一诗时,感叹地对李白说:“你啊,是被贬谪到人间的仙人。”于是,解下自己身上的金龟饰物来换酒,与李白整天为乐。于是向玄宗推荐了李白。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了李白,与他谈论时局国政。李白献上颂文一篇,皇上很高兴,赐给他饭食,并亲手为他调匀肉汤,降旨任命李白为翰林供奉。李白曾在皇上面前大醉,起草诏书,让高力士为他脱靴。高力士以此为羞辱,就指摘李白《清平调》中引用的赵飞燕的典故,用来激怒杨贵妃。皇帝每次想要给李白官做,贵妃总是阻止。李白更加高傲放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并称为“饮酒八仙人”。后来他恳求回乡。玄宗赏赐给他黄金,下诏让他回家。
李白云游四方,打算登华山,带着醉意跨在驴身上,路过县衙门,县令不认识李白,十分生气,派人把李白带到公堂上问道:“你是什么人,敢这样无礼!”李白在供词中不写姓名,只写:“呕吐后曾使皇上用手巾擦嘴,吃饭时皇上亲手为调匀肉汤,写字时杨贵妃捧着砚台,高力士帮着脱靴。在天子殿门前尚许我纵马奔驰;华阴县衙门口,却不能骑驴而过?”县令看了,又惊又愧,忙行礼道歉说:“不知道是翰林学士来到此地。”李白大笑着扬长而去。李白曾与崔宗之一起坐船从采石矶到金陵,他身穿宫中特制的绸袍坐在船上,旁若无人。安禄山叛乱时,玄宗避难蜀中,永王李璘统管东南地区。李白当时高卧隐居于庐山之上,被李璘招聘为军中幕僚。后来李璘起兵造反,李白潜逃回到彭泽。李璘失败后,李白受牵连被关在浔阳的监狱中。当初,李白漫游到并州,见到郭子仪,感到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过郭子仪的死罪。到这时,郭子仪向朝廷申请解除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于是皇上下旨把李白改判为流放夜郎。
李白晚年喜欢黄帝、老子的道家学说,在牛渚矶泛舟,带着醉意捕捉月亮,就沉到水底去了。当初,李白喜欢谢家青山,如今他的墓还在那里。